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站在主舞臺中央,來自北中南的數十位年輕志工,在數場演繹當中承擔帶動,剛勁有力的肢體動作,也傳續慈濟的下一個六十年。[攝影者:陳何嬌]](/community/./images/community/46A00BC055CB11EEA2108898678F7363_0.jpg)
◎通關密語 慈善足跡
「身分證」、「陳才爺爺」、「五毛錢的力量」、「代謝不住」、「圍爐」等等隊形,演練過程中,經常被企劃團隊提到這類詞彙,對初次或是尚未參與演繹的人而言,往往讓人猶如丈二金剛般,不知這類通關密語的意涵。其實這就是在演繹段落中,述說著慈濟五十七年來,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環保、國際賑災、骨髓捐贈及社區志工等八大法印,曾經踏上全球一百二十八個國家,志工一路走來的足跡。
秉持克勤、克儉、克難,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靜思家風,五十多年前,靜思精舍常住眾,每天做手工賺取微薄工資,並由三十位家庭主婦開始,以不影響自家生活為原則,每天節省五毛錢的買菜錢投入竹筒,共同籌措慈善基金。市場買菜的民眾及攤商紛紛響應,五毛錢的善漣漪,不斷向外擴散。
應僑委會請託,1995年慈濟開展泰北扶困計畫,除由專家指導當地僑胞農牧耕作,為讓農產品得以往外輸送,並協助興建道路,更協助當地民眾取得安居落戶的身分證明。1999年9月21日凌晨,臺灣中部發生重大地震,二千多人喪生,急難救助之外,上人也承擔起五十所學校重建的希望工程。平日在花蓮海濱撿拾石頭的退伍軍人陳才,響應慈濟的賑災行動,他將每一公斤賣不到一塊錢,累積十三年的棺材本一百萬元慨然捐出。
五十多年前,民眾的生活普遍貧困,靜思精舍師父們省吃儉用,每一個月發放之外,歲末年終還邀請照顧戶回到精舍圍爐團聚。豐盛的佳餚外,並為照顧戶準備紅包及過年物資,甚至為他們的年幼子女量製,當時最好的「太子龍」制服。
◎大地震動 展演法意
每一場演練過程中,場上一千五百多人,在不同段落需要配合呈現不同隊形,快速移動所站立的位置。變換隊形過程中,感受到整個樓地板輕微震動,彷如《無量義經說法品》經文,「佛說是已,於是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另《妙法蓮華經序品》佛陀闡釋《無量義經》後入於無量義處三昧,大地現六種瑞相,其中普佛世界所出現的六種震動,人人心靈躍動的場景。
如何在星羅棋布的豆豆圖中,三個八拍短暫時間內,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志工慈悅提醒大家,要在每一個段落中,認識你的行進方向與鄰居,比認識地標更重要。不要只想靠著某一個人帶領團隊來移位,因為如果帶隊者自己都找不到位置時,結果就會有一大群人在那裡團團轉找地標。如同修行中,要對準自己的志向,也切莫因為別人的所言所行,而動搖自己的決心。
對上午場次的驗收,給予高度肯定。而在驗收告一段落,慈悅也請企畫團隊的七位年輕志工,上臺示範如何呈現出應有的力道。她衷心期許大家,距離正式登場只有四十多天,疫情解除之後,臺北小巨蛋的場地預約滿檔,要有機緣才能順利租借到演繹場次。國內多數天王與天后級的團體及歌手,都以能在小巨蛋登臺演出,作為自己表演事業登峰的目標。
而參與演繹的志工當中,很多人都已是六、七十歲,下一次大型演繹,又不知在何時,更要把握此生難得的一次,站上小巨蛋舞臺演繹說法的機會。尤其演繹進行中,將透過大愛電視臺進行現場直播,不論站在哪一個位置,鏡頭前面每一個人都要精準到位,否則畫面傳到海外,都將會影響到整場演繹的成果。
◎骨髓移植 救人一命
1992年旅美留學生溫文玲,因為身體持續出現異樣,後來經由醫院檢查後,確定是罹患血液疾病,主治醫師建議她進行骨髓移植。無奈從自家親屬,另遍尋美國當地及僑社,都未能找到適合配對的捐髓者,因此她回到臺灣尋求協助。由於當時臺灣無相關檔案資料,而建立骨髓資料庫,需要動用大量人力及資金,國內各大醫學中心均無意投入。秉持「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信念,證嚴上人毅然決然肩負起這項重擔。
雖然最初大家對骨髓捐贈僅是一知半解,但是上人登高呼籲,弟子就無怨無悔的投入,人人大聲響應「我願意!」。堅持信己無私,信人有愛的理念,從最初面對民眾的誤解,每一次志工走上街頭勸募驗血建檔,無畏任何艱難,迄今近三十年,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資料庫,已經登錄四十多萬筆資料,同時全球也完成五千多筆捐受髓的紀錄。
志工陳雪子自從1993年,慈濟骨髓資料庫成立以來,就開始投入勸髓及捐髓與受髓者的關懷。參與經藏演繹現年七十多歲的陳雪子,畫面中呈現出造血幹細胞移植捐受髓的點點滴滴,心中過往情景歷歷湧現。上人與大家這一路走來的堅持,讓她感受能夠投入骨髓捐贈區塊,並且在經藏演繹時如實呈現的法喜,自己此生已經了無所憾。
◎骨髓移植 捨我其誰
「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全家人都是大愛電視臺的忠實觀眾,媽媽往生後也捐出大體,成為慈濟大學醫學院學子的無語良師。會眾翁燕伶,因為自己的親弟弟曾經參與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建檔,之後並且如願完成捐髓,就在弟弟一再鼓勵之下,跑過二三個地方,經過二次她才順利完成驗血建檔,之後也順利配對成功,並且成為家裡的第二位骨髓捐贈者。因為自己挽起袖子勇敢的付出,讓一個生命能夠重現生機,更讓另一個家庭得以安定和樂。
雖然因為工作關係,仍未參與志工見習培訓,但是志工長久以來關懷互動,讓她能夠持續參與慈濟活動。尤其是今年臺北經藏演繹,志工一再鼓勵要把握難得的因緣,她也排除萬難全力以赴。秉持「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善念,演繹當中,螢幕再次呈現造血幹細胞捐贈的畫面。回想自己與弟弟捐髓的經歷,浮現捐髓與受髓者相見歡時,那一幕感人畫面,讓她內心仍然深有所感。五十多年來,上人開創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慈濟人所做一切,都是為利益眾生無私的奉獻。
◎十在心路 家園重建
2009年8月初,莫拉克風災,重創臺灣南部及東部地區,因為大量雨水驟然沖刷,走山造成高雄小林村有數百人失蹤。鑒於人類過度開發,證嚴上人提醒大家保育山林的重要性,同時為安置鄉親,因此由慈濟與政府共同合作,在高雄杉林區臺糖公司的土地上,興建數百戶聚居的杉林大愛村。「搶晴天,戰雨天」就如同蓋自己要住的房子,也為了讓受災民眾,能夠在農曆春節前入住新居,因此動員營造建築公司加緊趕工。
而來自北中南各地的慈濟志工,也紛紛響應投入杉林大愛村的建設,除具有建築專業的志工,在工地貢獻己長之外。而一般志工則以接龍方式,參與鋪設連鎖磚,以及後期的環境整理工作。汪美鳳承擔過數個梯次,前一天大家先從臺北搭車來到高雄靜思堂過夜,隔日天未亮大夥就搭遊覽車前往杉林區,由於當時部分山路受損,因此必須另外換搭小貨卡上山。到達工地現場集合後,由領隊進行行前叮嚀,分配工作勤務,隨後數人分為一組,分別陸續投入工地現場。當時整個大愛村,望眼看去一片藍天白雲身影穿梭其間,就在經藏演繹段落中,當時的情景再次呈現眼前,讓她內心仍不由感動莫名。
◎即時補位 登上法船
今年二十五歲,家住臺南市東區,目前是南科園區公司的外包協力廠商員工。過去爸爸篤信命理,因此就從張淨暘,而被改名為張峻慈。爸爸後來加入慈濟,並且已經慈誠受證。雖然只有跟著爸爸,參加過一次為鄉親打掃住家的工作,但是由於出生在篤信佛教的家庭當中,他在嬰兒時期就在道場皈依受戒,因此對慈濟以及部分佛典經文並不感到陌生。
張峻慈雖然說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原來的名字,但是他確信不論是原有的或是現有的名字,都是爸爸對兒子的期許與祝福。由於並未參與2022年底,雲嘉南高屏地區志工,在高雄小巨蛋的經藏演繹。今年(2023)七月底,他曾特地前往彰化體育場觀賞《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演繹內容也觸動心靈。事後得知十月份在臺北小巨蛋的演繹,仍有部分場次還有補位的機會,因此他就自行報名參與。
「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文辭是一,而義別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平常工作之餘,透過網路影片自行練習,接近正式登場聯合彩排與驗收時,他便自行開車從臺南來到臺北配合參與。接近主舞臺區,留著三分短髮,圓潤的臉龐架著一副眼鏡,站在一群父執輩的志工之間,神情堅毅跟著旋律,舉手投足不失年輕的朝氣。「諸法本來是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文辭是一,眾生解異。」手臂合齊的擺動,一艘艘法船在舞臺中,迎浪昂首前進,期待著藉由佛法接引著眾生,從迷茫的此岸,到達光明的佛土彼岸。


圖左 :來自臺南的張峻慈,七月底前往彰化觀賞《無量義 法髓頌》演繹,得知十月份在臺北小巨蛋仍有補位的機會,他就自行報名參與。[攝影者:游濬弘]
圖右 :桃園花蓮宜蘭基隆與臺北等地志工擔綱,10月20日至22日三天,即將在臺北小巨蛋八個場次的《無量義 法髓頌》演繹,即將登場。[攝影者:游濬弘]


圖左 :加入經藏演繹企畫團隊後,2022年高雄演繹之前,志工葉德澤就開始在臺灣南北兩地奔波,臺北小巨蛋他承擔第一場演繹的重任。[攝影者:游濬弘]
圖右 :《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企劃團隊總導演志工呂慈悅期許大家,要把握此生難得的一次,站上小巨蛋舞臺上演繹說法的機會。[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大家手臂合齊擺動,一艘艘法船就在舞臺中,迎浪昂首前進,期待著藉由佛法接引眾生,將大家從迷茫此岸度到光明的佛土彼岸。[攝影者:曾玉麟]
圖右 :隊形不斷轉換中,演繹述說著慈濟五十七年以來,四大志業八大法印,至今志工踏上全球一百二十八個國家,一路所走來的足跡。[攝影者:曾玉麟]


圖左 :距離演繹正式登場,只剩下四十多天,9月9日上、下午,共有近五千多位志工匯聚在慈濟雙和靜思堂,接受演繹企畫團隊的驗收。[攝影者:游濬弘]
圖右 :佛陀一生故事當中,出生在皇宮裡過著優渥生活,思索生命意義,一日悉達多太子走出皇宮,見識老病死苦,開啟修行入道機緣。[攝影者:游濬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