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實業家學習營 「捨」與「得」的智慧

實業家學習營 「捨」與「得」的智慧

E-mail 列印
2023年實業家交流學習營於3月11及12日在吉隆坡慈濟靜思堂開營。近兩百位實業家齊聚一堂,透過了解慈濟歷史及正念,在生活中落實行善,成為富中之富的人。

慈濟志工劉濟雨擅長以風趣的方式講故事,讓聼眾 從小故事中體悟人生哲學。3月11日實業家交流學習營的第一天,他以「會賺錢是徒弟、會用錢是師傅」為題,為實業家們分享在賺錢之餘,更要學習智慧用錢。

◎兩次危機 安然度過

劉濟雨和妻子簡慈露在1988年從臺灣過來馬六甲開製衣廠。在馬來西亞經商十三年,經歷兩次的經濟危機,令他頓悟「小富在人,大富在天」。他感恩證嚴上人的提點,也感恩觀世音菩薩的護佑,讓他能夠安然度過人生的關卡。

1996年馬來西亞景氣很好,建築業是經濟龍頭。有一位臺商力邀劉濟雨和他合資開紅磚廠。紅磚的成本低、利潤高,劉濟雨猶疑不決的當下,他飛回臺灣請示上人,上人告訴他,紅磚廠須砍伐森林,破壞大自然,這是在造不善之因,勸劉濟雨最好不做。

次年,馬來西亞遭受嚴重的亞洲金融風暴,屋業發展商都無法貸款造房子,老百姓也無法貸款買房子,紅磚變垃圾、機器變廢鐵。本是穩賺的生意,卻變成穩死生意,他感恩上人助他避過這一劫。

有一年,工廠接下過多訂單,無法如期出貨。心情煩透的他每天走進工廠就如走進地獄。於是他祈求觀世音菩薩助他度過那個難關,並且許諾會把所賺的錢捐給慈濟成立埃塞俄比亞難民醫療站。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歐洲買家這一次竟然答應無限期延後收貨,也沒要求賠償或空運。就這樣一直延期至1997年的8、9月,馬幣兌美金從原本的一兌二五變成一兌三八,他從中多賺很多錢,把所賺的錢捐給慈濟。這件事情後,他開始思忖:「小富在人,大富在天」的道理。

◎放鬆放下 付出歡喜

劉濟雨又説了個意義深遠的故事。

一個富商患上絕症,群醫無策。不甘心自己辛苦賺了很多錢卻未享受過,經人指點,他到深山去找一位隱居的老醫師。

老醫師給他三帖藥,每一帖藥二十一天。第一帖藥是每天在沙灘上曬半小時太陽,結果富商因為太舒服而曬了兩個小時,身心無比愉快;二十一天後,第二帖藥是到一個淺灘,當海水退潮後,把五隻擱淺的小魚或小蝦放回大海裡,富商從護生中得到無比的欣慰。

又二十一天後,第三帖藥是用樹枝把心中所有負面的情緒如不滿、埋怨、煩惱一一寫在沙灘上,當他寫得差不多時,海浪一來,把這些字抹掉,他滿心歡喜,突然恍然大悟。原來日子可以過得這麽快樂、輕鬆,為何自己卻過得那麽辛苦呢?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呀!

劉濟雨娓娓道出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在沙灘上躺三十分鐘是要平日忙碌的我們學習放鬆身心,要懂得舒緩壓力。把小魚、小蝦放回大海,其實是勸我們在人群中付出,去幫助別人。把煩惱寫在沙灘上,讓海浪把它們沖走,是要我們放下執著。所以,「放鬆、付出、放下」就是這個故事要帶出的處世哲學。

他告訴實業家們,人生可以忙碌,但是要有方向、目標、重點和意義;時刻提醒自己身忙心不盲;身累心不累;身可以病,心不可以病……

◎忙中有錯 沉著應對

他的第二個故事是一架飛機發生故障,機長宣布後,自己先揹著降落傘跳機逃生。第二個是律師,也匆忙揹著降落傘逃生,第三個是商人,他說自己從年輕辛苦打拼到現在,好不容易賺了點錢,還未享受過幸福的生活,也匆忙揹著降落傘逃生。

剩下一個老公公和一個小男孩。老公公要小男孩揹著降落傘逃生,因為機上只剩下一個降落傘。小男孩卻回答還有兩個降落傘,他和老公公都可以逃生。老公公很納悶,明明降落傘只有四個,三個人用了,怎麼可能會剩下兩個?小男孩回答:「我剛才看到律師叔叔匆匆忙忙揹著我的書包跳下去了。」全場哄堂、鼓掌。

劉濟雨補充,忙中就有錯。身在人群,心卻獨處。他規勸大家在忙做事業要忙得有方向、有目標、有意義。要做到這點,我們必須有智慧。

聽劉濟雨的分享充滿樂趣,他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

一個阿嬤在唸佛,孫子吵阿嬤買冰淇淋。阿嬤回答:「阿嬤在唸佛,你不要吵!」冰淇淋單車快走遠了,孫子一急,對阿嬤喊:「阿嬤,你停一下,佛不會跑掉,賣冰淇淋的人會跑掉呀!」全場哄堂大笑,掌聲不絕。劉濟雨反問聽眾,小朋友的話有無道理?有啊!阿嬤嘴裡唸佛,心中卻因為孫子的吵鬧而分心,唸了也是枉然。倒不如先買冰淇淋給孫子,過後繼續唸佛。

◎靈活以對 適者生存

劉濟雨還穿插多個其他故事來帶出智慧的重要性。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的這三年,很多行業都受重創。他強調,要想在逆境中存活,有兩個條件非常重要,即適應性與靈活性。這兩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疫情期間,撐得下去,你就存活,否則就被淘汰。這也是人類適應環境的生存能力。疫情爆發,當然須採取步驟應對,但是福報也很重要。福報不夠,事業則不會順利,婚姻也可能不幸福或生活不順遂。造福不夠,意味著你結的善緣不夠,自然命中也沒有貴人。

何謂靈活性?它是適應過程中自我調適的能力。劉濟雨舉例:目前慈濟臺灣本會已不在靜思堂辦實業家營隊,而是選擇在度假村,這樣可以讓實業家放鬆身心。早上空氣新鮮,還有各種設備,他們可以帶著家人一起參加,間中安排一、兩場講座。整個課程輕鬆自在,讓實業家在忙碌的生活中調劑一下身心。

1993年投入慈濟,2001年劉濟雨毅然把事業結束,並把工廠捐給慈濟蓋靜思堂。瀟灑結束事業後,他沒有把養老金用在遊山玩水上,反之用在各種國際賑災或者出國演講等,把今天的主題「會賺錢是徒弟、會用錢是師傅」詮釋得淋漓盡致!

劉濟雨說進來慈濟當志工的人,改變最大的是脾氣,習氣則比較難改,因為習氣是從小養成的習慣。脾氣如果不改,講話會傷人,導致人際關係不好。菩薩道要修得如如不動;身在人群,心卻獨處,要經營企業,這個功夫更為重要。

◎多多付出 累積福報

來自武吉加里爾的陳乙晴是劉濟雨的忠實粉絲,今天終於有緣目睹本尊,讓她雀躍不已。

陳乙晴覺得劉濟雨今天的演講,讓她獲益良多。她領悟原來福報要靠自己去累積。如何累積呢?要去行善、付出、幫助別人。陳乙晴認為,錢財之物不可強求。只要付出努力,加上很好的意志力,小財自會跟著來。

她接著補充:「健康、以及心靈的自在、富足,也是一種財富。當我們不斷地付出、幫助別人時,無形中也為自己累積福報,最後自己受用最多,因為煩惱少了,心靈快樂起來。因此,福報也包括自己從付出中,得到的心靈自在。」

陳乙晴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福報靠自己累積,所以要多造福。有活動就去參與,有付出的機會就儘量把握。」

張明雄十年前移民到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目前是當地的慈濟志工。他最近回國辦事,收到朋友傳來這活動的訊息,馬上把握因緣參與。

第一堂課讓他感觸良多,尤其講師劉濟雨說:「小富可以靠努力打拼得來,但大富則是靠命,多造福才會福報大。」他對這句話的含義有很深的體會。他分享:「我早期沒錢時,已經很喜歡做好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原來一直都在造福,無形中結了很多好緣。每當我需要朋友幫助時,大家都會義不容辭地幫我,而且付出無所求。」

張明雄表示,進來慈濟後,改變過去以賺錢拼事業為主的觀念,他也以身教帶著孩子一起參與慈濟。他說:「我希望孩子看到爸爸做善事,也跟著我的腳步。長大後走對的方向。」

有捨才有得。期待實業家們能夠從這位智者講師身上學習到「捨」與「得」的智慧。願意捨出時間參與慈濟去付出,也願意捨出金錢幫助苦難人,讓這個世界充滿愛,也讓愛繼續傳下去!

圖左 :劉濟雨的課程,讓陳乙晴獲益良多,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福報靠自己累積,所以要多造福。有活動就去參與,有付出的機會就儘量把握。」[攝影者:顏偉明]
圖右 :「2023年實業家交流學習營」於3月11日及12日,在吉隆坡慈濟靜思堂舉行。近兩百位實業家齊聚一堂,透過了解慈濟歷史及正念,在生活中落實行善,成為富中之富的人。[攝影者:莊貴賀]

圖左 :劉濟雨擅長以風趣的方式講故事,讓聼眾從小故事中體悟人生哲學。多個小故事,頻頻引來笑聲與掌聲。[攝影者:莊貴賀]
圖右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的這三年,很多行業都受重創。劉濟雨強調要想在逆境中存活,有兩個條件非常重要,即適應性與靈活性。[攝影者:莊貴賀]
圖左 :張明雄(右一)體會「小富在人,大富在天」 的含義,他說:「我一直以來喜歡做好事,原來是在造福、結好緣。每當我需要朋友幫助時,大家都會義不容辭,而且無所求。」[攝影者:陳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