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陪伴孩子讀書 有趣的學習旅程

陪伴孩子讀書 有趣的學習旅程

E-mail 列印
參與課輔班的孩子,雖然上了五年級,卻無法真正說清楚畫中的顏色,也可能連數字也算不清楚,或無法將實物和文字做連接;志工老師們只要看見孩子從一分進步到三分,就高興得不得了。

週末早晨,厚重的雲朵遮住陽光 ,承載不住了、慢慢釋放點點小雨,再演變成傾盆大雨,打亂了趕路人的行程。馬六甲柏淡芙魯慈濟共修處,有些孩子們早到了,有人從背包裡拿起《百科全書》閱讀,有人走到一旁櫃子裡找書來看,安靜乖巧,無人多言。

不一會兒,師生陸續抵達,開始上課。現場只見每一桌不同的老師,不一樣的教學方式。據去年(2022年)開始參與的志工老師透露,去年師資少,初以孩子年級歲數分班教導,有時候一人教導兩班,後來發現孩子的表現參差不齊;經過商討,他們重新測試每一位的學習程度,再由各個老師全權負責領養及教導孩子。

◎拉近大鴻溝

這是2023年7月22日,晉巷社區的慈濟課輔班(簡稱:晉巷課輔);每個週末兩小時,由五至七位富含愛心的志工老師、退休老師,甚至大哥哥、大姊姊們,協力為十七位照顧戶孩子進行課業輔導,他們年紀最小七歲,最大已是中學生。

慈濟照顧的弱勢家庭,不少孩子缺乏校外補習機會,除非學校設有課後補習,否則孩子們必須依靠自力學習。加上過去兩年疫情行管令,學校實體教育轉成線上教育,設施裝備面臨考驗,師生無法面對面授課,首當其衝是學生逐漸流逝的學齡和受教育機會,更遑論孩子眾多、生活條件不佳的弱勢家庭,知識基礎尚未紮穩,復學後,與同齡同學的教育程度出現大鴻溝。

因此,打從2022年3月開始,慈濟設有課輔班,除了線上課輔,還有實體課輔。今年基於需求,實體課輔增至三班,分別坐落在馬六甲慈濟會所、柏淡芙魯慈濟共修處及野新慈濟共修處,且各有特色。就像在晉巷課輔,著重加強中文科輔導,志工李秋憶(慈鋌)透露:「我們這裡的學生,雖然來自華文小學,但他們的華文程度不好,基礎不穩,於是我們從部首、漢語拼音開始,一步步教起。」

中學生人數較少,他們著重在馬來文科輔導。這堂課輔後,還有少數照顧戶孩子由志工載送到馬六甲慈濟會所去,繼續小學的馬來文、英文學習。

◎從基礎學習

皮膚黝黑的友族林愛妮,今年五年級,她會講華語,因為父親是華人;但在家馬來文是主要媒介語,因為母親來自彭亨州土著。她異常害羞,手上拿著《安徒生童話故事》和一本作業簿,裡頭記錄不少詞彙。

「『無家可歸』是什麼意思?」志工老師劉嬡蓮(慈嬡)請她從書櫃找來《漢語辭典》,再從辨認部首、計算筆劃開始,學習用工具書找答案,找到讀音、再看辭語解釋及抄寫。陪伴一個多小時下來,不少詞彙得到解答。

林愛妮小聲地說,自己看懂比較多華文詞彙了。在旁的劉嬡蓮也欣慰說,孩子手上拿著是從慈濟環保站回收的書籍,她讓孩子帶回家閱讀,再將不明白的詞彙帶回課輔詢問,藉此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精神。

「孩子雖是五年級,但華文程度比較弱,我們為她補習,希望將她們的程度提升上來。孩子先要打穩基礎,如果一直提供更深的華文給她們,她們只會繼續不懂、不明白、逃避,慢慢就沒有興趣了。」

現場有好幾位和林愛妮一樣,家庭都以馬來文溝通,他們都一樣努力在閱讀、辨識。就像一位七歲的小女生李思穎,一篇二十五字的短文《我的家》,重複閱讀了好幾個星期;在志工老師張秀蘭(慈縝)細心指導下,識字多了、讀音也清楚,她還會主動要求多複寫一些生字,老師也讓她用畫畫加強記憶。

◎他們進步了

「他們進步了!進步很多了……」卜秀芬(明淯)稱讚的是眼前的姊弟倆。他們一家好幾個兄弟姊妹都在課輔班學習,因為父親從事機車維修的黑手行業,母親又是低智商者,兩人無法管顧五名孩子的學業,志工於心不忍,把其中四名帶來課輔班。

經過測試後發現,五年級的王麗玲有學習障礙,不懂得計算,專注力和記憶力也弱。四年級的弟弟王偉豪看圖片卻不識字,例如不明白「樹葉」二字,負責教導的卜秀芬老師帶孩子走到戶外,指向樹上的葉子,孩子馬上明白圖文所指。

去年(2022年),王麗玲學會了書寫自己的名字;今年,富有指導特殊兒經驗的卜秀芬老師,給姊姊拼圖,辨識圖樣、顏色,及學寫一至一百數字。多個星期訓練後,看見她拼圖完整,也可以辨認數字、書寫數字,慢慢培養邏輯感,孩子表現有進步,她開心得不得了,心中滿滿的感動。

「筆劃要依照順序,『多』字雖然上下一樣,但不能先寫下面再寫上面……這孩子已經很好、進步很快了……」邊指導的同時,卜秀芬老師不忘稱讚王偉豪,他常常一點即通的表現,明白這孩子只需有人引導就會開竅,於是教他讀書寫字,接下來還要教他看時間、看時鐘。

此外,還有就讀中學預備班的哥哥王偉強,在印裔大姊姊娃希妮(Varshini A/P Murthy)指導下,閱讀馬來文及回答問題。雖然一字一字地唸,發音還相當準確,在旁的志工說,王偉鴻還有心向學,遇見不懂的字,還會請問「字典老師」。

6月開始,負責指導王偉強和其大姊的娃希妮,是今年中六的慈濟獎助學金推薦者,因為需要志工服務而來到課輔班,不料因此點燃了當老師的興趣。她說,無法出席課輔班的時候,她還會惦記著兩位弟妹的學習進度;即使志工時數已滿,她還想要再來付出。

◎人生大道理

大清早有起床氣的李有天,來到慈濟共修處,心不甘、情不願地拉開椅子坐下,引起噪音,被其他老師提出指正,他生氣坐在一旁,不耐煩。負責教導的退休校長陳月梅見此,了解他在氣頭上,於是先不授課,反和他及一旁同樣擁有自身想法的五年級男孩梁凱盛聊天,分享「尊重」課題。

「老師不是批評個人,而是在為你的行為作分析。你可以生氣,但是過後當冷靜下來,你會發現,其實這對你並沒有好處。」

「可能你會想,為什麼你不尊重我?」

「你不尊重我,所以我不尊重你,這很合理,對嗎?」

「如果反過來,我先尊重你,你自然會尊重我對嗎?」

連續好幾道問題,問得李有天啞口無言。他隨後坦白說,不喜歡一入門,就被老師指正,而且一星期五天都要早起上課,星期六又因為課輔需要早起,令盼望想睡遲一些的他很煎熬。

一旁的梁凱盛反說,很盼望來到課輔班,因為不用寫長長的額外作業,而且有朋友可以聊天說話。

此時,大風大雨把大門吹開了,陳月梅請其中一位上前關門,沒想到兩人馬上動身前去,令她看在眼裡,笑在心裡。

轉一趟回到座位,李有天氣消了,老師再說:「老師的方法可能用錯,但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有她的教學方法,你要學習感恩老師;古人說品學兼優,品行排第一,不是等別人尊重你,你才來尊重他們,反而要你先尊重他們,他們才會反過來尊重你……」

這時,李有天也點點頭說,他其實也喜歡來課輔班,而且今天老師教會他,先主動對別人好,先和他人打招呼,而不是用拳頭來解決問題。

事後陳月梅說,她喜歡來課輔班,是因為學生給予她很大啟發,能多理解成長中孩子的心聲,發現多和原生家庭有關係;而這是忙著教書的時候,無法注意到的因素。她感恩孩子坦白,讓她向孩子學習,從中盡己所能,灌輸一些好的觀念,相等於種下善的種子;也許孩子現在還不懂,當十年、二十年後,轉換身分成為領導者,他們就能明瞭這些人生大道理。

小休時間,在老師們引導下,全體孩子端坐,先致感恩詞再規矩用餐。

小小幼苗,需要更多人一起來用心澆灌,扶持長成茁壯大樹。周邊還有許多需要被關注的孩子,期待更多善心人一起來伴學,為這群弱勢孩子披荊斬棘,讓學習生涯更順暢、更有趣,不孤單!

圖左 :一字一字用心地寫,弱勢孩子學習路上有些慢,只要有一些進步,都成為大家前進的動力。[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晉巷課輔班」自2022年開始舉辦,次年學生人數增加,需要更多師資陪伴。[攝影者:黃麗琴]

圖左 :退休老師劉嬡蓮教導陳愛妮查閱字典解讀生字。[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中六學生娃希妮視王偉強為弟弟,細心教導他閱讀和理解馬來文。[攝影者:羅秀蓮]
圖左 :課輔班不只教導功課,退休校長陳月梅也把握機會,與孩子分享人生價值(右為梁凱盛、中為李有天)。[攝影者:羅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