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在〈勤行頌〉樂聲中,佛教旗與慈濟旗分別由七位慈濟志業同仁掌旗帶領四大志業代表走入大講堂,人人精神抖擻為「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精進營揭開續幕。[攝影者:吳明土]](/community/./images/community/63A8CCA059BA11EE9BF7E4F3C6FE19C9_0.jpg)
「靜思法脈勤行道,傳承法髓 弘誓願,慈濟宗門人間路,悲智雙運無量心……」唱誦聲中,佛教旗與慈濟旗分別由七位慈濟志業同仁掌旗帶領四大志業代表進入大講堂,人人精神抖擻步伐整齊走上舞臺揭開序幕。
◎四大志業傳愛與智慧
「疫情三年的困難與考驗,今年終於可以回到心靈的故鄉汲取法髓,共知、共識、共行。營隊主題是──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守志奉道弘法利生。」司儀温蕙甄向學員說明課程主題。
「期許一起真心入法,感受每堂課的用心,也期盼在充滿愛與關懷的慈濟大家庭中,將愛與智慧,透過四大志業傳遞出去。接引更多人進入慈濟大家庭,期許為世界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司儀恭請各志業執行長、主管代表致辭。首先,慈濟功德會法脈宗門總志業中心秘書長黃麗馨分享,1966年上人在普明寺,成立佛教慈濟克難功德會,展開竹筒歲月。2016年正式立案為「慈濟宗」傳承「為佛教,為眾生」。
靜思精舍師父、清修士和全球慈濟人,構成立體琉璃同心圓。做為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各志業堅實的後盾。以「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為宗旨與目標。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表示,今年慈濟邁向第五十八年;五十七年來,上人帶著大家開道鋪路,接下來人人要把路要鋪平。
營隊主軸「傳承法脈,弘揚宗門」藉由精進共修「守志奉道,弘法利生」。顏執行長用雙手比出「合心」,也邀學員一起比。他相信,證嚴上人最希望四大志業能夠做到的,就是人人能合心。
◎樹立人文典範做榜樣
「在極端氣候肆虐情況之下,依然可以坐在這裡學習精進。」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致辭感恩。
他報告醫療志業的學員與隊輔,有一百一四十一位,再加上一百三十七位工作人員在這營隊裡,所以總共二百七十八位醫療志業同仁,在這地方學習精進。
醫療有兩個面向,第一個面向「專業」,大家平常戰戰兢兢,在專業非常用心努力學習成長;在「人文」面,就要藉由法脈宗門精進共修。
希望同仁在照顧病人親切溫馨的態度上,也還能夠再精進。醫療的目標,就是追隨上人,希望達到「術德兼備」。
在出色專業中,期許在人文面一樣出色,樹立醫療人文的典範,符合上人「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使命。不只在臺灣,並領導整個世界做榜樣,成為大家學習模仿的對象。
◎建構人文薈萃的殿堂
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表示,為共同建構專業人文薈萃的殿堂,今年教育志業最大的使命是兩校合一(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兩校合一就是要合和互協,讓價值永續。
慈濟教育已經完全化,期許共同努力,要培養出三養「有教養、有修養、有學養」;三品「有品德、有品質、有品」;三儀「有服儀、有威儀、有禮儀」;三識「有知識、有見識、有膽識」的人品典範,來奉獻智慧,服務社會。
人文志業中心研發長張尊昱分享人文志業的使命「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他用這一句話串聯四大志業的努力,共同擴大善良影響力。
張尊昱研發長特別介紹人文志業中心位在臺北的關渡園區,關渡靜思堂是一棟全新的建築、全新場地,除有全媒體,也匯集廣播電視數位語音,不只有雜誌與出版品,還有新的第二代靜思書軒,更有傳聞已久的「常不輕素食餐廳」。
「常不輕素食餐廳」已經開始營運,誠摯歡迎線上、現場的所有家人,有空的時候到關渡參訪,一定會好好的款待大家。
靜思人文李志益分享,「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的「靜思」是所有慈濟人的家,也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靜思」樹立了慈濟宗門,靜思法脈開啟了慈濟宗門。靜思人文秉承著精舍師父的日常,做為慈濟最堅強的後盾。
靜思人文全體同仁遵循上人的教誨,以清淨心出清淨品,「願靜思道糧增長慧命,淨斯資糧滋養生命;願人心淨化,眾生平安。」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董事長黃華德扼要說明,大愛感恩科技的三個核心價值「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
典禮中,海外連線來自五大洲二十一個國家、地區,共二百三十九位同仁參與。司儀請現場三百十三位(十六個單位)學員與隊輔跟海外家人揮手打招呼,高興能一起精進。並請海外學員代表新加坡分會執行長劉瑞士師分享。
◎營隊就是法脈宗門的法會
指導師父德宣師父帶來上人的叮嚀與祝福,也帶來精舍師父的祝福。上人年紀大了,很希望看到大家合在一起(他解讀是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期許營隊是每年大家都回來,回來不是看上人,而是讓上人看看大家。
營隊就是法脈宗門的法會,最重要是帶來對大家一分深層的感恩。德宣師父常常聽到大家都覺得做「本分事」;所以他感恩大家在今天以前的點滴付出。
「佛門講功德回向,幾十幾年來的付出,回向各位健康平安,也回向每個家裡的長輩、晚輩。因為你家有善、有慈濟、有正能量,期待家家平安吉祥、健康如意。」
上人講臺灣無以為寶,以愛以善為寶,因有大家。德宣師父期待慈濟的大愛能從家庭到社區,到整個臺灣寶島,甚至到全球。
開營氛圍充滿溫馨,最後,德宣師父再次感恩、祝福大家:「從今以後,能有更多的好因、好緣,接引大眾,一切無礙。」營隊在德宣師父致詞的滿滿祝福中,開始展開三天的精進研習。


圖左 :司儀温蕙甄歡迎大家回到心靈的故鄉一起精進,並向學員介紹三天的課程主題。[攝影者:吳明土]
圖右 :營隊指導師父德宣師父殷殷勉勵,祝福每一位從今以後,能有更多的好因、好緣,接引大眾,一切無礙。[攝影者:吳明土]


圖左 :營隊「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為宗旨與目標,靜思精舍師父、清修士和全球慈濟人,構成立體琉璃同心圓,做為慈濟四大志業堅實的後盾。[攝影者:吳明土]
圖右 :承擔營隊關懷組協調功能之一的慈濟功德會法脈宗門總志業中心秘書長黃麗馨,言簡意賅分享慈濟宗的成立。[攝影者:吳明土]


圖左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表示今年慈濟邁向第五十八年;五十七年來,上人帶著大家開道鋪路,接下來人人要把路鋪平。[攝影者:吳明土]
圖右 :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說明醫療有兩個面向。在專業是平常戰戰兢兢用心努力學習成長;人文面,就要藉由法脈宗門精進共修。[攝影者:吳明土]


圖左 :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表示,今年教育志業最大的使命就是兩校合一,共同建構專業人文薈萃的殿堂。[攝影者:吳明土]
圖右 :人文志業中心研發長張尊昱分享「常不輕素食餐廳」已經開始營運,誠摯歡迎到關渡參訪,一定會好好款待大家。[攝影者:吳明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