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加入教育志工 付出之餘收穫豐

加入教育志工 付出之餘收穫豐

E-mail 列印
志玄文教基金會大里終身學習教育中心,成立即將屆滿一周年之際,於2023年11月25日下午在大里靜思堂舉辦諮詢與教育志工研習,平日志工們各自為自己承擔的班級熱誠服務,卻未必認識彼此,藉著研習的機會,除了 強化使命感,更可以讓大家進一步交流。。

◎ 熱情四射 活力開場

「今天要歡歡喜喜、快快樂樂!」教聯會老師魏秋月,一開場就高聲歡呼,並以〈歡喜在一起〉的歌曲,與志工楊雅超一起帶動〈相見歡〉,親和力十足的魏秋月,以真誠開朗的笑容,讓原本就充滿熱情的志工們,更加完全放鬆互動。

在歌曲的間奏時間,大家需找不認識的夥伴,以手背對手背的方式反轉握手,彼此互相介紹,並牢記對方的名字,只見大家一到間奏,面對面就開始笑,高規格的握手讓許多人摸不清楚正確的方式,卻帶來歡笑連連。

「祝妳健康美麗!青春有活力!祝妳幸福……」熱情的祝福語也一一出籠,笑聲加上祝福聲,整個會場暖烘烘的好不熱鬧,這一開始的「相見歡」,立即帶來滿滿的正能量。

◎負有使命感 年齡沒問題

「上人說:『有形的教育在學校,無形的教育在社區』,因此教育應推廣到鄰里,將好的種子散播在每個人的內心。」大里靜思堂社教總召集人志工林珠如,首先軟軟柔柔地跟志工們分享。

擔任總召很辛苦,林珠如幾乎天天報到,大小事都要用心了解及協助。「如果心中沒有承擔的使命,無法走到今天。」年齡七十四的她深感上人的志願需有弟子承擔,因此擔起重任,但慈濟事非一個人能成就,因此她很感恩所有往同一個方向前進的法親家人。

大里靜思堂是志玄文教基金會的第十七個終身學習教育中心,於去年十二月正式營運,當時有十九班三百四十五人,如今已是第四期,增長到三十二班五百四十八位學員。林珠如欣慰地說:「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教育志工在每個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社教中心與學員及老師的橋樑,也是學員的凝聚力量。」林珠如推崇教育志工的重要性,透過課程能接引社區菩薩進慈濟,她希望大家都能用心投入,讓慈濟千秋萬世延續。

「相信每個進來志玄的人都是我們的有緣人,用真誠的心接引他們了解慈濟,讓他們感覺如同回到自己家般輕安自在,這是我的願望。」提供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讓老師安心傳道授業解惑,學員幸福學習並快樂成長,志工相互補位歡喜付出,就是林珠如的期望。

◎五心級服務 用心是專業

「志玄的特色在於每班都有教育志工,他們要用無比的耐心、細心、貼心、愛心跟用心,來服務每一班的學員。」執秘廖佩玲分享教育志工的責任與使命,特別強調「五心級」 服務的重要。

教育志工的服務內容包含開課前提醒學員與老師,上課前做準備,課程中陪伴,下課要善後,並要用心經營班級,關懷班上的學員,也要隨時注意老師是否需要任何協助,因此特別需要運用這「五心」。

「上人對教育志工有特別的期許,他們就如人文老師,一言一行代表著慈濟的形象,時時刻刻在教化班上的學員,是慈濟的活動看板。」廖佩玲行事嚴謹,對維護慈濟形象特別重視,也強調教育志工要注意自己的儀表,且時時面帶微笑。

謙稱自己還在學習的社教值班窗口廖翠燕,不習慣上臺說話,承擔的使命感,卻讓她侃侃而談近二十分鐘。

她分享值班志工是以爸爸媽媽的心,在關照所有教育志工、職工、諮詢志工、老師及學員,全面關懷社教中心的整體運作。

而諮詢志工分早、午、晚三班就如社教中心的總管家、總保母,十八般武藝要樣樣精通,除了維護環境整潔,還要接聽中心的諮詢電話及接待會眾,做到全方位的關照,且要眼明手快,常帶笑容,語氣溫柔。

「能讓人人安心、歡喜,就是最有價值的人生。」廖翠燕分享自己只要看到學員的笑臉,就會覺得付出相當有價值。

資深的照相志工王秀吟承擔人文真善美窗口,為了把拍照的技巧與傳輸的竅門傳授給大家,今天首次站上講台分享,她的聲音因緊張而有點顫抖,仍堅持著把她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她長期為社區的每位志工留足跡,當需要運用時,就能很快找出所需的照片。要求完美的她,常常不眠不休為社教班整理照片,聯區人文真善美窗口林雪花以「居功厥偉」形容她無所求的付出。

在臺中靜思堂為社教課拍照已有九年時間,1951年次的王秀吟抱著為社教與慈濟留歷史的使命,盡形壽獻身命,她希望大里中心也可以從一開始,就保存好社教課的歷史足跡。因此特別呼籲大家拍照時要抓好角度,使用統一格式,傳檔時要記得傳送高畫質的原始圖檔。

◎當教育志工 處處結好緣

賴秀娟謹遵上人「小家庭要顧好,大家庭也要顧」的教誨,在家庭與工作允許的範圍內,承擔「礒谷力學」及「情境管理」兩堂課的志工。

去年是社區志工、今年見習,明年要參與委員培訓,賴秀娟感動地說:「我要成為上人的第一代弟子!」在情境管理課程她學到放慢腳步,看自己的內心情境,因此,和孩子的關係變好了,也學會祝福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擔心他。

「生命必須要有福田,在服務別人的過程中,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賴秀娟很開心能在社教中心廣結善緣,她發願要盡自己的能力努力做。

「志玄教育中心是學習善念的地方,讓我們的生活有智慧,參加志工行列,讓我真正感受到,付出是這麼的快樂!」謝鴻敏是手抄無量義經的隨班志工,在這裡她學會了基本的音控,在做中學,學中覺,也感恩志玄同仁蘇育慧帶給她安心的力量。

「微笑的雪娥師姊、眼睛亮晶晶、動作迅速,溫柔體貼對待每位學員,這是我要和她學習的地方。」可愛的謝鴻敏如是讚歎她的搭檔陳雪娥。在慈濟的大家庭,她體會到上人說的「福從做中得歡喜」。

「分享及學著去說,也是一種布施。」抄經班陳美君老師曾如此對吳嘉琪說。

吳嘉琪是手抄無量義經班的第一期學員,在上過兩堂課之後,開始承擔布彩繪美學的教育志工。她是容易害羞的人,從一開始的侷促不安,到現在的自在,對她來說就如一場奇幻旅程。她除了不斷學習新的事物,認識不同的人,也投入書軒、香積、環保等慈濟志工勤務,不停地突破自己。

廖秀香與陳雪娥是她承擔教育志工的啟蒙者,她們的熱情活力、溫暖與盡責,成了她學習的典範。「教育志工可以讓學員感受到溫暖與關懷,是非常棒的機制!」嘉琪曾在其他機構上過課,志玄特有的教育志工,讓她特別感動。

「在社區中有志玄文教中心是民眾非常好的福利,能讓退休的民眾活到老、學到老,豐富他們的生活。」嘉琪希望志玄能夠更推廣出去,讓許多人能參加,提高社會的幸福指數。

高鳳玲成為慈濟志工已有一段時間,在「健康蔬食」課程,她看到講師黃瓊誼為推素所做的努力,除了為大家準備大量的食材,還會分享很有啟發性的精采小故事,最讓她感動的是,黃瓊誼即使身體不適,仍然撐著授課,真的是推廣素食不遺餘力。

「素食帶給我們健康與心靈環保,讓我們的日子過得更好,且能愛護動物,讓地球更乾淨,希望大家有機會來參加我們的蔬食課。」高鳳玲說出蔬食的好處,並呼籲大家一起學做可口的蔬食料理,為家人變化不同的菜色,讓吃素能持之以恆。

受到幾位社教志工的稱讚,陳雪娥謙稱自己沒有那麼好,只是盡本分做該做的事,關懷需要關懷的學員,簡短的分享,更能感受到她的貼心。

◎講師的靠山 學員的老師

「志玄教育志工是學員的書僮,也是他們的老師。」研習進行到尾聲,合心組隊湯春元對志工們的付出表示敬佩與肯定,劉秀美也一如既往地輕鬆逗趣,問候大家並互動,合心組隊是志玄中心強大的支撐力,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能得到他們的全力協助。

「授課後才知道你們非常非常重要,是我很大的後盾,有妳們真好!」健康蔬食課程講師黃瓊誼充滿活力地表達內心的感恩,並說自己是最大受益者,能夠一做就是一年,都是因為有志工當靠山,讓長期有腰痛問題的她,有毅力支撐下去。

「上人說『教育是不能等的希望』,教育是一輩子的事,因此志玄是終身學習教育中心。」職工同仁蘇育慧也感性致詞,強調慈濟是培育菩薩的訓練道場,而願意來承擔功能的菩薩,願力都很大,是她堅強又穩定的後盾。

「教育是捨、無私的付出,每份工作都會有壓力,也會遇到不可逆的考驗,要轉變心境,才能讓我們的承擔變得法喜充滿。」蘇育慧以洪蘭的影片分享,即使高齡八十幾歲,海馬迴的細胞仍能再生,因此人是終身都可以學習的。

司儀林俊男也霸氣說出自己的期許:「我們讓學員人數衝到一千位好不好!」大家也豪氣地回應「好!」讓林俊男不禁笑開了。

能為更多社區民眾服務,讓大家在學習中得到更多的成長與快樂,並進而了解慈濟,成為菩薩道上的一員,是志工們對志玄文教基金會大里終身學習教育中心的深深期許。

圖左 :「祝妳健康美麗!青春有活力!祝你幸福……」熱情的祝福語也一一出籠,笑聲加上祝福聲,整個會場暖烘烘的好不熱鬧,一開始的「相見歡」,立即帶來滿滿的正能量。[攝影者:張福龍]
圖右 :年齡七十四的林珠如深感上人的志願需要有弟子承擔,因此擔起重任,但慈濟事非一個人能成就,因此很感恩所有往同一個方向前進的法親家人。[攝影者:張福龍]

圖左 :林珠如介紹各功能窗口與職工同仁給教育志工們認識,她們都是志工最有力的靠山。[攝影者:張福龍]
圖右 :甚麼事都要做的執秘廖佩玲分享教育志工的責任與使命,特別強調「五心級」(耐心、細心、貼心、愛心、用心)服務的重要。[攝影者:張福龍]

圖左 :在臺中靜思堂為社教課拍照已有九年時間,1951年次的王秀吟抱著為社教與慈濟留歷史的使命,盡形壽獻身命,她希望大里中心也可以從一開始就保存好社教課的歷史足跡。[攝影者:張福龍]
圖右 :職工同仁蘇育慧感性致詞,強調慈濟是培育菩薩的訓練道場,而願意來承擔功能的菩薩,願力都很大,是她堅強又穩定的靠山。[攝影者:張福龍]

圖左 :司儀林俊男也霸氣說出自己的期許:「我們讓學員人數衝到一千位好不好!」大家也豪氣地回應「好!」這樣的回應,讓林俊男笑開了。[攝影者:張福龍]
圖右 :謝鴻敏是手抄無量義經的隨班志工,在這裡做中學,學中覺,也真正感受到付出的快樂。[攝影者:張福龍]
圖左 :受到幾位社教志工的稱讚,陳雪娥謙稱自己沒有那麼好,只是盡本分做該做的事,關懷需要關懷的學員,簡短的分享,更能感受到她的貼心。[攝影者:張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