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2023年9月2日,印尼大愛臺十六周年慶為所有同仁安排「人文營」。印尼大愛臺副總監蔡慧真(慈晛.右)很歡喜看到所有同仁能共聚一堂,並期許大家能團結一致、同心付出。[攝影者:葉劻生]](/community/./images/community/0F2898004DFC11EEA2108898678F7363_0.jpg)
大愛臺帶動全體同仁參加人文營,是為了培養同仁之間的默契,以及更深入了解慈濟的精神與理念,進而製作出更具有人文的優質節目。
◎親如一家人 同心共創作
今年印尼大愛臺的周年慶,以「印尼大愛電視臺十六年大愛之路」為主題。印尼大愛臺副總監蔡慧真(慈晛)很歡喜看到所有同仁能共聚一堂,並期許大家能團結一致、同心付出。「我們希望所有同仁能感到自在,繼續在大愛臺創作,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共同努力透過大家的作品利益人群。」
十六年弘揚大愛、淨化人心,一路走過來不容易,印尼大愛臺臺長林德明(本軒)勉勵所有同仁更深入了解大愛臺的願景與使命,提升大愛臺的節目品質。「期待透過這次的營隊,所有同仁能深入了解其中的人文,大愛臺秉持的精神與價值觀,進而提升我們的團隊合作,如一家人般地全心付出。」
臺長也提及未來會面對的挑戰,即網路的普遍,或許有愈來愈多人不再看電視,但大愛臺可以利用社群媒體的方便,繼續撒播愛的種子。「未來印尼大愛臺將持續秉持『報真導正』的初發心,製作出更多真善美的優質節目,達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目標。」
印尼大愛臺副臺長劉鎱輝(惟韶)亦對所有同仁的用心付出,表達誠摯的感恩與讚賞。
◎入社區訪貧 見苦方知福
同仁多尼(Donny Suriadi)加入大愛臺的大家庭兩年,第一次參加人文營的經驗,讓他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訪視慈濟照顧戶蘇亞娜(Suryanah)時,得知她的處境如此困苦,丈夫已故,必須獨自養育三個女兒。雖然生活困苦,但她依然堅強面對,還不忘行善捐竹筒助人。見識到母愛的偉大,讓多尼甚是感動。
「我學習到要尊重和要有同理心,以及要心懷感恩,因為當我們覺得生活很苦,其實在外面還有更多人比我們更苦。蘇亞娜的女兒也很堅強,幫助母親賣飲料,一大早就要到碼頭附近擺攤。」多尼期許大愛臺能繼續弘揚美善,與眾生結好緣。
加入大愛臺八個月的記者史蒂芬妮•琳檔(Steffany Lintang)表示,幫助有需要之人是慈濟的使命。人文營中,她與志工一起關懷各種疾病纏身的照顧戶齊亞特(Giat Jamal)。雖然他行動不便及身體不好,但仍然每天努力幫助家人減輕家裡的負擔。志工與會員的幫助,對他們一家而言非常重要。
「親自走入社區,看到志工施援幫助有需要的貧病家庭,自己有投入其中,才會發現真的很多苦難。齊亞特一家四口,沒有其他收入,真的需要大家的幫助。」史蒂芬妮•琳檔期許:「期待透過訪視,能啟發大家的慈悲心,落實慈濟人文,繼續弘揚大愛。」
史蒂芬妮•琳檔也很感恩自己現在的生活處境,身體還健康,還可以繼續努力變得更好和造福他人。「我們要提升包容彼此的心態,有能力之時,就要手心向下幫助別人。因為人類是群居社會,必須保持互動,彼此幫助。」


圖左 :印尼大愛臺臺長林德明(本軒)勉勵所有同仁,更深入了解大愛臺的願景與使命,提升大愛臺的節目品質。[攝影者:翁美來]
圖右 :印尼大愛臺副臺長劉鎱輝(惟韶)亦對所有同仁的用心付出,表達誠摯的感恩與讚賞。[攝影者:葉劻生]


圖左 :同仁多尼(Donny Suriadi.左)加入大愛臺的大家庭兩年,第一次參加人文營的經驗,讓他留下深刻印象。[攝影者:鍾玉蓮]
圖右 :加入大愛臺八個月的記者史蒂芬妮·琳檔(Steffany Lintang.中)表示,很感恩自己現在的生活處境,並勉勵大家要提升包容彼此的心態,有能力之時,就要手心向下幫助別人。[攝影者:翁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