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這樣的場景,自2020年4月,「慈濟大中區環保輔具平臺」在黃裕仁的工廠成立以來,每個星期六的早晨都會上演,至今不間斷。即便疫情嚴峻也不例外。女主人賴碧美安撫志工們:「在戶外清洗,只要我們防護做得好,這裡是最安全的,大家不用擔心!」黃裕仁也考量疫情造成經濟低迷,放無薪假的人日增,二手輔具的需求量應會增加,所以不敢稍有停歇。
決定成立輔具平臺之初,黃裕仁與其他團員討論細節後,將自家約四百坪的廠房出借,並成立倉庫及清洗區。各種輔具擺滿倉庫內,諸如病床、輪椅、助行器、抽痰機……一應俱全。2022年8月21日,證嚴上人雲端行腳至此,讚歎輔具平臺擺設整齊又乾淨,宛如百貨公司,應有盡有。
◎改造二手輔具 賦予新生命
「師兄,如果有回收輔具請留給我們好嗎?……」得到的環保站人員的回應,通常是「我們都直接拆解,把它當廢鐵賣掉。」為防止這樣的狀況發生,成立初期黃裕仁與洪錫財奔走中區各個環保站,宣導二手輔具再造生命的價值。經過他們這樣四處宣導,大甲與清水首先響應,彰化也不落人後,很快地就遍及十六個環保站。
有機械維修經驗的黃裕仁與洪錫財,一眼便能看出故障的地方如何拆解組裝。這些回收輔具,經過他們的巧手維修及上漆「整容」,得以重獲新生。二手輔具大多有七成新,有的甚至跟新的沒兩樣,讓申請者滿意地說:「跟新的一樣!」
由於二手輔具品質的優化提升,加上民眾之間的口耳相傳,讓申請平臺的「業績」迅速爆增,從成立初期需要控管庫存,到如今供不應求。黃裕仁說:「現在每星期清洗一、二十張病床的量,僅供一星期使用。」最搶手的病床,至今已送出近三百床,其他輔具難以估計。
在庫存不足情況下,無法滿足申請者的需求,黃裕仁只能跟他們致歉,並轉介他們向其他單位申請,只是二手輔具在慈濟是免費提供,其他單位可能要酌收費用。
以往民眾向慈濟借用二手輔具,多是自行運載,除非大型病床、輪椅等,才由志工專送。如今,輔具平臺成立後,民眾只要上網填寫「輔具使用申請書」,志工便會依其需求服務到家,這樣貼心的服務,黃裕仁表示:「這是蘊含人的『溫度』在裡面,而這樣的溫度也溫暖著使用者的心。」
「慈濟大中區環保輔具平臺」幅員擴及中、苗、投、彰、雲、嘉等縣市。在其他縣市的慈濟環保站,輔具服務還沒有如此普及時,黃裕仁與洪錫財最遠曾送至高雄、臺南等地區。
◎看見需求者笑容 再辛苦都值得
草屯區的輔具團隊,許多都是六、七十歲的中老年人。在缺乏人力時,獨自送八十至一百公斤的病床也是常有的事。黃裕仁憑著經驗及貨車尾端升降的改良,以及到場時做場勘等等,都有助於減輕搬運的困難。而身為太太的賴碧美,此時,就經常成為黃裕仁的好夥伴。
這天,黃裕仁與太太賴碧美,開著自家貨車,送病床到臺南關廟的一戶人家。這戶人家的孫子在慈濟輔具網路平臺,為八十幾歲的阿嬤申請一張病床。黃裕仁收到申請單的隔兩天即前往。當車子拐進四合院的窄巷時,聚攏在巷弄聊天的鄰居,紛紛投以好奇的目光,有人問:「你們打那兒來?載來什麼東西?」黃裕仁微笑地回答:「我們是南投草屯慈濟志工,載病床來。」
車子進入四合院,阿嬤的兒媳高興地迎了上來,「辛苦你們了!開了這麼遠的路程。」一陣溫暖的問候之後,黃裕仁進入房內,先行場勘,瞭解病床要如何搬運?只見瘦骨嶙峋的阿嬤,躺在一幢簡易的木床上,但只要床鋪雖有墊著棉被,輕輕一翻身或移動,都讓阿嬤疼痛得發出痛苦的呻吟,讓他看了很不捨。
賴碧美發覺阿嬤的兒媳都很孝順,把阿嬤照顧得很好,身體很乾淨,沒有任何異味,只因經濟上的緣故,無法讓阿嬤有一張舒適的病床。當黃裕仁將病床鋪上氣墊床後,將阿嬤輕輕地移上病床,此時,阿嬤因為感到舒服而露出了笑容。黃裕仁看在眼裡,心裡想著,這趟來回近四百公里的路程,再辛苦都值得了!
回程時,阿嬤的兒媳頻頻地道謝,黃裕仁、賴碧美回到車上時,才發現阿嬤家門口的兩籃關廟農特產鳳梨,已不知何時被搬到自己的車上,同時還給削好的鳳梨,讓黃兩人在路上好解渴。儘管夫婦倆一再推辭,並表明送輔具有「滴水不沾,分文不取」的原則,但他們的盛情難以推卻。當車子緩緩開出時,他們的道謝聲仍在車後迴盪著。
臺中市有戶人家的處境,令志工感到不捨。這戶人家是一位新住民,獨自照顧五十多歲中風的先生,平時她也在家做些手工補貼家用。兩人住在租來的一間小套房。
那天,當洪錫財打電話給申請者確認送病床的時間時,申請者的老婆卻焦急地對他發出求救:「我先生不慎滑落在床與牆壁的隙縫中已經一天了,能否請你趕快來,幫忙把我先生扶上來。」
於是,洪錫財與黃裕仁立刻前往,當他們把病床搬上六樓的公寓,在房門被打開的那一瞬間,即可聞到小小房間內充滿著濃濃尿騷味,中風的先生全身濕透,整個人可說是浸在汗水與尿水之中。黃裕仁與洪錫財趕忙協助這位太太將她先生扶起,並協助她將先生清洗乾淨。
「當這位先生睡上我們送去的病床上,竟開心地笑了!」黃裕仁說,這個笑容令他的內心相當悸動,同時也感受到,送輔具到家的服務是可以與慈濟的慈善訪視連結的,更能貼近社會陰暗角落的弱勢族群,及時看見他們的苦難與需求,為他們的生命點亮希望的光芒。
◎二手輔具服務 帶動善的循環
當然,申請輔具的人,也並非都是經濟弱勢的一族,有些人秉持著環境永續、延長物命的理念申請二手輔具。這一次,黃裕仁與賴碧美送一張病床及一張高背輪椅前往臺中市,依著地址送達時,竟發現是位在高級住宅區,申請者的經濟能力也很好。
在向慈濟申請輔具之前,他們曾向其他單位申請,但都沒著落。在慈濟輔具平臺申請後的隔天,就收到他們所需的輔具,讓他們對志工直呼:「你們效率真快!」為感謝慈濟,他們把一些紙尿褲、還有不用的便盆椅及全新輪椅回贈給慈濟。至於新的輪椅,賴碧美建議他們留下,讓老父親到醫院看病時好應用,因高背輪椅不方便攜帶外出。
在互動間,志工得知他們是慈濟的「榮譽董事」。他們一時與慈濟斷了線,「但透過送輔具的再次接觸,或許有一天,他們還會再回到慈濟這個家來。」賴碧美想著,藉著送輔具,也許可以是菩薩招生的另一種途徑。
◎尊重民間信仰 適時傳達正信觀念
「師兄,你可以確認,這張二手病床有沒有人在這上面往生嗎?」聽到這樣的詢問,黃裕仁雖有些驚訝,但也耐著性子回答:「很抱歉,這些二手病床從四面八方回收而來,我們真的無法確知是否有人在上面往生。」
原來這家有五個兄弟姊妹,其中一人向慈濟輔具平臺申請病床,其他兄弟卻對病床是否被往生者睡過有所顧忌。在他們兄弟姊妹間無法取得共識之下,黃裕仁只好將病床載回。黃裕仁說:「運送輔具至今,這是極少數的個案,但我們還是要尊重他們的信仰理念。」
另有一回,一通電話打來詢問:「使用病床的長輩已往生,目前我們在治喪期,你們可以來將病床載回嗎?你們有忌諱嗎?」黃裕仁回答:「我們送輔具百無禁忌,證嚴上人教導我們,心正則邪不侵。」於是他到了喪家,向往生者恭敬地一鞠躬後再將病床載回。面對這些有民俗信仰的個案,黃裕仁也適時地傳達正信的觀念。
◎期盼廣設平臺 及時滿足需求
使用者的笑容,讓黃裕仁與賴碧美在輔具這一條路上持續走下去。然而,「輔具平臺」這塊大福田需要更多人攜手共耕,兩人期待在慈濟各個環保站都能設立平臺,讓民眾的需求能及時得到滿足。
黃裕仁與賴碧美夫妻倆總是忙於慈濟志業,把自家的事業放心地委託給任職二十多年的員工。他們倆一致認為錢夠用就好,也感恩孩子們都支持他們做慈濟。
受訪當天他們參與入經藏的彩排,採訪後,時間已近晚上九點,他們還要趕往臺中太平回收病床,隔天還要先去后里彩排,再趕往花蓮錄製「大體老師解剖課程」,接著到靜思精舍出坡一星期。行程如此緊密,不累嗎?賴碧美說:「用歡喜心去做就不累!」
圖左 :星期六的早晨,一、二十位慈濟志工、在草屯志工黃裕仁的工廠廣場上,清洗著回收來的病床、輪椅、便盆椅、助行器等等醫療輔具。這些蒙塵、沾著污漬甚至飄著異味的輔具,從第一手的酒精消毒,再經日曬、漂白水稀釋清洗等多道消毒工序,每一件脫去髒污外衣的輔具,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點點亮光。[攝影者:陳嘉玲]
圖右 :八十至一百公斤重的病床,一個人搬運是相當費力的,但黃裕仁卻常常一個人負責運送。[攝影者:陳嘉玲]
圖左 :黃裕仁說:「憑著經驗及貨車尾端升降的改良,讓自己送病床也沒問題。」[攝影者:陳嘉玲]
圖右 :有一天,賴碧美(左)陪黃裕仁送病床及氣墊床到臺南關廟給一位阿嬤使用。阿嬤的媳婦(右)很孝順,把阿嬤照顧得很好,那天,黃裕仁將病床鋪上氣墊床後,阿嬤因為感到舒服而露出了笑容。黃裕仁看在眼裡,心裡想著,這趟來回近四百公里的路程,再辛苦都值得了![攝影者:黃裕仁]
圖左 :輔具平臺成立後,民眾只要上網填寫「輔具使用申請書」,志工便會依其需求服務到家,這樣貼心的服務,黃裕仁表示:「這是蘊含人的『溫度』在裡面,而這樣的溫度也溫暖著使用者的心。」[攝影者:陳嘉玲]
圖右 :黃裕仁將自家約四百坪的廠房出借,並成立倉庫及清洗區。從此,倉庫猶如百貨商場般,各種輔具擺滿倉庫內,諸如病床、輪椅、助行器、抽痰機……一應俱全。[攝影者:林榮標]
圖左 :回收回來的病床,黃裕仁先檢查病床的使用是否正常,並與輔具隊友商討需要維修細節。[攝影者:陳嘉玲]
圖右 :有機械維修經驗的黃裕仁,一眼便能看出故障的地方如何拆解組裝。這個病床的扶手故障,黃裕仁正在探究如何維修,經過他的巧手維修,得以重獲新生。[攝影者:林惠芳]
圖左 :黃裕仁(左)與賴碧美(右)夫妻倆總是忙於慈濟志業,把自家的事業放心地委託給任職二十多年的員工。本圖為兩人參加南庄義診,與醫師往診,下鄉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攝影者:黃裕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