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諾娃的父親路易士(化名)是斯里蘭卡籍,多年前他與新加坡籍的欣蒂 (化名) 結婚,兩人在新加 坡共組家庭。然而,路易士於2021年患上腎病,需要洗腎。
◎新芽勵學金 協助弱勢學子圓夢
身為外國公民的路易士,無法獲得新加坡政府的補助,龐大的洗腎費用,促使他們一家回到斯里蘭卡接受治療。不幸的是斯里蘭卡經濟破產,國家動盪、人民生活不穩定,造成路易士的治療之路充滿未知與障礙。
由於兒子即將服兵役,需要家長陪同入兵營,所以路易士勸說太太欣蒂和女兒諾娃返回新加坡,他獨自留在斯里蘭卡洗腎。但諾娃選擇留在斯里蘭卡,她自學並處理家庭事務,學習照顧爸爸。
欣蒂回到新加坡後,積極為丈夫奔走申請補助,諾娃也寫電郵給部長尋求幫助。個案最終轉介到慈濟,在各方努力下,路易士成功獲得了洗腎費用補助,這讓他能夠在新加坡接受治療,而諾娃的乖巧懂事,也讓她獲得「孝悌獎」肯定。
2023年12月17日,慈濟基金會(新加坡)舉辦了「2023年新芽勵學頒發典禮」,共有五十九位學子受惠。
「新芽勵學金」的設立,旨在鼓勵學子在各個領域發揮潛能與專長,為他們的求學路點亮一盞前行的明燈。志工透過每月家訪,了解受助學生的課業進展,更注重學生的品格教育,新芽勵學金設有六個獎項,包括全勤獎、孝悌獎、特殊表現獎、學習優異獎、學習進步獎和行為進步獎,受惠的學子來自中小學及大專。
◎新芽變大樹 發願回饋這分愛
在臺下觀看自己的人生低潮的往事,路易士和欣蒂萬千思緒湧上心頭,路易士強忍著淚水,欣蒂則邊看邊擦眼淚。
連續兩年獲得孝悌獎,諾娃在臺上分享時,也希望能將得到的這分愛散播出去,她說:「我很感恩慈濟在這兩年來給予的輔助,我打算把剛收到的獎勵一半給父母,一半捐給慈善團體,把這分愛傳出去。」
諾娃也希望以後可以當護士或社工,幫助其他家庭,她的母親欣蒂在會後表示:「證嚴上人可以帶出一群這麼善良慈悲的慈濟志工,真的令人感動。」
◎隔代教養 孫子感恩要報恩
十二年前,女兒臨終前,黃女士承諾會照顧好三個孫子,當時最大的孫女十一歲、二孫子九歲及小孫子五歲,女兒聽後含淚往生。為了照顧三個孫子,黃女士和先生努力工作,對孫子嚴加教養。
雖然夫妻倆身體並不好,黃女士做清潔工來維生,一家五口經濟不寬裕,但不影響兩人對孫子們的教育與關愛。兩三年前,黃女士的先生因病往生,她還是堅強地面對生活,她說:「我一定要做到對女兒的承諾,把孫子們培養長大。」
最小的孫子今年已經十七歲,拿到了三個獎項,學習傑出獎、全勤獎和孝悌獎。他把對阿媽的感恩之情化成文字,卡片的封面寫著「最偉大的外婆」。黃女士接過卡片,打開一看,簡短的感恩,卻充滿了深深地愛意,頓時熱淚盈眶。
黃女士的幼孫表示,這麼多年來,外公外婆的辛苦,他們都看在眼裡,每次在學業遇到困難和低潮時,外婆雖然無法教他做功課,但總會給予他很多的鼓勵與支持。他說:「阿媽每次叫我不要放棄!」
他和哥哥的成績和品德都很好,兩兄弟都獲獎,哥哥因學校有活動,所以缺席頒獎典禮。他也說為了不讓外婆操心,他和哥哥都會聽外婆的話。
一旁的志工說:「我們就像阿媽的聆聽者。自從黃女士的先生過世後,她就少了傾訴的對象,每月的家訪黃女士都會跟志工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可以說志工是看著三個孫子從幼年長成青年的」。黃女士笑著說:「慈濟幫了我們很多!」
◎孩子奉茶 歡笑與淚水交織
活動也安排了「奉茶儀式」環節,孩子們整齊列隊捧著茶進場,在父母面前跪下來奉茶,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照顧戶陳先生從四個孩子接過茶杯時,不禁感動流淚。榮獲孝悌獎的四位孩子也送上給爸爸的信,說道:「爸爸我愛您!」
陳先生受訪時,哽咽地說:「四位孩子都很懂事,都會主動分擔家事。我不期望我的孩子成龍成鳳,可是希望我孩子們可以做一個利益社會的好人。」
圖左 :大會安排了「奉茶」儀式,感動滿滿。[攝影者:蔡振加]
圖右 :在家人和志工的掌聲中,學生們有秩序地走上臺領獎。[攝影者:馮桂瓊]
圖左 :舞臺上扮演的感人故事,正是諾娃(化名)一家的真實經歷。[攝影者:林碹珠]
圖右 :續兩年獲得孝悌獎,諾娃在臺上分享時,也希望能將得到的這分愛散播出去。[攝影者:林碹珠]
圖左 :喜見孩子的成長,諾娃父母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攝影者:林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