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南非風華又一章

E-mail 列印
來自南非的慈濟志工普里姆羅斯.維吉尼亞 (Primrose Virginia),2021年受證,法號:懿可,今年四十四歲。她曾是南非紅十字會志工,就像一株沉穩大樹。皮膚黝黑、豐腴端莊、頭頂濃密烏黑髮髻 ,口條清晰、幾分靦腆、幾分緊張。隨著訪談分秒過,其臉部線條漸漸柔和、 侃侃而談話大愛。

曾是南非紅十字會志工,做過家訪、愛滋病患輔導,也參加社區互助協會和兒童俱樂部,熱心助人不減分。

2023年11月15日回到臺灣,參加「2023年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於午齋時間接受大愛臺主播倪銘均的專訪。

◎ 一面之緣 投入慈善

她曾是別家慈善團體一員,在超商募款時,走進慈濟志工黃秋月開的店,彼此就聊起,分享她和慈濟的點滴。黃秋月引領她一起加入當地安親班或課後輔導;協助小朋友在安親班完成學校作業和安全維護。其間,令她感到最困難的是,不知如何面對一些無「出生證明」的小孩,真是一大挑戰。

因為在沒有制服、鞋子、物資……又無經費下,一方面擔心學校不能接受他們,又不能放棄不管,同時也要加以情緒安撫和教導,並為其找到出口,於是,她自告奮勇地投入行列。

與慈濟結緣,原來一直反對的母親是因為不了解慈濟。後來,母親由朋友口中得知,慈濟不只是慈善團體,亦是濟弱扶貧的佛教團體,人人放下自我,一心愛著天下人,足跡遍及全球各角落,在深入了解證嚴上人的為人和立志後,母親放下偏見,轉為支持。

慈濟志工懿可,加入訪視貧病孤苦、老弱無依並協助他們洗澡。除了物資發放外,於每星期三的供食站服務,並且還協助糖尿病、愛滋病……等重病患者用餐、用藥,並叮囑要定時服藥,千萬勿私自停藥或減量,以維生命穩定性;她也曾遇到一失明女士個案,臥病在床,每星期六都會主動去整理居家環境。

承上人的愛,肩負使命無畏懼。在每月的訪視重病患者中,剛開始,對愛滋病覺得深怕被感染。後來,透過慈濟醫院與志工了解認知,愛滋病並不會隨處傳染,遇有傷口、流血才會被感染。只要做好正確防護措施就不怕。

◎匯聚善力量 天下一家親

訪談的過程裡,她喜孜孜地說,在慈濟學到許多寶貴知識和意見,也在師父們分享中學到如何進一步幫助他人。尤其,母親節前夕,面對失去父母的土耳其小孩,於辦活動時,特別給那些孤兒分送溫暖和糖果,以填補母愛的缺口;在歲末年終時,也送上耶誕禮物……至此學到更多的關愛、更深層的膚慰。何況每年1月11日是南非定期舉辦的蔬食日,助益頗大,那也是上人推廣的德政之一。

「愛人就是愛自己。」這是她最喜歡的靜思語。她居住的城鄉是落後的。記得,在就讀高中二年級時,弟弟得了肺結核往生,令她頗為震驚,心中蒙上一層陰影,她家被全鄉人誤以為是下毒,便紛紛走避;後來,有人自告奮勇,結合慈濟人率先提出,破除肺結核病不是被下毒,並與三十幾位志工勤加宣導保健,並教導正確醫學知識後,使整村的醫療知識漸漸普及進而人心,溫馨落實社區。

黃秋月並跟她分享了證嚴上人的一灘血故事。上人在看到那位小產原住民婦女被拒抬回之後,發願成立「慈濟功德會」和蓋醫院,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她深受感動。

◎愛是無藩籬 讓法輪常轉

愛是無藩籬的。她本身不是佛教徒,但和做慈濟事並不違和也沒有衝突。 認識慈濟最大改變是,以前她吃肉,吃飯是用湯匙;但現在已改吃素,湯匙、筷子並用。如此改變用餐習慣,她適應得相當好。還有,志工們教她慈濟禮儀,美姿美儀,不但能遠離疾病又體態美觀,如:用餐身體要坐正,百病之源來自脊椎,脊椎不好,攸關身體健康好與壞、消化系統良與否……受用很大。

她喜歡慈濟每一首歌,進慈濟最大收穫是能淨化自己內心,放下貪瞋癡和憤怒,逐漸改掉壞習慣……

她說:「做慈濟是很辛苦的。但有了上人的法就不苦。可以滌沐人心,募款同時也募心,不但,提昇社區文化,解除紛爭,進階大宇宙,人生也跟著改善了……」

圖左 :懿可(右一)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她很開心回來吸收很多新的資訊和師父們的殷殷教導,她很清楚自己回去要如何做慈濟。[攝影者:李政明]
圖右 :懿可(左一)參與南非冬令發放現場的捐贈儀式,慈濟人如法如儀,整齊的隊伍一字排開,正等待受助著來領取大米。[攝影者:黃騰緯提供]

圖左 :懿可(左一)響應上人所推動的募心募愛活動,推廣五毛錢的「竹筒歲月」,募集善念,點滴匯聚共善,救助天下苦難人。[攝影者:黃騰緯提供]
圖右 :上人的法,讓懿可(中間站立)有能力去引導他人,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走出來。同時,她也從苦難的人身上看到堅強,讓自己成為有愛心的志工,見證人的韌性和生命力。[攝影者:黃騰緯提供]
圖左 :受訪之後,大愛臺主播倪銘均(左)和翻譯志工(右)與懿可歡喜合影。[攝影者:李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