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編織絨線帽 藍毘尼女力拼出幸福

E-mail 列印
2023年12月的藍毘尼已進入寒冬,新馬慈濟志工要將絨線帽帶進尼泊爾西部地震災區,發放給災民禦寒。日前積極走入各村落,邀約村民婦女進行編織,愛心行動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工資如及時雨 潤澤麥田

1 2月21日馬來西亞志工伍漢章(濟良)和伍林玟(慈蒂)再次帶領著志工,深入第四里瑪瑙拉村(Manaora Village)家訪。瑪瑙拉村目前已有六十七位的家庭主婦編織絨帽,志工希望能了解婦女編織絨線帽的情形,及他們如何善用辛勤賺到的工資。

村婦們早已熟習志工的身影,不只是微笑的歡迎,還熱情款待志工茶水和餅乾,如同親戚來訪一樣親切。

「看到她們開始會感恩,回饋一杯白開水,喝起來甜滋滋的,感覺很貼心。」伍林玟很欣慰地說。不僅如此,村婦們還主動充當導遊,領著志工去到另一戶編織絨帽的人家。

村中一位婦女烏米拉(Urmila)說,她領到工資後,心裡非常歡喜,馬上把錢交給丈夫。丈夫立刻買了汽油和肥料,這時正是種麥子的季節,田裡需要水灌溉,汽油能啟動抽水機,就能把地下水或河塘裡的水,抽來灌溉麥田。土地貧瘠,所以需要買肥料來幫助麥苗成長。

「現在靠自己的力量賺錢補貼家用,不再像以前總是想著自己很窮,不斷地要求別人的施捨。」烏米拉充滿自信且感恩地說著。

◎因機逗教 解決村民需求

家訪中,另一位婦女阿諾卡(Anokha Gosai)說,她債務高達四萬尼幣(約合新臺幣九千四百元),那是五年前為了籌辦女兒的嫁妝,向親戚朋友借的,還要付利息。這個月一領到六千尼幣(約合新臺幣一千四百元)的工資,就馬上拿去還了債。

阿諾卡還說她有個十七歲兒子布里傑西(Brijesh Gosai),雖遊手好閒,但一見到慈濟人進村,就一直跟著幫忙做事。然而兒子就是找不到工作,希望慈濟能幫忙他找份工作。在家訪中,志工還是會遇到一些婦女前來要求編織絨線帽的工作,希望能賺點錢,改善家人的生活。

另有一戶,丈夫大學畢業在當老師,太太也讀到十二年級,倆人育有三個孩子。還有一個小檔口(小商店),他們因接受高等教育,所以很重視孩子的教育。

伍漢章觀察到學生上課時,只是跟著老師或同學重複唸白板上的字,不知道對學生的學習有多少的幫助?於是問這位太太是否願意補習,幫助村裡的孩子?「我很樂意!」太太爽快地回答志工。

志工來到另一位婦女家裡,請問她:「拿了工資後會如何應用?」婦女說:「我身體不好,有了錢就可以到藥房買藥吃,生了病去藥房,那裡的人就會告訴我該吃什麼藥,不用看醫生。」伍林玟一聽,覺得這觀念不太妥當,但也一時難以扭轉村民的想法。

「來我們的義診中心看醫生,不能再隨便亂吃藥。」伍林玟關心地叮嚀婦女。

◎民智未開 教化之路漫長

談話間,來了一對母女,手裡拿著一個空的器皿,挨家挨戶乞討,好心的村民就給她們一些食物。伍漢章請本土志工吉祥(Raj Kumar)翻譯,詢問她們要不要編織絨帽,靠雙手勞作,自力更生,不用過著乞討的日子。

母親說要回去考慮,「她們是乞討族群,她們的職業就是乞討,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不需要靠勞動,只要向人乞討就有得吃,她們是不會改變的。」吉祥向志工解釋。

「這些人其實就是我們要翻轉的對象,讓他們改變世代為乞丐的宿命,擺脫世襲種姓制度的束縛。我們要做不請之師,即使遇到排斥與遲疑,也要勇往向前,永不退轉。」伍漢章也藉此機會,苦口婆心地教育吉祥。

在一旁,曾經到過印度經歷身無分文的拜吉納斯(Baijnaath),如今已是慈濟志工。她說:「乞討族也有他們的族群,世代靠乞討為生,視乞討為一種職業,他們認為這份工作很自由,沒有壓力,沒有人管,又不受氣,每個月得到的錢,不輸給在工作的人。」

拜吉納斯說明,他們總是現出苦相,讓人同情,雙手向上等待人家的布施。想要翻轉乞討族的人生,還需更用心的悲智雙運。

而瑪瑙拉村學會編織絨線帽的婦女中,有些村婦向志工要求提高每頂帽子的手工費。馬來西亞志工李麗華(慈徹)告訴她們,在加德滿都每頂帽子手工費是三十尼幣,在這裡拿到三百尼幣,已經很高的工資了。她心想,如果覺得不合理,就可以把機會讓給其他貧困的人。

「編織絨帽是希望婦女有個賺錢的技能,改善家庭的經濟。」李麗華感慨地說出,也表達志工的用心良苦。

◎聞聲而來 更多村落加入編織

25日慈善組再到第四里去,這一回來到比諾得(Binod Kumar Shrivastav)里長推薦的社區庭院,主要目的是教瑪瑙拉村第三批的婦女,如何編制絨線帽。里長也建議志工接收其他村的婦女,踴躍報名編織帽子。

有三十七位瑪瑙拉村的婦女過來學習,同時也有十位來自康貝村(KhambheVillage)的婦女來報名,其他村的婦女也聞聲而來,要求報名編織帽子。志工趕緊解釋無法一次教會大家編織帽子,需要讓大家分批來報名,才能有效的教會大家。

隔天慈善組志工,再到第四里康貝村的社區庭院,這次有老師同行,準備教婦女們編織絨線帽。將近十點左右,村婦們三五成群的到來,五十二位婦女們各自找地方坐下來編織帽子,新學員就靠近老師身邊學習。

三十三歲的烏兒咪拉(Urmila Loniya),是昨天剛報名的十位康貝村村民之一。她說丈夫在八個月前,在工地高處摔下來不治身亡,家裡有「2 Gigha」的田出租出去,收成時可以得到一半的糧食。

每天她六點起身打掃家裡、準備食物,還打飯盒給念書的孩子帶去學校,雖然學校有供午餐,但她擔心孩子會吃不飽。孩子從九點上課到下午四點,空閒時間她就趕緊過來編帽子。家裡還有二個幼小的孩子,分別為三歲和六個月,公婆會幫忙照顧。

「我沒有編過絨帽,不過願意學習,村裡的人說編帽子可以賺到錢,所以就來了。」烏兒咪拉說。

◎再遇乞討族 循循善誘

三十歲的魯克夏(Rukshar Musahman),與多位家人住在社區庭院裡,他們是印度的乞討族,二十多年前就在尼泊爾境內遷移。他們都是群體移居,約有一百多人,散布在藍毘尼縣市裡乞討為生。

志工關心著,有沒有受到當地人的欺凌和排擠,魯克夏說處處對人禮讓,不與人爭執,村民就不會嫌棄他們,他們是這裡常客,村民也就認識他們了。

「每天乞討些什麼?」志工問她。她說有時會得到白米、黃豆、衣服或金錢。不是每天都需要出去乞討,乞討二、三天,就休息一、二天。魯克夏每次帶著大女兒和最小的四個月大的兒子外出,行走八、九公里的路,人家會可憐他們而給她一些東西。

「如果有機會工作,妳願意嗎?」她回應孩子還小,沒人看顧,沒有時間。「如果孩子長大了,不需要你照顧,你願意做嗎?」魯克夏猶豫了一會兒,才說可以試試。

接連幾天,慈善組志工照舊去到第四里康貝村的庭院,教導新報名的婦女編織絨線帽。開始只有七位婦女,慢慢的人數增加到四十二位,大家知道慈濟會來教導,於是就集合在一起,雖然有些大都已經學會了,大家還是利用這個機會,前來向老師請教。

有一位輟學的穆斯林女孩莎基娜(Sakina Khatun),志工詢問她為何沒繼續唸書?她說很想讀書,家人卻不支持,被逼每天要被關在家裡,不允許踏出家門。原來穆斯林規定適婚年齡的婦女,必須禁足在家等待出嫁,不能見外人。

「能編織絨帽,是我一天最高興的事,因為能夠出來跟大家在一起。」莎基娜每天期待著編織的時間到來。志工也期盼她學得編織技能後,也能編織出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也願藍毘尼婦女都能靠自己的力量,擘劃出自己及全家人的幸福。

圖左 :2023年12月25日慈善組志工再到第四里去,這一回來到里長推薦的社區庭院,主要目的是教瑪瑙拉村第三批的婦女,如何編制絨線帽。[攝影者:Ramesh]
圖右 :阿諾卡(Anokha,中)還說她有個十七歲兒子布里傑西(Brijesh Gosai),雖遊手好閒,但一見到慈濟人進村,就一直跟著幫忙做事。[攝影者:Raj Kumar]

圖左 :「現在靠自己的力量賺錢補貼家用,不再像以前總是想著自己很窮,不斷的要求別人的施捨。」烏米拉(Urmila,右)充滿自信且感恩地說著。[攝影者:Raj Kumar]
圖右 :談話間,來了一對母女,手裡拿著一個空的器皿,挨家挨戶乞討,好心的村民就給她們一些食物。[攝影者:Raj Kumar]

圖左 :曾經到過印度經歷身無分文的拜吉納斯(Baijnaath,左),如今已是慈濟志工。[攝影者:Raj Kumar]
圖右 :三十歲的魯克夏(Rukshar Musahman,前排坐者),與多位家人住在社區庭院裡,他們是印度的乞討族,二十多年前就在尼泊爾境內遷移。[攝影者:Raj Kumar]

圖左 :「我沒有編過絨帽,不過願意學習,村裡的人說編帽子可以賺到錢,所以就來了。」烏兒咪拉(Urmila Loniya)說。[攝影者:Raj Kumar]
圖右 :接連幾天,慈善組志工照舊去到第四里康貝村的庭院,教導新報名的婦女編織絨線帽。開始只有七位婦女,慢慢的人數增加到四十二位。[攝影者:Raj Kumar]
圖左 :「能編織絨帽,是我一天最高興的事,因為能夠出來跟大家在一起。」莎基娜(Sakina Khatun)每天期待著編織時間到來。[攝影者:Raj Ku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