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中壢蔬福列車 開往平安幸福

中壢蔬福列車 開往平安幸福

E-mail 列印
1月6日起一連兩天,慈濟中壢志業園區舉辦社區歲末祝福,在志工們列隊歡唱〈歡迎歌〉聲中,會眾仿若走星光大道般歡喜邁入會場,二天四場約有二千九百多位社區大德參與。德昕師父與德澄師父遠從花蓮靜思精舍來到中壢 園區,帶領大家共同祈福新的一年,人人身體健康、家家平安、福慧雙修。

◎分妙累積匯愛心 成就慈濟大藏經

《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是全臺慈濟志工2023年度盛事,這是一部慈濟人五十八年來的行經故事,透過音樂、手語,以及經文淬鍊的歌詞,用肢體語言表達佛典意涵,以此方便法傳達道理。歲末祝福開場前,志工即以此經藏演繹中精華曲目為活動暖場,莊嚴有道氣的演繹令與會者看得目不轉睛。

活動中,播放《2023年慈濟大藏經》影片,哪個地方有災難,就能看到慈濟人救拔苦難的身影,讓現場很多會眾感動不已。

德昕師父開示說道:「大家看《慈濟大藏經》雖然只有三十幾分鐘,卻是累積了慈濟將近五十八年的分分秒秒,也是大家點滴愛心匯聚出來的成果。」師父感恩有各位法師和鄉親大德長年累月的護持,方能將這分大愛散播到全球,給予苦難人即時的膚慰。

「如果希望能夠平安健康,最好的靈方妙藥就是茹素,所以把握因緣即時行善造福、拔除苦難,解救生命就是種下平安、健康因。」德昕師父希望大家用最虔誠的心,一起來種好平安健康的福慧因。

「弘法利生信願行 蔬食共善護大地」是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慈濟大藏經》中,慈濟人足跡踏遍苦難之處,所秉持的願行是弘法利生;慈濟人遵從上人的慈示,茹素是保護地球最快的方式,而人人造福行善,社會國家自然祥和。

◎陌生人成一家人 歲末祝福聚善緣

會眾沈守確(右)和陳玉枝(左)原是陌生人,因一早就來排隊等待入場,閒聊間變成好朋友,兩人直呼真的是好有緣,並相約明年再來參加歲末祝福。沈守確表示參加歲末祝福非常歡喜;年年都來參加的陳玉枝則說:「每次心情不好,來到這邊心情就變得超好的,很放鬆。」

會眾陳正如和妻子蔡翠芳、女兒陳鐸文,以及兩位外孫歡喜參與歲末祝福。看到《慈濟大藏經》影片,陳正如感動地說:「慈濟的理念已經深植人心,非常感恩慈濟多年來在臺灣、全世界所做的一切,世人應該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把善念跟觀念深植在世間的每個角落。」

陳鐸文表示,雖是第一次參加歲末祝福,但從年輕時就接觸過慈濟,也定期做布施,包含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建檔過,很希望有好緣分能配對到。她分享:「今天帶兩個小朋友來,希望他們從現在開始一直接觸。我很感動就是慈濟一直願意做這樣的付出,讓我們每個人可以變成一個善的循環,每一個小我都可以變成是一個很大的力量。」

蔡翠芳活動結束後,拿到志工發的溫熱飯糰,上面還繫著一個平安的吊飾,她握在手上感動地說:「平安就是福,好感動、好溫馨喔!」

第四場的會眾看了慈濟大藏經也是感動不已,七十八歲的慈濟志工謝招英由兒子姜照斌及外籍看護陪伴。姜照斌本身是律師工作繁忙,但還是撥出時間,他說:陪母親來參加歲末祝福很重要。

孝順的他表示從1994年起和媽媽參加社區歲末祝福,不曾間斷過。因為媽媽喜歡慈濟,受到影響加入慈青,也因此一直以來護持慈濟。參加歲末祝福三十年,多年的感受是「感恩」兩個字,感恩上人和全球慈濟人的付出,幫助許多苦難的眾生,讓臺灣平安,他拿到福慧紅包時領受上人、師父的祝福,在心中默禱「感恩」。

會場中不少年輕人參加歲末祝福,范聖鈺和女朋友及哥哥一起來,看到大藏經時才驚覺2023年全球有許多的災難,他說:「德澄師父開示:『世界上有許多人受苦,有能力的人要多布施、幫助人。』就如尼泊爾的小女孩必須工作養家,不能讀書,相較自己是很幸運的生活無慮。」

范聖鈺的媽媽許玉姬是慈濟志工,在放假時常接送媽媽及志工們去做好事。他分享做好事最後是回饋到自己。當兵時當戒護員,看到阿兵哥因為逃兵或是吸毒入獄,他的家人來探視都很難過,就會提醒自己不能走錯路。因此覺得年輕人應多參與慈濟的活動,知福惜福及時報父母恩。

感恩祈福會場莊嚴隆重,會眾歡喜地領受精舍師父發給的福慧紅包與祝福。接著會眾來到會場外,走進了志工用心布置富有特色的大愛一條街。

◎愛心大街熙熙攘攘 歲末歡樂不斷

慈濟歲末祝福透過愛心攤位,以市集形式與會眾親近,大愛一條街現場氣氛熱鬧,將歲末年終的歡喜氣氛延續到社區,令人感受到溫暖與幸福。

在大愛一條街裡,靜思人文、字畫、現場春聯揮毫、書軒、茶道、新住民成長班到行動環保教育車、蔬福列車等元素交織,增添了新年的喜氣和色彩。多條動線串聯,讓會場處處都充滿亮點,迎春的氛圍隨處可見。書畫家朱仁智在現場為大家揮毫,自2008年起每年都會來歲末祝福與大家結緣,他攜帶自備的書寫紙,自信地揮灑書法墨韻。

曾在中科院教導蒃刻指導老師的他,書法造詣深厚,寫起字來十分有道氣。朱仁智表示,和大家結緣讓他感到十分歡喜。平時他喜歡觀摩許多作品,並在整理消化後,將創新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書畫之中,讓觀者在藝術中感受到深刻的文學底蘊。

◎招募新血輪 也不忘弘法利生

年味十足的新春字畫吸引人,充滿異國風情的新住民攤位同樣駐足了許多人欣賞詢問。

新住民成長班的志工和學員響應弘法利生,發心製作了異國風味食品和手工藝品,她們除了幫忙募心募愛,更重要的是邀請來自異鄉的姊妹們,一起到慈濟參加新住民成長班,一起學習成長,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

來自泰國的新住民張唯甯,活動前一天特地請同鄉用芭蕉葉編織了二座供佛用的寶塔,桌上展示著她從泰國帶回來的竹編飯盒、陶製花瓶、銀器和手工藝品,泰國風味濃厚。

宋美珍因為公公生病需要照顧,活動前趕回泰國照顧他,手工精細的她,用拼布縫製了幾個杯墊和錢包,阮菁玉親手做了越南米食和涼拌木瓜絲,來自印尼的甄家玉和先生一起來參加歲末祝福,她也做了十盒紅豆西米露提供義賣。

另一位來自印尼嫁來臺灣三十年的蔡碧帆,華裔的她很會說客語,早已融入臺灣的生活,但因內向少有知心好友。為了這次的義賣,她早晨五點準備道地的印尼炒麵、薑黃炒飯,數量雖然不多但卻是出自一分心力。

她表示2021年參加新住民成長班,剛開始覺得就像是一般課程,直到參與大活動,看到志工陳淑華如母如姊照顧新住民姊妹。活動前如陀螺般忙進忙出,更加了解活動意義,因此參與此次弘法利生,義賣家鄉美食,全部售出覺得很有意義。

◎蔬福列車出發囉

不同於大愛一條街的市集攤位,行動環保教育車廣受學子的喜愛。環保一直是
慈濟志業推動的重點項目,不只要向下扎根,還要向上延伸,社區歲末祝福時刻更是向會眾闔家推廣宣導的好時機。廣場前,行動環保教育車設有一筷省水、蔬食三好、隨身五寶丶騎腳踏車發電等互動闖關遊戲供大家參訪體驗,期許大家舊年尾新年頭能落實低碳在日常生活中。

由志工陳寶娟帶著團隊打造及布置的蔬福列車,裝滿了新鮮的時蔬水果,要開往蔬食王國。她希望以平易近人童話故事,多采多姿的顏色吸引會眾拍照打卡,同時推廣蔬食。

會眾陳冠萍帶著女兒及姪子一行六人,在蔬食王國中悠哉的漫遊著,志工張玉珍向他們介紹魔法樹,也問他們平時最不愛吃那種蔬菜,一時間七嘴八舌的聲音,茄子、青椒……玉珍笑嘻嘻的拿了一袋彩椒考小朋友:「這是什麼菜?」最小的小妹妹搖搖頭,再大一的點醫校女生也不知。

玉珍公布答案是彩色的甜椒,她們好奇的研究,玉珍進而鼓勵她們試試,兩位女生不好意思拒絕,但是願意嚐試。生活化的方式推素,蔬食就在生活的四週,觸目所及就可以蔬食了,不需要刻意,就是這麼自然而然。

融合祝福、感恩、環保、年味、愛心十足的社區歲末祝福,參加後的會眾臉上露出盡是歡喜的笑容,志工向會眾們感恩,提早祝福新年好,祝福大家來年是個吉祥平安喜樂年。

圖左 :20230106中壢園區歲末祝福弘法利生攤位義賣,會眾踴躍認購蔬食響應捐愛心做好事。[攝影者:林靜昀]
圖右 :志工陳寶娟帶著團隊打造及布置的蔬福列車,裝滿了新鮮的時蔬水果,要開往蔬食王國。她希望以平易近人童話故事,多采多姿的顏色吸引會眾拍照打卡,同時推廣蔬食。[攝影者:林靜昀]

圖左 :中壢園區歲末祝福,書畫家朱仁智在現場為大家揮毫,自2008年起每年都會來歲末祝福與大家結緣,他攜帶自備的書寫紙,自信地揮灑書法墨韻。[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中壢園區歲末祝福,新住民成長班的志工和學員響應弘法利生,發心製作了異國風味食品和手工藝品義賣,吸引不少會眾前往選購,除了募心募愛,也邀請來自異鄉的姊妹們,一起參加新住民成長班,一起學習成長,營造幸福美滿家庭。[攝影者:張振成]

圖左 :2024年1月6日起一連兩天,慈濟中壢志業園區舉辦社區歲末祝福,二天四場約有二千九百多位社區大德參與。德昕師父與德澄師父遠從花蓮靜思精舍來到中壢園區,帶領大家共同祈福新的一年,人人身體健康、家家平安、福慧雙修。[攝影者:丘亭]
圖右 :中壢園區歲末祝福,會眾陳正如和妻子蔡翠芳、女兒陳鐸文,以及兩位外孫歡喜參與歲末祝福。看到《慈濟大藏經》影片,陳正如感動地說:「慈濟的理念已經深植人心,非常感恩慈濟多年來在臺灣、全世界所做的一切,世人應該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把善念跟觀念深植在世間的每個角落。」[攝影者:吳家山]

圖左 :中壢園區歲末祝福,會眾姜照斌(紅外套)陪母親謝招英參加歲末祝福三十年,多年的感受是「感恩」兩個字,感恩上人和全球慈濟人的付出,幫助許多苦難的眾生,讓臺灣平安,他拿到福慧紅包時領受上人、師父的祝福,在心中默禱「感恩」。[攝影者:張振成]
圖右 :1月6日起一連兩天,慈濟中壢志業園區舉辦社區歲末祝福,二天四場約有二千九百多位社區大德參與,照片為第二會場會眾虔誠同步祈禱。[攝影者:温勝雄]
圖左 :中壢園區歲末祝福開場前,志工以《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中精華曲目為活動暖場,莊嚴有道氣的演繹令與會者看得目不轉睛。[攝影者:温勝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