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用耳看用心聽 打開生命另一扇窗

用耳看用心聽 打開生命另一扇窗

E-mail 列印
「當無常來到,我能做什麼?我也會害怕會擔憂……」穿著慈誠西服配上大衣、胸前別上寫有 「佛心師志」的襟花及名卡的邱振忠,對著手機裡的螢幕,款款訴說和上人見面的點點滴滴……

「接受上人給我別上慈誠名牌, 對我來說是特別珍惜和重要的一大事……」現年四十八歲的邱振忠(本朗)談及回臺受證心得,感恩今生能皈依上人,成為第一代靜思弟子。他回想這些日子發生的事,猶感到因緣不可思議,讓他在逆境中圓滿受證的心願。

◎轉換跑道 當慈濟全職志工

目前是軟體研發工程師的邱振忠,與駱美花(明晴)結婚十八年,雖然沒子嗣,但生活優渥,婚姻美滿。未參加慈濟前,兩人各自拼事業,遇到假期就出國遊玩,日子過得逍遙又自在。

2011年,邱振忠夫婦在美食中心用早餐,巧遇慈濟志工在勸募,當下就簽了會員表格,願意每月繳交善款護持慈濟,志工也邀約他們出席慈濟主辦的「健康講座」,那是有關捐贈器官的講座,兩人聽了化無用為大用的事蹟,深深感動,當天就簽了器官捐贈同意書。

當時雖有志工接引他們參與慈濟活動,但兩人以事業忙碌而婉拒。後來,駱美花偶爾去做做環保,與志工有了更多互動,也在出席慈濟的活動中對四大志業有所了解,覺得這個團體以善以愛來做天下事,正是愛做善事的她要尋找的團體,但因還在拼事業,便將做慈濟的腳步放緩。

2014年,駱美花的爸爸中風,她要顧事業也需兼顧爸爸,心很慌亂,幸好有法親及時給予關懷,甚至獲悉邱振忠因生意出國,家裡只有她一人,志工怕她胡思亂想,提出要接她到家裡住。這分情誼讓她感受到溫暖,也令她體會到世界需要愛與關懷來淨化人心,安定人心,於是,她給自己三年時間打拼,希望儲存夠一筆養老金就提早退休。

駱美花為了將來退出職場後有所依靠,她與邱振忠商議,在芙蓉買下一間周圍有很大空地的屋子,用來種植蔬菜、水果,希望往後能過悠閒的田園生活。而她與邱振忠也不嫌煩的常兩地跑。

2016年,駱美花如願以償,從職場退下,改換跑道,當起全職志工,一投入慈濟就精進向前,不僅參與各活動,也參與國外的勘災、發放。2018年受證為委員後,更鼓勵先生也積極投入和接受培訓課程。

「整整八年,我都度不到他。夫妻同修走菩薩道是我最大的心願,所以,我不放棄,一直找機會。」駱美花知道邱振忠忙於事業,要他投入慈濟是不容易的事。

邱振忠不諱言,因工作關係,長期要飛往國外,很少在吉隆坡,因而沒時間接受培訓。但他全力支持妻子做慈濟,每次看到妻子分享做訪視、環保和去國外賑災的喜悅,他也感到欣慰,甚至覺得自己長期不在家,妻子能去做好事令他寬心不已。

邱振忠偶爾也會在駱美花的要求下,隨她去做做環保、跑跑幸福校園專案的家訪。第一次去做環保時,他對撿拾資源、分類沒什麼感受,反而因去做環保後,他無意中去買彩票,竟中了獎,他認為做環保能帶來財運,也不妨多做。

邱振忠笑言,慶幸自己沒有買彩票的習慣,加上一心要打拼事業,也淡忘了買彩票發橫財夢。後來,為了賺更多的錢,他與夥伴在國外成立公司,事業更加忙碌。直到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導致往後的一、兩年,全世界封城鎖國,他也無法再出國,只能在家裡呆著。

◎世間苦難 超乎自己的想像

疫情期間,反而是邱振忠做慈濟最多的時刻,原來,在家無聊的他會隨駱美花去做訪視,做K1K專案發放(註1)、CBI難民發放(註2)等,因走進貧困、苦難人群中,親眼看到苦不堪言的人生和家庭,才體會到世間的苦,不是自己能想像得到。

在付出的當兒,邱振忠看到志工分享做慈濟時,臉上會散發動人的光彩,就像駱美花每次做慈濟回家後,臉上總是洋溢喜悅的笑靨。

邱振忠發現在慈濟裡,能找到助人的喜悅和力量,加上在出勤時認識一些興趣相投的志工,大家互相照顧和談笑,讓他感到窩心。於是,他在這些法親的鼓勵下,決定利用賦閒時間接受培訓,也有意朝受證的方向前進。

在培訓期間,邱振忠透過上課、讀書會等,對慈濟有進一步了解;駱美花常與他分享靜思語,推動他每天看《人間菩提》節目,聽上人開示,令他對佛法有所領會,也願意有時間就來付出。

去年(2022年),邱振忠圓滿見習、培訓課程,並被推薦為準慈誠;在疫情下,已有三年的準慈委無法回臺受證;2023年5月終於迎來喜訊,所有的準慈委於6月中回臺接受上人親自給予授證。

5月10日,駱美花在雪隆分會副執行長蘇祈逢(濟祈)邀約下,到印度帶動當地志工一起做訪視、環保等。而邱振忠則在處理生意和準備要回臺受證的事宜,正當一切都安排妥當,無常卻毫無徵兆的降臨。

邱振忠說:「五月底,我在芙蓉的住家照顧兩隻生病的狗。有天晚上,狗吠的很厲害,我起身兩次看望,當時,我發現自己頭痛、發燒,以為感冒了,便吃了傷風藥跑回房睡覺。第二天醒來,燒沒退,就去診所看醫生,也沒發現異常;可是,第三天早上,我起床的那刻,左眼就完全看不到東西……」

邱振忠回想當時情景,聲音微微哽咽。幸好當時連忙打電話給在吉隆坡的姊姊,表示要回吉隆坡做檢查;姊姊馬上趕到芙蓉載他回吉隆坡看診。

◎找到病因 卻毫無治療方案

邱振忠在醫院做了全身檢查,一開始沒找到病因。當時,醫生還表示他非常幸運,因所有的檢驗報告顯示一切都正常,不是爆血管、不是腦瘤。雖然找不到病因,但醫生建議他打類固醇的藥以保住右眼,不然,很可能右眼也會突然失明。

後來一再檢驗,醫生查出病因竟是有結晶體壓住左眼的視神經線,導致左眼失明,是屬於眼中風的一種。醫生驚訝這病例多是七八十歲老者才會遇到,正當中年的邱振忠會患上這種病,實屬罕見。

邱振忠不諱言,雖然找到病因,卻沒有治療的方案,醫生也告知左眼沒希望恢復視力,只能盡力保住右眼。

「我雖然感到害怕,但為了不讓駱美花擔心,我叫她安心在印度做慈濟,因為我知道,她即使趕回來也無補於事,這裡畢竟還有姊姊照顧。」

邱振忠儘管懂得安慰妻子,然而,一到夜晚,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頓時感到惶恐和孤單。他想起常在一起聊天的志工湯祥霖,便打電話給對方,談起自己患上罕見的疾病,不知怎麼辦?

湯祥霖在電話裡,一再勸導邱振忠心要定,不要慌張。接著,他分享自己的妻子也在不久前檢驗出健康有問題,開始他也很慌亂,但想到上人常說:「心要定!」便把心定下來,和妻子商量,將病交給醫生,遵守醫生指示,該如何治療就去做吧!

湯祥霖一句「心要定,才有辦法思考下一步要怎麼做」,點醒了身心受煎熬的邱振忠。他遂有了不同的想法,覺得與其擔憂眼睛看不到,不如想想今後能做什麼。一念心轉,第二天醒來不再想負面的結果,他拿起手機,寫下自己迫切要做的事情,第一條,他就寫著「一定要回臺去受證」……

「之前雖然有意願回臺受證,但不覺得這件事是最重要、最迫切要做的事。無常來了,才知道害怕,也體會到錢財、事業已不重要。最重要是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把握當下。」

邱振忠很感恩社區的志工獲悉了他的病情,大家紛紛到醫院探望,給他加油打氣,也分享上人的法語,鼓勵他正向思考。一次次的探望、慰問,一聲聲的祝福,帶來滿滿正能量。

◎佛法入耳 人生由不得自己

邱振忠坦言,如果沒有遇到慈濟,沒有常聽上人說法,沒有法親的關懷,他可能會接受不了左眼失明的事實,會很沮喪甚至自暴自棄。

6月初,駱美花從印度趕回來,在照顧邱振忠之餘,也以上人開示「逆境來時要有因果觀,順境來時要有無常觀」等法語來開解對方。

因邱振忠的眼睛無法看書,也不能對著電腦太久,駱美花遂每晚在床邊閱讀上人著述的《無量義經》,期待一句句的經文,能令邱振忠有更堅定的信念面對未來。

佛法聽入耳,邱振忠感嘆因緣果報來時,由不得自己。他回想自己曾賺到很多錢,但一場黃金風暴導致虧損殆盡;而當失去視力時,再多的錢也換不回光明。

駱美花為安他的心,遂分析道理給他聽:「幸好我們沒有孩子,也沒有家庭負擔,若是發生在一個困苦家庭,怎麼辦?而且,我們很有福報,受過教育,懂得三種語言,可以讀可以寫,可以做很多利益眾生的事。」

邱振忠一想,覺得有道理。當他處處都以正面來思考時,覺得自己福報囤不夠,應當要把握現在能做的事情,不要再等待和猶豫。

「我的左眼也陪我看了幾十年的花花世界,沒有什麼可遺憾,也許是冥冥中注定自己要用一隻眼去看更多事情、走更多的路。我還保有右眼,回臺受證時還有一隻眼睛可以看到上人。」邱振忠心轉念轉,很快就面對事實,也學習如何去適應用一隻眼睛看世界。

邱振忠自打了類固醇的藥後,身體也出現後遺症,吃東西過多會感到噁心,感光也特別敏感,風吹來就覺得寒冷,晚上要吃藥入睡,不然聽到些微聲音就會驚醒……更困難的是,因只用右眼看東西,視力不平衡會導致頭暈。他曾聽在車禍中失去一隻眼睛的病友分享經驗,表示需要半年時間來適應,當適應後就能如正常人一樣生活,駕駛汽車、看電腦都沒問題。

6月中,邱振忠在詢問醫生是否可以搭飛機前往臺灣,醫生表示毫無問題後,在駱美花的陪伴下,如願隨受證團隊一起飛往臺灣花蓮靜思堂,於6月15日至20日參與「2023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進研習會」後,也接受上人親自為自己受證。

6月29日,邱振忠與三十多位回臺受證的慈委,於吉隆坡大同共修處分享受證心得,他很感恩在臺灣的那幾天,因視力問題,走路歪歪斜斜,無法隨隊伍整齊進出,身邊的志工見狀,毫不猶豫的借出肩膀,讓他用手搭著,帶著他一起進退。在寮房,大家也會特別照應,讓他可以安心休息。

法親的扶持令邱振忠感到暖心,更令他意料不到的是,他與駱美花及幾位志工獲得特別安排謁見上人,與上人座談。當時上人得知他的無常遭遇後,也對他開示。

邱振忠為了怕忘記上人的開示,他讓駱美花將上人說的重點記錄在手機裡,可以隨時拿出來閱讀。儘管此刻,他掏出手機讀上人的開示,會因眼睛模糊而看不清手機裡的字,但上人的慈言卻清晰地在耳邊迴盪。

「上人說,既然因果來到,就要去接受,要有正知、正念,還要修行,修行能解脫煩惱,煩惱解脫就不會有無明。」

上人也分享一個個案,在四十多年前,上人和慈濟志工去探訪一對眼盲夫婦的慈善個案,案主的屋子很窄又很深而且很暗,上人問案主為何不開燈?案主說,開不開燈與他無關,因為他都看不到。案夫婦眼睛看不到,卻把兩個孩子都照顧得很好。上人就說:「『眼晴看不到無所謂,可以用耳朵來看,用心去聽。』」。

上人還說,自己的視線也很模糊,他也希望看清楚,有健全的視力可以做得更多,但沒辦法,只好用耳朵看。上人說:「要用『心』來轉 『境』。」上人說,幸虧是在慈濟裡,因為法親們都很真誠可以相互扶持。

「我家師姊向上人發願要帶我去印度付出,上人就叫我請假去印度看看,當上人得知我是自僱人士後,就說既然不愁吃,就更需要去印度體會人生。我也向上人發願,回來雪隆後,我會隨我家師姊一起到印度付出。」邱振忠深感上人的開示,令他如醍醐灌頂,也更堅定生生世世走菩薩道的決心。

邱振忠面對法親們,承諾會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把握當下,精進做慈濟,菩薩道上永不退轉。

(註1)雪隆分會為了協助在疫情中受到影響的大馬居民,在2020年7月推出「Kita 1 Keluarga 守望相助紓困計劃」(簡稱K1K),讓有需要的民眾申請.

(註2)2020年,大馬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新冠肺炎),在3月18日實施第一次全國行動管制令(MCO)期間,難民面對沒工作、沒錢交屋租和購買食物的困境,聯合國難民署和慈濟攜手,成立COVID 19 CBI 難民專案(簡稱CBI 難民發放),補助難民現金以度難關。

圖左 :駱美花(右)參與慈濟活動都會鼓勵邱振忠(左)一起前往。[攝影者:蘇鳴鳳]
圖右 :做慈濟,讓駱美花(左一)感受到助人的喜悅,與志工一起付出是她最開心的時刻。[攝影者:蘇鳴鳳]

圖左 :回臺受證期間,獲得特別安排與上人溫馨座談,邱振忠將上人對他的開示重點,記錄在手機裡。[攝影者:林振勝]
圖右 :駱美花(左)每晚都會在床前恭讀《無量義經》給邱振忠(右)聽。[攝影者:劉玉麗]

圖左 :湯祥霖(右)是邱振忠(左)在慈濟結識的好朋友,也因湯祥霖的勸慰讓邱振忠感到安心。[攝影者:劉玉麗]
圖右 :邱振忠打開手機,對著手機螢幕的字幕,談起和上人近距離接觸,上人給他的開示法語。[攝影者:陳國雄]

圖左 :邱振忠(左一)雙手合十,誦唱〈立願文〉時發願要生生世世走菩薩道。[攝影者:陳國雄]
圖右 :邱振忠左眼失明,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看電腦螢幕。[攝影者:劉玉麗]
圖左 :駱美花(左)向志工陳慈寶(右)訴說未做慈濟前,常常出國遊玩。過著吃喝玩樂的悠閒生活。[攝影者:劉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