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老友互見訴溫情
2021年10月16日早上,黃龔秀瑛自宅內部,正進行著裝設電梯工程,機具敲敲打打,她坐在客廳,喜迎一群慈濟資深老友前來探望,寒暄問暖間,黃龔秀瑛自嘲,「去復健真的很慢,好像沒什麼效用。」她舉起僅可以達到有限高度的手說:「我現在乾脆就這樣,唸一次〈大悲咒〉、〈普門品〉,就舉一次手,每天就是重複二十次,當作復健。」笑談間,看見自己的好友陳薛玉到來,隨即起身牽著她的手,一起坐了下來。
「薛玉師姊可算是我的亦師、亦姊、亦母、亦友。」黃龔秀瑛開心地向資深好友們,鄭重地介紹身旁這位大她一歲,當年在她心情極度低潮時,帶著她前去花蓮靜思精舍探訪的摯友。志工林淑娟讚許地說:「薛玉師姊的委員號很好記,1011代表一心一志,只做一件事。」在場的友人們全都開懷地暢談著。
1940年出生的陳薛玉,看到有些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她歡喜地直接就點名說,「靜蓮」、「芙蓉」、「永福」……「先生中風五、六年後,我就都沒有出去了。」陳薛玉跟大家聊著自己近幾年來,無法和大家出門做慈濟的原因。她順手摸著頭,笑著說:「索性也把頭髮剪短了。」
一想起正臥病在床的伴侶,陳薛玉就難過地說:「沒做慈濟,是因為沒那心思。」八十多歲的她,描述著先生中風超過六年,並說:「看著他一個人生病,自己在家、無法言語、心性變很暴怒、常不省人事,加上自己年紀大,又看見他如此,就覺得心理壓力沉重。」
年輕時從事美髮業的陳薛玉,想起當年二十五歲,經人介紹嫁給先生,兩人一路相攜扶持,男主外、女主內的好默契下,不但陪伴三個兒子一路成長到成家立業,更打拼出安平工業區的「長虹光學企業」,質樸的家庭生活,也因遇見慈濟,讓她的人生觀更正向且豐富。
◎被嗆也要有耐心
「我來做慈濟,就是去高雄,去我小妹仔、我大姊那邊。我大姊跟我說,花蓮一位師父在做善事,人家都租遊覽車去咧!來那邊去給他看看。」家中排行老四的陳薛玉,當時就回應姊妹們說:「好啊!那我就跟您們一起去。」
當時已婚的陳薛玉就去高雄,和大姊坐遊覽車去到了花蓮,她回想當時看到上人的外貌慈悲:「上人說起話來,就像救世那樣,很慈悲,讓我看了就感動!」
倍受感動後,陳薛玉回到家,就跟小姑們和一些親戚講,分享她此趟花蓮之行的所見所聞,她說:「沒想到他們都發心,拿功德款說要交給我。」當時收到善款,就寫一寫、錢匯一匯。她回憶起,那時候沒有受證,更沒有所謂的見習、培訓,「我頭一次匯錢過去,竟然就收到一本簿子。」
陳薛玉回想當年約莫三、四十歲時,從感動到持續行動,只要逢人就會跟對方說慈濟,「花蓮有一位師父,都在救人,如果有人沒得吃、生活艱苦,師父會派慈濟委員去訪視,調查他確實的生活狀況,就能幫忙他。」雖然當時的社會現象純樸,說慈濟、募會員捐善款較容易,但有時也會被嗆聲。陳薛玉強調:「就是要有耐心!」
◎陳薛玉的慈濟日常
陳薛玉想起當年接觸慈濟,收善款的過程沒多久,慈濟就開始做回收,她總會跟會員分享,「如果有資源,我們就可以回收,不會浪費。」如果收善款,她會順道載資源回來,「說慈濟、收善款、倡導回收、載回收物。」成了她的日常,會員也開始日益增加。
「現今都是回收物集中,請環保車來載,當年我們是挨家挨戶載回來集中。」陳薛玉聊起自己那時候騎機車,也不會綑綁回收物,常常載到七零八落,散倒一地,還須下車撿起來,重新綑綁。
「心若歡喜,身就不累。」陳薛玉感恩當時家人都沒反對,並說起當年雖然做慈濟,但身為家庭主婦的她,可是家庭擺第一。對家裡的事,陳薛玉都能把它打理得很好,她笑著說:「當時孩子還在就學,還得帶飯、送餐,沒有現在所謂的週休二日,吃飯時間我一定回家煮飯給孩子吃,煮好飯,整理善後,我才出門做慈濟!」隨著孩子的成長,在做慈濟的當下,陳薛玉仍能守住本分事。
◎分享做慈濟的甘與甜
「薛玉師姊的功德款,都在10日以前就交齊,因為早期委員都體貼上人,一個月兩期的工程款,初十之前,把功德款收齊,就趕忙匯款到花蓮。」當年承擔和氣組長的林淑娟,暢談著陳薛玉對上人的真與誠。
這也讓陳薛玉想到過去,幾乎半個月以上都忙著收善款,「那時候收功德款,厚的咖啡色本子,就曾收到六本;過去一本都兩百戶,我常常從南區,收到安南區海佃路那邊,幾乎每天都在忙這些。」
教養三個小孩,張羅一家子的大小事,還得幫小孩帶飯,把家中清理乾淨,然後又趕著出門收功德款。陳薛玉說到,「婆婆後來看我那麼做,有時候到了工廠,還會幫我收功德款。」
陳薛玉感恩家人們的護持,這讓她在做慈濟的路上,更是輕安自在,出去收功德款,只要遇到熟識的人,她就跟對方聊慈濟,並將平日聽聞上人的講經說法,順道說給對方聽。
陳薛玉歡喜分享自己手中有許多上人早期講述的《地藏經》、《妙法蓮華經》等多部經典,她瞬間想起了當年,用國、臺語參半地笑著說:「還有那個師姊!『渡』臺北那位師姊,紀媽咪《無子西瓜》很有名!我都說給人家聽,真歡喜啊!」
◎香積功夫了得
這時雷晚珠突想起陳薛玉拿手的臭臭鍋;林淑娟則大讚陳薛玉的麵線糊……莊慈育則起鬨要陳薛玉選個時間,大家再來學功夫,她認真地對陳薛玉說:「妳不傳下去,功夫會失傳哦!」一群老朋友就像學生開同學會般的你一言、我一句的開講起來,熱鬧的客廳裡,傳遞的是熟透了的熱情與溫度。
「說什麼臭臭鍋,我根本不會煮,是去學的啦!只是煮久一點,較入味而已啦!」陳薛玉眼神晶亮且爽朗地笑了出來。
陳薛玉想起過去星期假日,若去訪視的時候,都會看分兩組,還是三組,時間到,就相約要去哪一所學校?或是去哪一個公園,到那邊就煮一些簡單的東西,中午就在那裡吃一吃,接下來就討論個案,再去照顧戶家訪視,晚上就趕緊回家。
「我時常就在家將香料先爆香,青菜也先洗好,帶出門時方便就地煮。投入爆香料、下麵後放入青菜,在裡頭灑些香料,大家就能吃得津津有味。」陳薛玉開心地分享她出門探訪照顧戶的前置作業,她說:「那時候看個案,幾乎都要一整天,怕大家餓到啦!」
林淑娟則回想九二一地震那年,先生王呈祿開一部車,載大家到南投災區做香積,她說:「當時薛玉師姊也是先在家爆香、洗菜,方便就地取材烹煮。」
陳薛玉分享當年若有活動,組長郭貞霞就會邀約一起去做香積當主廚;聯誼會幾個月才輪一次,對她來說一點都不困難。她談到做事的當下雖然有些疲累,但用歡喜心去做,自然就不感覺累。
◎入慈濟門心富有
「團體裡面各式各樣的類型都有,就像切菜,有的要切這樣,有的要切那樣。」陳薛玉認為團體人多,一人一種個性,每個人的習氣都不同。「大家每一世輪迴,就像煮過的鍋子,鍋垢一直堆疊、堆疊,累積久了就越來越厚,就必須用力剷除鍋垢,才能快煮、好用。」
陳薛玉分享原來是葷食,但自從聽了上人的《地藏經》,每每先生邀她去參加宴會,她就自覺該吃素食。她說:「當時宴賓會場很少辦素食桌,後來若沒有辦素食桌,就不會去參加。」
過往的她不懂佛法,貪、瞋、癡三毒很重,但自從心中有佛法,就一直改變,因為有付出,所以貪、瞋、癡就遞減,甚至消失。她懺悔過去貪取賺錢,只想什麼是對自己有利,從沒有顧慮到別人;聽了佛法後,就學會將不好的放下。
陳薛玉覺得「怨恨」、「生氣」,通常是聽了別人說自己不好聽的話,就埋下生氣的種子,其實那句話只是聲音而已。「人生究竟要計較什麼?出生沒帶什麼來,最後要離世也帶不走什麼。」
「既然來空空、去空空,又何必與人計較?只是與人結深惡因緣。」陳薛玉聽經之後,覺得「心寬則天地寬」。就像遇到他人一句不合己意,就深植己心,於是就對對方印象不好,對方也因彼此互看不順眼,而互動冷淡。
「上人說法我們吸收,但也無法幫我們化解什麼……既使佛祖也無法為我們化解什麼?」陳薛玉在照顧先生的過程中,她自認遇到什麼困難,都是自己本身的關係,並非是外面的關係。
她談到前陣子差點得憂鬱症,因為先生一兇起來,她就會想不開,精氣神整個喪失,呈現的狀態是空白的,心是苦的。她捫心自問,學佛多年,若得了憂鬱症,「要何去何從?」心想,若最後自己要走的那一刻,不省人事的當下,到底要去哪裡呢?
「六道輪迴……若我傻傻的,變成憂鬱症,六道輪迴我究竟要到哪一道呢?」陳薛玉想了又想,思考再思考,告訴自己,「一定要再爬起來,若自己沒爬起來,可不知自己會到哪一道?」
「感恩上人引我走入佛法這條大直道,我的心攏沒退!攏沒退,信釋迦牟尼佛這條路。」陳薛玉用臺語說著,最想跟上人說的話。她想讓上人知道,縱使先生臥床多年,她也不會怨嘆什麼,陳薛玉發自內心,「阮有爬起來!有收看大愛臺,邀請上人入門說法,感恩上人的牽引,我都沒有退轉。」
雖然正面臨家人處於生、老、病、苦的階段,陳薛玉多年來對佛法的信念,就因為做慈濟多年,甘願付出而有了「正信」與「正念」。
圖左 :陳薛玉翻炒出一道道的好滋味,不僅結許多好人緣,靜靜地看著冒煙的大鼎鍋下,讓她透徹人間佛法大道理。[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慈濟人聯誼會,志工們在臺南分會的臨時會所的佛堂合影。(後排左起,林麗雲、胡淑照、蔡玉鳳、德融師父、陳碧華、黃秀靜、張淑珠、黃龔秀瑛)(前排右一陳薛玉)(前排左一劉秋漂)[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資深志工到黃龔秀瑛家中,一起關懷陳薛玉和黃龔秀瑛。(後排右起,林淑娟、馬秀珠、吳靜蓮、雷晚珠、黃富美)(前排左起郭永福、黃龔秀瑛、黃龔秀瑛的先生黃士銘,陳薛玉、林芙蓉)[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牽著黃龔秀瑛的手,志工陳薛玉回憶當年一起做慈濟的美好歲月。(前排左起,施玉真、宋秀琴、陳碧華、陳薛玉、黃龔秀瑛、林夜好、林淑華)[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當年慈濟活動,做志工可得十八般武藝都精通!慈佑幼兒園黃老師(穿粉T)指導志工們跳山地舞,準備到花蓮表演。(前排左起郭貞霞、陳薛玉、卓秀菊、胡敏、林淑華、李秀錦);(後排左起,劉秋漂、蔡文貞、蘇素枝、邱春月、李慧珠、杜秀英、黃老師、陳秀蘭、鄭林玉英、王秋季、黃秋香–莊太太)[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志工陳薛玉(左二)回憶當年臺灣九二一大地震,慈濟志工捧著愛心箱,動員在街頭募心募愛。[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陳薛玉(左一)回憶當年回花蓮靜思精舍,志工們就像回到家裡,一起歡喜地去幫忙挑菜。[攝影者: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