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2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見習培訓 菩薩道上齊精進

見習培訓 菩薩道上齊精進

E-mail 列印
「今天我們上課的主題是慈濟人文精神理念,以感恩、尊重、愛為核心,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慈濟有四大志業,如果把慈濟比喻為一棵樹,那慈善就是根,醫療是幹,教育是枝枒,今天要上的人文就是接收雨露的樹葉 ……」在主持人王懷慈師姊的介紹與引導下,接著學員們分作四組,分別進行動態的分站課程。

◎認識慈濟人文的精神理念

2023年8月27日,第五聯區(文山新店區)的見習培訓採動態分站課程,第一站是靜思、淨斯--書軒巡禮。「知道靜思書軒的標誌設計意涵嗎?上面三個圓點就是代表佛法僧三寶,兩條微笑的曲線,其中一條是代表佛陀慈悲的垂視,另一條是佛陀智慧的微笑。」

上人開示曾說過,靜思就是「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希望大家進到靜思書軒都能夠心靈澄淨,好好靜思。在書軒同仁侯承逸分站站主的詳細解說中,學員們專心聆聽並勤做筆記,了解靜思書軒除了有很多的出版品外,還知道香積飯產生的由來是跟賑災有關,源於上人的一念善心,各項的穀粉、保健食品、茶葉、生活用品等都是來自精舍師父和志工們的用心製作。經由二十分鐘的導覽,學員們對書軒都有更深入的認識。

「知道什麼是三好茶嗎?第一口,口說好話;第二口,心想好意;第三口,腳走好路。」「有去過三義喝過靜思茶嗎?都是來自三義的有機茶園喔!」司儀兼此站主王懷慈帶領大家認識慈濟人文,從茶道、大愛臺到靜思語,引起大家熱烈的迴響。文山區的黃千千師姊說:「靜思語在生活中幫助我很多,尤其在自己起煩躁心時,靜思語的內容,就剛好給了我心靈活水,讓我信心勇氣十足!」見習學員陳玉枝也分享靜思語讓她克服心理的障礙,淨化人心,引領向善,真的有願就有力的體會。

第三站是人文使命與責任。來到人文志業的展館,盧麗華師姊詳盡的介紹:「慈濟第四個十年,就是要加強文化志業,所以1998年大愛電視臺開播,使命就是『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要報真導正,弘法利生,闡揚人性光明面,一起帶動愛與善的循環」。環保志工們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來護持大愛臺,所謂「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讓學員們了解人文志業中心扮演多功能角色,透過廣播、電視、雜誌,把人性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傳送到全世界。上人的三願是「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希望人人要當掘井人、當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走入人間救拔苦難。

「代謝不住,念念生滅;文辭是一,眾生解異……」有參加入經藏的學員們聽著樂音,配合著腳步,邊走邊練手語,真的很認真!最後一站是《無量義 法髓頌》入經藏,站主沙佩君師姊問:「有入經藏的請舉手……很棒喔,那你們知道為何《說法品》裡要用代謝不住,念念生滅這一小段來詮釋?」接著為學員說明因為人的身體各個器官會變化、有代謝,一直在改變,沒辦法留住;人的念頭也是一樣,所以察覺自己的念頭要用說法,佛陀講經說法應用佛法去增長智慧……」沙佩君師姊深入淺出的為學員們解說經文,讓入經藏的菩薩們更能法入心、法入行,也更認識慈濟人文的精神理念。

◎付出 感恩 珍惜因緣

經過了分站的動態課程,最後就是學員的心得分享。文山區見習學員范姜玉玲以前進去書軒只是買個襪套、環保碗、書籍的部分,因為《靜思語》較簡短,所以只對《靜思語》比較有印象。但今天透過導覽介紹後,發現書軒裡的每一區都有不同的特色,譬如出版品是有分不同的系列,下次再進去書軒就知道從哪裡開始著手閱讀;另外香積飯的由來、淨皂等各產品的特色,讓她更認識書軒。

因為范姜玉玲有入經藏,所以在無量義法髓頌這一站,聽到音樂一響起,就會想跟著節奏唱出來。每一次的練習都是靈山法會的聚集,都是殊勝因緣;多熟悉經文,讓她了解《無量義經》的含意。

新店區的培訓學員甘佳鑫來自泰國,前三週才和妹妹一起去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教導敘利亞小朋友學華語;認識了那裡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困境。這些讓甘佳鑫感受自己真的很幸福,還可以付出,要珍惜、感恩。

文山區見習學員武孝誠分享參加見習,讓她更認識慈濟;因為父親在蘇州工作,所以小時候和父親住在蘇州。那時蘇州的書軒剛成立,有一位師姊帶他去書軒,後來書軒就變成他的後花園,時常前往駐足。武孝誠小時候想當大醫王救人,後來種種因緣認識了上人的法,知道很多的方法都可以助人;很感恩有機緣參與今年的經藏演繹,能和大家一起精進,這都是和大家生生世世累積的緣分。

課程結束前,資深張菊英師姊感佩見習培訓學員們的勇猛精進;上午在雙和靜思堂參加演繹演練、下午上課。藉由今天的課程主題「人文」,相信大家對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其中人文志業的月刊、廣播、大愛臺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了解慈濟的理念。有機會參與演繹是很榮幸的因緣,入經藏也是一種說法,期盼還沒入經藏的菩薩趕快報名參加,祝福大家智慧如海。

圖左 :「人文使命與責任」分站站主盧麗華師姊(左一)為大家介紹人文志業的使命: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攝影者:黃仁川]
圖右 :《無量義 法髓頌》入經藏的分站由沙佩君師姊為大家深入淺出解說經文。[攝影者:黃仁川]

圖左 :文山見習學員范姜玉玲參加經藏演繹十分用心精進,且對介紹靜思書軒的內容印象深刻,收穫滿滿。[攝影者:黃仁川]
圖右 :來自泰國的新店區培訓學員甘佳鑫分享到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教導敘利亞小朋友學習華語,深刻感受到他們的困境,更能珍惜與感恩自己的幸福。[攝影者:黃仁川]

圖左 :文山區的見習學員武孝誠(右)藉由參加見習與入經藏演繹,更認識慈濟,感恩有好的因緣與大家結好緣。媽媽陪他一起上臺心得分享。[攝影者:黃仁川]
圖右 :資深張菊英師姊感佩大家勇猛精進,也勉勵所有學員菩薩道上不要怕挫折,祝福大家智慧如海。[攝影者:黃仁川]

圖左 :新店的見習學員陳玉枝分享《靜思語》內容讓她克服心理障礙、引領她行善、有願就有力。[攝影者:黃仁川]
圖右 :文山區黃千千師姊分享《靜思語》對她心靈的助益,讓她更具信心、勇氣。[攝影者:黃仁川]
圖左 :2023北區第五聯區8月份的見習培訓動態課程,王懷慈師姊承擔主持人。[攝影者:黃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