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新加坡環保三劍客 享受回家的感覺

新加坡環保三劍客 享受回家的感覺

E-mail 列印
因為疫情關係,沒有因緣回到臺灣接受上人的授證。2020年透過簡單的受證儀式,黃兆偉、余惠惠、余元元三人,從新加坡執行長手中領受委員證,但心中總覺得不踏實!2023年把握因緣回花蓮參加「2023年海外培 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三梯。

◎緣深 找到路不怕路遙遠

「緣深不怕緣來得遲,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來自新加坡的余惠惠第一次回心靈的家,媽媽希望他們回來臺灣,享受受證的喜悅,享受回家的感覺。

慈二代余惠惠,母親是慈濟人,2003年開始和先生黃兆偉、妹妹余元元跟著母親做環保,十幾年從不間斷。因為三人在同一個功能組「環保和培育」,新加坡慈濟家人稱他們為三劍客,因此有環保三劍客的美稱。

每年參加歲末祝福時,從播放的大藏經,看見慈濟大愛無國界,幫助眾多苦難人,余惠惠內心深受感動,想用行動多付出,但因緣卻不具足。2013年首次參加入經藏《水懺》演繹,三劍客才正式穿慈濟灰衣志工服,也接受志工的培訓,一步一腳印,在2020年受證。

從沒想過要趕緊受證,只願意做個「快樂志工」,是環保三劍客的單純心思,所以承擔灰衣志工十年間,上的培訓課比別人多,慈濟道路也走得很純熟,呈現出靜思家風的道氣。

◎三個臭皮匠 勝過一個諸葛亮

環保志業是還沒成為灰衣志工就開始投入,余惠惠說:「做環保多年,經驗的累積,成為我們承擔環保志業的基礎。很幸運地!在新加坡的第一個環保點,我們體驗過環保日,參與新加坡第一個慈濟環保教育站的籌備工作。今年更承擔慈濟永續生活館開幕的籌備準備勤務,歷經從低頭做環保,到抬頭說環保的轉型,因緣非常殊勝。」

「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余元元接著說道,可以和家人一起籌備和規劃活動,舉辦活動,參加活動,就能一同學習和成長。而且和家人一起精進做慈濟,會更有動力,因為互相勉勵,如果有人懈怠,可以相互警惕,做彼此的樑柱。

坐在一旁的黃兆偉分享:「在新加坡有一間連鎖珍奶店,因不肯用客人的環保杯裝珍奶,當下覺得商家太不環保,大眾想出一份力,卻被拒絕。於是自己寫了一封電郵,給政府的有關單位。」當局回應,政府已提倡消費者盡量用自己的環保餐具,減少廢棄物,也鼓勵商家支持,配合用可重覆使用的物品。

清淨在源頭,環保從自身做起。上人說,一滴滴的雨水集合起來,就會形成一條河。黃兆偉表示:「大家都稱呼我們三劍客,我們會以三劍客的力量,多付出,和團隊學習,合和互協,成就當下的任務。」

◎慈濟植福田 發揮良能

身為一位特殊教育治療師的余惠惠,平時工作是輔助閱讀障礙的小朋友。妹妹余元元也和她一起投入教育工作,教育特殊的小朋友。

「每次從視頻,看到上人不厭其煩的將佛法,很有耐心地教導弟子,內心總覺得慚愧。因為自己對學生較缺乏耐性,重複教學幾次後,隨即開始起煩惱心,對學生感到煩躁。」余元元懺悔地說,只要想到上人的慈悲心,自己就會更細心的教學,也會更用心的陪伴小朋友。

在公部門上班的黃兆偉,是余惠惠的國中同學,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黃兆偉和太太余惠惠就一起做環保,他覺得進入慈濟植福田,對家庭最大的改變,是雙方意見不合時,透過溝通,內心己見很容易就轉念。

感同身受的余惠惠認為,可以到慈濟學習,對整個家庭影響非常深,因為彼此了解感恩、尊重、愛,家庭變得比較沒有摩擦。「就像師兄黃兆偉講的,內心己見容易轉念得快。」相處時間多一點,一起做慈濟,就能營造共同的話題,共同參與更多的活動。

慈濟志業是人人發揮良能的福田,加入慈濟也讓余元元更了解佛法。以前她不敢承認自己是佛教徒,因為不懂佛陀的教義。現在認識慈濟,將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余元元認為法與智慧融合在志業,佛法不再是遙不可及。

一切都是身外物,擁有越多,煩惱就越多。現在有完整的「愛」與「茹素」,手上拿起物品,余元元也常常問自己及身邊的朋友,「是需要還是想要?」

十年前,因《水懺》演繹加入志工行列,因緣成就,環保三劍客決定茹素。長久葷食的習性,讓他們雖然關關難過,但是有家人的陪伴,茹素就關關過。

因為茹素,余惠惠對蔬果、五穀雜糧重新獲得認識,也開始學習勸素、推素,讓家人和朋友了解蔬食對地球和身體的好處。她強調:「推素和愛護地球就像行菩薩道,要具備三心:赤子之心、駱駝的耐心、獅子的勇猛心。」

在新加坡環保站有一顆正負地球,正面是風調雨順,眾生平安;負面是災難不斷,沒有美麗的家園,失去生態的平衡。

上人慈示:「驚世的大災難,必須要有警世的大覺醒;警世的大覺醒,必須要有徹底的大懺悔。」因此,三劍客常跟著環保團隊,一起參與和策劃不同的環保活動,廣推「茹素」和「不用一次性餐具」,讓社會大眾更認識上人的環保理念。

「感恩自己的環保初衷,愛護地球是我的成長的動力。很榮幸!今年(2023)能夠承擔永續生活館開幕的導覽員和導覽培訓。」黃兆偉以「共知、共識、共行」的環保的理念,教導大家如何把環保落實在生活中。

◎精神研習 知識變成智慧

黃兆偉、余惠惠、余元元三人,2020年在新加坡受證,雖然近兩年,他們都以委員、慈誠身份報名活動,但心中總覺得不踏實。

於是三劍客計畫參加今年(2023)六月份海外第二梯營隊,但是因緣不具足。之後得知第三梯營隊,還會在花蓮靜思堂舉辦,心裡期待能信願行。余惠惠特別感謝新加坡執行團隊幫忙爭取機會,成就他們回花蓮慈濟參與「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三梯課程。

花蓮靜思堂的講經堂,以「大愛為樑,智慧為牆。」整個空間的視覺之美,呈現寧靜自持的氛圍,靜靜的坐著,都能感受到莊嚴的道氣。余元元歡喜地說,這梯學員跟「三」特別有緣,「三無漏學、第三梯次、闊別三年。」

第一次上早課,看見精舍師父走進講經堂,余惠惠視線離不開他們。師父起音領誦〈爐香讚〉,法音深深烙在她的八識田中,她用心拜經懺悔,努力專心聞法,珍惜和師父們在同一個空間,上早課薰法的感覺。

臺灣的慈濟志工,每一位都是說法的菩薩,不只是用說的,也用行動釋出誠意。第一次參與臺灣營隊,黃兆偉感受到接待和交通機動志工,都是以親切、莊嚴的肢體語言真誠付出。輕輕一句「早安」或「感恩」,讓他感動地訴說:「這種慈濟人文,令人溫暖在心田!很值得大家學習。期許自己更精進,在新加坡營造更美善的慈濟人文。」

千里迢迢,一趟信願行不容易。三劍客把握殊勝因緣,用心享受每一堂課的精神洗禮。「早課薰法、師父講述靜思家風、慈濟十戒、法脈宗門、承擔與使命……募心募愛、大愛映新月、飲一杯智慧的水、法脈永續宗門願景、安穩樂處大依止處、精舍巡禮、協力廠巡禮……」余惠惠很感恩能和慈濟家人參與課程,希望課程內容用心體會後,知識可以變成智慧。

◎會師一面 圓滿受證

在新加坡沒有大愛電視臺,三劍客透過網路視頻,常常聽上人開示、薰法香,來了解慈濟事。這次回臺灣接受上人的祝福和授證,更期待見到上人。

余惠惠激動地說:「忍住眼眶的淚水,上臺時,上人別上委員證剎那,和上人對視的那一秒,還有上人遞上福慧紅包時,右手感覺到被上人輕輕捧了一下。感恩上人用肢體溫暖地告訴我,每一位弟子,上人都珍惜和祝福。」

為何在新加坡受證後,內心總覺得不踏實!余元元終於了解,「在上人親自授證,別上委員證那一刻,受證圓滿,法喜充滿。」

二十年前(2003年),黃兆偉開始參加慈濟活動,開口唱〈祈禱〉和穿灰衣志工服他都不願意。一直到參加《水懺》演繹,感受到慈濟人文之美,即積極參與慈濟各個大小活動,並受證為慈誠。他說,感恩上人創造慈濟世界,讓自己從不願意,到心甘情願說「我願意!」

別著胸花,誓願「佛心師志」,余惠惠感動肺腑,深覺「彼此感恩,互相成就」這八個字很重要。「感恩上人,感恩慈濟家人成就三劍客受證因緣。」

上人奉獻自己的一生給慈濟,為佛教,為眾生,無私的付出。三劍客願意生生世世追隨上人,成為上人的千手千眼,守護眾生,弘揚慈濟的大愛精神。

圖左 :身為一位特殊教育治療師的余惠惠(左),平時工作是輔助閱讀障礙的小朋友。妹妹余元元(右)也和她一起投入教育工作,教育特殊的小朋友。[攝影者:李彥緰]
圖右 :精舍師父起音領誦〈爐香讚〉,法音深深烙在她的八識田中,她用心拜經懺悔,努力專心聞法,珍惜和師父們在同一個空間,上早課薰法的感覺。[攝影者:羅勇輝]

圖左 :來自新加坡的黃兆偉(前左二)第一次回心靈的家,臺灣花蓮靜思精舍,享受回家的感覺。[攝影者:葉唐銘]
圖右 :「緣深不怕緣來得遲,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來自新加坡的余惠惠(第三排左一)第一次回心靈的家,回來臺灣花蓮靜思精舍,享受受證的喜悅,回家的感覺。[攝影者:葉唐銘]

圖左 :千里迢迢,一趟信願行不容易。余惠惠(前右)和余元元(前左)把握殊勝因緣,協力廠巡禮,用心聆聽精舍師父細數「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靜思家風的刻苦精神。[攝影者:李彥緰]
圖右 :在公部門上班的黃兆偉(右),是余惠惠的國中同學,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黃兆偉和余惠惠就一起做環保,他覺得進入慈濟,最大的改變,是雙方意見不合時,比較容易轉念,不會堅持己見。[攝影者:楊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