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2023年9月16日的下午,在田中環保教育站,舉辦社區愛灑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到場演講「國際賑災,慈濟大愛」。[攝影者:劉耀民]](/community/./images/community/E13A0FF056A711EEA2108898678F7363_0.jpg)
◎親身經歷 現身說法
經常深入災區勘災、發放物資的熊 副執行長經驗分享。今年八月美國夏威夷茂宜島火災,是地球暖化帶來的危機之一。
證嚴上人曾開示:「地球暖化造成像滾燙一顆球,才會四處災情不斷。唯有淨化人心,齋戒茹素、推素,節能減碳愛護地球。」
慈濟人募心募愛,將善款投入國際賑災。熊副執行長也說明,近年土敘地震救助、烏俄戰爭,幫助難民的安置與救助;回饋佛陀的故鄉翻轉尼泊爾,幫助當地貧窮,翻轉他們的人生等等,都是出於全臺善心人士的一分愛。
◎慈二代慈三代一同參與
活動特別邀請員林市中央社區舞蹈表演,及社頭鄉湳雅國小潘宇藏老師二胡表演,潘老師是員林和氣二慈濟志工潘豐祥之子,獲得全場將近五百位與會來賓滿堂喝采。
慈濟家庭江銘桂為提供家裡廣場,作為員林第一個環保回收站,三代同堂都是慈濟人,第三代江柔綺上臺分享經藏演繹感想。她表示,要效法爺爺及父母一樣,要成為師公上人的好弟子。
舞臺上老中青三代共同演繹〈四弘誓願〉及〈勤行頌〉,大家動作整齊劃一,展現出莊嚴的道氣,期待能廣邀更多社區會眾,加入行善的行列。
◎幸福臺灣有慈濟真好
來自二水的會眾許美玉偕同兒子鄭宗恆,受慈濟志工陳燕錫前一晚專程到府邀請,前來聆聽演講。聽完後表示,臺灣有慈濟真好,真正有做事,住在臺灣真幸福。
鄭宗恆表示,看見人道救援的影片,難得有這麼多人願意去付出,慰藉災民。否則憑一己之力也辦不到。看到印度、尼泊爾的人民,覺得改善生活需從教育著手。脫貧、翻轉幾千年不合理的階層制度。聽完今天的演講,自己可以多付出,多分享。
今年參加醫療志工培訓的張菱育,從北斗前來聆聽並表示,以後如有機會願對國際賑災盡一分力。看到戰爭中的難民是多麼的辛苦,很不捨,很難過。
住在田中當區的資深環保志工詹碧霞,由好友謝碧雪騎摩托車載她過來。平時常勸募功德款,但因經營素食早餐店相當忙碌,尚無因緣參加志工培訓。今天在田中新會所舉辦演講活動,一定要來參加,也邀請其他好友來參加。
◎戰爭無情 生死別離難
人文真善美志工陳美蓮,聆聽演講後感動表示:「生離,有時比死別更難。烏俄戰爭,導致家人不得已分開的狀況太多了。」
土敘地震後,「女孩在廢墟中尋找回憶」及「父親握著女兒的手(孩子最終還是往生了)」兩張相片,讓她內心掀起不捨及感慨!
記得上學期入校園為土敘募心募愛,用的是八歲姊姊保護著弟弟的頭,被壓在石堆中,所幸最後獲救,但他們的雙足都受傷了。
田中區志工以「竹筒歲月」精神,曾在大安國小及清水國小,為災民祈福。「看到孩子們投下平時存的零用錢,當時硬幣嘩啦啦的聲響,加上今天聽了熊師兄的分享,那種內心的感動,還震盪在心頭!」陳美蓮感動的說。
秋老虎的艷陽,照耀著田中區寬敞開放的新會所,沒有安裝空調,人人汗流浹背,臉上卻是笑容滿滿。


圖左 :田中區、員林區等志工分工合作,和合互協,不分彼此,法親家人通力合作、使命必達。[攝影者:劉耀民]
圖右 :志工江銘桂提供家裡作為環保回收站,三代都是慈濟人。第三代江柔綺(圖中)上臺分享,要效法爺爺及父母(圖左:謝善容/圖右:江永忠)一樣,要成為師公上人的好弟子。[攝影者:劉耀民]


圖左 :潘宇藏老師是員林和氣二慈濟志工潘豐祥之子,他的二胡表演,獲得全場將近五百位與會來賓滿堂喝采。[攝影者:劉耀民]
圖右 :田中環保站舉辦「國際賑災,慈濟大愛」人文講座,現場熱鬧滾滾,人人專注聆聽。[攝影者:劉耀民]


圖左 :員林和氣二慈濟志工羅昌模,今年高齡九十歲,仍精神抖擻的參與人文講座。[攝影者:劉耀民]
圖右 :田中環保教育站,舉辦社區愛灑人文講座,有人醫守護真安心。[攝影者:劉耀民]


圖左 :來自二水的會眾許美玉(右二)偕同兒子鄭宗恆(右三)因慈濟志工陳燕錫(左一)前一晚專程到府邀請,前來聆聽演講。[攝影者:詹大為]
圖右 :資深環保志工詹碧霞(左一),由好友謝碧雪(左二)騎摩托車載她過來。今天的演講活動,一定要來參加,也邀請其他好友來參加。[攝影者:劉月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