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2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分會 親子環保尖兵 資源分類植樹添綠意

親子環保尖兵 資源分類植樹添綠意

E-mail 列印
2022年4月至6月期間,在馬來西亞笨珍兩所慈濟人文學校的家長與孩子們,趁著「環境教育」的主題課程,到笨珍慈濟環保教育站學習資源分類,同時體驗種植花草樹木的樂趣,從中了解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習如何與大 地共生息。

◎和雨林有約 親子植樹添綠意

隨著疫情逐漸穩定,笨珍兩所慈濟人文學校的課程,從線上走到線下,特別開辦了一系列環保親子活動。其中,慈濟人文學校文律校的家長與孩子,於4月23日上午,在一位志工的住家展開了一場「和雨林有約」種植活動,親子聯手栽種一株株的幼苗,不僅美化居家環境,也讓孩子了解環保的重要性,從小學習如何與大地共生息。

只見孩子們翻松肥沃黑土、家長從旁陪伴,親子連心植入幼苗,用這些回收寶特瓶和塑料罐來栽種花花草草,一時之間,整個庭院變得生機盎然。

慈幼羅瑋卓分享:「我看到短片中,因為人類大量砍伐樹木,動物們無家可歸,從森林跑出來。這次栽種小盆景,不但可以綠化環境,還可以增加一些植物。我也會盡量減少用紙製品,以及減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環保回收的物品,還有多吃素。」

家長賴美婷表示:「我認為環保應從小做起,讓孩子了解傷害地球會有什麼後果,也讓他們從小開始學習種植,培養愛護環境的心,繼續把這個愛傳下去。」

保護環境不只是個口號,更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人文學校師資劉木莉分享這次線下課程的意義:「雨林跟我們的生命是息息相關的,往往孩子在不知覺中使用到這些森林資源,如果我們沒有照顧植物的話,植物是不可能成長的。所以就以這個來做連接,希望孩子每天在照顧植物的時候,就會想起他所看到的影片,繼續保護環境。」

◎親子環保戰士 開展綠色行動

慈濟人文學校笨珍校和文律校的家長及孩子們,也組成「親子環保先鋒隊」,分別在4月23日及6月11日,探索亞洲大陸最南端的慈濟笨珍環保教育站,展開一場學習資源分類的綠色旅程。志工梁慧盛分享:「這次是延伸環境教育的課程,所以我們就安排來這裡學習做環保,也讓他們在環保教育站兩旁的空地植樹,為環保教育站增添綠意。」

分類雜紙、解開瓶蓋、再把鐵罐敲扁,孩子們很快將附近居民送來的各種回收物資處理好。慈幼鄭惠雯因此學習到塑料分類的知識:「塑料罐的話,根據塑料的PP號碼,就能做分類了。」慈幼羅美圓也分享:「我有回收紙皮,還有舊衣服。我學到要做環保,才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健康。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收集那些不要的東西,然後每個月拿來環保站做分類。」

近年來,馬來西亞水災頻傳,環境保護顯得更加重要。家長藍建利感觸地說:「環保一定要做,不只是我們,還要帶動孩子們學習環保。像上一次淹水很嚴重,還有怡保地區遭遇風災,許多屋頂被吹走,這些都與氣候變遷有關。我們不只是顧及我們自己,我們還要想到將來。」

拔除雜草,再挖土種樹,經過孩子們的一番辛勤耕耘之後,環保教育站頓時充滿了生機。

慈幼馮凱欣開心地表示:「我不怕汗流浹背,也不怕弄髒手;我喜歡這樣子的線下課程,因為可以見到大家一起動手做。」家長蘇麗春也很放心讓她的孩子來植樹:「就是要讓她們接觸泥土和這些花花草草,還有把鋁罐、紙張分類好,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

不只讓孩子認識課本以外的知識,也在孩子們的心中撒下環保的種子。

圖左 :慈濟人文學校文律校的家長與孩子們,捧著種好的植物,齊聲高喊靜思語:「真正的環保,是愛山、愛海、愛惜一切萬物。」[攝影者:唐甸光]
圖右 :人文學校師資劉木莉與家長和孩子們分享此次植樹課程的意義,希望孩子每天在照顧植物的時候,都會想起他所看到的影片,繼續保護環境。[攝影者:唐甸光]

圖左 :家長曾美娟分享如何將家中回收的塑料瓶,變成栽種花草的DIY花盆,既能實踐環保理念,也能省下買花盆的費用。[攝影者:徐秋玲]
圖右 :在笨珍慈濟環保教育站,孩子們分類各種紙張、解開瓶蓋、再把鐵罐敲扁,大家合和互協,很快就將鄰近居民送來的各種回收物資處理好。[攝影者:徐秋玲]
圖左 :慈幼羅美圓(右)分享道:「我學到要做環保,才可以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健康。」[攝影者:徐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