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能登半島震災援助 志工愛無縫接軌

能登半島震災援助 志工愛無縫接軌

E-mail 列印
「算盡了米與水的比例方程式,再加一味「KIMOTI」(氣持き)!」慈濟日本分會同仁吳惠珍(慈涓)展示武功秘笈,自信爽朗的告訴大家。累積了三個梯次的經驗完美傳承,如今瓦斯煮飯不再是志工的「陰影」,也道盡 一路走來的不容易。

能登半島地震災區,穴水町的第三梯慈濟志工,圓滿熱食發放,離去前細細說明,殷殷叮囑,第四梯新到的十七位志工專注聆聽,即刻上陣。為了受災鄉親,大家卯足全力,1月26日,愛,無縫接軌。

◎每一口都是幸福滋味

26日,天未亮,氣溫接近零度,志工如常地前往冥王星交流會館(さわやか交流館プルート)。熱食發放如火如荼,傳承有人第四梯志工陳玉蓮承擔電鍋煮米工作,她將米洗好後拿著濾網瀝水。

「熱身運動,不但可以健身還可以助人。」只見陳玉蓮一邊搖動濾網瀝水,搖著搖著連身體也跟著動了起來,還神情愉悅地跟大家分享,這分歡喜心開啟了美好的一天。

有了前輩的武功秘笈,既期待又緊張的瓦斯煮米,在志工用心地教導下順利成功,第一次就上手。用瓦斯煮出白白胖胖的白飯,志工打開鍋蓋的剎那,飯香撲鼻,粒粒晶透分明,大家試吃,口齒含香、QQ有彈性,令人振奮!

「『麻婆豆腐』太好吃了,從未吃過這麽好吃的麻婆豆腐,可否教導怎麽做?」不只溫暖入心的白米飯,當地志工一看到主廚志工文武,向前討教,文武馬上應允,且毫無保留地說出訣竅,「放入醬汁後,要先以油炒過,醬汁才會融入油裏,麻婆豆腐才會好吃。」兩位志工恍然大悟,感恩之餘也讓彼此的心更貼近。

「我喜歡臺灣,平時會進這個日文網站看訊息,沒想到慈濟供應熱食的報導也在這裡看見。」長長時間的供餐,讓志工們與鄉親有了愛的連結,有位鄉親鼓足勇氣,拿著手機點開網頁向志工們說著內心的澎湃。

在此災難時刻,他沒想到能親自見證,能享用這麼豐富又有變化美味的午餐,心底難以言語的感恩,他由衷說道:「看著熱騰騰冒著煙的菜餚,這一刻令人覺得無比幸福!」

鄉親們珍視志工送的平安吊飾,把「平安」一直別在身上,更珍惜這段期間的情誼。當他們得知今日有二位志工即將返回東京,難捨之情,讓廣田阿嬤眼眶泛紅,緊握著志工的雙手,緊緊地擁住志工,還互留聯絡電話,相約要保持聯繫。

◎您辛苦了祝福語送暖            

27日,交流會館廚房設備日益改善,不鏽鋼水槽是埼玉縣(さいたまけん)鄉親熱心捐贈,老遠送過來,有了水槽大家就不用辛苦地彎著腰,蹲在地洗鍋了。

「交流會館的運作慢慢開始要做下一步的調整,預估這裡的避難所會成為固定收容一百三十名鄉親的地方,2月之後,會以雇用鄉親的方式來持續供餐。」當地志工石河直告訴大家之後的方向。

在交流會館支援的當地志工通常是在鄉親領餐後才來領餐,因政策的調整,昨天(1/26)開始改為預約式。今日救難協會志工預約了十六個便當,志工為了對救難志工表達感恩,特地請來避難所鄉親武田五月女士來幫忙,寫上愛的祝福語「お疲れ様」(您辛苦了)紙條,貼在便當上,連同平安吊飾一起送出,讓餐盒有了愛的溫度。

「很開心能幫上忙!」武田五月一邊忙著寫祝福語,一邊說著心裡的快樂。已經是慈濟好朋友的她,昨天依依不捨和離營的吳惠珍擁抱道別,今和志工一起送出愛。

狹間好之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常常都來交流會館登記做志工,對平安吊飾很好奇,志工說明「這是祝福大家平安的御守,請收下!」他低頭凝視,認真聽著志工的說明,內心百感交集,感動之餘,恭敬、開心地收下祝福。

「是否還有多出的飯菜,可否領取十位同仁的便當?」發放結束後,交流會館內「社會福址協議會」辦公室職員前來詢問志工。能為第一線的志工服務,大家滿心歡喜,立刻表明:「沒問題,今日還有一些白飯與蔬菜豆腐中華丼。」職員開心地幫同仁打包白飯,志工也貼心地準備淨斯茶,連同一鍋主菜一起幫忙端進辦公室。

◎平安與名牌隨身隨心

26日,今天穴水綜合醫院有新接可飲用的水管路,困難一樣樣被克服,志工們心存感恩,用來洗菜和儲存一些備用水。

今日餐點「榨菜素肉絲飯」,鄉親們都覺得這就是中華料理,很新奇也很期待!供餐時間未到,就已大排長龍。很多醫護人員推著推車或拿箱子來承裝熱食,幫自己部門的同仁一起領餐,一次多達十幾二十多個,志工忙得不亦樂乎。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病院」事務長柴田智志,特地代表東京都醫師會,感恩慈濟這幾天發放熱食,並致贈一份禮物表達心意。

「我很喜歡這個吊飾。」醫師事務浦比呂子也感性地與志工分享,這分令她珍愛的祝福,還慎重地將吊飾和自己的名牌掛在一起配戴著,隨身隨心平安都在。

眼看連日的熱食發放已近尾聲,慈濟日本分會執行長許麗香,來向醫院廚房的職員道感恩,感恩這些日子以來的協助,「我們才要感謝你們,每天變換口味,用心的供應熱食,煮得非常好吃,真的非常令人感動!」彼此都感恩,職員們回饋說著。

一聽到許麗香告知「發放29日將暫告一段落!」大家滿心不捨,希望志工會再來,「我們一定會有因緣再回來,也許用不同的方式再來探望你們。」災難下患難與共的革命情感,許麗香許下承諾。

27日,志工們一抵達醫院,俐落地將食材和物資搬進廚房,發現原本已可以供給的飲用水,突然無法使用,幸好昨日(1/26)志工離開前有先裝滿水袋備用,大家不受影響各就各位忙著。

昨天院長島中公志公務繁忙,沒能來看大家。今天第一次與第四梯的志工們見面,一樣熱情地擁抱大家並合影。這時院長發現第一梯次的志工呂瑩瑩再次歸隊,他更是感動欣喜莫名,只能「抱緊處理」。

今日餐食志工準備了「回鍋肉」,共提供了二百零八份。「回鍋肉」食材其實是志工林瑪莉從臺灣帶來的豆皮,道地的臺灣味好吃又營養,深獲好評。

日本電視局NHK「おはよう日本 」來到醫院,為明天的直播取材,拍攝過程中巧遇院長,院長很熱情的歡迎他們,並解說當時醫院的情況:「當時沒有熱食,慈濟志工們帶來了熱情、熱食還有溫暖給我們,可以吃到熱食真的給了我們很多力量與支持!」他收起笑容,一字一句盡是心底深刻的感恩。

◎走訪賢達愛復刻社區

為了讓愛更深入社區,志工在促成這次熱食發放,石川縣臺灣交流策進協會理事長陳文筆醫師引介下,26日,熱心的陳醫師與太太陪同志工、宗教處及大愛臺同仁一起前往金澤市,拜訪日本北陸最大報社「北國新聞社」社長砂塚隆廣。

社長歡喜接待,仔細聆聽執行長許麗香說明近半個月來,慈濟在穴水町進行熱食發放的情形。並進一步介紹311地震時慈濟曾前往東北災區,親手奉上「見舞金」,也透過日本慈濟分會三十周年紀念專刊,說明分會三十年來在日本各地慈善耕耘足跡與統計表。

離去前,志工致贈社長大愛感恩科技加厚型環保毛毯、披肩及圍巾,並表達希望有因緣將關懷與祝福親送受災鄉親。社長深受感動,北國新聞社也報導此次拜訪,並刊登於隔日(1/27)的報紙。

志工馬不停蹄,27日也來到輪島扶輪社拜訪會長山上剛史,沿途嚴重陷落的路段、山坡崩塌、房屋傾斜倒塌,災後的景象令人怵目心驚。柔腸寸斷的道路讓原本預估二個小時的車程,花了近四個小時才抵達目的地。

一下車,山上會長已在門外迎接,熱情招呼大家進屋內。志工們先關心會長家中受損的狀況,會長表示家中一切還好,但十位員工中有三位的房屋已完全倒塌,因此目前暫時住在公司。

「目前輪島的電力約恢復一半,但還是沒有水,盥洗清潔非常不方便。」會長說明目前的情況,也說起他的擔憂,「未來主要的考量是人,因為學生被遷移到金澤市上課,家長也必須跟著前往,因此一半的人口都外移了,日後當地要如何復興,讓人口再回流是主要課題。」

宗教處同仁林裴菲向會長說明311時,慈濟曾前往東北災區致贈見舞金與毛毯,此次也帶來了加厚型毛毯、披肩和圍巾,會長歡喜收下,說著寒凍刺骨的天裡,住在公司的員工剛好可以用得上,愛來得正是時候。

隨後會長陪同大家來到輪島朝市,其為日本三大早市之一,在日本平安時代就已存在,迄今已一千多年。但古城小鎮昔日的風光已不再,1月1日能登半島強震引發大火,燒毀約三百間房屋。地震引發山坡土石崩塌,淹沒民宅至今搜尋還持續中。

大愛臺採訪團也趁此因緣深入輪島報導,看著滿目瘡痍的小鎮,被大火燒成灰燼的家,還有親人一旁獻花憑弔,佇足默禱,觀光小鎮恐一蹶不振,令志工們愈發心生不捨。

「提供幫助時,我們要傳達的是溫暖而不是物質本身,是誠意去轉達,有形的物資傳遞無形的溫暖。」許麗香說著志工的信念,重建路遙,但也更加堅定大家的心,齊力邁步迎向希望。

圖左 :志工為了對第一線的救難志工表達感恩,便當盒貼上祝福語「お疲れ様」(您辛苦了)紙條,連同平安吊飾一起送出,讓餐盒有了愛的溫度。[攝影者:高晙喆]
圖右 :日本分會同仁吳惠珍展示武功秘笈,自信爽朗的告訴大家累積了三個梯次的經驗完美傳承,如今瓦斯煮飯不再是志工的「陰影」。[攝影者:陳靜慧]

圖左 :當鄉親得知今日有二位志工即將返回東京,難捨之情,讓廣田阿嬤(左)眼眶泛紅,緊握著志工的雙手。[攝影者:周利貞]
圖右 :救難協會志工預約了十六個便當,志工特地請來避難所鄉親武田五月女士(右)來幫忙,寫上愛的祝福語「お疲れ様」(您辛苦了)紙條。[攝影者:高晙喆]

圖左 :當地志工一看到主廚志工文武(左),向前討教「麻婆豆腐」的作法,文武馬上應允,且毫無保留的說出訣竅。[攝影者:周利貞]
圖右 :島中公志院長發現第一梯的志工呂瑩瑩再次歸隊,他更是感動欣喜莫名,只能「抱緊處理」。[攝影者:施美君]

圖左 :日本電視局NHK「おはよう日本 」來為明天的直播取材,拍攝過程中巧遇島中公志院長(左),院長解說當時醫院的情況。[攝影者:朱家生]
圖右 :震後滿目瘡痍的輪島小鎮,被大火燒成灰燼的家,還有親人一旁獻花憑弔默禱,令志工們不捨,但也更堅定大家的心,齊力邁步迎向希望。[攝影者:周利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