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2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法脈串連宗門運作 營隊前置縝密規劃

法脈串連宗門運作 營隊前置縝密規劃

E-mail 列印
「課務團隊在指導師父的指導下,每天課程各有主軸。」慈濟大學教育資訊中心秘書賴威任表示,第一天(9/22)講「法脈」、第二天(9/23)談「宗門」、第三天(9/24)是「四大志業與願景」。

◎法脈連結 宗門的課程

2023年「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精進共修,今年由慈濟教育志業主承擔任務;跨志業串聯四大志業同仁組成團隊,分工承擔各功能的工作。

於開營前,課程細流說明時,課務長賴威任有條不亂地帶大家了解流程。任職慈濟大學教育資訊中心秘書的賴威任表示,課程主題是「守志奉道,弘法利生」。守志,是守──佛心師志;奉道,是奉──菩提大道。

因為學員都是志業體的同仁、主管,有資深、有新進。課程規劃──法脈,從靜思家風,分享到慈濟人怎麼護持四大志業。透過法脈的傳承,讓大家更了解慈濟的法髓在哪裡? 

尤其第二天課程,從世間災難的頻傳,希望透過賑災,如何回饋佛陀故鄉的援助專案計劃,四大志業盡獻良能;所以在這下午的分組課程,有很大的特色!

四大志業、大愛感恩科技主管及同仁們,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按照屬性混合編組,然後針對兩大主題「怎麼去分享感動,如何發揮你的良能」、「擴大善效應,菩薩大招生」深入探討,激發潛力。

兩大主題,分為五個子題的主持,有來自四大志業的臺北慈院喬麗華主秘、慈濟科技大學國際長郭又銘、人文志業節目創作中心志業合心部首席林大欽、慈濟大學副校長何蘊琪、臺北慈濟醫院鄭敬楓副院長。

五位強棒主持人引導每一組的組員腦力激盪、互動交流,希望能激出更創新、更好的方案;如何能夠做跨志業的合作?做為慈濟四大志業以後的發展與努力的工作目標。

◎變數考驗人事報名組

需接變化球的「人事報名組」,在煩瑣中學習耐性,由慈濟大學人事室主責,並與慈濟科技大學、慈大附中共同承擔。窗口是任職於慈大秘書室的陳以靖。因此,在許多變數中考驗著陳以靖與團隊的智慧。

報名情況,含著不確定因素,有些學員及工作人員因公務或個人的家業,而改變行程。這過程不斷變化,人事報名組必須隨時掌控並更新資料,以便讓各功能組能獲得正確的人力運用。

藉事練心、隨處養心,考驗大家在時間分配的管理能力,陳以靖說:「由於這次承擔,瞭解了營隊工作與志業有更多的連結,大家分工、自動補位共同學習,對於人才培育,效果顯著!」

◎協調的責任與使命

教育志業執行長辦公室主任簡東源主辦協調,他含蓄、充滿機智又幽默的談話方式,很具親和力,可使聽者發出會心的微笑。他言及:「法脈宗門營,最重要是呈現法味,讓大家把靜思法脈帶回自己的工作崗位去落實。」

對於營隊的來龍去脈,簡東源不假思索說:「從7月份就開始規劃、協調,感恩德宣師父及各位指導師父很貼心地依照法脈精神指導,讓我們在宗門的協調,運作得非常順利。」

營隊三天的課程安排,最主要是四大志業能夠合心、團隊運作能夠和氣、志業之間相互協調。各志業共同承擔,以達到合和互協,圓滿營隊工作。

營隊背後,一群默默付出的功能組在指導師父的帶領下,環環相扣、節節相通,感恩生活組有德惇師父及德勱師父;香積組有德旭師父及德瑋師父;課務組有德宸師父及德澄師父,陪伴指導。

大家全力以赴,除了課程規劃,還有直播測試、食宿、人員的往返接送......各功能在和諧的氛圍中互相學習,共同達成使命。

圖左 :開營之前的第三次籌備會議,主辦協調的簡東源與大家相見歡。[攝影者:吳明土]
圖右 :簡東源關心工作進度,親切叮嚀、分享經驗,交流想法。[攝影者:張麗敏]

圖左 :隊輔集訓時,德勱師父提出更流暢的繞佛繞法動線走法,隊輔知行合一,還要到講經堂實地走動線。[攝影者:張麗敏]
圖右 :在講經堂,隊輔實地走繞佛繞法動線,賴威任(中)用心聆聽德勱師父指導與解說流暢度的做法。[攝影者:張麗敏]

圖左 :隊輔是學員的橋樑,集訓時,課務組方仁輝提出跑動線地點,並提醒注意事項。[攝影者:張麗敏]
圖右 :共知、共識、共行單元中,邀請五位超級主持人,右起鄭敬楓副院長、何蘊琪副校長、林大欽首席、郭又銘國際長、喬麗華主秘。[攝影者:吳明土]

圖左 :任職於慈大秘書室的陳以靖(右)承擔人事組窗口,在變化中團隊隨時掌控並更新資料,以便讓各功能組能獲得正確的人力運用。[攝影者:張清和]
圖右 :直播團隊戒慎虔誠,窗口葉朝慶架設錄影機與團隊測試連線,確保三天課程能順利運作。[攝影者:張清和]
圖左 :香積組在指導師父德旭師父與德瑋師父帶領中,團隊滿心歡喜承擔。[攝影者:柏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