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慈暉社三十九位同學 蒞臨環保站做環保
全球氣溫已經創下史上最熱紀錄,聯合國秘書長更提出,氣候變遷已經進入「全球沸騰」。武陵高中慈暉社連續四年,主動與慈濟志工聯繫,利用戶外教學,到環保站參訪及實作,他們除第一年到廣福環保站外,連三年便轉往就近的福興環保站,希望與志工共同為愛護地球盡心力 。
12月1日這天,天氣陰雨,慈暉社三十九位同學,搭乘遊覽車來到福興環保站,個個朝氣蓬勃,為環保站注入一股新氣象。
「歡迎,歡迎,我們歡迎你。」同學們一下車,慈濟志工羅月娥邊拍手邊唱歡迎歌,歡迎他們到來。她感恩社長這麼有愛心主動號召,「每年一到這時候,社長就會跟我聯絡說,我們慈暉社同學,要去環保站參訪體驗實作,要看你們是如何分類?還有看老菩薩如何認真在為地球努力。」
做環保無不希望爭取時間,讓地球環境崩壞速度更慢一點,慈濟志工簡清萬首先向同學們說明,做環保的意義及如何落實減碳,「我們都是過客,不要把地球毀在我們這一代,現在下雨都很集中,幾小時就下了幾百毫米,災難就是這樣造成,所以我們要改變生活習慣、消費習慣,惜福愛物。」
◎社長號召同學 為地球盡心力
實作體驗開始了!同學分成四組,分別到雜類區、拆解區、芭樂袋區、其它區。社長金映辰說話總帶著笑臉,與同一組的同學在其它區拆 PP回收袋。有感於人類,對環境傷害很大,所以想要為地球多盡一分力,去年他在芭樂區學分類,印象深刻表示,「中間那一層泡棉與塑膠袋,不能丟在一起要分開,我們幾十個人做到腰酸,很佩服師姑們,大家那麼有毅力,做了這一大堆分類,所以我想讓大家來體驗,垃圾分類造成的問題。」
慈暉社是愛心社,會到育幼院照顧小孩,做各種公益等。金映辰透過群組號召同學,學習自以為的垃圾,是如何做分類變成資源,「沒做分類會汙染海洋,影響人類生活,造成重金屬污染等,對其他生物造成傷害,會覺得心痛。」
生活中常見物品,真正要分類,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陳柏允同學是首次參與資源回收,「剛剛在拆解分享器,是把電線和螺絲分解,每一項都分類好,平時在學校或是在家裡,就是寶特瓶和鋁箔包分開,比較少會拆解到金屬類,都直接丟塑膠類回收。」
實作收穫多,從剛剛上課中,他也更清楚減碳在日常生活中就可做,「減少使用塑膠,比如外出買東西,攜帶環保碗筷或是杯子。」
◎每人盡點力 一起守護地球
連兩年來學環保站的廖文謙同學,看到阿公阿嬤在為地球努力很讚歎,「這些沒有人要做,但就是還有人在做,沒什麼報酬,就為愛地球,我覺得蠻感動。」
因先前分類過,廖文謙知道資源若沒有好好分類,會給環保志工添麻煩,「他們分的時候可能很髒,所以感觸蠻深,想說帶學弟妹一起來。」出門盡量帶環保碗的他也說,「如果將上課所學都落實生活,每個人都盡一些力量,真的就是在愛地球,地球就會改變。」
首次參加環保課的羅婕穎同學,從上課中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在為環保貢獻心力,「看大家都在努力,我自己應該做一些改變,從平常生活購買東西時,改善自己的物慾,對物質的需求不要那麼多,思考是不是真的需要,不要製造太多不必要的垃圾。」
拆解區拆分享器,她看到很多零件分類很細,感觸很多,「平常在學校,塑膠分塑膠,紙類分紙類,可是剛剛看過去,大家都認為是垃圾,志工卻再進行拆解,還有把寶特瓶製成毛毯,是一個很棒的利用,把垃圾變成真正需要的東西。」她希望以後,可以多努力把看似的垃圾,好好分類。
同學一趟環保之旅,從上課到展開環保實作,動手體驗資源回收,體會愛護地球、落實減碳重要性,共同疼惜地球。
圖左 :陳柏允同學(右二)和羅婕穎同學(右一)首次參與環保實作,體會愛護地球、落實減碳重要性。[攝影者:李明霂]
圖右 :環保實作,同學們認真學習拆 PP回收袋。[攝影者:李明霂]
圖左 :慈濟志工楊玉秀(左),教導慈暉社社長金映辰如何拆 PP回收袋。[攝影者:李明霂]
圖右 :小錢行大善,慈濟志工羅月娥,邀請慈暉社同學響應愛心商店,發揮愛心做好事。[攝影者:李明霂]
圖左 :學習做環保,武陵高中慈暉社同學一行三十九位,精神飽滿抵達福興環保站。[攝影者:李昭田]
圖右 :同學們專注聆聽慈濟志工羅月娥介紹環保。[攝影者:李昭田]
圖左 :慈濟志工簡清萬與同學們說明,套在芭樂袋上的塑膠袋及網套都可回收。[攝影者:李昭田]
圖右 :同學們在芭樂袋區學習分類。[攝影者:李昭田]
圖左 :連兩年前來學環保的廖文謙同學,看到阿公阿嬤在為地球努力很讚歎,「這些沒有人要做,但就是還有人在做,沒什麼報酬,就為愛地球,我覺得蠻感動。」[攝影者:李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