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親子送愛歡聚景仁

親子送愛歡聚景仁

E-mail 列印
親子送愛歡聚景仁

1月20日桃園大業兒童親子成長班、八德兒童親子成長班以及慈濟八德青少年成長班(簡稱慈少班),一起送愛到八德區景仁教養院。一百二十多位學員、家長及志工。一早八點多,在教養院大門口廣場 集合,聽著蔡金腰老師的介紹與叮嚀,帶著關愛與熱情進入教養院。

因為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大家有三年沒見面,今年終於可以像往年一樣在歲末相聚。有親子班的家長,特地在教養院網站查詢院生所需要的物資。一早教師聯誼會老師和親子班學員和家長們,帶來麥片、黑芝麻粉、襪子、衛生紙、看護墊、刮鬍刀等日用品。

教養院社工許淑梅歡喜的說:「疫情之後,我們景仁教養院今天是最熱鬧的一天。」在教養院服務三十多年的她,看著院生從小到大,她表示院生年齡有三十歲到五十多歲以上,因爲腦性麻痺,並隨著年齡逐漸老化,行動較緩慢,叮嚀大家要慢慢地和院生互動。

緊接著就是舞動身心的歡樂時光。在教養院中庭蔡金腰老師帶著親子們入場,和院生相互揮手認識。第一個曲目<心花開>,由慈少班的學員們上台帶動唱,大家隨著樂聲搖擺肢體,一起比手語,笑容也跟著展開。

大業親子班和八德親子班也各自帶來<世界因你美麗>、<讓愛傳出去>,最後壓軸是院生們熟悉又喜愛的<阿爸牽水牛>。許多院生都到台上,跟著大家一起唱唱跳跳,十分開心,將現場氣氛Hi到最高點。

能來到活動中庭,是活動力較佳的院生,還有許多院生因為行動不便,無法參加。慈少班和親子班分組上樓,來到院生寢室,各自展現才藝,有歌唱和手語,並帶來上個月手作的賀年卡。

院生們的笑容,讓大家印象深刻。慈少班藍賢祐和莊崴宇在同一組,藍賢祐分享:「我們兩在房間一起跳舞,看他們笑得非常開心,非常感動。」

莊崴宇也分享:「上國中之後,學習壓力大,較少和人交往互動。今天來和他們互動,覺得很感動。」

親子班的邱蕙敏和父母及妹妹一起參加今天活動,她說:「覺得他們看到我們就很開心,很熱情。」

邱蕙敏的媽媽朱俊也分享:「剛開始走進來的時候,有一個院生很用力地握住我的手,感覺到他們很開心。可能他們和外界接觸較少,外面的人進來,他們就會感覺到很開心。」爸爸邱政朗也說:「還沒來之前,感覺他們想法可能不太一樣,但是來到這邊,覺得大家其實都是一家人,沒有特別不一樣。」

王莉婷媽媽因透過慈濟的陶土課程,而加入親子成長班,希望能藉此來陶冶性情,增加親子的互動。她和先生陳相宇,女兒陳柔安,都是第一次來。剛踏進教養院時,心中還有一絲絲的障礙,但看到院生後,突然覺得自己很幸福。能夠平安健康、自己吃飯、走路、可以好好的講話表達意思。對院生而言,這一切卻都不是理所當然,覺得很感恩。來到這裡也讓孩子看看,在這不同的環境中,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幸福的生活。

透過團康的互動、相互打招呼,只要一個微笑,就會讓院生們很開心。相對現今很多人心防很重,很難打開心房。因為照顧中風多年的先生,其實情緒上易有波動,但看到這裡的院生,被照顧的很好,也是自己要學習的地方。

「進來這,覺得這好奇怪,這邊的人看起來很不一樣,會有一點點的害怕。但經過一個小時的互動後,比較熟悉後,就不會那麼害怕了。」陳柔安說著。

陳相宇說:「很能感同身受,因為中風已有八年了,母女倆一直辛苦的照顧著,最累的也是她們,很感恩她們付出。」

在活動尾聲,院生代表強森叔叔感謝大家。強森在教養院住了五十多年,他問孩子們:「幸福在哪?」一位小朋友回答:「可以跑跑跳跳。」強森說沒錯,能無拘無束,想去哪就去哪,就很幸福。也提醒孩子們珍惜父母的養育,還有讀書的機會。

強森又問:「聰明的頭腦可以做什麼?」孩子們回答有「學習和讀書」、「賺錢」。強森說除了這些,要用在對社會有益,幫助人的事。

強森最後提醒小朋友們有一個「本事」,就是讓父母高興。

強森分享後,金腰老師提問:「您在這裡住五十多年,您想和老師或是照顧你的人,說些什麼?」

強森說他很感謝社工許淑梅,他青少年時也曾有叛逆期,作文胡亂寫,但許淑梅知道他的能力不是如此。他說:「在許淑梅老師嚴厲的教導下,才有今天的我。」

一位家長問強森:「如何在離開世界前,帶感恩給世界。」

強森回答:「對我們人,真的要感恩的人很多。包括許淑梅老師,還有在這裡的工作人員,都是我們的貴人。所以時時刻刻,都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曾經給你幫助,哪怕是不認識的人,都要抱著感恩的心,這樣我們在人世間的功課,才會做得圓滿。」

接著親子們也分享心得。

大業親子班的吳吉村爸爸分享:「我的年齡和強森差不多,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在踏進教養院前,內心有點罣礙,不曉得自己能貢獻什麼;或是會接觸到哪些人。但是在活動前,師姊(蔡金腰老師)提到上人說過,如果帶著痛苦的人無法走出來,就讓我們這些幸福的人走進他們的世界。從今天的活動,我非常感動,也了解他們(院生)和我們沒有什麼不一樣。在先天條件,他們無法自由活動,但在內心的知足快樂,我們是一樣的。」

吳吉村也說:「在聽完強森的故事,自我反省,論外型體魄,我絕對比強森強大。但談論到人生的感恩、知足跟樂觀,在強森面前,我是渺小的。」

大業親子班張永春爸爸也是第一次參加,他分享:「相信小朋友記憶深刻,對他以後的人生觀,會有很大的啟發,知道雖然現在力量很小,還是可以幫助人。」

八德親子班李凌傑爸爸分享:「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在疫情過後,覺得健康很重要。」

八德親子班謝育虹爸爸同樣是第一次參加,他分享:「之前曾藉由電視,向孩子介紹教養院。這次剛好有機會,讓孩子實際認識,培養他們的愛心。」

八德親子班張纈齡媽媽分享:「以前每天經過這邊,都不知道這裡,今天是第一次過來。感覺強森剛用很大的力氣,在這裡跟我們分享。」

張纈齡媽媽問強森:「您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遇到自我抱怨的狀況?怎麼克服?」

強森回答:「有啊!這問題問得好。沒有抱怨是騙人的。是慢慢成長,接觸治療師,又慢慢接觸宗教,發現其實人生沒有什麼好抱怨。雖然以前覺得不公平,為什麼別人都可以跑跳,我卻不能,需要坐在輪椅上。隨著年紀長大,覺得上天給我關一扇門,讓我不能出門,可是我很感謝上天,他幫我開了一扇窗,讓我接觸知識。慢慢就覺得人生本來就這樣,沒什麼好怨天尤人。」

張纈齡媽媽也提到,期待未來有機會跟院生出去走走。

最後大家一起在祈禱中,相互祝福期待再相會。

圖左 :舞動身心的歡樂時光,在教養院中庭蔡金腰老師帶著場,和院生相互揮手認識。[攝影者:張素貞]
圖右 :親子班成員,除了帶物資到景仁教養院,也捐贈發票。[攝影者:張素貞]

圖左 :親子班分組到院生寢室,並帶來上個月手作的賀年卡。[攝影者:張素貞]
圖右 :許多院生因為行動不便,親子班學員,來到院生寢室,各自展現才藝和院生同樂。[攝影者:張素貞]

圖左 :親子班學員分組,來到院生寢室,各自展現才藝,有歌唱和手語,並帶來上個月手作的賀年卡。[攝影者:張素貞]
圖右 :強森在教養院住了五十多年,他提醒小朋友們有一個「本事」,就是讓父母高興。[攝影者:張素貞]

圖左 :在教養院中庭,舞動身心的歡樂時光,大家隨著樂聲搖擺肢體,一起比手語,笑容也跟著展開。[攝影者:張素貞]
圖右 :慈少班的學員們上台帶動唱,大家隨著樂聲搖擺肢體,一起比手語,笑容也跟著展開。[攝影者:翁淑惠]
圖左 :教養院社工許淑梅歡喜的說:「疫情之後,我們景仁教養院今天是最熱鬧的一天。」[攝影者:簡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