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佛教的慈悲實踐 張富山醫師一家人

佛教的慈悲實踐 張富山醫師一家人

E-mail 列印
慈濟義診團隊在二十多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加州貝克斯菲爾德(Bakersfield)舉辦醫療義診。居住在當地的慈濟人醫會張富山醫師,一家四口,十多年來幾乎不缺席的做志工,甚至影響了他們的親戚也一起來做志 工。張富山的兩個女兒張諳和張端不僅立志要成為醫生,也立志在未來接續父親在慈濟義診的棒子。

◎全家成為慈濟志工

慈濟志工張富山牙醫師回憶當初來到義診的經過:「很久以前,我的一位朋友提出建議,如果你這個週末有空,我們一起去做義診的醫療志工。於是,我開始走入慈濟,並繼續地參與義診。我的女兒們,在她們大約是六年級或七年級的時候,也開始成為義診的志工。」

張富山的妻子阮咪咪跟隨丈夫的腳步,夫唱婦隨,成為慈濟志工;她很高興能夠帶著妹妹加入志工的行列:「我妹妹阮詩也成為了慈濟志工。」

女承父志,張富山的女兒張諳受到父母的影響,成為一位慈濟志工:「我爸爸總會在義診結束後,跟我們分享他的經歷,例如參加慈濟義診的收穫,或是做慈濟志工的感想,我們聽了之後,就很希望一起去做志工。我們希望能夠去幫忙,特別是能夠以『醫療義診』來影響我們的社區。」

張富山的小女兒張端,自然的和爸爸媽媽、姊姊成為慈濟在中加州貝克斯菲爾德義診時的一分子,他們一家人是義診志工團隊中風雨無阻的一員:「我們成長在貝克斯菲爾德,我們了解這個社區,非常需要有更多的醫療保健資源。」

◎攜手與慈濟同行

張富山的小姨子阮詩,在貝克斯菲爾德看到很多人沒有能力,去當地醫院接受診療,她很高興能來慈濟的義診幫忙,為社區居民服務:「慈濟在這舉辦義診,讓他們都能來到這裡接受免費的義診服務;並能夠一起來幫助我的姊夫。」

「我其實早就聽過有這個義診,相信至今已有十年了,我想這也是姊夫加入慈濟,成為慈濟志工一分子的時間。我們都是佛教徒,我們都相信個人業力和因果,這引導著我們在這裡相聚,我們都是相互影響牽連的,所以我很高興慈濟能來到這裡。」志工阮詩歡喜分享。

走入人群做慈善,從慈悲實踐中得到更深刻的啟發,志工阮咪咪分享她的感恩:「經過皈依後,我們修習佛法,開始對人世了解更多;了解到我們需要去實踐慈悲,去幫助其他的人。」

「其實我們非常幸運,我們整個家庭都很有福,我們可以去做志工,因為我們有慈濟同行。」張富山牙醫師分享。

張富山醫師的一家人,都非常感恩能夠成為慈濟志工,能夠幫助貝克斯菲爾德的居民,不只是在醫療上幫助他們,也為他們祈福;慈悲之心,善的啟發,如同他對待家中一池優游的錦鯉:「我的池子裡多數是被救援的錦鯉,當我在餵養這些錦鯉時,我同時會念經為牠們祈福,祝福牠們會有更好的來生。」

◎無處可得的醫療服務

貝克斯菲爾德有兩大產業——「農業」和「石油業」,就是這個社區的重點經濟項目:「這裡的居民很多都是第一代移民,他們賺的錢僅能勉強餬口,確實非常需要照顧,特別是需要慈濟的義診。」幫助經濟拮据的居民治療身體上的病痛,尤其是很多人都沒有牙科的保險,面對牙齒的問題,他們經常是以能忍則忍來對待。

當地居民加西亞(化名)直言,自己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去獲得醫療服務,除了來慈濟義診:「我希望能繼續一直來這裡看診,因為我發現中醫的針灸治療,對我的病情非常有幫助,他們一直在幫我治療手臂等病痛。」

當地居民麥肯民(化名)捧著滿滿一袋子的硬幣來到義診場地,這是他的愛心和被啟發的善與同理心:「我患有糖尿病,我是從朋友那兒得知你們(慈濟)要來義診,所以我開始來這裡接受診療,我已經在這裡治療了十年,每次你們來義診,我都會來,也帶來我收集三個月的硬幣;這是我把硬幣帶來捐贈的時機。你們幫助了我們,我也想要回饋。」

虔誠的張諳認為,佛教真正吸引我們的,是佛陀強調的價值觀,就像慈悲、同理心和愛:「佛教強調,要能夠把愛與慈悲傳播出去,所以我們不僅要自我修行,讓自己獲得成長,更可以通過像慈濟的義診去幫助人,接受義診的人也學習愛與慈悲。」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一位醫師的慈悲,帶動一家人,也帶動了親朋好友的加入義診行列,正是證嚴上人開示:「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讓美善循環且代代永流傳。

圖左 :貝克斯菲爾德張富山醫師一家人。[攝影者:朴妍信]
圖右 :2019年,張富山醫師和大女兒張諳參加慈濟春季義診時留影。[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張富山醫師在2018年參加義診時,接受慈濟真善美志工的訪問。[攝影者:顏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