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金卡蓮大愛村20年 看見蛻變與希望

金卡蓮大愛村20年 看見蛻變與希望

E-mail 列印
二十年前,為了解決雅加達水災問題,雅加達省政府提出紅溪河整治計畫,慈濟與政府合作興建慈濟金卡蓮大愛村。當時住在紅溪河畔的菈哈優(Tutin Rahayu)感到很迷茫,但她的丈夫阿里(Ali Mukmi n)很堅定地接受政府的安排。

◎四十歲後繼續讀研究所

菈哈優沒有想到當時那麼安靜偏遠的陌生地方,竟然能夠為她的孩子提供光明的未來。養育三個孩子的菈哈優也完成她的夢想,在一所位於北加西(Bekasi)的大學獲得幼兒教育學士學位。即使今年已經四十六歲,菈哈優依然沒有停下求學的腳步,繼續讀研究所。

起初菈哈優看到有許多學齡前兒童,在沒有家長陪伴下在大愛村裡玩耍,有些孩子在公園中休息等等。這個情況令菈哈優很擔憂,她覺得自己需要做些什麼。剛好金卡蓮村的村政府提出兒童與家庭教育方案,當時菈哈優參與其中,這些因緣巧合促成她成立托兒所的想法。

眾所周知,在學前階段兒童教育是非常重要,是教導孩子情商、肢體控制、社交技能的重要階段。菈哈優與社區婦女們向慈濟印尼分會副執行長郭再源申請,在金卡蓮大愛一村建立托兒所。

「我們在雙芒果商場(Mangga Dua)與阿源師兄見面,他允許我們使用一個地方設立托兒所,然後我們才申請相關准證。」菈哈優說明他們於2011年成立「母愛托兒所」,目前有兩個班級,共有四十二名學生。

身為一名老師,菈哈優有自己的焦慮。她意識到自己只有高中畢業,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資歷教育孩子。她的經驗僅限於照顧好孩子們,讓他們健康平安地長大。因此她認為那時候是繼續深造的最佳時機。

「對我來說,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可以讓我們變聰明。所以,如果我要教育孩子們,我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知識,不可能培育優秀的下一代。」菈哈優說道。

身為一位母親和妻子、經營托兒所、繼續讀書,菈哈優需要扮演多重身份,努力奮鬥才順利完成學業。她在2018年開始念大學,2022年獲取學士學位,因為對兒童教育的熱愛,她繼續攻讀研究所,目前就讀碩士班第二學期。

「所以要把良能發揮到最大限度。」菈哈優謙虛地說道。猶如一顆不斷磨礪的鑽石,菈哈優成為大愛村年輕一代,要不斷學習的典範。

◎從運動員到警察的蛻變

身為父母,菈哈優和丈夫成功教育三位優秀的孩子。長子達納斯(Daqnas)六年前加入警察隊,如今是雅加達警察局副局長的護衛隊成員。菈哈優說:「如果沒有慈濟,也不知道達納斯是否可以有現在的成就。」

大愛村的環境也非常優美,有設施齊全的學校,可以全面地輔助兒童發展。菈哈優說:「我們以前在河邊的房屋,不是位於水面上的高腳屋,是在一般陸地的房子。但住在那裡無法提供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教育設施不足,交友圈也很複雜,經常發生偷竊,也有很多居民酗酒,和大愛村的環境天壤之別。」

達納斯在大愛學校完成小學和初中教育。他在體育方面很有天賦,尤其是跑步。在大愛學校的阿麻特(Ahmad)體育老師的指導和推薦下,達納斯在拉古南體育學校(Sekolah Khusus Olahragawan Ragunan)繼續讀高中,成績斐然。達納斯經常代表雅加達省參與全國比賽,三年內在四百米短跑項目有很良好的成績。

孩子有那麼好的成就,菈哈優誠心地感恩大家,「感謝真主阿拉,因為有佛教慈濟基金會,有老師的輔導,以及所有人的幫助。」

達納斯完成警察培訓後,最初在雅加達警察局服務六個月,因為表現優異,被提拔為雅加達警察局副局長護衛隊成員。

「仿佛昨天才入住大愛村,沒想到已經二十年了,這期間與慈濟一同經歷許多事情。沒想到我的人生可以走到這一步,孩子也當警察了,我自己也正就讀研究所,這些都非常不可思議。無法想像如果以前繼續住在河畔會變成怎麼樣。」菈哈優感恩地說道。

◎裁縫師創出一片天

另外一個勵志的故事來自歐丁(Oding Junendi)。歐丁今年四十七歲,經營一個小型成衣厰。即使規模不大,可是足以成為家庭的經濟來源,也僱傭了十位職員。

「我當然很感恩(可以搬來大愛村),如果沒有搬來大愛村,我的人生或許不會像現在這麼好,而且我在這裡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錢租到小型店面,如果在外面我怎麼可能租得起。」歐丁感恩說道。

歐丁在大愛村租用的小店,租金確實便宜,一個月只要十五萬印尼盾(約新臺幣三百元)。因為他的勤勞與用心,現在歐丁已經租用三個小店。

住在紅溪河畔的時候,歐丁在一家成衣廠工作,搬來大愛村之後,他還是在成衣廠工作。直到想到家中需要養育兩個孩子,才決定創業。他說:「我心想已經有兩個孩子,待在成衣廠工作也不穩定,有工作的時候才做,沒有工作的時候就沒有收入,因此才會想到未來要怎麼辦比較好。」

歐丁終止保險,用剩下來的錢購買一臺裁縫機,另外再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兩臺。他用三臺裁縫機開始創業,至今已經十五年了,他也用成衣廠賺取的錢供兩個孩子上大學。

「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孩子可以上大學,作為父母的我們,當然很希望孩子可以上大學,但是想到收入離夢想太遠了。」歐丁說道。

歐丁說出心中的期許:「非常感恩慈濟願意幫助原本住在河邊的我們,讓我們住在一個很好的環境。希望未來慈濟可以再建設像大愛村這樣的組屋,讓更多人可以像我們一樣蛻變。」

圖左 :菈哈優(Tutin Rahayu)和喜歡兒童教育,在她的帶領之下,孩子們也能夠快樂學習。[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右 :菈哈優(Tutin Rahayu)完成自己的夢想,獲得幼兒教育學士學位。如今四十六歲的她繼續讀研究所。(照片由菈哈優Tutin Rahayu提供)[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在慈濟金卡蓮大愛一村長大的達納斯(Daqnas)如今是雅加達警察局副局長的護衛隊成員。(照片由菈哈優Tutin Rahayu提供)[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歐丁(Oding Junendi)很感恩慈濟印尼分會成立的大愛村,讓他有安穩的生活,給他提供創業的機會。[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左 :歐丁(Oding Junendi)的員工歡喜地工作。歐丁也希望可以擴展自己的生意,在大愛村外面租更大的店面。這樣可以讓其他大愛村住戶承租他原本的店,讓其他人也有機會創業。[攝影者:Arimami Sury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