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巴黎 再遇藍天白雲

E-mail 列印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來自法國的高愛林別上胸花的瞬間,內心悸動。「上人賜了我法號,我現在有自己的慈誠證,從心理層面來講,給自己一個交代,另一個層面,要開始去學會更多的承擔了。」高愛林說出自己走了十年的 慈濟路,圓滿受證慈誠的期望,並思索著受證的意涵及肩負的使命。

2013年因天津同事邀約接觸慈濟;2015年來到法國遊學,2016年在巴黎街頭看見一群藍天白雲,心情激動又興奮,主動上前詢問慈濟會所位置,慈濟因緣接上了,更完成心中的期望。

◎茹素護生愛無礙

2013年,高愛林在天津接觸慈濟,參與志工一個月後便嘗試茹素,從逐漸少吃肉到不吃,可是家人很反對接觸宗教、更反對素食,理由是蔬食不夠營養會影響健康。

但透過讀書會課程中的營養學,了解蔬食是最健康的飲食,對身體是最沒有負擔的,不僅不會因口欲而殺生,更是環保愛地球最有效的做法。

高愛林和家人、朋友分享茹素好處時,朋友總是抱怨:「這你也不吃,那也不能吃,跟你出門真不知能吃甚麼。」茹素推素這條路並不好走,他從初期與家人、朋友在餐桌上的對抗,到後期能淡定從容自在茹素,一晃眼也已十年了。走在茹素道路上不懈怠,盼能影響身邊周遭的人,帶動更多人茹素護大地。

◎把握當下行善行孝

高愛林在天津時參加《父母恩重難報經》演譯,內心的感觸很大。回想家中扮演嚴父角色的父親,雖說父愛如山,但父親卻不太會表達。演繹之後他意識到行善行孝的重要性,當他跪著幫父親洗腳擦腳報親恩時,父親感動得哭了,一股暖流在彼此心靈緩緩流淌著。

高愛林感性的說:「加入慈濟最大的改變是懂得付出。」人不能老是只想到自己。因長年在外,如果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那就做能力所及的事情。到老人院服務長者、到社區發放熱食、衣服,參與訪視關懷等,用父母給予的身體行善,就是盡最大的孝道。他表示,「行善行孝不能等」是上人讓我們做的事情,肯定不會有錯。

加入法國團隊後曾參與葡萄牙水災及義大利地震賑災,極端惡劣的氣候造成無辜人命損傷及財產損失,此時深深體會上人所說四大不調。無常的現前,看到災民一夕之間失去所有,體會了見苦知福,要惜福再造福,就如這次回臺灣受證,在第四梯海外受證營圓緣完後,仍把握機會到花蓮慈院當醫療志工。「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這句話一直牢牢記在高愛林心中,緊緊把握當下。

◎調和聲色人圓事圓

生命盤點課程中聽了紀媽咪(靜暘)的分享,如果一個人心地再好,脾氣和嘴巴不好,也不是一個好人。他覺得自己脾氣不是很好,慈濟十戒中的「調和聲色」還要再努力學習。

他想,如果要做一個上人合格的好弟子,就要把上人的法融到心裡面。當與人意見不合時,總是想起靜思語:「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發好願。」這是一個學習佛法的過程,在做的當中藉事練心,調伏自己心態學習柔和聲色,以善解包容去體諒對方,才能人圓事圓理也就圓了。

他認為要當慈濟志工是很嚴格的,與一般的義工有很大的不同。高愛林所謂的嚴格是慈濟志工要有人文,慈濟人舉手投足,行住坐臥中行儀如律,雖然規距很多,但都是調伏自己習氣。要把莊嚴的威儀融入生活中,威儀是無聲的說法,臉上時時擦上慈濟面霜,提醒自己「團體之美,美在個人」。

◎受證是承擔的開始

法國的團隊,慈濟志工人數不多,高愛林在年齡層上,是比較年輕的。他承擔音控,在資訊技術或資訊軟體上,會比資深志工懂得多一點。他仍是上班族,時間上無法全天投入,但只要有勤務,都會事先調度工作時間,因為慈濟人是「做慈濟不請假,要請假做慈濟」,盡力做、用力做,來承擔如來家業。

高愛林回想自2013年初次接觸慈濟,便愛上這個很嚴格的志工團體。2016年在巴黎看到久違的藍天白雲後,再次牽起慈濟因緣,重新投入志工行列,正式加入法國慈濟人的隊伍。

一路上,法國慈濟人彼此陪伴,彼此成長。他不敢想像,如果那年沒有接觸慈濟,現在的他會是什麼樣子?而現在,他很清楚知道,自己是慈濟一份子,並以須彌山上的一隻小螞蟻來勉勵自己,不忘初心。

圖左 :高愛林走了十年的慈濟路,終於圓滿了受證慈誠的期望,成為慈濟大家庭的一分子,挑起如來家業,並以須彌山上的一隻小螞蟻來勉勵自己,不忘初心!。[攝影者:廖世淙]
圖右 :高愛林(後排右一)在法國聯絡處與夥伴們一起承擔勤務[攝影者:高愛林提供]

圖左 :高愛林(左一)在耶誕節時與法國團隊準備發放的禮物[攝影者:高愛林提供]
圖右 :高愛林分享要當慈濟志工是很嚴格的,慈濟人舉手投足,在行住坐臥中行儀如律,莊嚴的威儀是無聲的說法。[攝影者:廖世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