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臺南課輔班走出戶外 學習護生關懷地球環境

臺南課輔班走出戶外 學習護生關懷地球環境

E-mail 列印
三月天裡春風宜人,鳥語花香,臺南慈濟課輔班於2024年3月16日舉辦一日營隊。一早來自臺南分會、成大、善化及佳里四個地區課輔班的慈濟照顧戶三十二位小朋友,歡喜來到高雄靜思堂及壽山動物園進行戶外教學,藉 由活動了解環境教育及愛護動物護生,長養慈悲心的重要性。

◎回收減廢行動 物命延續能救人

隨著車程的拉近來到高雄靜思堂進行環境教育參訪,小朋友們張大眼睛,豎起耳朵,專心聆聽慈濟志工的導覽解說。

慈悲智慧館最主要的用途是「減廢」,以減少廢棄物為目的;垃圾變黃金是每個消費者的責任,而生產者的責任就是減少開採。回收再利用的原則是抑制廢棄物的產生,最常見回收來的寶特瓶就是原料,回收後運用高科技進行抽絲做成毛毯去救人,一件毛毯大約需要六十七至七十支的寶特瓶,這些就是廢棄物的再利用。

在低碳生活館,志工告訴大家要減塑救地球,海洋廢棄物是人類所製造的,一旦隨意丢垃圾讓它漂浮在大海、湖泊或水道上,將會造成環境嚴重汙染;塑膠製品廣泛被人類使用,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要回收延續物命。

環保5R五用要推動——不用、少用、重複用、修理再利用、清淨回收有大用。從源頭改變觀念、習慣,減少不必要的消費,身體力行並且帶動,以達到愛護地球的目的。

丁同學參加課輔班大約五年了,在課輔班學會如何解數學題目,還學到很多知識。大哥哥、大姊姊們的陪伴,讓她感受到歡樂跟溫暖。藉由今天(3/16)的導覽參訪,丁同學學習到很多環保知識,原來舊的牛仔褲可以廢物再利用編織成手機吊帶,便當盒也能回收再製成環保衛生紙。回去之後,要將所學跟家人、同學、朋友分享。

聰明活潑的江同學在佳里成立課輔班時,就開始參與。他笑說,英文課對自己幫助很大,以前都只考六、七十分,參加課輔班後衝過八十幾分了。課輔班是一個很棒的地方,可以學習知識又沒有壓力,而且可以跟朋友玩,和學校的課程是不一樣的。

這次活動無論是氣候變遷或減碳生活,當志工提問時,江同學都能快速答出正確答案,這是因為平常他喜歡看各類課外書。而印象最深刻的是破冰遊戲,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要完成任務很刺激,也可以讓他很快認識同組的同學。

◎淨零轉型減碳 長養慈悲護地球

氣候變遷館警示世人,天災、人禍、四大不調。「淨地無災,淨心無難」,從導覽影片中所要傳逹的是,在看似如常的生活中也隱藏著危機——在寂靜的夜晚,正當安然入睡時,半夜一場大雨造成山崩,令人怵目驚心的場景;大水沖進街道民宅,人們驚慌地逃生畫面,在混亂中親人失離……在在顯示人類的渺小,是無法抵擋大自然的反撲。

導覽志工說明,人生無常,造成土石流的原因是什麼?有人回答,沒做好環保!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種植淺根植物檳榔樹,因淺根抓不住土壤,進而造成山坡地的危害,當大雨來臨時,就形成嚴重的土石流。志工並進一步呼籲同學們,不要忘記來參訪的你們,都是未來救地球的主人翁。

從國小二年級就參加課輔班至今已是高一生的林同學表示,能夠參加這次的一日營,是很難得的經驗,懷著探索求知的精神來學習。在分站導覽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看到強烈颱風帶來豪雨,導致整個村莊都被土石流淹埋,讓他了解做好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此外,還學習到很多環保概念,提醒自己外出時要帶環保餐具、少用一次性用品,多搭乘大眾運輸來減少碳排放,並且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

林同學說:「課輔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大哥哥、大姊姊們的陪伴和知識的學習。在課業上有不懂的地方,他們都會很有耐心地教我『教到會』為止。」他希望以後有能力時,能夠像他們一樣來付出,幫助有需要的人。

◎用心設計活動 用愛照顧暖陪伴

蔡宜均承擔一日營隊總協調的窗口,他是成大機械系二年級的學生,也是慈青社的社長。她表示,這次戶外教學規畫具有「寓教於樂」,希望小朋友們可以玩得開心、也得到知識。參觀高雄靜思堂的氣候變遷館和低碳慈悲館,期望小朋友更了解一些慈濟人文,同時對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議題,也能有更深入的認知;壽山動物園的闖關活動,除了多認識動物、了解動物的習性,也能加強小朋友們尊重生命、護生、愛地球的觀念。

總協調主要是負責各功能組工作內容的溝通協調、課程與活動之間的銜接,幫忙大家達成共識之後共行。蔡宜均說明,「過程中細節一直在變動,彙整協調難度升高很多,深深體會『變化球』的威力。雖然是艱辛,但還是勇於承擔,不過考慮到傳承,所以更要培育下一屆的學弟妹,讓他們也來承擔這件事情,代代相傳不間斷,這是更重要的使命。」

游凱茜是一日營隊臺南分會的協調窗口,主責為協助總協調和生活組、機動組之間的溝通和協調;這才讓她發現,活動籌辦的過程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

游凱茜表示,姊姊之前是課輔班的大學伴,因她的邀約,自己也來課輔班陪伴小朋友,至今已經兩年。「我之前帶一個被動的小朋友,陪伴一學期後,變得比較有信心,有時候上課還會主動詢問;還有小朋友本來比較文靜,不太會跟別人說話,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變得比較活潑,也開始會跟其他人互動。看到自己長久以來陪伴的小朋友有所改變,我覺得很開心。」

楊糧瑄平時擔任課輔班大學伴,也會支援社區訪視及安美專案的記錄,十分喜歡慈濟。自佳里課輔班初成立時,他就進來陪伴及教小朋友功課,「其實我的成績不是很好,怕會教得不好。一開始感覺壓力很大,但是由於我的努力,再加上小朋友的成績有了進步,讓我感到與有榮焉。」

楊糧瑄開心地說:「來參加一日營,學到很多知識。」最有感的是看到影片,強烈颱風釀成小林村一夕之間被淹沒的慘劇,希望這樣的憾事不要再發生。其次,透過導覽及一些展示實體,了解原來環保回收物,還可以做出很多東西,像寶特瓶回收再製成磚塊、布料……

◎ 耐心愛心同理 給予知識做模範

成大特聘教授陳岳男,大學時期也是慈青社社長,不斷跟隨上人,如今是慈誠委員,也一直是成大慈青社的指導老師,陪伴孩子成長,給予知識、做為模範。

「上人給我們的理念,是要培養大學生悲天憫人的胸襟,而課輔班的小朋友都是慈濟照顧戶,由他們參加和執行教小朋友功課,藉由互動,體會原來苦難人是這樣子,那就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來幫小朋友們做課業輔導。」陳岳男侃侃而談。

陪伴過程較困難的是,照顧戶家庭的小朋友常常會有一些情緒,非專業教學的大學生也會遭受挫折,此時會鼓勵他們要有耐心跟愛心,去同理背後造成小朋友情緒反應的原因,這樣可以增進自己的慈悲心,而這份關愛,讓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一個正向的影響。

校外教學一日行程,是課輔班很多年來最有特色的活動,因在弱勢家庭成長的小朋友,較少有機會參加校外活動。藉由活動可以增進小朋友跟大學生的情感,也能讓大學生練習籌劃活動,學到如何「合和互協」;大家一起來成就一件事情,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又能促進成長的機會。

◎訪視深入弱勢 為孩子重建希望

「若被家庭放棄的孩子,他們就少了人生的一扇窗,倘若能走出來,就有機會接觸知識、常識、並學會與人互動的方式。」慈濟訪視幹事賴秀鸞因訪視觸角廣泛,看到個案多數因業力牽扯,不知苦而生在火宅之中。她由衷期盼透過慈濟影響下一代,給一個良善的機緣進而牽起善緣,以後有能力去付出。

臺南課輔班今年邁入第十二年,最初成立的因緣是因賴秀鸞透過訪視,看見弱勢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她發現,有些家庭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就算重視,也沒有資源可以來教育孩子。因此心想,是不是可以結合慈青的大學伴來輔導孩子的功課),讓他們走進慈濟照顧戶的家裡,進而「見苦知福」啟發悲心,就更願意去付出照顧這些小朋友。

「受到陪伴的照顧戶家庭,因為長輩看到慈濟真的能夠照顧他們的小孩子,這是相輔相乘的,整個來講都是倍數效應。」有了這樣的成果,賴秀鸞覺得,與其進入家庭照顧一兩個小孩,那為什麼不成立課輔班,就可以接引更多的小朋友一起來參加課輔,同時也能接引更多的大學伴一起投入這個區塊。

於是在2013年成大課輔班成立,「大學伴」則由成功大學及附近大專院校的慈青們共同承擔。起先是每週五在成大校園內,邀請慈濟志工和慈青同學共同陪伴弱勢學童學習。幾年後,接續成立臺南分會、善化及佳里課輔班。各社區的發展各有特色,有的是退休老師、照顧或居關戶的大學生,甚至還有照顧戶畢業的大學生一起來付出。

課輔班是一個大良福田,一般來講,弱勢家庭的孩子自信心不足、自尊心較強;透過課輔,這些「大學伴」也建立起自信心,啟發慈悲心,願意付出關懷社區的弱勢家庭,並逐漸了解慈濟在做什麼?願意進一步成為慈青、慈濟志工,更願意持續的去付出。這對照顧戶的孩子來說,服務品質更好,也有了一個學習的典範,這是整個課輔班所看到的成效。

透過課輔班一日營的學習,教育孩子如何認識周遭動物,進而護生及了解關懷整個地球環境。孩子們難得走出戶外,活動尾聲開心合影留存足印。

圖左 :「氣候變遷館」透過影片警示世人,天災、人禍、四大不調。面對極端氣候,需要淨零減碳,在善惡拔河之間要滅毒,讓大地養息、拯救地球。[攝影者:陳仲銘]
圖右 :活動採分組方式進行,在「大學伴」的陪伴下,課輔班的孩子度過了充實又快樂的一天。[攝影者:陳仲銘]

圖左 :丁同學(右二)藉由導覽參訪,學習到很多環保知識,原來舊的牛仔褲可以廢物利用編織成手機吊帶。[攝影者:陳仲銘]
圖右 :這次活動無論是氣候變遷或減碳生活,當志工提問時,江同學(後左)都能快速回答,這是因為他平常就喜歡看各類課外書。[攝影者:陳仲銘]

圖左 :「大學伴」楊糧瑄(後中)自佳里課輔班初成立時,就進來陪伴孩子,由於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小朋友成績有進步,讓她感到與有榮焉。[攝影者:陳仲銘]
圖右 :承擔一日營隊總協調窗口的蔡宜均,即便「變化球」不斷,她仍堅持在崗位上盡心盡力聯絡各項事務,讓活動能順利圓滿。[攝影者:陳仲銘]

圖左 :臺南課輔班運作至今年已邁入第十二年,最初會成立的因緣是因賴秀鸞(右)透過訪視,看見弱勢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攝影者:陳仲銘]
圖右 :從國小二年級就參加課輔班至今已是高一生的林同學(後中)表示,能夠參加這次的一日營,是很難得的經驗,懷著探索求知的精神來學習。[攝影者:陳仲銘]
圖左 :「大學伴」說明闖關遊戲規則,孩子們專心聆聽,從中學習如何尊重生命,進而長養慈悲心。[攝影者:陳仲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