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歡喜信受 農曆七月吉祥

E-mail 列印
今年農曆七月,前來慈濟馬六甲分會拜經的民眾,可以先安心享用美味素食,還可以瀏覽「佛陀足跡慈善人文特展」,再拜誦《地藏經》,增廣見聞也增長智慧,實是喜上加喜,福上添福。每年農曆七月,各個佛教道場設立不少 莊嚴法會,接引人們安心靜心,得聞佛法後心生歡喜,進而力行善法得法益。

慈濟也不例外,今年除了有為期一個多月的「佛陀足跡慈善人文特展」和七月吉祥平安大「集」活動,讓大眾了解佛陀重要的八大足跡、生活上釋疑解惑;期間還舉辦一連兩梯次拜誦《地藏經》及供齋,分別是2023年8月16日至18日,及8月28日至30日,誠邀素食館和擅長烹飪的志工一起供齋,讓每天兩百餘位大眾下班後,可以先暖肚再拜經,靜心智慧長,功德迴向予有情眾生。

◎食得歡喜

第一梯次首天負責供齋的是志工曾玲霏和團隊,其中大大的豆腐卜,內有飽滿餡料,再撈上湯汁,口味清香卻不膩。曾玲霏經常來回馬六甲與峇株巴轄(Batu Pahat),陪伴在家鄉的父親,聽聞慈濟需要供齋,她請兄弟姊妹代班,回馬六甲負責兩梯次各一天的餐食。

「對我來說,與大眾結緣是無限歡喜的事。過去每星期一天到慈濟環保站煮素食給大家吃,也參與不少供齋活動,非常熱鬧。但是一場新冠疫情,讓所有事情都靜了下來,只六十多歲的我,看見身邊人不只手藝生疏,體能和記憶也開始退化。我不想再蹉跎,有付出的機緣,便快快把握,只要大家不嫌棄。」聽聞人數增加,她一再增添餐食數量,以致餐食延遲送抵,所幸趕得及,她緊張揮汗說道。

願以素食與大眾結好緣,她自喻曾是「頑強的葷食者」,感恩志工許麗芳(懿璕)和林宗雄(誠信)夫妻,經常放下身段,藉下班之便到家拜訪,鼓勵擅長烹飪的她轉煮素食。一兩個月過去,她漸漸不敢在夫妻倆面前食葷;十年過去,終於成功轉葷為素。

「很感恩他們,很耐心陪伴我走過這段歲月。所以我也希望,遇有像我從前這樣『無明剛強』的人,我們也能投入心思用心陪伴,相信對方會有改變。」她說。

第二天是信旺素食館結緣,其「咖哩天貝乾」炒得特別香;第三天則是志工王鈺清(明鄉)和團隊一起籌劃,餐食是釀料、炸雲吞、蔬菜、水果和湯,一樣令人食指大動。主廚之一蕭志永老師,下午時分在學校教書完畢,就和太太過來與志工會合,第一次參與如此大型的供齋活動,準備逾兩百人份量,看見大家津津有味,大夥兒也滿懷感恩。

「農曆七月,就和八月、九月一樣,希望人人不要只聯想到拜拜……」蕭老師分享,農曆七月有盂蘭盆會,鋪張熱鬧像是開派對;來慈濟吃素也像是在開派對,每一天有不同主廚呈現拿手好菜,人人吃得心安也歡喜。

◎善解自在

「祇園精舍是佛陀講經說法重要的地點,也是僧團結夏安居的地方,現在流傳的佛教經典,七八成都是在這裡說的。因為佛陀在世的時候,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開始,印度的天氣慢慢轉熱,蚊蟲、蛇或蜈蚣很多,因為僧侶們都是赤腳行走,外出托缽怕會踩到這些蟲蟻,或被叮咬到,引發傳染病。

因此每年這個時候,佛陀會讓僧侶們在祇園精舍,聽佛陀說法,靜心修行。三個月後,到了七月十五日,佛陀就一一聽弟子的心得,聽見他們都有所獲,佛陀很歡喜,所以七月也是佛陀的歡喜月……」

首次參訪「佛陀足跡慈善人文特展」的陳寶玲,對佛陀故事有很多疑問,佛陀在菩提樹下,領悟到什麼道理?三理四相又是什麼?聽聞志工劉觀群(慈脩)悉心一一講解後,她方恍然,不要執著一念,把握當下做好事,累積福德,讓更多人平安。

隨行友人得到一句靜思語「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讓她體悟頗深。她說,自己和另一半經常「冷戰」,因為對方經常做了一些讓她不歡喜的事,卻發現生氣的自己也變得很苦。靜思語令她恍然,不要執著,原諒他人,有時候順著丈夫,自己也會感到很舒服。

這也是陳寶玲和友人首次來拜誦《地藏經》,寫了長長的名單,都是自己想要祝福迴向的已故親人和祖先。雖然第一天跟不上誦經節奏導致頭有點暈,第二天還不屈不撓,事後主動笑說:我不暈了,看懂一些經文道理,還成功迴向了!

◎釋疑解惑

「我的丈夫交通意外往生兩年多了,我無時無刻都想為他祝福。上星期來參加七月吉祥平安大『 集』活動,志工告訴我慈濟有誦《地藏經》,我便來了,而且三天都很輕安自在。」民眾陳金蘭心有掛礙,過去常用金銀紙折成蓮花後焚燒,或和孩子一起抄經迴向給已故先生,不知對方是否收到他們的祝福,但他們卻在抄經的過程中,先讀了不少經文道理。

這次連續三天參與拜經,除了心感清淨,她也很法喜,說不曾參與這樣莊嚴法會,現場那麼多人,虔誠心共振,迴向給十方法界有情眾生。再聽見證嚴上人開示,農曆七月是吉祥歡喜月,她覺得很有道理,打破迷思,誤以為這是陰森森的月份。

此外,她也對「心開運轉福就來」正法解惑一站情有獨鍾,連續三天都不捨離去。上人針對不同情況的開解,讓她聯想到丈夫的事,從中體悟,做功德一定要身體力行,不能旁人代替,福氣也要自己賺回來。

過去為了丈夫,曾經買動物放生的她,有過疑問無法解答,後來聽志工說,吃素也是放生,當下點醒了她;放生,讓動物被釋後再被捉,實沒意思,不如少吃肉,就是在拯救動物性命。因此過去覺得吃素、煮素很難的她說:「現在我吃了三天素!而且慈濟素食很好吃,不知怎麼煮的……」又去找人「解惑」了。

◎正念行孝

「感恩今天能有吃素的機會,不然我會在家吃泡麵再過來。」民眾陳碧真和許多人一樣,誦經前一定會素食齋戒以表虔誠。她平時沒有特別去燒金銀紙拜拜,卻對農曆七月,心裡有許多未知而感到避忌及害怕,也盡量避免出夜街。

多年前因朋友黃雪芳(慮雪)投入慈濟而認識,及開始拜誦《地藏經》後,聆聽上人開示,她終於釋懷,農曆七月和平時沒啥兩樣,虔誠誦經反而更吉祥及心安,也更符合心中所期待的環境保護。

聽聞黃雪芳在「蔬食圈」一站,向大眾分享,美食因為有了良善元素而變成素食,她頻頻點頭說:「我覺得吃素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每一次來這裡,都是我學習的機會,可以轉移心情,也能夠增長智慧。」例如鬼月,人人談鬼色變,但對她來說,多年前上人所說:「心裡有鬼,人人都是鬼」,正是隨時、隨處可用上的提醒,提醒她撇開偏見,抱持正念待人,人人都可愛。

年輕學子李思穎和媽媽賴淑翎,也是多年前在志工引介下,開始來慈濟拜誦《地藏經》。李思穎說,自己從小參與親子和慈少班,如今在大學讀書,從科學角度無法理解為何周遭許多人在「初一、十五」燒特別多金銀紙。

「我不相信親人往生後,我們才要想對對方好,反而應該趁對方還在的時候,就善待他們。往生後再花一大筆錢去做法事,對方是接收不到的。」因此她很佩服的是,兩年前外婆去世,媽媽力排眾議,不用三牲祭拜、堅持以佛教儀式辦理身後事。

從小受英文教育的賴淑翎,感動於地藏王菩薩的大願,也知道菩薩前身是個孝女,為救母而發大願成為菩薩,被其精神感動。

「我認為,最好的孝順就是陪伴。小時候爸爸忙碌工作,很少陪伴媽媽;我們長大組織家庭也很忙,後來加入親子班,提醒我行善行孝不能等,我逐步調整自己,沒想到媽媽遇上車禍,當我們要孝順的時候,媽媽已經不記得我們了。」她從經書了解道理,真正的孝順,是不增加親人的「麻煩」,不要用餐桌上每一條生命來增加業力,讓她「一路好走」,這也是最後能為媽媽盡孝與祝福。爾後,她每一年堅持誦《地藏經》,每天都會抽空去探望尚健在的爸爸。

有文提到,真正的歡喜,是開啟智慧,淨化內心,去除煩惱,得大菩提,這才是真正的「皆大歡喜」。有人藉美味佳餚結好緣,有人從聆聽分享中解開疑惑,更有人從經文道理中,理解到真正的誦經,是學習經文道理,再信受奉行生活中,歡喜度過農曆七月,愉悅安然心自在。

圖左 :曾玲霏(白衣者)以素食與眾結善緣,讓更多人體會素食的美味。[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蕭志永老師與團隊準備供齋食物,他認為能參與此項活動非常有意義。[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拜經當天,慈濟設有供齋環節,讓民眾下班後,可以先用餐再拜經,暖肚也暖心。[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陳寶玲(右一)和友人首次參與《地藏經》拜誦,從志工解說的靜思語中體悟良多。[攝影者:羅秀蓮]

圖左 :民眾陳金蘭連續三天停留在「心開運轉福就來」正法解惑一站,從中找到不少心中的解答。[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陳金蘭誠心拜誦《地藏經》為已故先生祝福。[攝影者:周世清]

圖左 :年輕的李思穎(左一)陪伴媽媽賴淑翎(左二)為已故親人誦經祈福。[攝影者:周世清]
圖右 :一連三天地藏經法會,每天吸引逾兩百人參與,以誦經祈福方式「保」得心安自在。[攝影者:周世清]
圖左 :民眾陳碧真(中,面向鏡頭者)堅持每年參與《地藏經》法會,面對農曆七月不再恐懼。[攝影者:黃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