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邊境的阿瑪衛生站 串愛成藍毘尼醫療典範

E-mail 列印
這天,馬來西亞人醫會護理師張美玲,領著慈濟志工和衛生站同仁及社區婦女志工,一起打掃阿瑪衛生站,歷經數月的修繕,如今總算接近尾聲。嶄新明亮溫暖的橘色外觀,與藍天相輝映,一掃當初陰暗斑駁的門面,不只硬體建 設,為了守護村民生命,志工一步步將其打造成藍毘尼的醫療典範。

藍毘尼第十二里阿瑪衛生站(Amma Health Post),距離印度邊界僅二公里,是服務當地病患及印度居民最多的衛生站,但落後的環境及衛生都令人堪憂。2023年5月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林靜憪帶領行政團隊,與新馬志工和醫療團隊實地勘查後,5月25日在阿瑪衛生站開鑿第一座水井,有了水資源後,綿綿的關懷就此跟進。

◎昏暗老舊 衛生站無經費

第十二里阿瑪衛生站,距離藍毘尼慈濟會所大約三十分鐘的車程。位居藍毘尼文化市最南方的一個里,因位處邊境,求診的病人絡繹不絕,不過站裡沒有醫師,只有醫護人員,作為服務最多病患的衛生站,卻連基本的水資源都沒有。

在黃土路邊的衛生站,車子經過沙塵便漫天飛揚,兩層樓建築物,二樓因欠缺資金,工程停擱了幾年,至今無法使用。衛生站的負責人拉吉斯(Rajesh),向公部門提出申請希望能將二樓修建完整,解決樓下病人擁擠情況,無奈市府苦無經費。

「在尼泊爾你一病就很麻煩,因為當地的醫療服務也不是很完善,他們對自己的健康意識也不高。」馬來西亞分會副執行長陳吉民醫師(濟連),面對基礎建設落後,醫療資源匱乏的阿瑪衛生站,說出心中的擔憂。

「那個檢查臺都生鏽,裡面幾乎是非常的陰暗,可以說病患在那裡,當然不安全。」眼前老舊雜亂無章的景象,著實令副執行長林靜憪不捨,至於要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們,大家熱烈討論。因為志工明白唯有自己守好自己的環境,公共衛生做好,才能降低村民罹病率,這也成了志工們勢在必行的計畫。

2023年5月25日,志工們在阿瑪衛生站開鑿第一口水井,深達五百公尺,除了提供醫護及病患乾淨的水源,也解決住在鄰近鄉親的飲水問題,改善生活品質。有了維持生命的水資源,志工修繕阿瑪衛生站的任務接踵展開。

◎修繕醫療 成為村民依靠

醫療團隊除了增強建設,也關心鄉親的健康,由於近月來染上眼疾的病患眾多,8月 17日志工親自再送上二百支的眼藥水CIPROFLOXACIN到衛生站,由同仁康真(AMN Kanchan)簽收,解決站裡藥品匱乏的問題。

而營建團隊連日的準備,8月 27日透早,雪隆分會志工吳儀榮(惟端)領著志工們一行六人來到衛生站,為當初被建商耽擱工程的一樓及牆壁上漆,應里長哈里克什(Harikesh Lodh)要求顏色以紅或橙色為主,以及為了讓來看診的村民,免於日曬雨淋,將在屋簷下搭建遮雨棚;也為了減少屋前黃土地,下雨泥濘難行或風大沙塵漫天,決定鋪設水泥地。

原本預計一天的工程,偏偏遇到時不時就斷電的問題,營建團隊不怕繁瑣,隔天(8/28)一早還是依約前來,大家齊心協力,趕在十點看診時間前完工。里長哈里克什也前來關心,為凸顯慈濟人文,吳儀榮特意準備尼泊爾文的靜思語「口說好話,身行好事,腳走好路。」噴漆在大門的左上方。

靜思語深得里長的心,志工邀約他親自將好話烙印在牆上,也把握機會向病患解釋其意義,在一遍遍的複誦下,愛也輕輕記下。

「尼泊爾的衛生體系裡面,衛生部有一個叫做最低標準(Minimum Standard),就是對每一個衛生站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我們會針對當地的這個指南,提升到符合衛生部的標準。」陳吉民醫師細細解說衛生站目前的現況,本土醫療志工哈里(Hari)特地來到站裡了解。

「我們必須每六個月執行一次並審查一次,過後該報告將提交給市政府辦公室。」經由同仁的解說,醫療志工著手研究MSS(最低服務標準)圖表是如何審查和計算。陳吉民醫師告訴大家努力的方向:「當今,我們就把先把硬體提升,軟體方面,我們會繼續給醫護人員們陪伴跟培訓。」

一路走來,志工信念如初,就盼醫護人員,抱著「以人為本」的精神,來為鄉親們服務,成為村民的依靠。

◎愛藏細節 清掃塵淨光生

經過志工們不懈地努力,阿瑪衛生站終於有了不一樣的面貌。換上顯眼的橘色外牆,象徵著全新的開始。12月1日,張美玲(慮俛)號召四位本土志工,十五位女性社區健康志工及七位衛生站同仁,一起清掃衛生站,大家共同一心,為的就是讓當地居民有個更好的就醫環境。

「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舉辦打掃衛生站活動,打掃衛生站的主要目的是,我們也應該愛護衛生站,就像愛護自己的家一樣。」哈里在長期的慈濟人文薰陶下,如今不只是醫療志工,無私付出、推己及人的大愛精神,他體現在日常。

在志工的引領下,大家搬桌抬椅,屋簷、窗櫺仔細擦拭,物件、醫療用品細分定位,每個細節都不馬虎。人多力量大,張美玲由衷讚歎真心感恩:「我們原本計劃花兩個小時打掃兩層樓,但是只用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便完成所有的清掃工作,大家都很高興,整個過程也非常順利。」

為了讓愛永續,她不忘提醒婦女志工們:「這裡是我們的家,我們一起把這裡當成是我們的家,所以不應該只打掃一次喔!」

「我們從來沒有這麼做,如今因為有志工的指導,我們會保持衛生站的清潔,如果衛生站不清潔,我們也容易生病。」婦女志工潔帕里(Jaypari Muraw)勤快的身影,清掃後看著塵淨光生的環境,付出的歡喜油然而生,令她有感而發。

阿瑪衛生站的負責人拉吉斯,一直期盼自己的衛生站能夠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如今站裡站外煥然一新,也總算完成了多年的心願,感激之情滿溢,他一句句道出心中的感恩:「首先,我衷心地感謝慈濟基金會,感謝各位對於阿瑪衛生站修繕計劃的支持,如果沒有良好的衛生和清潔,我們的健康將會受到影響,所以這是非常必要的。」

◎故事未完 衛教培育跟上

修繕工程暫告一段落,志工定期還是回來關心衛生站的運作,也適時地提供建議,拉吉斯把握每次因緣與醫療團隊進一步商討,衛生站内該提升的配備與軟體規劃。

「感恩慈濟幫忙十二里建立水泵和修缮衛生站,未來還需要慈濟的幫助來發展衛生服務,幫助村裡許多貧困人。」12月 11日,志工如期又來到衛生站,里長哈里克什一聽聞志工的到來,急忙趕到,熱情地邀約大家到辦公室敘談,感恩之外,他一再強調一定會密切與志工配合,為了村民,彼此有了共同目標,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營建團隊改善了衛生站的硬體設備,醫療志工緊接著開辦「衛教講座」,12月17日,邀約護理人員與社區婦女志工,在阿瑪衛生站聆聽志工分享「高血壓知識」,志工備好簡報,因電力不穩,時常造成斷電,志工換個方式,透過「問與答」熱絡地互動,來解釋高血壓這隱形殺手。希望大家能夠一傳十,十傳百,告誡村民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知識。

陳吉民醫師明瞭醫療的硬體設備,慈濟能很快提供,但醫療專業人才的培訓也得跟上。衛教外,團隊也與寰宇教學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培育醫護人員,全方位提升醫療水平。

愛,連結所有有心人,大家致力讓阿瑪衛生站成為邊境守護生命的典範,發揮影響力,故事將一直說下去。

圖左 :2023年5月25日慈濟志工在阿瑪衛生站開鑿第一座水井,有了水資源後,綿綿的關懷就此展開。[攝影者:廖月紅]
圖右 :修繕前,志工們實際勘查,了解衛生站的情況,計畫建設方向及項目。[攝影者:黃惠婉]

圖左 :為了讓來看診的村民,免於日曬雨淋,營建團隊在屋簷下搭建遮雨棚。[攝影者:不詳]
圖右 :靜思語深得里長哈里克什(中)的心,志工邀約他親自將好話烙印在牆上。[攝影者:不詳]

圖左 :在志工的引領下,大家搬桌抬椅,屋簷、窗櫺仔細擦拭,每個細節都不馬虎。[攝影者:吉祥]
圖右 :醫療志工親自再送上二百支的眼藥水到衛生站,由同仁康真(AMN Kanchan,右)簽收,解決站裡藥品匱乏的問題。[攝影者:哈里]

圖左 :醫療志工關心衛生站的運作,村民的健康,來到站裡關懷婦女們疫苗的施打狀況。[攝影者:張美玲]
圖右 :阿瑪衛生站負責人拉吉斯(右)把握每次因緣與醫療團隊進一步商討,站內該提升的配備與軟體規劃。[攝影者:洪德謙]
圖左 :醫療團隊邀約護理人員與社區婦女志工,在阿瑪衛生站聆聽志工分享「高血壓知識」。[攝影者:洪德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