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2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如何從日常生活習慣 延緩糖尿病進展

如何從日常生活習慣 延緩糖尿病進展

E-mail 列印
控制糖尿病的主人公是患者自己,通過調整生活型態,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生活習慣改變,能有效控制血糖水準,延緩糖尿病進展。

糖尿病病友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糖尿病會復原嗎?邱德拔醫院高級顧問內分泌科 楊彩卿醫生指出,雖然糖尿病無法逆轉或治癒,但透過遵循糖尿病管理的五大基石(DESMM),即飲食(Diet)、運動(Exercise),心理社會支持和壓力應對(Support/Stress)、定期監測(Monitor)與藥物治療(Medicine),患者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達到「糖尿病緩解」(Diabetes Remission)的效果。

◎每月都舉辦健康講座 觀眾專注聆聽

2023年4月30日,新加坡慈濟人醫會在慈濟人文青年中心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糖尿病的治療和預防:當東方與西方相遇」,邀請了來自西醫與中醫背景的醫界專家到場主講,他們是邱德拔醫院高級顧問內分泌科楊彩卿醫生、營養醫學與生活醫學顧問陳成亨醫生、新加坡針灸學會會長黃欣傑中醫師、資深中醫師林香均和註冊護士莎琪娜(Syakinah Edayah)。

這場健康講座吸引了超過八十名民眾出席聆聽,大多是六七十歲的退休人士,另外還有一百一十名觀眾通過網上直播參與其中。儘管講座持續了四小時,但與會觀眾都專注聆聽。活動結束後,許多民眾留下來向主講者提出了更多問題。為了提升民眾對疾病預防和健康的認識,自2022年7月起,人醫會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都舉辦健康講座。

據2015年統計,在二十歲至七十九歲的發達國家人口中,新加坡糖尿病的發病率為10.5%,僅次於美國的10.8%,在發達國家中排名第二,糖尿病形勢相當嚴峻。

為了遏制糖尿病發病趨勢,新加坡衛生部早在2016年就開始向糖尿病「宣戰」,誓要保障國人健康,遠離糖尿病,也要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以免病情惡化。

◎透過「全食植物性飲食」民眾找回健康

談及健康飲食管理,來自馬來西亞的營養醫學與生活醫學顧問陳成亨指出,研究證實,透過採取 「全食植物性飲食」(WFPB),人們能夠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找回健康。

全食植物性飲食遵循兩大原則。首先,強調以食物原來的自然狀態為主,含全穀、豆類、蔬果等,儘可能避免精製及加工食物。其次,以植物性食材為主,不包含肉類、牛奶、雞蛋或蜂蜜等動物性食品。

陳成亨也是全蔬食飲食計畫「健康挑戰21」的發起人,他指出,長期保持健康飲食是控制慢性病的關鍵,但這通常也是治療慢性病面臨的巨大挑戰。

他觀察到,許多肉食愛好者實際上是「醬汁愛好者」,因為如果沒有醬汁,肉類本身其實是沒有味道的。因此,這些人不一定都抗拒全食植物性飲食,而是喜歡醬汁,然而醬汁在任何飲食中都相當不健康。

陳成亨表示,飲食的習慣是日積月累,人們應當思考:「我們想如何度過生命的最後十年?」是現在就開始改變,調整飲食習慣,創造不生病、健康長壽的美好人生,還是等三十年後身體出狀況了再改變?等到那時可能為時已晚了。

新加坡針灸學會會長黃欣傑中醫師指出,糖尿病被稱為「富貴病」,在中醫的角度,認為「過」或「不及」,例如吃得太多或膳食不夠均衡,都會導致身體不平衡,造成健康問題。

黃欣傑表示,早期干預對於控制糖尿病很重要,現代中醫的觀點注重整體調控,旨在加強身體系統健康,這包括改善全身乏力、下肢困重、口幹口渴等臨床症狀,而不僅僅是治療功能衰退的器官。

他建議大家選擇清淡飲食,膳食適量且營養均衡的,少吃油膩的食物,在帶來全面營養的同時,可以避免血糖過快升高。

資深中醫師林香均的治療結合中西醫和傳統能量醫學,她向現場觀眾示範了一些簡單的舒展經絡練習,通過這些輕鬆的練習,幫助糖尿病患者活動身體,緩解他們的症狀。

要預防或控制糖尿病的進展,調整生活方式和日常起居至關重要。生活飲食習慣的養成需要日積月累,因此,最好的啟動日就是「今天」,護士莎琪娜建議大家從微小的改變開始,再慢慢逐步進行調整。

圖左 :來自西醫與中醫背景的醫界專家和觀眾分享糖尿病的治療與預防知識,右起為新加坡針灸學會會長黃欣傑中醫師、註冊護士莎琪娜、營養醫學與生活醫學顧問陳成亨醫生、邱德拔醫院高級顧問內分泌科楊彩卿醫生和資深中醫師林香均。[攝影者:黎東興]
圖右 :「健康挑戰21」的發起人陳成亨醫生分享:「全食植物性飲食」對預防與控制慢性病的好處。[攝影者:黎東興]
圖左 :中醫師林香均帶動現場觀眾,一起做簡單的舒展經絡練習。[攝影者:黎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