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見習培訓岡山園區參訪 四大體驗增長見聞

見習培訓岡山園區參訪 四大體驗增長見聞

E-mail 列印
屏東慈濟見習課程學員於今日(2023/09/24)前往岡山園區參觀,課程依序分為藥草園、巧藝坊、科技館、DIY吊飾四個導覽區,從中深入體驗感受慈濟不同面向的人文與環保科技等主題,增廣見聞。

◎萬物各 有其長 藥草智慧有大用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任何生物也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與道理。岡山園區在兩年前成立的藥草園,團隊用心耕耘下各式藥草枝繁葉茂、鬱鬱菁菁。尤其是中醫師王泊鈞,更是致力於藥草園的種植。大自然環境給了我們一個這麼好的天然場域與資源,更應該要好好的發揮及運用。

園區所種植的香茅是屬於辛香類植物,就是葉片中含有特殊香氣;在中醫上看來香茅還兼具了袪風除濕,消腫止痛,也是蚊蟲叮咬時最佳的消炎藥,它在種植上雖然較沒有難度,但對身體某些狀況卻有舒緩的效果。

天氣炎熱的夏天,喝飲料可以解一時渴,卻無法真正讓我們有清涼退消暑的感覺,那是因為囤積在體內的溼氣無法排出,長期下來,在冬天就容易會有手腳冰冷的狀況。香茅在平常時可以煮成水喝,來緩解胃脹氣、腹瀉等消化系統的不適狀況,感冒、發燒時可以多喝香茅水幫助排汗排毒。

◎生命樂章無句號 大愛園丁同修同行

慈濟志工林享仁從事教育工作36年,自從校長職務退休下來後就跟太太全心做慈濟,有好因緣接觸了岡山志業園區後,他和太太幾乎從未離開過園區,園區內的園藝工作也都是他一手包辦。

放下筆桿,變成拿鋤頭的園丁。林享仁夫婦與園區志工用心打造大愛農場及香草園,讓荒廢土地變良田,發揮己能受益人生外,同時也讓長照據點的長輩能來此活動療癒身心,高齡人生因此大不同。

林享仁校長說:「生命因利他而豐富、慧命因自覺而成長,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頭,又如何讓我們的生命發光發亮呢?」從林校長身上,見證因為無所求的付出,讓他退休之後在慈濟找到未來的人生路。

◎科學抽絲製程工序多 善巧創意藝能遍布施

導覽志工何秀麗親切的和大家打招呼,歡迎大家來到岡山園區,共同來見證一群守護大地的環保菩薩們的這一分愛。

工廠製作好的毛毯,會送到園區的巧藝館來進行切割整理,並且印上標籤,在邊緣的部分還必須經過拷克後才算完成。何秀麗:「如果毛毯的邊邊角角沒處理就會有尖角,就像是我們的人生,需經過人事的淬練,才能將尖銳的稜角給磨平,這樣與人相處,才不至於傷害到對方而不自知。」

「我們每個人都有名字,慈濟毛毯亦是如此,我們共同的名字就叫做『慈濟』,印上屬於我們的統一LOGO與有榮焉。」何秀麗說,看起來不起眼的寶特瓶當中,卻隱藏著您、我的一股力量,「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可能,在國際賑災上,都能充分的發揮用處,同時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學員同時一起來學習慈濟賑災人文精神。導覽志工說,「慈濟人在賑災發放現場,以雙手躬身奉上愛心毛毯,象徵著感恩、尊重、愛,感恩對方的示現,讓我們學會珍惜更加懂得愛、捨得付出,付出的當下還要感恩。」

寶特瓶經由環保志工從最初的處理、加工、剪瓶環、踩寶特瓶等等的過程後,就會進入工廠加工,為了避免造成太多空間的使用還必須壓縮製成瓶磚、切割,再一步步的加熱、冷卻,抽成比頭髮還細的紗。

回收再利用的67支寶特瓶成就一件毛毯、21支寶特瓶成就一件外套、3支寶特瓶成就一條圍巾,1支寶特瓶成就一支原子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原來,從一開始的初發心,就能成就這無限的可能。慈濟的寶特瓶回收,為我們所居住地的生活環境中,不僅僅是垃圾減量,更是創造無限的經濟奇蹟。

◎環保行動生活中落實 舉手投足間護大地

「環保五R, GO!GO!GO!不用、少用、重複使用、修了再用、清淨回收有大用。」

導覽志工強調:「學習很重要,行動更重要,給大家一個正確的觀念,正確的行動,讓大家能夠了解循環、回收、再利用的重要。」生活上的有形物資是需要加以發揮運用,無形的智慧亦是如此,舉凡一切都是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從一而生、一生無量、延續、出發、再利用。

回收有用的東西,發揮巧思加上創意,就能成就不凡的作品。慈濟志工郭麗娟和大家分享著手中的竹片,它經過擦拭、磨平、再加上串珠、就可以成就一個獨一無二的名牌吊飾。能在減量中物盡其用,將簡單發揮創意、創造新物命就是創新。

◎輾轉二十見真諦 品書修習去無明

見習培訓學員陳明楠、李婕是同修,很高興可以來到慈濟的大世界,其實他們二十年前就在看大愛電視,聽上人的佛法,從節目當中學習柔軟心跟慈悲心。

他們有感而發說:「繞了一圈二十年之後又回到慈濟。會來上見習的課程,是曾秋珍師姊引薦,因為我們是做健康蔬食的,她邀請我們加入慈濟推動的健康挑戰21的活動,讓我們再度跟慈濟接續因緣,也在透過課程的分享跟介紹,讓我們更認識了慈濟。」

每一堂的課程都讓他們夫妻很感動也很歡喜,李婕說:「每次回去我們都會一起互相討論,分享在這堂課中的所得。當中最喜歡的是醫療課程,講到生命最後的里程尋找生命意涵。當中有些讓我在懺悔之中,感受到上人的慈悲,就像陽光可以照亮不同的生命,而在做的當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佛法。」

他們夫妻說會繼續參加明年的培訓課程,重新打造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進而影響到親人朋友,邀請身邊周遭的人一起來做好事,就像上人說的「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屏市東學員曾珍,因為小孩都已完成學業,自己有了比較多的時間,於是在二位師姊邀約下來上課。她分享說:「有次坐火車,看到一位慈濟志工穿著制服坐在椅子上看書,景象讓她如同看到一幅畫作,心想一定要穿上八正道這件衣服。」

她表示,參加了一年培訓課程,不論任何主題都讓她受益良多,又參加了每週四的品書會,汲取很多佛法與資訊,改善了不好的習性,如同芒刺都拔除了,讓整個人輕安自在,心也比較不煩亂。

曾珍:「如同上人所說,不讓無明煩惱擾亂,心自然就平靜。如果把自己的心都修習好,有餘力去幫助更多苦難的人。上人說見苦知福,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付出,之後會樂於参與社區關懷,幫助更多的人。」

住恆春的黃畇蓁、林昱盛夫妻,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到慈濟上課,聽到許多社會人士及師兄姊的分享,覺得自己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付出無所求,盡自己的本分」是他們最受用的一句話。未來夫妻同修有共同的理念,一起走入慈濟菩薩道上。帶領他們的碧玲師姊,平時在環保和各項的活動,都是精進不懈的,是他們的學習榜樣。

「簡樸過生活、精簡從中生、創意突發想、生命大不同。」岡山園區體驗行,讓學員從簡單的寶特瓶來了解生命的意義,如果我們的人生都能去繁為簡,少欲知足,就能有更不一樣的心態來看世界,同時心有餘力還可以發揮功能付出幫助人,那將會是最有意義的人生。

圖左 :工廠製作好的毛毯,會送到園區的巧藝館來進行切割整理,毛毯的邊邊角角沒處理就會有尖角,就像是我們的人生,需經過人事的淬練,才能將尖銳的稜角給磨平,這樣與人相處,才不至於傷害到對方而不自知。最後印上標籤,在邊緣的部分還必須經過拷克後才算完成。[攝影者:林淑味]
圖右 :在國際賑災上,能充分的發揮用處,同時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大家學習躬身以雙手奉上愛心毛毯,「象徵著感恩、尊重、愛,感恩對方的示現,讓我們學會珍惜更加懂得愛,付出的當下還要感恩。」[攝影者:林淑味]

圖左 :導覽志工說:「這些寶特瓶經由環保志工從最初的處理、加工、剪瓶環、踩寶特瓶等等的過程後,就會進入工廠加工,為了避免造成太多空間的使用,必須壓縮製成瓶磚、切割,一步步的加熱、冷卻,抽成比頭髮還細的紗,67支寶特瓶的回收再利用成就一件毛毯。」[攝影者:林淑味]
圖右 :學員細看著寶特瓶做成的瓶磚。原來,從一開始的初發心,就能成就這無限的可能。慈濟的寶特瓶回收,為我們所居住地的生活環境中,不僅僅是垃圾減量,更是創造無限的經濟奇蹟。[攝影者:林淑味]

圖左 :園區兩年前成立的藥草園,在團隊的用心耕耘下各式藥草枝繁葉茂、鬱鬱菁菁。尤其是中醫師王泊鈞更是致力於藥草園的種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任何生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與道理,大自然環境給了我們一個這麼好的天然場域與資源,更是應該要好好的發揮及運用。[攝影者:林淑味]
圖右 :回收有用的東西,發揮巧思加上創意,就能成就不凡的作品。像竹片經過擦拭、磨平、再加上串珠就可以成就一個獨一無二的名牌吊飾。將簡單發揮創意,創造新物命就是創新。[攝影者:林士艷]

圖左 :見習培訓學員陳明楠、李婕同修很高興來到慈濟,發願明年接續培訓。他們其實二十年前就在看大愛電視,聽上人的佛法,「繞了一圈又回到慈濟,因秋珍師姊邀請我們加入慈濟推動健康挑戰21的活動製作健康餐的餐點,同時鼓勵我們來參加見習課程。」[攝影者:張慈玲]
圖右 :屏市東學員曾珍,在二位師姊邀約下決定來上課。她分享說:「有次坐火車時,看到一位慈濟志工穿著制服坐在椅子上看書,景象讓她如同看到一幅畫作,心想一定要穿上八正道這件衣服。」[攝影者:林士艷]
圖左 :家住恆春的黃畇蓁、林昱盛夫妻,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到慈濟上課,聽到許多社會人士及師兄姊的分享,覺得自己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未來夫妻同修有共同的理念,一起走入慈濟菩薩道上。[攝影者:張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