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關懷」課程4步走 開啟幼小純真愛心

E-mail 列印
讓孩子們學會主動真誠地關懷別人,難不難?2024年新年伊始,慈濟休士頓人文學校,為該校學生設計整月的人文主題「關懷」課程,讓學生們動手做,走出教室,關懷老人院,參加食物發放,書寫最好的「人文課程」,同 時也讓當年的慈青、如今的人文學校校長陳俐樺,一圓自己心中那分長久的期待。

為何要將「關懷」作為2024年第一個月份的人文主題課程?慈濟休士頓人文學校人文組老師蔡文惠解釋,在校園設計「關懷」人文課程,目標是讓「關懷」這個詞成為「動詞」,而非「名詞」。首先學生們需要動手做,其次要走出教室,與「人」有所連結,結合很多活動;如果能夠啟發孩子們最純真的愛心,孩子們從內心散發最真誠的「關懷」,這就是最好的「人文課程」。

◎第一步:動手做

關懷課程的第一步,是讓學生們動手做,在老師的帶領下手作飾品、書籤,送給需要關懷的對象。老師在手作課程上,帶入「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間最美是溫情」、「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等靜思語,並讓學生們觀看慈濟志工關懷老人院的影片,希望孩子們將心中的愛與善注入作品,更啟發每個孩子心中那分悲天憫人的胸懷。

另外,老師也發動家長,協助孩子募集罐頭食品、二手書籍、優質二手衣物等愛心物資,孩子們在家中幫忙家長清洗整理,帶到學校。孩子與愛心家長同心協力,分類整理,不只是手動、身動,其實最重要的是內心的那分「心動」與「感動」。

◎ 第二步:走出教室

孩子們動手做了,那麼動詞「關懷」人文課程就圓滿了嗎?還有下一步走出「教室」的課程,把學生們的這分愛心傳播出去。學生跟隨家長走進老人院,與爺爺奶奶們互動,送上親手做的吊飾和書籤,給老人們帶來溫暖。而學生和家長募集的愛心物資,則由慈濟志工送到與慈濟德州分會合作的「幸福校園」,贈與學校弱勢家庭的孩子。

2月3日 ,學生們參與在德州分會進行的食物發放,也是另一個展示手作的最佳機會。當日,孩子們幫忙大人搬桌子、打包分發物資,給領取物資的爺爺奶奶們唱〈Hello〉歌,並向他們贈送親手製作的吊飾和書籤。

食物發放結束後,蔡文惠老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們分享什麼是關懷,以及參加食物發放的心得。人文學校中六班同學姚予晴,分享參加食物發放心中的感動:「我看到爺爺奶奶們拿到食物很開心,我也覺得開心,他們可以吃兩個星期的食物,而我們只花了一個小時包裝,我覺得我也有能力,去幫助需要的人。」

◎第三步:統整式分享

慈濟休士頓人文學校約有一百位學生,因受場地、時間等限制,無法讓所有的孩子都來參與關懷課程。校長陳俐樺深刻感受到蔡文惠老師的用心,在2月4日開展主題統整分享,邀約全校師生和家長們歡聚在靜思堂,蔡文惠老師以問與答方式與學生互動,回顧這一整個月的關懷主題活動,讓所有的學生都來感受關懷與付出。

中八班同學吳沛絜分享,關懷老人院贈送吊飾的感動。當時,她與一名手拿充氣棒的老爺爺互動,一起玩打地鼠遊戲,雖然她離老爺爺活動的範圍很近,但老爺爺幾次都沒打到她。她不解地問老爺爺,對方解釋說,你長得那麼可愛,真的捨不得打你,也怕打痛你。吳沛絜對老爺爺說:「充氣棒很軟,打了不會痛,就是希望你開心地和我們玩。」

此事讓吳沛絜意識到,原來「關懷」是雙向的,當你向別人付出關懷時,別人也會回饋關懷給自己。

◎總結:圓了慈青夢

慈濟休士頓人文學校校長陳俐樺表示,學生們演唱的〈人間有愛〉這首歌,讓她回憶起二十多年前作為慈青,到街頭關懷收容中心遊民的經歷。那時,她在收容中心聽到〈人間有愛〉英文版,覺得這首歌很適合慰籍那些無家可歸者,讓他們在人生低潮時,也有依靠的希望。

現在學校將這首歌的中文版,指導學生手語演繹,〈人間有愛〉呼應「關懷」的主題,給低潮期的人們帶來溫暖和希望。

陳俐樺還說,作為一個母親,她曾想,自己什麼時候能看到孩子,像當年的自己那樣,去關懷別人?

「那天,當我們帶著學生,跟我自己的孩子一起進入老人院的時候,哇!當年我做慈青的感覺全部都回來了,感覺就像自己做慈青,去到老人院陪伴這些爺爺奶奶,跟他們互動玩遊戲。看著自己的孩子,甚至我們的學生也能夠這樣做,我真的覺得非常開心。」慈濟休士頓人文學校校長陳俐樺歡喜分享。

陳俐樺的兩個孩子都已經在人文學校學習中文,她沒想到,這次「關懷」的人文課程,在蔡文惠老師用心的規劃之下,她竟然可以牽著孩子的手一同走進老人院,一圓自己心中那分長久的期待。

廣告詞曾有「讓孩子一次滿足三個願望」,看完這個「關懷」的人文課程,相信你會認同,這是一個讓所有親、師、生,共同滿足好多願望的優質課程。希望你心中的愛,也融入這分「關懷」之中。

圖左 :2月3日,慈濟休士頓人文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參加德州分會與休士頓食物銀行合作的食物發放,成為「關懷」人文主題課程的重要環節。[攝影者:林嵩然]
圖右 :休士頓人文學校學生關懷老人院。[攝影者:林嵩然]

圖左 :學生向老人贈送手作書籤。[攝影者:林嵩然]
圖右 :家長協助孩子募集二手愛心物資。[攝影者:林嵩然]

圖左 :學生幫忙慈濟志工和老師搬桌子。[攝影者:許維真]
圖右 :蔡文惠老師跟學生互動,分享參加食物發放的心得。[攝影者:許維真]

圖左 :全校師生和家長們歡聚在靜思堂,蔡文惠老師以問與答方式與學生互動,回顧這一整個月的關懷主題活動。[攝影者:林嵩然]
圖右 :休士頓人文學校學生開心演奏鋼琴曲〈人間有愛〉。[攝影者:林嵩然]
圖左 :中高年級孩子在臺上,加上姚予晴同學的手語,一同唱出〈人間有愛〉。[攝影者:林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