<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慈濟志工林維鐘(左)和紀邦杰醫師(右)是多年好友,義診關懷線的路上,兩人手牽著手,小心走在狹小的巷子,莫逆之交互相扶持,把愛帶給需要幫助的人。[攝影者:林垣岑]](/community/./images/community/9E77A650118811EEA2108898678F7363_0.jpg)
◎前往向天 湖 關懷環保志工
「菊珍,這個月要帶我去關懷哪些人呢?」負責關懷線的紀邦杰醫師,看到頭份訪視志工廖菊珍,馬上關心地問。
「向天湖有幾位年長的環保志工,我們上去看看他們,好嗎?」廖菊珍回覆紀邦杰醫師。
苗栗南庄向天湖是一處海拔約七百五十公尺的風景區,種了許多老杉木、油茶林還有櫻花,又因為地勢較高,常常霧氣瀰漫,白雲縹緲,讓人有種置身人間仙境般,吸引了很多遊客去爬山、遊玩,也帶來了許多垃圾。
有幾位居民和慈濟志工互動之後,就承擔了向天湖山上的環保志工,維持了快十年。會中斷的原因,是因為年紀大了,身體狀況不好,沒有辦法再繼續。廖菊珍說:「他們真的很用心,會和攤販宣導環保的概念,也把以前大家亂丟的垃圾,全部撿起來分類。剛開始我們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山上的回收都特別髒?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們是跳到山坡底下,把陳年的垃圾都撿起來,有他們的努力,讓向天湖乾淨許多。」
「美玉~美玉妳在那裡?」廖菊珍帶著大家穿過小巷,來到一間三合院,看到一位嬌小綁著護腰的奶奶走出客廳,笑著說:「不好意思,讓你們到這麼遠的地方來看我啦!」
紀邦杰醫師牽著她的手,小心地坐下,關心問:「最近好嗎?腰不舒服是嗎?」
奶奶說:「年紀大了,腰痛、骨頭和關節都不好,孩子叫我要綁著護腰,比較舒服。」紀醫師特地看奶奶平常吃些什麼藥,叮嚀走路最好用拐杖支撐,要避免跌倒!知道有兒子一起同住,拍拍她的肩膀說:「這樣有人照顧,就比較放心。」
沿著小徑到了芎奶奶家,老人家坐在客廳,正在看孫女寫作業,廖菊珍還沒走進客廳,就大聲呼喊:「奶奶最近好不好?」
芎奶奶開心地回答:「能吃、能睡就是福氣啦!」紀邦杰醫師坐下來陪奶奶聊天,才知道原來孫女、孫子都有參加《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稱讚他們真的很棒!鼓勵孩子能夠藉由經藏演繹,走出山區看看世界,而且能更了解慈濟。
◎莫逆之交 攜手同行傳送愛
在臺中開設棉業工廠的志工林維鐘,和紀邦杰醫師是多年的好朋友,只要有空就會一起參加義診。他開玩笑說:「沒辦法當醫生,但是只要紀醫師看個案需要什麼,我就會協助處理。」義診關懷線的路上,紀醫師和林維鐘手牽著手,小心走在狹小的巷子,莫逆之交互相扶持,把愛帶給需要幫助的人。
長期守護獅山線的連進昌醫師,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年沒有看到孫子,去了一趟溫哥華,請假了好幾個月,終於歸隊了。連醫師到溫哥華除了探親,還把握機會參加當地的義診,他秉持著人醫的精神,無論在何處,盡自已所能來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在問診關懷互動中,看見每一位大醫王菩薩的愛,把每位苦難的人,都當作自己的家人,視病猶親,令人感動。


圖左 :6月18日是中區慈濟人醫會到苗栗南庄義診日,醫護人員及志工集合在頭份共修處,由張東祥醫師(左一)布達注意事項後,出發為南庄偏遠地區的居民守護健康。[攝影者:林垣岑]
圖右 :長期守護獅山線的連進昌醫師(左),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年沒有看到孫子,去了一趟溫哥華。請假了好幾個月,6月18日終於歸隊了。[攝影者:林垣岑]


圖左 :紀邦杰醫師(右二)每個月義診一定會到詹家關懷姑姑及小強(化名),了解姑姪倆的狀況。[攝影者:林垣岑]
圖右 :頭份訪視志工廖菊珍(左一),帶領紀邦杰醫師(右三)前往向天湖,關懷年長的環保志工。[攝影者:林垣岑]


圖左 :奶奶說年紀大了,腰痛、骨頭和關節都不好。紀邦杰醫師(左一)特地看奶奶平常吃些什麼藥。[攝影者:林垣岑]
圖右 :紀邦杰醫師(右一)知道奶奶有兒子一起同住,拍拍她的肩膀說:「這樣有人照顧,就比較放心。」[攝影者:林垣岑]


圖左 :一群人沿著小徑到了芎奶奶家,老人家坐在客廳,正在看孫女寫作業。[攝影者:林垣岑]
圖右 :紀邦杰醫師坐下來陪奶奶聊天,才知道原來孫女、孫子都有參加《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稱讚他們真的很棒!鼓勵孩子能夠藉由經藏演繹,走出山區看看世界,而且能更了解慈濟。[攝影者:林垣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