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親子戶外課程 敬愛大地護資源

親子戶外課程 敬愛大地護資源

E-mail 列印
南屯社區兒童親子班第四次課程,課務團隊特別規劃於2023年12月24日戶外教學。課程結合生態,參訪「筏子溪水文化環境教育館」,讓一百三十三位親子了解,如何重視保育工作與環境維護的迫切。

◎認識筏子溪 水文化生態

筏子溪水文化環境教育館,位於臺中市魚市場「哈魚碼頭」的綜合大樓裡,除了能探討筏子溪水文化生態,經由五樓的暸望觀景平臺,也能眺望市區與溪畔美景。大樓裡面有食魚文化烹飪教室、各式廚藝課程、多元推廣教室等,提供市民運動與休憩、文化育樂的好場所。

教育館導覽員彭彥齊,從筏子溪的命名由來開始解說。筏子溪是臺中市的母親之河,風光明媚,交通運輸使用竹筏由此得名。筏子溪流域面積達132.57平方公里,自大雅排水與十三寮排水河流處起,至與烏溪匯流處止,全長約12.79公里,長年孕育出非常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經常有人在那裡垂釣。

筏子溪的原生種植物,有較常見的苦楝樹(是天然的殺蟲劑)、合子草(生長於水邊、灌溉溝渠旁的岸邊,是瀕危植物)、葎草、構樹(可做為紙、布的原料之一)水柳、臺灣水龍(可促進水質進化、可作為水質指標)等。

相對的外來種植物也不少,如青葙(野雞冠花、百日紅)、蓖麻(全株有毒、以種子最強)、銀合歡(生長迅速可做飼料)、象草(狼尾草)、倒地鈴(具毒性不可食用)、大黍(天竹草、馬草)等。彭彥齊表示,相較來說原生種植物珍貴,對人類幫助大。

筏子溪有充沛的生態資源,吸引許多水鳥聚集。記錄上高達八十六種鳥類,其中以小白鷺、夜鷺、黃頭鷺、本土八哥、家八哥、白尾八哥都會來覓食、過冬。但因為資源豐富同時也吸引很多外來種鳥類侵入,威脅到本土鳥棲習,瀕臨減少。

八哥鳥是繁殖率最高的外來種之一,現在本土八哥已較少出現。本土八哥是臺灣特有種,屬二級保育類,前額有豎起的簇毛額冠、叫聲多變化、擅長模仿環境聲音,而外來種的白尾八哥叫聲複雜、變化多會發出丟、丟、丟的聲音,本土八哥可愛多了!

彭彥齊希望每一個人,無論在公園綠地或草原,若有發現本土八哥的蹤跡,可以告知相關保育團體進行追蹤和保育工作,讓本土鳥類可以維持生態不致於滅絕,這也是保護動物維護大自然生態的方式。

◎珍惜面臨絕種動物

導覽員顏翊齊,帶著學員探究另一個主題「筏子溪蘊含的水生動植物」。顏翊齊提到,筏子溪溪床密布卵石,自淨力強,有別於其他溪流,越往下游水質狀況越佳,凸顯筏子溪的主要汙染源來自中上游區域。

水崛頭附近的筏子溪,水域棲地水潭、深水潭。根據水利署(2009)文獻紀錄,筏子溪附近溪流曾經出現臺灣間爬岩鰍、巴氏銀鉤、石魚賓、粗首鱲、明潭吻鰕虎、短吻紅斑吻蝦虎等六種臺灣特有種。筏子溪有遺址、有湧泉,是屬於都市內生態型河川, 具備多樣性的溪流環境,是當地豐富水生、動植物的主要棲息區域。

環教館飼養了許多小動物、有蛙類(班腿樹蛙、老爺蛙、黑眶蟾蜍、角蛙、褐樹蛙、虎皮蛙等),兩棲爬蟲類、石龍子、蜥蜴、蛇類、龜鱉、蟲類、蝦類、魚類等,讓民眾近距離觀察它的活動生態,也有鍬形蟲、蜘蛛等各類的昆蟲標本,提供教學介紹與體驗。

顏翊齊提到,水質會影響生物的棲息活動,農村時代常以泥鰍辨別天氣好壞,好天氣水中含氧量夠,泥鰍會潛藏在深泥土裡;一但壞天氣下雨,下層泥土含氧量不足,泥鰍常會游到地面等雨停後,農人就開始抓泥鰍。

另外鱸鰻也屬於洄游魚類,幼小時在出海口生長,長大會洄游到山區的河流,有時候還會探出頭在陸地玩個半小時到一小時,往往也會被捕撈。現在池塘河邊這些可愛的魚類逐漸減少,表示水質汙染環境越來越需要被重視和維護。

「貓咪、石虎別再分不清了喔!」顏翊齊向學員解說,館內的臺灣石虎及棲地保育特展。石虎又稱為山貓、亞洲豹貓,體型與家貓相似,長相不同。

辨識石虎,主要有四個特徵:一、額頭上兩條白色條紋。二、耳朵圓,背後為黑底白色斑塊。三、身體與尾巴布滿斑點花紋。四、尾部梢短而且蓬鬆。

石虎是臺灣僅存的原生種貓科動物,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石虎曾經片布臺灣淺山地區,但目前只剩下苗栗、臺中、南投三縣有石虎蹤跡,全臺僅餘約五百隻左右。

顏翊齊再說,有水的地方才會有石虎出現,石虎的棲息地需要大的地盤,流浪貓也會造成石虎威脅,因而捨棄地盤。顏翊齊提醒每一位學員:「飼養貓咪不放養、不棄養、要結紮;對貓好,對野生動物也要好,無論是貓咪或石虎大家都要為保育工作努力。」

◎水是大生命點滴不浪費

午齋過後全體學員整隊到南苑公園進行「葉拓彩繪」。林韻潔老師希望同學們,從早上參觀了筏子溪,連想到水的重要性。水的種類有河水、海水、泉水、地下水等,不管是哪一種水,最後都會流入大海,就像落葉一樣會還給大地;水與葉子都是大自然賜給人類寶貴的資源,人人都要好好珍惜。林韻潔請學員,結合早上參觀水資源館的心得,加上撿拾公園裡的落葉,運用葉拓創作形成自然的一幅畫。

慈悲隊的林秉均分享他的創作:「我把葉子當成竹筏在筏子溪漂流,溪兩旁有種好多樹,有白鷺鷥飛過來、有青蛙在唱歌,水質清澈乾淨,好多小動物都可以一起活動、好快樂。」阿嬤黃婉榛很高興地說,陪伴孫子來參加活動自己很快樂,孫子有家人陪伴也會增加自信心,而且主動分享。

喜捨隊的蘇紜箮參訪中,一直很用心的做筆記,她說:「經過今天的保育認知課程,更了解野生動物、植物,還有外來種的侵入威脅。所以除了對本土動植、物的保護,相對也要有移除防治方法,這些工作都要大家一起努力呦!」楊翔越同學,因為爸爸楊龍興陪同,無論參訪中或者彩繪創作,還是有不懂得的地方,父子可以互相討論。

林韻潔老師提醒學員,除了享受大自然寶貴的資源,請大家別忘記靜思語「希望大地資源不短缺 必須從懂得珍惜開始」。

課程結束後,聖誕老公公出現於南苑公園中的大樹旁,學員既驚奇又開心,全體歡唱〈聖誕鈴聲〉,彼此互道平安健康與祝福,也讓這次的參訪活動畫下活潑、熱鬧的句點。

圖左 :導覽員彭彥齊介紹筏子溪的原生種植物和外來種植物的特性與分辨。[攝影者:許順興]
圖右 :導覽解說員顏翊齊,向學員解說「貓咪、石虎」的差別。[攝影者:許順興]

圖左 :學員們用心觀察玉米蛇的實體標本,發現玉米蛇身上有著像玉米般的小色塊。[攝影者:許順興]
圖右 :教育館五樓平臺設置眺望臺,可以遠眺臺中市區美景與欣賞筏子溪畔風光。[攝影者:許順興]

圖左 :學員蘇紜箮(中,前一)希望有所收穫,參訪一路上很用心做筆記。[攝影者:許順興]
圖右 :林秉鈞很高興阿嬤黃婉榛陪伴他參加活動,比較有自信心,也會主動分享。[攝影者:許順興]

圖左 :社區兒童親子共學課程,適逢聖誕節,學員們很高興聖誕老公公陪伴。[攝影者:許順興]
圖右 :林韻潔老師示範,如何運用公園裡的落葉,進行親子葉拓彩繪創作一幅畫。[攝影者:許順興]
圖左 :學員楊翔越有爸爸楊龍興陪同,無論參訪中或者彩繪創作,都可以互相討論。[攝影者:許順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