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加德滿都義診 與當地醫護攜手救護弱勢

E-mail 列印
「已經八年了,我都很珍惜,每天都綁著慈濟頭花來上班。」在急診室服務三年的護理長卡爾帕娜(Kalpana Gurung)一見到穿著「藍天白雲」制服的慈濟志工,難掩心中的激動,急急地向大家展示她頭上的頭花 ,還分享她細心保留著2015年11月回臺灣的照片,渴望再續慈濟情。義診裡的插曲,這分愛如冬陽,暖了在場所有人的心。

2024年1月13日、14日,慈濟尼泊爾團隊和雪隆分會人醫會醫護、實業家,與當地巴塔普國際醫院(Bhaktapur International Hospital)舉辦義診。13日於醫院,為附近的貧困居民及潘達孤兒院(Phenday Care Children's Home)的小孩和老人診治;14日來到殘障協會(Conflict Victim Disabled Society)義診,兩天來服務了一百七十五位鄉親,醫療之愛深入社區,助弱勢居民,身體上的病痛,不再徬徨無助。

◎恆持愛 行動展現

13日早上九點,六位新馬志工便從Mustang Hotel飯店出發,去到另一家飯店,與五位雪隆分會的人醫會成員會合,來到義診地點。不一會兒雪隆分會的五位實業家志工也來到醫院,大家有志一同一起成就今天的義診活動。

義診設有內科、骨科、眼科、牙科、放射科和精神心理科六個科別。這天適逢星期六是尼泊爾的休息日,醫院的負責人克里希納(Ram Krishna Shrestha)醫師告訴大家:「今天醫院休假一天,不對外營業。醫院的一樓和二樓作為義診活動場地,其他樓層,還是有醫護人員照常服務住院的病人。」

不只如此,克里希納醫師動員了櫃檯服務人員和護理師,協助登記與引導病患。還有醫院的四位醫師也加入義診行列,助人的力量加乘變大。

「看到大醫王謙卑對傷者細心治療及無私的精神所感動,隨後在當年11月參訪臺灣花蓮慈濟更是攝受。」原來傾盡全力協助志工的克里希納醫師,也是國際慈濟人醫會成員之一。憶起那段因緣,早在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時,克里希納醫師就跟著臺灣的大醫王搶救傷患,救困扶傷無私的愛憾動人心,他加入了人醫會。

醫者仁心,克里希納醫師說:「醫院幾乎每個月都舉辦一天的義診,對貧苦的病人施醫施藥,不收費用。」恆持著初心,他付之行動。

◎孤兒院 有愛不孤

所有人員就緒後,雪隆志工董秀美(慈澤)和田金香,馬上與負責協調的尼爾醫師(Dr.Nirdesh Shakya)進行討論,安排好看診動線及各科室的醫護人員。人醫會醫師李嘉汶(懿昉)負責內科,劉惠芳醫師負責放射科,透過科技醫療儀器,準確診治病況。人醫會藥劑師陳怡興和劉夢盈負責藥品調配,其他志工則負責病患關懷。

「感恩慈濟舉辦醫療義診,讓孤兒院的孩子和老人有機會看診、檢查眼睛和牙齒。」帕比塔孤兒院(Pabitra Samaj Sewa)院長迪克夏(Dikchhya Chapagai)把握義診機會,慈心的她帶著六十位院童、老人家坐著大巴士來到醫院,孤兒院還收留幾位精神病患,院長也藉此機會帶來給精神科醫師診察病情,對經費拮据的孤兒院,能得到醫療援助,她由衷道感恩。

孤兒院裡,辛酸故事道不盡,院長是孩子們口中的「媽媽」。而她手上抱的小小孩,出生後媽媽就過世,接到警察的通知,不忍見孩子沒人照顧,她第二天便去到一千二百公里遠的地方,把孩子接回撫養。如今小女孩是院裡的寶貝,每一個哥哥、姊姊都疼愛有加。

「兩個月前,肚子一直疼痛,沒有看醫生,也沒吃藥,痛的時候就強忍著,吃東西時就脹氣,還無緣無故的流鼻血。」在孤兒院長大的十八歲女孩艾莎瓦亞(Aishuwarya Adhikari),說著她的不適,病灶一年前就出現,迪克夏媽媽帶她看了醫生,住院十天才好。

醫師細細看診,發現腎臟與肝臟出了問題,如今舊疾復發。懂事的孩子感慨健康的重要性,還說:「我很幸運,慈濟辦義診,才有機會讓醫生檢查。」著實令志工心疼。

院裡的一位老人家,蜷縮在椅子上,十分難受。經醫師檢查後,發現病情比較嚴重,需要入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與手術。尼爾醫師和馬來西亞陳吉民(濟連)醫師當機立斷,馬上安排後續入院醫療。

◎人醫會 盼愛接續

除了孤兒院,有一戶人家獲知醫院舉辦義診,夫妻倆帶著兒女陪同媽媽,祖孫三代,花了七個小時從山上坐公共巴士,千里迢迢來到醫院。「媽媽右膝蓋疼痛,走路很辛苦。」兒子說著病痛,克里希納醫師檢查後為她注射藥液,不一會兒功夫,疼痛感就沒有了,還能行動自如。全家人高興地直說感謝,欣喜感激之餘,還與克里希納醫師合影。

「今天看診的小孩多是營養不良,缺乏維他命B,衛生常識不足,常會體弱多病。」內科醫師米特什(Mitesh Yadav),在醫院工作三年,樂於付出的他,說著心中的感觸,直言道:「義診過後,還需要後續的跟進,才能幫助到病人,有些需要轉介到專業醫師求診才有效。」他一心就盼愛能接續。

內科醫師李嘉汶,2022年11月就參加過藍毘尼的義診活動,這次是抱著感恩心又來到加德滿都,「覺得小型的義診很有意義,看診的人數比較少,不需要擔心還有很多人在排隊,能仔細的了解病況,對症下藥。」能救人,事不分大小,而一旁協助翻譯的本土醫師,她滿心期待,接引本土專業的醫生加入義診和人醫會行列,讓更多愛守護佛國。

一整天下來,團隊為一百二十三居民完成看診,身體的病痛有醫師照拂,志工們也藉著等待時間,暖心膚慰,與孩子、大人打成一片。藉著手機,分享慈濟在藍毘尼的足跡,為了鄉親每個人都想再多做一些。

◎收容所 愛不遺漏

14日一早,大夥便馬不停蹄來到,距離加德滿都慈濟會所約3.9公里的殘障協會,除了志工與人醫會成員,九位巴塔普國際醫院的醫護也一起來助診。

特別的是今天義診,志工還準備物資發放,藍毘尼手工皂班手作的香皂、裁縫班縫製的環保提袋,以及牙膏、牙刷、冬衣、日常藥品等等生活必需物。最重要的還有證嚴上人的祝福,福慧紅包,在一個個彎腰合十的雙手間,將愛與關懷傳遞。

協會共收留了五十二位殘障人士,除了身體的殘障外,也有心裡的障礙;或是兩者兼具。

殘障協會的創辦人尤布拉吉(Yubraj Thapa),也稱Bairaji,也是身障人士,半身不遂,需要靠輪椅來助行。志工來到後,馬上展開布置,為協會的殘疾人士進行義診。這裡不像昨天在醫院進行義診那麼方便,克難的環境連看診都不易。為了服務弱勢的居民,大家不計較,做得歡喜又投入。

小小的地方,也設立了內科、兒科、眼科、牙科、放射科和精神科,還有登記處。其中就數牙科最具挑戰。很多孩子從來都沒有看過牙,對牙醫很是抗拒,不肯張口,照顧人員軟硬兼施,說好說歹,還是無法讓他張口。醫師只好先按下,請下一位,以免耽誤有限的時間。

當醫師看診時,志工們也不遑多讓,帶著等候的孩子們活動。播放當地的音樂,歡樂下單純的他們,高興地跳起舞來,有些還站出來,忘情地高歌一曲。志工把帶來的水果洗淨,切成一塊塊分送,殷情實意讓溫馨處處。

「感恩志工關懷協會裡的殘疾人士。」寒冬裡愛來的正是時候,尼爾醫師細細地跟Bairaji說明發放裡日常藥品的使用方法,他真心道感恩。五十二位身障人士得以獲得醫治及援助,歡顏展笑容,大夥早已忘卻辛勞。

暗角裡點一盞燈,溫暖貧困鄉親,在彼此感恩中,圓滿了兩天的義診,志工期待匯聚螢火微光,在佛國,照亮所有黑暗,苦難不再。

圖左 :2024年1月13日、14日,慈濟尼泊爾團隊和雪隆分會人醫會醫護、實業家,與當地巴塔普國際醫院(Bhaktapur International Hospital)舉辦義診。[攝影者:吳南凱]
圖右 :在急診室服務三年的護理長卡爾帕娜(Kalpana Gurung,右),向大家展示她頭上的頭花,還分享她細心保留著2015年11月回臺灣的照片。[攝影者:吳南凱]

圖左 :傾盡全力協助志工的克里希納(Ram Krishna Shrestha)醫師(中),也是國際慈濟人醫會的成員。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時,Ram醫師就跟著臺灣的大醫王搶救傷患,憾動之餘,他加入了人醫會。[攝影者:吳南凱]
圖右 :孤兒院院長迪克夏(中)帶著六十位院童及老人來義診,艾莎瓦亞(Aishuwarya Adhikari,右)說著:「我很幸運,慈濟辦義診,才有機會讓醫生檢查。」[攝影者:吳南凱]

圖左 :義診裡,人醫會醫師,透過科技醫療儀器,準確診治病灶。[攝影者:馬俊豪]
圖右 :內科醫師李嘉汶(右)滿心期待,接引本土專業的醫生加入義診和人醫會行列,讓更多愛守護佛國鄉親。[攝影者:吳南凱]

圖左 :志工們也藉著等待時間,暖心膚慰,藉著手機與孩子們,分享慈濟在藍毘尼的足跡,為了鄉親每個人都想再多做一些。[攝影者:馬俊豪]
圖右 :寒冬裡愛來的正是時候,尼爾醫師(左二)細細地跟殘障協會創辦人Bairaji(右二)說明日常藥品的使用方法,他真心道感恩。[攝影者:馬俊豪]
圖左 :暗角裡點一盞燈,溫暖貧困鄉親,彼此都感恩,志工期待匯聚螢火微光,在佛國,照亮所有黑暗,苦難不再。[攝影者:馬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