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以永續做框架 回應地球當下

以永續做框架 回應地球當下

E-mail 列印
看似電子時鐘的裝置,光陰一秒一秒地消逝。這是比照紐約市中心的「氣候時鐘」,而時鐘所顯示的五年三百五十多天,是我們邁向全球升溫攝氏1.5度的期限。1.5度的平均升溫,在極地約是六度升溫,對極小的浮游生物 來說是生死存亡的關鍵。食物鏈與地水火風一環接一環,在「蝴蝶效應」下,小小的空氣擾動,足以引發遠方的暴風雨。

攝氏1.5度升溫對島國新加坡的影響是什麼?在「慈濟永續生活館」的互動展區,訪客可以投選自己最關注的後果——極端氣候、鄰里淪為水鄉、糧食短缺、傳染病爆發,或生物多樣性缺失。無論怎麼選擇,這都是我們即將面臨的生存挑戰,除非我們每個人都願意作出改變。

◎民間組織的永續經驗

慈濟永續生活館是占地三百三十六平方米的常設展。展館內容以永續發展為框架,分享慈濟作為民間組織如何落實永續生活經驗。

根據聯合國定義,永續發展(或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既滿足當代人對社會、經濟與環境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滿足其需求的發展模式」。

為此,展館內可分為兩條路經——「個人行動」和「集體影響」——分別探討我們如何在居家落實環境永續,以及如何在社區共同落實環境、社會和經濟層面的永續。

什麼是您我可以選擇的「永續生活」?一言以蔽之,隨時隨地落實環保5R(拒用、少用、重用、修復和回收)是永續生活,投入社區志願服務也是永續生活。

◎慈濟發源地的永續

永續發展的概念,看似深奧新穎,其實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在1960年代於臺灣花蓮建立靜思精舍之時,就融入了環境永續、社會永續和經濟永續的思維。

如今,在這兩百多位比丘尼的僧團裡,人人盡可能物盡其用,落實環境永續的「零廢棄」生活。在重大國際賑災行動中,靜思精舍是前線人員的後勤和後盾,這是社會永續的一分力量。

靜思精舍依循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規。僧團成立至今,從事務農和手工業,也透過全球的靜思書軒出售各類天然食品、生活用品和出版品,在經濟層面「自力耕生」。

證嚴上人以靜思精舍為重要據點,展開了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志業,並將濟世利人的工作推展到全球五大洲,帶動當地民眾「鄰幫鄰,親幫親」,取之當地,用之當地。半個世紀以來慈濟志業所依循的原則,都能聯合國提出的十七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呼應。

◎環保意識的抬頭

永續發展的概念,自1990年代初傳開,特別是1992年聯合國于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之後。

當時一百五十五個國家正式締約,正視氣候變遷的危機,定期召開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 COP),檢視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程。

新加坡政府當年就發表了「新加坡綠色藍圖」(Singapore Green Plan, SGP),並成為2012年和2030年新加坡綠色藍圖的依據。

在地球高峰會的前兩年,上人在一場公益講座中鼓勵民眾「以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希望聽眾熱烈鼓掌認同環保理念後,能夠立即轉化成具體行動。當時一名女生回家後就開始做資源回收,愈來愈多慈濟志工也一起投入。

新加坡慈濟人也不落人後,於1994年成立環保小組。好幾名志工借出自己的小貨車,借用寶光佛堂和志工住家開始進行資源回收分類。經過二十多年的耕耘,環保志業與時俱進,逐漸從「低頭做環保」轉型「抬頭說環保」,向民眾推廣環保理念。

◎共知共識 少不了共行

2015年,臺灣慈濟基金會受邀出席巴黎COP21峰會。上人發現,各國政府雖然人知道氣候危機的嚴峻,但因為各自利益考量,久久無法達成具體行動的共識。為此,上人提倡人人需要「共知、共識與共行」。

新加坡政府同樣理解到共行的重要,因此在2030年新加坡綠色藍圖提出由政府機構、私人企業和民間組織的3P(Public-Private-People)合作框架。

作為本土民間組織的一分子,慈濟近年來與各界夥伴合作,除了推廣環保教育,也應時所需推動各項慈善醫療服務,關注清寒學子、愛滋病友、腎友、長期臥床的機構院友等弱勢群體。

慈濟的每一個善行,都是來自一個善念。如同一隻螢火蟲點亮了愛心,啟發更多志同道合的螢火蟲一起發光發熱,照亮黑夜,帶來希望。

永續發展目標等國際願景遠大,很難聯想到我們個人看似單薄的力量。但或許可以反向思考,我們的螢火微光,如何產生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不要忽視個人的力量

展館入口處有一顆使用了約一千八百個回收寶特瓶所製成的地球模型。圍繞著地球模型的是一條由高往低的鐵軌。訪客將小球投到鐵軌上,就會觸發光感應器,地球逐漸變亮;與此同時,小球也會驅動風鈴聲響。

策展團隊透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元感官體驗,希望訪客親身感受,不要忽視自身的力量,相信自己也能發光發熱,為地球村帶來正面影響。

慈濟人相信,只要願意付出愛心,施助者和受助者並無明顯差別。在接受幫助的當下,受助者也能一起行善,哪怕是捐出五角、一元。「我也有能力幫助別人」,是另一層的賦能,讓受助者相信自己,啟發他改變世界的力量。

三十年來,慈濟在本土慈善濟貧工作中,融入賦能受助者的做法,持續啟動社會的善迴圈。這種觀念與做法上的公益創新,是「大愛讓獅城亮起來」展區的其中一個案例分享。

◎推動民間的永續意識

新生水廠、濱海堤壩、實馬高綠色填埋場等等,這些都是政府打造永續新加坡的傲人成就。政府遠見卓識的成果,皆展示在以上設施的附設展廳。美中不足的是,本地仍缺乏反映民間團體如何推動永續發展的展館。

此外,若從新加坡資源回收率來觀察,政府通過有效執法,集中式的收集管道和設施管理,將過去五年的整體回收率維持在52%至61%,是東南亞國家的典範。然而,若單看12%至22%的住家資源回收率,反映出一般民眾的環保意識仍有待提升。

因此,慈濟將新展館定位設為「與民眾分享可融入日常生活的永續選擇」,希望萃取慈濟在全球五十七年和本地三十年的志業經驗,透過真人實事、人道救援等案例的分享,讓更多民眾意識到社會永續及經濟永續的重要性。

◎開啟您的螢火微光之旅

把心動化為行動的那一瞬間,很多時候仰賴我們對於生活周遭的貼身感受。

展館內不設空調,希望訪客能透過自然通風,感受地球此時此刻的溫度。策展團隊大量回收運用二手物品,力行永續概念。策展過程共省下六百七十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當於三十棵大樹一年所吸收的分量。

而在展館不遠處,有一個被高度都市化社區所包圍的義順沼澤林。這僅僅五平方公里的範圍,竟然住在獨一無二、身長不過五毫米的新螢火蟲品種Luciola singapura。

螢火蟲對光害和水質敏感,是生態指標生物。這提醒著我們,若不積極採取行動,如此豐富的生命力,也有可能消逝而去。

同時,在冷夜裡一閃一閃的螢火微光也提醒著我們,若我們能化身「螢火蟲」,聚集一起,群策群力,也能打造永續的未來。

圖左 :一個堅韌的社群,來自每一個互助互愛的個人。展館呈現了本土志工的真人實事,敘述以生命關懷生命,以生命啟發生命的良善迴圈。[攝影者:黃建興]
圖右 :慈濟強調「環保精質化,清淨在源頭」,鼓勵民眾在日常生活落實環保5R(拒用、少用、重用、修復和回收)。[攝影者:張彧瑞]

圖左 :坐落於臺灣花蓮的靜思精舍創建至今超過六十年,是一個可供參考的永續社群實例。[攝影者:王綏喜]
圖右 :小球投入鐵軌後,會啟動地球模型的光感應器,地球的光逐漸變亮。與此同時,小球的動量也會驅動風鈴,發出聲響。[攝影者:鄭穎坪]

圖左 :「大愛讓獅城亮起來」展區,以政府組屋走廊的日常場景作為設展理念。[攝影者:王綏喜]
圖右 :「住家垃圾的代價」展區是個仿擬客廳的情景,訪客可以選擇電視內容,進一步了解住家垃圾所帶來的環境代價。[攝影者:王綏喜]
圖左 :「照亮世界」展區由兩組內容組成:(一)面對氣候變遷所引發的國際災難和人道危機,慈濟所依循的賑災原則;(二)慈濟從賑災經驗累積,進而研發出符合環境、社會和經濟永續的慈悲科技產品。[攝影者:王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