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 路且同行
「請種子團隊上台示範動作,請大家往舞臺看。」第五埸的窗口楊國楨師兄對著所有的入經藏志工說道。只見臺上一字排開,年輕的種子隊們按著音樂節拍完成正確動作的示範後,種子之一的楊子萱趕快下臺站在定點,音樂一下就協助帶領著後半段的志工跟上節拍做好動作。
〈骨髓捐贈〉音樂一下,「一二三四、右腳左腳、右腳左腳,難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師姑,請跟著節拍,右腳出去再左腳出去」。楊子萱走在師姑們的前面邊走邊提醒大家。
而在另一個區塊也有一個年輕聲輕聲提醒著:「一二三四合掌,抬頭,右腳出左腳出,踏併踏併。」這位是今年培訓的楊荷瑄。三十歲不到的兩人是一對姊妹,在這次入經藏演繹中皆是種子,共同承擔第三場及第五場的演繹種子。
◎辛苦化甘甜
楊子萱從高中加入慈青,也參加十二年前的《慈悲三昧水懺》演繹,去年受證委員,妹妹楊荷瑄在姊姊的接引下也加入慈青。楊子萱說:「感謝臺北場次的企畫團隊從花蓮、高雄的演繹一路參與,臺北場次啟動後,我成為種子一員,幾乎每一個區塊都要學習。」
有武術基礎的楊子萱在示範〈八八水災〉慈濟人協助清掃災區的演繹動作時說:「鏟土的動作,力道要出來好像鏟到竹筍……」當看到年長的師姑師伯學會這個動作開心的笑容,楊子萱也發自內心跟著笑開了起來。
承擔種子團隊,必須花費更多時間練習,為了幫助志工學習,兩姊妹利用公餘時間錄製更詳細的教學片,每次練習時喊到破音甚至沒聲音,過程中非常辛苦,當看到志工能夠呈現正確的動作時,所有的辛苦都化為絲絲甘甜。
◎堅定前行
妹妹楊荷瑄在十二年前有幸參與《水懺》演繹,那份感動久久不能忘懷,也一直期待再次參與經藏演繹。有別於十二年單純的站在隊伍中,今年被遴選為種子,荷瑄覺得責任重大。
因為在宜蘭工作,荷瑄平日跟著宜蘭區的演繹志工一起共修,宜蘭沒有企編人員,入經藏人員年齡也偏大,於是在練習之餘,也會幫忙調整大家的動作及隊形走位。「對於這次演繹,最大的挑戰應該是交通和練習時間的不足,因為在宜蘭上班,導致平常的練習無法到板橋、雙和共修,跨縣市的奔走也在考驗著我的耐心和毅力。」楊荷瑄說出她不為人知的辛苦。
兩姊妹同時參與經演繹也身為種子,平日利用視訊討論,假日則是合體彩排或驗收。「有心人共同成就靈山法會,只要有心想要練,再累我們都要擠出時間協助,每次的練習都是自身複習及經驗的累積,期許自己不忘初心、堅持正信正念,不被時間世代所改變,一步一腳印,步步踏實。」姊妹倆異口同聲地說出她們的心聲。
「路在腳下」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路在腳下,並不代表腳正走在正確的路上。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路,路的終點、路的遠近,都是不同的。每星期宜蘭、台北兩地奔波為了要圓滿這一場靈山法會,楊荷瑄堅定往返,楊子萱雖無法時時陪伴,心卻是與妹妹一起為伴併肩前行。
圖左 :「請種子團隊上台示範動作,請大家往舞臺看。」第五埸的窗口楊國楨師兄(左一)對著所有的入經藏志工說道。[攝影者:黃秀琴]
圖右 :承擔種子楊子萱(中),為了幫助年長志工學習,利用空餘時間錄製更詳細的教學片,每次練習時喊到破音、喊到沒聲音。[攝影者:黃秀琴]
圖左 :「慈濟人在推動 國際骨髓捐贈......搶救生命 無上光榮......」。種子志工楊子萱(右一)經藏演繹,透過肢體說法,讓會眾了解救人一命無損己身。[攝影者:黃秀琴]
圖右 :演繹志工找不到六瑞相演繹座標的豆豆圖,一定會先問種子團隊,幫忙找,種子志工楊子萱(左一)。[攝影者:黃秀琴]
圖左 :妹妹楊荷瑄(右前一)在十二年前有幸參與《水懺》演繹,那份感動久久不能忘懷,也一直期待再次參與經藏演繹。[攝影者:黃秀琴]
圖右 :因為在宜蘭工作,楊荷瑄(右前一)宜蘭沒有企編人員,入經藏人員年齡也偏大,於是在練習之餘,也會幫忙調整大家的動作及隊形走位。[攝影者:黃秀琴]
圖左 :種子志工楊荷瑄(中),這次演繹,讓我覺得最大的挑戰應該是屬於交通和練習時間的不足,因平日在宜蘭上班,導致平常的練習無法到板橋、雙和,跨縣市的奔走也在考驗著我的耐心和毅力。[攝影者:黃秀琴]
圖右 :第七功德,當初在八八水災現場,師兄師姊幫忙鏟土,種子志工楊子萱(右一)大聲說「鏟土的動作,力道要出來,好像鏟到竹筍……」。[攝影者:黃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