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約旦馬夫拉克區祝福親送 蔬食是唯一選擇

E-mail 列印
「發放素食的食物包,避免十方大德的善心捐款買到葷食,並且志工們必須到現場,親手布施,與照顧戶們結善緣。」慈濟約旦分會執行長陳秋華(濟暉),引領著慈濟志工,穿梭黃土沙漠。他堅持以蔬食食物包和鄉親結分好緣 ,以親手送暖膚慰孤寂,多年來,心如初;愛如昔。

2023年10月13日,約旦志工又到了雙月一次前往馬夫拉克區(Mafraq)發放的日子,這天,陳秋華與太太高怡怡(慈映),領著志工們一行十五人,來到紮塔里區(Zaatari area)及虎威賈村(Mafraq Huweija)兩處,親送物資,關懷六十七戶家庭;共三百八十六人受惠。

◎手作三明治愛包裡面

10月13日晨霧白曦,藍天暖陽,一早七點,十三位志工乘著車,從安曼(Amman)出發,急急趕赴八十五公里外的馬夫拉克兩區發放地點,舉辦定期每兩個月一次,雙月的物資發放。

為了在發放現場,鄉親們能品嚐美味健康的蔬食早餐,志工們與時間賽跑,於預定的中途超市休息站,當場製作一百六十份蔬菜豆三明治(Falafel sandwich)。

「要把它壓緊一點!」只見志工們在賣場一隅,圍著長桌,宛若一條工作鏈。眼明手快,有的負責在新鮮的長型麵包上,一個個用刀子劃開一邊;有的忙著塗上鷹嘴豆泥,再裹上蔬菜豆,最後再套上袋子,清點數量。大家分工協力,過程中陳秋華不忘細細叮囑要包得緊實些,別讓愛撒落一地,也好方便大人、小孩食用。

除了手作的三明治早餐,每一戶的食物包有,白米4.5公斤,白糖四公斤,食用油3.6公升,紅扁豆三公斤,紅茶包一百個,白豆兩公斤,蠶豆兩罐,椰棗醬一公斤,芝麻醬六百公克,雞蛋一盤三十個。一車子承載滿滿的愛,而這來自十方匯聚的溫暖,志工以素食,以感恩、尊重、愛與鄉親結善緣,就盼在貧瘠的日子裡,重燃生活的希望,看見生命的光彩。

◎城市邊緣人不離不棄

黃沙漫漫中,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來到紮塔里區貝都因人居住的地域。以天地為家的貝都因人,駱駝、牛、羊、是他們所有財產,又被稱為城市邊緣人,不斷被驅趕,但不管怎麼搬遷,志工自2002年開始,一定如期滿載物資送暖。

約旦貝都因人區有三十二戶,一百七十二人。馬夫拉克沙漠區自然環境夏季酷熱;冬季嚴寒,經常飛沙走石,物資缺乏,生活不易。他們天性吃苦耐勞、熱情好客、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但工作機會少,居民多數打零工維生,從事農工或放牧,只要能餬口養家就好。這些勞力活都是季節工,一整年只有幾個月可以找到工作機會。

因住在帳棚中,四處為家,收入不穩定,孩子的受教權常被忽略,教育程度也停擺,一代代傳承下來,還是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難以翻轉人生。慈濟約旦分會每兩個月關懷一次,為居民艱辛的生活帶來絲絲溫情。

長年地探訪,大家對慈濟早已不陌生,孩子們早早排好隊,引頸期待志工們的到來。志工彎下腰,蹲下身子分送三明治,還貼心準備好果汁及開水,一人一份,慈愛地互動,暖心地呵護,誠如家人般的情誼,盡在每個人的燦燦笑臉上。

「等等用袋子裝好喔!」大人們也在志工的引導下,按照名冊唱名、蓋章,有條不紊地一個個領取物資。志工高怡怡在前頭發放提袋,溫言提醒,而一旁的志工一字排開,依序將物資親手裝入袋內,不一會兒食材便滿溢了,愛也盈溢。

◎發放外還要再給更多

貝都因人儘管貧困,但至少是生活在自己的國土上,心裡是踏實的。但敘利亞難民逃離內戰,來到約旦則多是家破人亡。當天,離開紮塔里區,大夥馬不停蹄轉往虎威賈村敘利亞難民區,落腳的居民有三十五戶,二百一十四人,志工自2016年開始關懷。

志工定期如常地關心照拂,也特別關照孩子的教育,在虎威賈村提供簡易屋教室,聘請阿拉伯文與英文老師,資助薪資。讓孩子在帳棚區中也有機會加強學習,不至於到學校上課,程度落後太多,失去學習的信心。

「天真的孩子不以貧困生活為苦,就地取材,泥土也可做塑形做泥蛋糕,插草枝當蠟燭取樂。」志工林綠卿(懿弘)經年累月的陪伴,娓娓道出滿心地不捨,為了孩子,只盼除了物資還能再給得更多。

她強調,有些苦是藏在笑容背後,敘利亞難民在約旦,生活本就艱難。住在馬夫拉克沙漠中的他們,還得忍受炎日曝曬,寒風刺骨的克難環境,如果不幸,身體有病痛,根本求助無門。

於是發放之外,慈善、醫療、教育也在志工的規劃下綿綿展開,成為無數難民們的依靠。

◎敘利亞難民真情不忘

而這次的發放,現年六十五歲的長者納瓦夫(Nawaf Fares Alfares)特地前來道感恩。

原來,多年前納瓦夫曾因疝氣到馬夫拉克義診來求助,經慈濟人醫會醫師莫納德(Mohanad)開刀治癒。今年(2023)5月,他又來到義診尋求醫治,因膀胱中長了一顆腫瘤,他曾經自費在公立醫院動手術,無奈病根未除,但是已經花光積蓄,舉債累累。兩個兒子也無力再湊足醫療費用,所以在義診之前,納瓦夫已經掛著尿袋,在家臥床長達八個月。

義診後,志工如思(Mohamed Khir Alriz)陪伴他到安曼轉診看醫,並且跟醫師巴哈(Bahaa)說明,過程中,如思介紹慈濟,解說證嚴上人慈悲無私的大愛精神,感動了醫師。這位泌尿科醫師同意手術費用從三千約幣(約合新臺幣十三萬五千元) 減免到二千約幣(約合新臺幣九萬元)。

在手術過程,醫師又細心檢查,發現攝護腺並沒有肥大,不須摘除,再度自動減免手術費五百約幣(約合新臺幣二萬二千五百元)。這一連串的關懷,當納瓦夫得知慈濟將到馬夫拉克舉辦發放,他把握再聚首的機會,特意到虎威賈村探望志工們,並深深感恩慈濟的救命再造之恩,他銘刻心版。

「很高興參與慈濟的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學到如何跟孩子互動,也感受到法喜。」第一次參與發放的大學生志工賈馬爾(Jamal Aldin),彎腰合十間,愛感動恆心,助人的心念悄然萌芽。

回首來時路,慈濟約旦分會對馬夫拉克區的照顧,志工們除了每兩個月定期的物資發放;在開學之際還有專為孩子準備的書包文具發放;自2020年的冬季,也增添木材或橄欖渣炭取暖物資發放。

約旦志工想方設法,在星月中負重前行,走過歲月,一步步用愛慰苦難,開出一朵朵希望之花。

圖左 :2023年10月13日,慈濟約旦分會執行長陳秋華(濟暉,中)與太太高怡怡(左四),領著志工們,到紮塔里區及虎威賈村兩處,親送物資。[攝影者:林綠卿]
圖右 :志工們在賣場一隅,圍著長桌,宛若一條工作鏈,眼明手快,當場製作一百六十份蔬菜豆三明治。[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大人們也在志工的引導下,按照名冊唱名、蓋章,有條不紊的一個個領取物資。[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志工一字排開,依序將物資親手裝入袋內,不一會兒食材便滿溢了,愛也盈溢。[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離開紮塔里區,大夥馬不停蹄轉往虎威賈村敘利亞難民區,為居民送上溫暖。[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長年地探訪,居民對慈濟早已不陌生,引頸期待志工們的到來。高怡怡(中)彎下腰,笑盈盈地分送三明治。[攝影者:林綠卿]

圖左 :志工還貼心準備好果汁及開水,一人一份,慈愛地互動,暖心地呵護,誠如家人般的情誼,盡在每個人的燦燦笑臉上。[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等等用袋子裝好喔!」志工高怡怡在前頭發放提袋,溫言提醒。[攝影者:林綠卿]
圖左 :納瓦夫(右)把握再聚首的機會,特意到虎威賈村探望當初陪伴的志工如思(左),並深深感恩慈濟的救命再造之恩,他銘刻心版。[攝影者:陳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