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慈濟青少年成長班課程,「相見歡」單元的同舟共濟中,遊戲規則是每隊排成一列,站在報紙圓圈內行走,培養默契不讓報紙破掉,看哪隊先到終點為優勝。[攝影者:朱立葦]](/community/./images/community/3E5483C057B411EE9BF7E4F3C6FE19C9_0.jpg)
讓我夢 讓我想……
相信自己有無限可能的力量」
這首輕快好聽的歌曲〈為我加油〉,是高雄巿岡山區慈濟青少年成長班選定的班歌,活動組的志工們在臺上邊唱邊比劃,帶動了活潑的氣氛 ,也唱出了年少者的心聲。
◎破冰遊戲 同船共渡
2023年9月17日慈濟岡山志業園區裡的慈濟青少年成長班,這一學年的課程正式開班。為了緩解學員們初次見面的陌生及加速彼此的認識,志工凌翠蓮特別安排了「破冰遊戲」的活動,內容分三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自我介紹,大家圍成一圈,第一個人先報自己的名字,第二個人就要唸出前一個人的名字,再報自己的名字,以此類推,最後一位最難,要唸出所有隊友的名字,再報出自己的名字。唸不出來時,隊輔會善加提醒,經此一輪過後,彼此都能有了初步的印象。
第二部分是「尋找將友」,凌翠蓮說,「將」是領導者,如果大家都懷有「感恩、尊重、愛」的心態,則彼此之間都會是「將友」。這個遊戲是主持人將兩份寫有一到六數字的紙張,放在每個人的頭頂上,自己看不到,需要別人以動作來顯示數字,過程中不能出聲也不能比手勢,學員們都以跺腳、點頭或眨眼的方法來表示數字,非常有趣,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第三個遊戲是「同舟共濟」,將報紙相連,黏接成一個大大的圓圈,同組六個人腳踩在報紙上,雙手高舉,撐著頭上的報紙,慢慢往前進,以此培養默契,報紙不能踩破。感恩隊自信滿滿走得快,知足隊則小心翼翼慢步向前,雖快慢有別,都順利地到達了終點。凌翠蓮說這個遊戲是要學員們了解,同船共渡時,不僅要顧到自己也要顧到別人,才能自渡渡人,共達彼岸。
◎勤播善種 尊重生命
志工林享仁說,這一學年,慈濟青少年成長班課程的主題是「尋找生命之源」,所以,今天安排了播玉米種籽和栽種藥草的課程,讓學員們親近大自然,藉著植物的成長過程,來體認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學員們到慈濟岡山志業園區的大愛農場,跟著志工沈素娥的示範,拿起鋤頭整地、除草,播下玉米種籽。之後,來到藥草園,在志工王泊鈞和蕭桂英的講解及指導下,將當歸和甜菊葉的植栽種入土中。
南臺灣的秋陽已不似夏日炎烈,但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戶外課程,仍讓學員們汗流浹背,異口同聲地說:「好熱!」沈素娥唸著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問學員們是否已有真切的感受到那種辛苦?學員們都說已感同身受,農人頂著太陽工作一天,實在太辛苦了!學員莊挺安有幫忙種過菠菜、蘿蔔,但都在棚架下工作,今天在太陽下種玉米,雖然很熱,卻是很難得的體驗。
學員黃珮禎和孫貫銘在藥草園裡都學到了移種盆栽的要點,覺得是一大收穫。志工王泊鈞教大家,當植物從盆中移出時,要先輕拍底部的土,使鬚根鬆動,但不能動到主根,之後,再種進泥土中,以利鬚根開展,便於吸收水分。蕭桂英對藥草園也付出了很多心力,颱風過後,不顧風雨未歇,一定要親自來查看才能放心。她示範種植甜菊葉時,會一邊操作一邊口說好話,種完後,還會合十祝願,希望植物能順利生長。這種慎重對待植物的態度,就是一種生命教育。
◎寓教於樂 陪伴成長
張子震是國二學生,家住橋頭,母親馬懿萍隨同前來上課,媽媽說:「子震個性較為內向,帶他來上課,希望他能有更多與人相處的機會。」對於課程安排,馬懿萍覺得生動有趣,能夠寓教於活動之中,而不是教條式的宣導。沈品馨來自阿蓮,剛上國一,姑姑沈芳如是人醫會成員,沈品馨常常跟著姑姑參加活動,阿嬤沈陳秀樓愛孫心切,也跟著來看看。阿嬤說,課程很有趣,大家都很有心,孫女在這裡上課,她覺得很好!
慈少班的學員都是國中、高中的學生,正是青春年少時,每個月利用一個上午的時間來體驗不同於學校的課程,雖然學員不多,慈濟的教育團隊,在課程安排上還是非常用心,總希望在他們的成長過程裡,用關懷和愛,陪他們走一段溫馨美好的路程。
就像就讀於國立臺南護專的蘇俞安,在慈濟的大道上一路走來,成就了優秀的自己,在百忙中,還來參與慈少班的課務組,她說,現在是以學姊的身分,「回來陪陪學弟、學妹!」她的熱忱陪伴、穩健自信,是學弟妹學習的好楷模。


圖左 :志工劉鳳蘭(右)請慈濟青少年成長班學員報到時,除了在紙本上簽到外,另外拿手機掃描條碼,點選參加活動後,完成報到手續。[攝影者:朱立葦]
圖右 :就讀國立臺南護專的慈青志工蘇俞安(左),在慈濟青少年成長班學佛行儀單元中,示範用餐禮儀中的龍口含珠,司儀曾培雅(右)從旁協助。[攝影者:朱立葦]


圖左 :慈濟青少年成長班在「相見歡」單元的自我介紹中,是記憶力大考驗,大家圍成圓圈,拿麥克風者必須依序說出,前面已自我介紹過的人的名字後,再說出自己的名字。[攝影者:朱立葦]
圖右 :慈濟青少年成長班課程,在「相見歡」單元的尋找「將友」中,遊戲規則是每人頭上各有一至六的不同數字,遊戲中不出聲,並想方設法讓「將友」知道他自己的號碼。[攝影者:朱立葦]


圖左 :慈濟青少年成長班在「勤播善種」單元中,讓學員到慈濟岡山志業園區大愛農場,由志工沈素娥(右二)示範帶領下,大家拿著鋤頭與耙子,將荒地鬆土,準備播種玉米。[攝影者:朱立葦]
圖右 :慈濟青少年成長班學員來到藥草園,親自體驗種植藥草,志工王泊鈞(中)說明,種植前要先將原本種在小盆內的藥草苗取出,先輕輕鬆土後再種植,以利鬚根開展,便於吸收水分。[攝影者:朱立葦]


圖左 :慈濟青少年成長班每位學員,在藥草園都種下當歸或甜菊葉的植栽,志工希望學員有時間來照顧自己親手種植的幼苗,種完後學員與志工和家長合影。[攝影者:朱立葦]
圖右 :慈濟青少年成長班新學員沈品馨(左)的阿嬤沈陳秀樓(中)愛孫心切,也跟著來看看。阿嬤說,課程很有趣,大家都很有心,孫女在這裡上課,她覺得很好![攝影者:朱立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