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菩提迦耶教育團隊有求必應 校長笑眼逐開

菩提迦耶教育團隊有求必應 校長笑眼逐開

E-mail 列印
「你們要去嗎?這兩所學校很遠喔!坐嘟嘟車可能要四、五十分鐘。」2023年9月20日上午,菩提迦耶教育團隊窗口姚雅美(慈淯)問來自臺灣的人文真善美志工魏玉縣(明淯)和陳麗雪(慮珩)。「去啊,沒關係!」魏 玉縣這麼回答。

志工們要去的兩所學校,第一所是是加圖政府學校(Rajkiya Madhya Vidyalaya Ghato School),第二所是貢嘎里亞學校(Ghongariya School)。這兩所學校會跟慈濟搭上線,都是因為慈濟的測水團隊在今年(2023年)五月份,到菩提迦耶的每所學校檢測水質時,與學校有了第一次的接觸。

◎測水團隊 解決20年沒水困境

這趟去學校的目的,除了進行每週一次的靜思語教學外,還要送去學校目前需要的教學用品及設備――筆記本、餐具、足球,還有黑板、風扇等等,堆上了兩輛嘟嘟車的車頂。十個志工坐上嘟嘟車,本土教聯會迪帕克(Deepak Kumar)、阿瑪爾(Amar Kumar)就騎機車,而且阿瑪爾的機車上還載了姚雅美。

因為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所以志工們坐上車,一邊欣賞異國風光,一邊聊天,也跟在路旁席地而坐的當地人揮揮手,就不再去問,「還要多久才能到?」然而,學校的偏遠程度,卻讓開嘟嘟車的司機耐不住性子,一路問著還要多久?才能到達加圖政府學校。

好不容易,志工們終於抵達了,希夫(Shiv Pujan)校長和幾位教師已經在學校走廊等著了。當看到志工帶來他們所需要的教學用品,希夫校長顯得非常高興,跟著幾位老師,一起卸下車上的物品,擺在走廊。

當初測水團隊來到加圖政府學校時,得知該校已經將近二十年沒有水,都是靠住在附近的一位女老師,每天提兩桶水到學校給孩子們洗手。團隊知道此事後,既震驚又很不捨,決定為這所學校安裝水管。

志工從政府安裝在附近的自來水管接管過來,將水接到學校,安裝在二樓頂的水塔,再鋪設管路到廚房,以及洗手檯、廁所。從此,這位老師就不需再每天提水到學校;學生有水可用,學校廚房也不用擔心用水的問題。

◎接水因緣 入校推動人文課程

怎知,附近的農人為了灌溉農田,竟然私接政府的自來水。這些自來水被農人半路截用,不但村民用水必須靠幫浦取水,學校也從此沒有水可以用。現在,每天負責煮學校午餐的婦女,便需到村子提水,彷彿又回到之前未安裝水管前的樣態。

志工前往二樓,看見樓梯旁的三個水龍頭就這樣掛在牆邊,下面積了碎石與泥砂,一看就知道已經很久沒有使用了。姚雅美說,她曾多次跟校長提及,要去找政府解決學校缺水的問題,只可惜到目前還是沒有得到解決。今天入校,她還是叮嚀校長,一定要繼續去關注這件事情。

慈濟當初為學校裝設水管時,也為希夫校長介紹慈濟在藍毘尼,推動靜思語教學的情形。校長聽了之後非常動心,希望慈濟教育團隊也可以到校,帶動老師經營人文課。

他表明自己想要加入教聯會,也希望老師們能一起加入。因此學校雖離慈濟會所很遠,教育團隊還是決定每週過來,指導該校教師人文課的教學技巧,讓他們可以在班上實施人文課程。

◎提出需求 志工都幫忙解決了

加圖政府學校的主建築是二層樓教室,還有一間位在主建築對面,那是一年級的教室,裡面有四十五個學生。教室內只有牆壁上掛著一個燈泡,因為沒開燈,兩扇窗戶又不大,因此顯得有點昏暗。學生們個個睜開大大的眼睛,人人坐在鋪了布的地面上。有的學生旁邊還依偎著更小的孩子,不難猜想應該是他們的弟弟或妹妹。

二層樓建築是二到五年級的教室,不同於一年級教室的是,有鐵製的長桌椅,左、右各四列,每張桌椅可坐四至五個學生,但是都沒坐滿。教室掛著一把吊扇,牆壁依然只有一個燈泡。

新加坡志工李國香(慈坪),今年(2023)八月下旬時來到菩提迦耶,發現這所學校真的欠缺一些設備,她請姚雅美和帕迪克問希夫校長,學生或學校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希夫校長說,學校共有五個班級、六位老師、一百五十名學生。在炎熱的印度,每間教室只有一把吊扇是不夠的,他希望慈濟能幫忙在每間教室多加一把吊扇,學校再請電工自行安裝。如此,教室的前、後各有一把吊扇,孩子上課涼爽了,也比較能專心上課。

此外,政府學校有提供午餐給學生,但是學生的餐盤不夠用,只能分批輪流吃;學生下課時最愛的足球運動,但足球皆已破損,因此學校也希望慈濟能夠幫忙補足這些物品。除了這些,學校還缺乏一些教學設備,像地球儀、筆記簿等等。

李國香匯集了眾人的愛心,教育團隊才能購足這些物品跟學校結緣。希夫校長看到志工帶來這些用具,顯得非常高興,馬上拿出足球開始打氣,並帶著志工到學校後方,看學生踢足球的地方。

這塊位在綠油油稻田旁的空地,長滿青綠色的短草。希夫校長說,小朋友放學後,會聚集在草地上踢足球,現在有了新的足球,正可滿足他們的願望。最後他開心地笑著說:「很感謝慈濟,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都得到解決了。」

加圖政府學校所面臨的,還有學生制服的問題。政府會提供學生制服,卻是要將錢匯入家長在銀行的戶頭,讓家長自行去買。但是鄉區的農民,每個月的收入都不夠支出,根本沒有多餘的錢拿去銀行開戶頭,因此孩子們只好穿便服到學校。

姚雅美於是建議希夫校長,不如試著由校方向政府提出申請,將錢撥到學校帳戶,再交給家長去買校服。校長回答姚雅美,「我會去嘗試看看。」過一關算一關,姚雅美嘆了口氣說:「希望會有好的結果。」

◎孝順主題 進行「靜思語教學」

教育團隊接著來到貢嘎里亞學校(Ghongariya School),校長沙米菈(Sarmila Kumari)看到志工團隊,高興地迎向前來。

沙米菈是教育團隊所接觸的十多所學校中,唯一的女校長。她先帶兩位本土人文志工羅茲(Rozi Parween)、阿莉亞(Aliya Rahman),進到一、二年級混班上課的教室。這兩位志工今天要進行的,是以「孝順」為主題的靜思語教學。

教育團隊入校推廣人文教育,通常三週進行一個主題,而且是每所學校都同步進行。這次以「孝順」為主題的教學已進入第二週,靜思語是:「讓父母寬心、安心,就是孝順。」

沙米菈校長將羅茲、阿莉亞交給該班老師後,隨即走出教室。看到志工帶來的教學用品和學生用的筆記本、餐盤、杯子等等,她顯得非常高興。「慈濟給我們的東西,都是我們非常需要的。」志工帶來兩塊大黑板、一塊小黑板,沙米菈校長的臉上更是堆滿笑容。她說:「我要感謝慈濟,我很高興得到這些東西。」

貢嘎里亞學校的建築,只有一層樓。因為校地不大,因此也只有兩間教室。一間是一、二年級混班,另一間是三、四、五年級。令人不捨的是,該校設有幼兒班,卻因教室不夠用,師生僅能在教室走廊上課。不過這群小朋友似乎不受場地影響,依然大聲地跟著老師朗誦。

宏亮的聲音,吸引了站在走廊跟校長說話的志工,人人都轉頭過去,也被他們的天真,逗得笑顏逐開。

◎下定決心 願找回失學的學生

沙米菈校長跟志工說,從2003 年她就開始在這所學校工作,2010年擔任校長。她提到,目前學校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學生缺席的問題。全校原本有一百八十名學生,可是每天來學校的,大約只有一百二十位左右。

學生不到校的兩個原因,第一是學校只有兩間教室,上課過於擁擠,所以不來。第二,因為家裡缺乏足夠的人手工作,因此家長將孩子留在家裡幫忙。

儘管學校每個月15日都會召開家長會,也呼籲家長要讓孩子來上課,但是從未得到家長的支持。為了幫沙米菈校長解決這個問題,自教界退休的姚雅美,以她從事教育工作的經驗承諾,教育團隊會陪伴校長,挨家挨戶去拜訪那些不讓孩子來上學的家長,讓他們了解教育的重要,並告訴他們,「孩子接受教育,長大了會有比較好的生活素質。」

貢嘎里亞學校也是政府學校,學生平日上午九點到校,下午四點放學,週六則是一點放學,因此可以家訪的時間是在星期日。要讓老師在假日出來家訪,沙米菈校長覺得有點難。姚雅美告訴她,「只要有心,還是可以做到的。」

她以來自臺灣、馬來西亞的志工為例,他們遠道來到印度,為的就是要幫助這邊的孩子,提高他們的教育程度。「如果老師不能為孩子的利益,犧牲自己的一點時間,志工還是願意陪著妳(校長)一起去。」

沙米菈校長聽了很感動。她告訴姚雅美,會想辦法遊說老師,跟著大家一起去。

姚雅美說,其實她自己早已下定決心,就算老師們不願參與,或者只有一、兩位願意,她還是要做。「上人希望這裡最後能做到『零輟學』、『零缺席』。」姚雅美語氣堅定地說,不論是補充學校需要的教學物資,或是幫學校找回失學的學生,教育團隊都是為了實現上人理想的承擔與使命。

圖左 :教育團隊進到教室帶動學生唱兒歌〈小星星〉,雖聽不懂歌詞涵義,但隨著律動,也玩得很開心。[攝影者:陳麗雪]
圖右 :志工教小朋友「愛的鼓勵」鼓掌節奏,老師也在一旁學習。小朋友跟不上節奏,志工手把手指導。[攝影者:陳麗雪]

圖左 :志工曾幫加圖政府學校(Rajkiya Madhya Vidyalaya Ghato School)接水進校,並在校內安裝水管。後因農民截水灌溉農田,現學校無水可用,廚房用水必須從村子提來。[攝影者:陳麗雪]
圖右 :本土人文志工羅茲(左,Rozi Parween)、阿莉亞(右,Aliya Rahman)用筆記型電腦播放影片,帶動靜思語教學,指導學生人文教育。[攝影者:陳麗雪]

圖左 :貢嘎里亞學校 (Ghongariya School)只有兩間教室,因教室不足,有一個班級只能在教室走廊席地上課。[攝影者:陳麗雪]
圖右 :貢嘎里亞學校校長沙米菈(左,Sarmila Kumari)說:「我要感謝慈濟,我很高興得到這些東西。慈濟給我們的,都是我們非常需要的。」(右,馬來西亞志工姚雅美)[攝影者:陳麗雪]

圖左 :貢嘎里亞學校(Ghongariya School)教室後方,位在稻田旁的草地,就是小朋友們下課玩足球的地方。[攝影者:魏玉縣]
圖右 :有了新的足球,學生可滿足想運動的願望。加圖政府學校校長希夫(Shiv Pujan)開心地說:「很感謝慈濟,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都得到解決了。」[攝影者:魏玉縣]
圖左 :加圖政府學校往二樓樓梯旁的三個水龍頭,下面積了碎石與泥砂,志工一看就知已很久沒有使用了。[攝影者:魏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