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年輕新世代 綠色代言人

E-mail 列印
年輕人思考多元有魄力,可以為綠色代言、也能為環保獻力;甲州綠色工藝機構第六年舉辦「綠色生活營」,邀慈濟和各單位攜手護航,讓學子從見學和DIY體驗中,加強環境保護概念、啟發更多創意新思維。

馬六甲市 議會於2013年成立甲州綠色工藝機構(Perbadanan Teknologi Hijau Melaka),陸續舉辦不同活動,例如各地點的資源回收行動、或獎勵致力於綠色行動的團體單位、或提供講座宣導等,藉以加強及提升人人的綠色行動及環保的意識。

◎創意新思維

打從2018年起,該機構和教育局合作,舉辦一年兩次綠色生活營,公開讓中小學生參與;2023年12月5日至7日已是第六年第二次舉辦,地點臨近馬六甲休閒公園的一座度假村,州內共十二間學校、六十位中一至中三的學子一同參與。

這次營隊主題為「氣候變遷及生態創新與變革(Perubahan iklim dan eco-inovasi)」,三天計有尋寶和探險遊戲、種樹環節,還有系列課題分享,引導學子從氣候變遷課題中,尋思年輕一代肩負的責任與使命,並且動動巧思,例如將「寶特瓶變身花器」、「衣服化作環保袋」及「回鍋油變成蠟燭」等有趣環節,啟發年輕人更多創意思維。

配合以上課題,主辦單位特別邀請農業局、氣象局,大學講師和慈濟馬六甲分會代表,在不同時段出席分享,打開視野並賦予行動,為學子的綠色代言及環保大使護航鋪路。其中慈濟代表在第二天分享,主題為「環保3R.創新Upcycling」概念,志工建議分享「環保5R」,獲主辦單位接納。

該生活營籌委們都非常年輕,其中生活營主席、也是綠色工藝機構的傳播與綠色教育副主任莫哈末哈茲(Mohammad Haziq Aslah bin Abdul Wahab)先生透露,打從第一年生活營開始,該機構就邀請各界、如馬六甲固體廢料管理機構(SWCorp),工藝學院、大專學府、政府機構等單位合作,一齊教導年輕人攜手愛護環境,從小培養愛國情操。

早在今年10月間,慈濟愛極樂環保教育站的「永續環境教育展覽館」啟用,甲州綠色工藝機構代表受邀出席,對手工體驗和展示區感興趣,特別是看見志工巧思將雨傘布縫製成圍裙、衣服化身成環保袋等,認為符合來臨綠色生活營提倡的其一概念——Upcycling,遂邀請慈濟出席分享,並帶動學生實際DIY體驗。

與此同時,該機構成員也特別到環保教育站,去收集約八十個寶特瓶,供學員在生活營中使用。

◎二次新物命

「Upcycling」是指將被視為垃圾的物品,經過創意改造,轉化成具有更高價值新產品,又不完全破壞物品的原型。它也稱創造性再利用,而在慈濟,則是志工熟悉的資源再循環、物命延續的一種方式。

講師楊明富(濟擇)透過圖片展示Upcycling成品,例如鐵罐、寶特瓶、棄用得輪胎等,經過裝飾、美化,變身成花器和花盆;又或將飲料包裝袋洗淨、巧手編製成手提包,還有牛仔褲可縫紉再製成包包或精美袋子等。

負責DIY體驗環節的志工黃秀蓮(懿祥)則現場帶來其展示品,例如將嬰兒褲子裁剪縫製成袖套、雨傘布製成的圍裙等,精細的成品讓學員嘖嘖讚歎「好漂亮!」也有工作人員趨前詢問,她們可以請購嗎?只要花點巧思,就能貢獻物品二次生命,還能緩和衣物因「快時尚(備註)」而被迅速淘汰的危機,從中減緩地球負擔。

Upcycling對現場學員或工作人員來說,或許很新穎,但看見志工的照片和展示品,赫然發現,只要發揮巧思、創新和創意就在身邊!

接著,在場每位學生都可領到一件,志工從惜福區帶來衣服,在志工引導下裁剪、打結,DIY將衣服化身成環保袋。期間,有學員將裁剪剩下的布料變成短圍巾、帽子等,也有不少學員拿著手上的衣服久久不動,問工作人員說:「我可以不剪嗎?這衣服太漂亮了!」

製作過程相當簡易,只是在最後打結,時刻需考考年輕人的專注和敏捷,因為做對了,可變成袋子裝物;打錯結不但裝不了物、還會糾纏不清,慶幸的是年輕人反應快,許多人一點就通。

除此之外,志工楊明富也附加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和環保5R概念,即拒絕(Refuse)、減少(Reduce)、重用(Reuse)、修理(Repair)和資源回收(Recycle)。這是五項基本原則,生活營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比較熟悉其中3R——減少、重用和資源回收,今天從志工分享,可加深了解多二項原則。

◎值得被推廣

年輕的安迪(Andy Muhammad Tariq Hafizi)是最早完工的學生之一,他很歡喜展示其作品,認為這很好玩,只是打結方面比較考功夫,他也讚歎身邊夥伴勇於接受挑戰!「營隊讓我們了解現在所處的環境,人類的所作所為,會對環境造成絕對的影響;例如焚燒衣服會加劇煙霾的形成,隨手丟棄垃圾會讓河流溝渠阻塞等等。環境生態被污染破壞,我們可以做的是減少垃圾、不隨手丟垃圾。」

「如果人人都能學會『5R』,可以幫助減少地球負擔。減緩氣候變遷,尤其是年輕人更應肩負守護家園的責任。我的媽媽是日本人、爸爸是汶萊人,我從小就知道環保很重要,所以穿不下的衣服除了送人,我會思考做其他用途。」今天課程讓安迪溫故知新,衣服做成袋子的每一步驟。

年輕的莫哈末安瑪(Muhammad Ammar Al- Hakim)埋頭苦幹編織衣服,並提到營隊課程是新的學習,像自己也切身感受到現今氣候變化無常,故對前一天課程分享的空氣污染,氣候升溫等有共鳴。

他說,家人會將衣服送人,回鍋油拿去賣,瓶瓶罐罐拿去資源回收。今天從志工分享中聽見「環保5R」,他有多一層學習,此外也認識將回收物變化成另一種產品方式,增加其價值,這是很特別、很值得推廣的事。

小女生諾.娜吉哈篤斯(Nur Najihatus Solehah)說,學校設有環保角落,定期收回收物,師生動員每月一次進行分類,故她對「環保」概念並不陌生。今天透過生活營更加明白,天災或環境破壞是人類造成,更要保護環境,避免動物瀕臨絕種。她最喜歡用寶特瓶製成花器的環節,也很努力完成今天志工賦予的任務,好玩之餘也有些捨不得,因為衣服太漂亮了,讓她一度不捨得裁剪。

中三的王潔銘是營隊中少有的華裔面孔,她說學校有十多人想要參加這營隊,奈何只有五個名額,而她是其中的幸運兒。她說,雖然學校還未開始強力推行資源回收,但她對「環保」名詞並不陌生,只因阿姨是慈濟人,經常從回收站帶回東西給她們,如杯子,書包,衣服等。她說:「我不介意穿二手衣,因為很多衣服都還很新!」

「今天的upcycling對我來說是新的認識,我平時都有看見寶特瓶做成花器,只是志工用衣服做成袋子、展示用雨傘布做成圍裙是第一次見,真的很漂亮呀!」 她在家也有落實資源分類,並很「驕傲」地說道,環保5R,只有修理(Repair)她無法做到,但是今天學了Upcycling,也許不必修理,也有辦法賦予物品新生命呢!

負責與慈濟接洽的工作人員諾法蒂哈(Noorfatihah Shahiera binti Rusli)透露,早前去峇株安南慈濟環保教育站收集寶特瓶的時候,對站內用一鋁箔板建蓋而成的空間感印象深刻,沒想到收集飲料盒內地鋁箔包,可以作此大作用,因此她也在家收集相關物品。

這次,她也是生活營的主要籌委之一。她說,年輕新世代,需要為綠色代言,為環境保護發聲,只要看見學生從中受益,可以帶回所學習的知識,回去實踐再分享,這群年輕人,就是她們心目中的「綠色環保大使」了!

備註:
「快時尚」是指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將時裝週中,展出的潮流服飾推出的商業模式。對於消費者來說,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以低廉的價格,買到新潮的服飾;不僅快速方便、款式多樣性,而且物品以平價路線吸引群眾目光,消費者買的是流行與衝動,非全然的必要性。

圖左 :透過見學和DIY體驗、年輕新世代,加強對環境保護宣言。[攝影者:陳聯喜]
圖右 :負責教育宣導的莫哈末哈茲(站者中),在營隊邀請各單位一起教導年輕人攜手護家園。[攝影者:陳聯喜]

圖左 :慈濟志工楊明富與學生分享「環保5R」原則,並展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攝影者:陳聯喜]
圖右 :年輕的安迪,歡喜展示其完成的作品。[攝影者:陳聯喜]
圖左 :王潔銘(前左)在營隊中認識upcycling新概念。[攝影者:陳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