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孝親音樂會 慈少感謝親恩

孝親音樂會 慈少感謝親恩

E-mail 列印
6月11日離音樂會一個小時前,慈少和班父母集合在吉隆坡慈濟靜思堂二樓空間進行彩排,這裡將舉辦一場前所未有的「孝親音樂會」,大家都十分期待。

過去慈少課程侷限在教室,同學間鮮少互動。孝親是一項非常重要 的課題,而協調陳文成(惟蓬)對2022年慈少圓緣的才藝表演印象深刻,因此,索性來個突破,6月11日舉辦孝親音樂會,讓孩子們對課程有新鮮感,希望保持他們的初心,期待每一次的課程。

從四月初策劃,鼓勵慈少孩子透過音樂會的製作,學習孝親的重要和團隊合作精神,多元的組別、表演方式和不同樣的歌曲演唱,帶來溫馨與歡樂的呈獻,賺了不少人的熱淚。

◎邁向幸福的第一堂課

「看著孩子慢慢地長大,父母慢慢地變老,我們要把握當下,趁父母健在,懂得報恩。」司儀陳文成揭開當天課程主題,志工葉桂蘭(慮桑)隨後導讀《孝的真諦》。

她引述證嚴上人書中,一位媽媽懷孕,可以說是與死神搏鬥;女人生孩子會有陣痛,但她們可以為了孩子犧牲一切……下班後回到家,還要照顧孩子、做家務、接送孩子上下課……

百善孝為先,是邁向幸福的第一堂課。沒有孝順的家很難興旺。盡孝分有形供養的初品、無形供養的中品、造福人群才是上品。所有的行為都要保護好父母給的身體,不讓他們蒙羞,讓父母歡喜、安心,就是孝順。小善是孝順父母,大善是兼善天下;愛天下人、愛有生命的動物,才是真正的大孝。

孝親音樂會的序曲〈是媽媽是女兒〉,媽媽唱出第一次為人母的喜悅,女兒也是第一次表達當女兒的心聲;這一段,幾乎所有人不禁流下淚水。隨著歌詞,把記憶拉回以前不懂事、頂撞父母的時刻。父母總是走不進孩子的世界,雙方陷入痛苦與不諒解的糾結中,請兒女要體諒父母的擔憂;孩子則唱出爸爸媽媽請放心,孩子有父母為榜樣,不會變壞。

靜思堂的大慈班呈獻〈爸爸媽媽〉,一開始臺下沒什麼反應,後來觀眾很有默契的給予熱烈掌聲以示鼓勵。北三呈獻〈夜空中最亮的星〉,舞臺上燈光暗下來,孩子們用手機的手電筒搖晃著,螢幕上出現班父母與孩子的照片,掌聲鼓勵。

不久,一位女生以芭蕾舞輕盈地跳躍在隊伍中,最後拿出一個籃子,掀開紗布,孩子跑下臺獻花給父母,場面溫馨。回到臺上,以手語比出平時不敢說出口的「爸爸媽媽,我愛你」,立刻引起歡呼聲。

第一次收到女兒獻花的爸爸,語氣柔和許多,真是甜入心。

北A和氣由八位同學演唱〈當你老了〉,兩位扮成一男一女的老人家,白了頭,手持拐杖,分別站在臺上兩旁,由年輕的孫子扶著散步,詮釋著老了還是有人在身邊的孝順。突然,臺上來了一位拉小提琴者,兩位少女舞著出場,看到他們的用心。慈少黃柏鄆飾演駝背的老人家,希望可以好好照顧自己,如果哪天老了,可以像家裡的公公婆婆一樣健康,自由活動。

臺下的班媽媽幾度哽咽,感恩父母;沒有他們就沒有她,所以想把在慈濟所作的功德都迴向給爸爸媽媽。

◎被嘮叨也是一種幸福

來自萬撓的志工張文成,鼓勵堂上有父母者要珍惜;來到慈濟,看到年長的都要把他當成父母。

三歲時失去了媽媽,對媽媽完全沒有印象,也沒有跟媽媽說過話,只有爸爸的陪伴。十多年前爸爸也過世了,才感觸到有父母是很幸福的,覺得有人嘮叨,也是一種幸福。雙眼泛紅的張文成細述著。

從他懂事開始,每年的五月,人人慶祝母親節,卻是他最傷感的時候,因為學校總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裡面一句「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令他感觸良深。

「現在懂事了,我會感恩我媽媽,她的早點離開,讓我早一點成熟,其實她是愛我的。」吸一口氣後,他繼續道:「她讓我更堅強,而我爸爸留了最大的財產給我,就是他的以身作則,教導我身上有錢,要捐給有需要的人,所以當我接觸到慈濟,讓我有家的感覺,因為這裡的志工都是付出無所求。」

最後,張文成對年輕人說:「時間很快過,一晃我們也成為了人家的爸爸媽媽。被罵是一種享受,被嘮叨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協調之一的許玲玲(慮惇)從彩排時已經很感動,她說:「年紀愈大就愈想念自己的父母。如今父母都已不在身邊,真的很羨慕有娘家可以回的人,多希望還可以在他們身邊撒撒嬌。」最令許玲玲遺憾的是,那一段父親生病的日子,自己無法好好放下工作全程照顧他。在他往生後,她才知道即使已經結婚生子,身為女兒的自己,始終是爸爸一生的牽掛。

她說:「年少無知,總覺得父母很嘮叨,想趕快長大,離開家裡的束縛。做了媽媽後才發現,為人父母真的很不容易。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一定會做他們心目中的好女兒。」

◎不讓父母操心的孩子

快樂的鍾珉傑和另外一位搭檔唱〈我相信〉,感恩媽媽帶他加入慈濟的親子班,現在到了慈少的階段,有一班朋友很快樂。未上臺前,他很緊張,怕忘詞,也一度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懷疑麥克風壞了,直到看到觀眾快樂的互動,一顆心才定了下來,放輕鬆了。

鍾珉傑捧著媽咪送的蔬果束,雖然有一點重量,但他喜歡與眾不同。他喜歡今天的音樂會,因為比較有靈活性、有互動,他分享:「我不喜歡一直坐著、一直聽,我比較喜歡唱歌、跳舞、做手工。」

他毫不諱言,今天之前,自己比較不聽話,但慢慢意識到不應該常常氣父母。他淘氣地說:「希望以後不會一直令父母生氣嘍!」

雙胞胎姊妹張家萁、張家萓約了團隊一起到家裡排練、策劃,決定合唱,而兩姐妹選擇吹笛子伴奏,因為不需用自己的聲音唱出來。決定後,她們才慢慢發覺有點高估了自己,遇到技術上的問題,她倆馬上找教練一起討論,才解決了漏風和調子的問題。今天表演前,姊妹倆練習了五、六次,進場才比較有信心。雖然最終發現吹笛子比唱歌難,但卻是一個新的學習機會。

今天的課程,讓張家萁突然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要好好珍惜,不然後悔會來不及,因為行善行孝不能等。平時功課很多,覺得自己很忙,沒有時間去做別的事情,但是現在,她覺得可能要把孝順排在第一。

張家萁在鏡頭對爸爸媽媽說:「雖然你們不是很完美,但是在我們心中算是九十九分了。我覺得這個家庭很溫馨,因為爸爸媽媽會包容我們。我想對爸爸媽媽說,要對自己好一點,不要為我們操勞過度……」

北B班父母手語表演一曲〈生命圓舞曲〉,再次令父母們回憶起當年孩子年幼時的點滴溫馨故事,期待這股愛的力量源源不絕,帶領慈少迎向更好的未來與希望。

音樂會的尾聲,全場參與者一起大合唱〈奉獻〉,結束今天中午的演出,司儀呼籲親子擁抱互道感恩,場面充滿了感動和力量。

圖左 :協調陳文成(惟蓬)對2022年慈少圓緣才藝表演印象深刻,索性來個突破,舉辦音樂會,讓孩子們對課程有新鮮感。[攝影者:陳世權]
圖右 :親子擁抱,互道感恩。[攝影者:唐士凱]

圖左 :臺上溫馨與歡樂的呈獻,臺下媽媽不禁流下淚水。[攝影者:蔡夢萍]
圖右 :慈少黃鄆(白衣)飾演駝背的老公公,希望可以好好照顧自己,哪天老了,可以像家裡的公公婆婆一樣健康,自由活動。[攝影者:蔡夢萍]

圖左 :鍾珉傑剛接觸到孝道,慢慢意識到不應該常常氣父母。他淘氣地說:「希望以後不會一直令父母生氣嘍!」[攝影者:蔡夢萍]
圖右 :張文成(左)對年輕人說:「時間很快過,一晃我們也成為了人家的爸爸媽媽。被罵是一種享受,被嘮叨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攝影者:蔡夢萍]

圖左 :表演〈夜空中最亮的星〉,舞臺上燈光暗下來,孩子們用手機的手電筒搖晃著。[攝影者:李秀君]
圖右 :許玲玲說:「年紀愈大就愈想念自己的父母。如今父母都已不在身邊,真的很羨慕有娘家可以回的人,多希望還可以在他們身邊撒撒嬌。」[攝影者:李秀君]
圖左 :靜思堂大捨班雙胞胎姊妹張家萁、張家萓選擇吹笛子,因為不需用自己的聲音唱出來,後來才發覺吹笛子比唱歌難,但卻是一個新的學習機會。[攝影者:唐士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