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原來 靈山就在心頭

原來 靈山就在心頭

E-mail 列印
「參與經藏演繹,我身心安住在法會現場,更有著佇立在靈山會的空間感,真正在一心聽法!」慈濟志工江永發,深深感受到心生、法生。

今年(2023)臺北小巨蛋舉辦的《無量義法髓頌――以善以愛照亮臺灣及全球》 演繹,江永發及同修潘惠珠,在第一時間就報名入經藏。

江永發回憶起四年前,曾經前往印度靈鷲山朝聖,沿途踏著拾級而上的石階,來到佛陀當年的說法臺下端座,當下內心激動,遙想當年聖者說法的盛況,也感慨二千多年後,此地說法臺仍在,但說法因緣已不復……

◎法不孤起 必仗緣生

在慈濟,證嚴上人續佛慧命,續講《法華經》,讓佛弟子能滋養慧命法糧。

「這一次,我真的在說法臺下,演繹佛所說法!」他帶著感性的語調說。

殊勝的經藏演繹,入經藏的志工,每週必須參與讀書會,及排練法的演繹。

「每週的讀書會,可以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研讀經典,團隊法親彼此的分享,提供了我們觀照自己心性的機會。平日,我們可以靜下來的時間太少了,這一次得好好檢視自己。」志工潘惠珠說。

「演繹佛陀所說法,就如上人教導我們的一切,日日反省,每當『無明火』上來時,可以快速地抓住不好的念頭,讓它退散。」江永發懺悔自己過往的直腸子、急性子,現在的他,時時顯得恬靜淡定。

◎說法臺下的省思

江永發曾經參加了2011年在花蓮舉辦的《水懺》演繹,「尤其看到《生命的吶喊》影片,反觀往昔,不知殘害了多少動物的生命。殘忍的我,殺業深重!」他反省說道。於是從此茹素至今。

十二年後,他再次參與這場演繹,內心感受格外深刻。

「也許佛陀當年在說法臺上宣講《法華經》時,我是那退席的五千弟子其中的一位。這一次,絕不退卻!」但考驗也隨之而來,就在江永發報名後,要開始入經藏一系列的課程與排練前,他感染了帶狀皰疹。

◎磨與考 無考不成道

「皰疹病毒侵犯我的臉部神經,四分之三的臉部無時無刻不在劇痛!」江永發敘說時,表情雖然讀不到疼痛二字,但從話中對疼痛的形容:「如一把鑽子在皮肉間,由內而外,由外而內的鑽動。」那種刺痛感,可想而知。

然而,禍不單行,更大的魔考接踵而至!

「有一天清晨,我發現師兄講話語無倫次,無法對話。我驚覺不對勁,火速開車把他送去急診,一番檢查後,確診為『小中風』。」潘惠珠回憶當日的情景,眼眶泛紅,心有餘悸。

所幸,藥物投得快,中西醫合併治療,讓江永發四肢行動,沒有受到影響。

「我問他,還要入經藏嗎?」當時,看著江永發一連串的病魔考驗,潘惠珠忍不住問。

「為什麼不入,我是小隊長,更要以身作則!」江永發非常堅定的回答。

江永發當時內心還想著,「我已七十幾歲了,錯過這一次,以後可能沒機會了!」

面對江永發接連的病痛,潘惠珠還要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慌症與幽閉恐懼症。

「我害怕人群,但我還是要克服。我的恐慌症,在第一次到臺北雙和靜思堂的彩排驗收時,發作了。突然間,我找不到位子,我完全忘記一段一段的經文,以及我在那裡?」一下場,潘惠珠即刻找到江永發拿藥、吞下,鼓勵自己,說服自己,以緩和情緒。

「還好,這一次我沒再被送去急診!」她說:「這是別人無法體會的痼疾,但我一定要撐過去!」

◎我在法海,聽法、傳法

這場演繹,單就法海區就有1,516人,江永發與潘惠珠排在B區。

「因為隊形變化,我們有二十五個定位點,所以必須勤練,如果不熟悉,心一急會找不到位子,一個稍不留心,就會破壞整體的美。」江永發夫妻常常在家練習,口中唸唸有詞,數著拍子「一二、一二」,演練隊形的定點變化。

一次次的演繹排練,大眾只要一聽到〈開經偈〉,精神就能匯聚起來。

「在1,516人的法海區裡,要練就到沒有『我執』,沒有『我相』。」江永發深刻體會,說:「演繹的現場,無我相,才能領會靈山法會。一心一意融入義理,就忘我了。這是旁觀者無法理解的心態。」

他也觀察到自己的改變,「以前,參與手語演繹,面對練好的動作,說改就改,會生氣。現在心境改了,如果團隊可以更好,當然要改。這應該就是去我執吧!」

身為社區小隊長的江永發,過往常常會為社區的勤務起煩惱――「這件事,那麼簡單,怎麼弄得那麼複雜?怎麼這些勤務找不到人?」他一心一意入法後,有不同的見解,他說:「修行是自己的功課,各修各得啊!」

修行傳法,能「隨自意」;也能「隨他意」。一切隨順因緣。

◎領會心靈瑞相 梳理心靈脈絡

這一天下午,江永發與潘惠珠等人到靜思精舍出坡。利用空檔,大家抓緊時間來到落羽松步道,練習「六瑞相」的段落。

林間夕陽斜照,霞光輝映,除了鳥語蟲聲,大地一片寂靜。一行五人就地安然打坐,六瑞相的音律,猶如梵貝音,頓時讓心靜了下來。

「此時此刻,上人正在會客說法,我們端坐在此,如此貼近的距離,瑞相在我們心中升起,一心不動、華雨受潤、歡喜受益。」潘惠珠與江永發整理了自己的心裡脈絡,「我們也觀想了自己心靈境界的瑞相。」

潘惠珠體會心中時時要有瑞相,她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瑕疵中追求進步。因此,要時時給自己鼓勵,保持動力!」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參與演繹,終就受益的是自己!」江永發望著不遠處靜思精舍的小靜思,眼神飽含法喜。

圖左 :潘惠珠(前右一)融入法海中,透過演繹說法、傳法。[攝影者:吳亞馨]
圖右 :江永發(中)忘卻病痛,在法海中梳理心理脈絡,他攝受法髓,體悟入經藏最大受益是自己。[攝影者:吳亞馨]
圖左 :江永發與潘惠珠把握生活中零碎的時間,勤加練習各個定位點與動作,彼此要求完美無缺。[攝影者:潘惠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