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豐原慈濟人文講座 親子溝通有愛無礙

豐原慈濟人文講座 親子溝通有愛無礙

E-mail 列印
人間三月天,在枝頭綻放的櫻花上,在樹梢婉轉的鶯啼中,春色如期而至,春日融融,連呼吸中都含著春意。

2024年3月9日豐原地區慈濟志工,邀請艾莉婭心教育幸福學院創辦人李沁瑜老師,以「親子溝通——有愛無 礙」為題,在豐原靜思堂分享親子溝通的技巧,精采的人文講座,讓一百多位會眾,心靈經歷一番洗禮與提升,加滿油再繼續揮灑自己的人生。

◎寶貝我懂你 學習對待孩子

欣賞《寶貝我懂你》影片後,李老師問大家:「天氣有點冷,大家教育孩子是不是有時也會感到心灰意冷?」大家抱以會心一笑。老師鼓勵大家,「跟孩子溝通很難,所以要學習新思維、方法和策略,就能讓愛無礙,溝通無障礙。」李沁瑜有兩個孩子,她在教育過程中也碰到各種無法解決的難題,從學習中成為親子教育專家。

以前權威時代教育,凡事父母長輩說了算,孩子們只要能給他溫飽,滿足其生存需求即可。但是現今的新時代,不僅僅滿足孩子們的溫飽,還要顧及心靈需求與感受;也不能專制、強勢、權威的對待。李老師特別提到,「如果沒有看見孩子,孩子就會製造很多問題來讓你看見他。」因此談「心」時代幸福教養心理學,好好學習如何對待孩子。

老師先以她兩個孩子吃披薩為例,孩子吃披薩不按牌理出牌。孩子本身對事物有探索能力,理解孩子的狀態,讓孩子照自己的步調去進行,讓他感受到你愛他,只是因為是他,而非外在因素,他才會努力往好的品質前進。

在諮商室裡,李老師接觸到很多令人心碎的案例。許多孩子的人生波濤洶湧、狂風暴雨,原因除了本身的性格,原生家庭也是形塑他的重要因素。父母自以為是的愛,卻往往是阻礙孩子向上提升的因素。不管是家庭、親子或伴侶等不同層次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要先理解自己,才有辦法有好的教育。懂得對待,看見孩子的需求,彼此的關係才會良善持久。

◎跨時代的教養 耐心有愛等待成長

幸福教養的初心,就是父母學習成長,孩子幸福成材,給孩子正確的對待與引導,耐心有愛靜待花開,不要期待。新時代父母該有的思維,是認知到時代的變化。

李老師特別提到,父母是最需要學習的一堂課,要與時俱進,承上啟後,是跨時代的教養。千禧年以後出生的孩子,不再是以前的權威時代,他們吃好用好但精神層面很匱乏,與3C的關係更親近。孩子就像一顆種子,給他需要的養分、日照與灌溉,就能長出他該有的樣子。但問題是不知道孩子是哪一種種子,該如何給他正確的滋養?

愛因斯坦說:「天下沒有蠢才,只有擺不對的天才。」如果要一條魚去爬樹,那條魚這輩子都會覺得自己很笨。瞭解這一點,每位父母必須先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魚還是熊貓。最重要的,即使發現他一無是處,也不能否定他,他絕對有才能,只是還沒有被發現,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否定他有他的長處,是教育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看待世界的方式,會依循著自己的內在的世界。小時候與父母或重要的人連結方式,會形成放眼世界、體驗世界的框架。

三歲以前,70%大腦迴路已植入至潛意識,讓孩子在童年得到該有的滋養與愛,耐心有愛地等他長大。

◎用愛滋養 優化親子溝通

既然談到要正確地對待孩子,就得知道如何跟孩子說話。李沁瑜用簡短的影片,說明語言模式的重要。影片中小男孩手被門夾到哭了,當他向媽媽訴苦時,媽媽用「深呼吸、你真漂亮、我愛你……」這些語言引導到最後孩子忘了手痛,到最後媽媽說「我愛你」,可見父母言語的模式,會給孩子帶來面對問題的正面或負面影響。

孩子要用愛滋養,而不是用情緒餵養,但實際上大部分教育時,父母都會用情緒來處理,語言模式同時也會被複製。所以父母的語言要升級、優化,避免被孩子複製。

怎麼優化親子溝通術呢?首先話要好好說。日本博士做的水結晶體實驗,兩杯相同的水,用不同的語言對待。說正向的話,水分子結構變結實;說負面的語言,水分子結構坍塌。所以對孩子說批判、負面的語言,會造成孩子心靈的創傷。量子時代,父母的起心動念孩子都能接收到,所以用什麼話滋養孩子,要小心重視。

李沁瑜分享,說一句話,最重要的不是內容而是語氣。在《有話好好說》影片中,發現語言的字相同,但因為排列不同而產生了語氣上的變化。自己喜歡聽的話,也跟孩子說。不要粗暴地說話,不把情緒宣洩在孩子身上ˊ。話要好好說,就從自我對話開始。低聲教育好好說話,更能貼近孩子的心。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身影,仰望父母長大。

◎4Q五力 耐心有愛陪伴

接下來,李沁瑜談到要讓孩子擁有4Q、五力。4Q就是EQ情緒商數,CQ溝通商數,SQ解壓商數,LQ規劃商數,擁有這些能力,代表對自我的駕馭。五力,則是愛好自己的能力,學習知識的動力,明察思辨的能力,尋求幫助的能力以及貢獻服務的願力。適時教會孩子具有以上五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李老師特別提到,3C時代的父母,要懂得三放——放心、放手、放下,但不能放養,而是需要耐心有愛的陪伴。

李老師分享一個有趣的理論,在大數據天賦資料的理論基礎下,運用孩子的出生年月日數字加左,推算出孩子的天賦類型。由此看懂孩子的天賦性格,了解孩子的思維模式,理解孩子的行為模式,進而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天賦潛能。

統計出來的類型可分成九大類:數字1、4、7是務實主義;數字2、5、8是理想主義;數字3、6、9是遠見主義。其中又更詳細的分類成:數字1優秀領航創業家,2體貼洞察心理家,3熱情感染創意家,4整理歸納策畫家,5自由奔放旅行家,6智慧完美品味家,7深入探究的專家,8責任野心夢想家,9隨機應變的贏家。

李沁瑜根據這九種分類,分享給1到9號孩子有效的溝通風格,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對待。了解孩子的性格行為思維模式背後的動機,給孩子需要,而不是父母想要,給「對」才能好好愛。最後,老師提醒大家做給孩子看,做好自己。

◎尊重與自主 用對的方式溝通

兩個多小時的演講中,老師幽默風趣的語調,分析許多父母常犯而不自知的錯誤,也提供很多實用的溝通技巧與說話方式,讓在場聆聽者獲益良多。

會眾連彩雲說,自己的孩子屬於5號奔放旅行家性格,出門都不主動跟父母聯絡,她請教老師,「這樣的相處正常嗎?」老師說,可以跟出門前的孩子這樣說:「好好玩,媽媽相信你,你回來的時候會讓我知道。」表達關心、信任,時間一久自然會有效,但不是只有嘴巴說說,心也要這樣想,孩子會感受到。

會眾劉志恭請教老師三個問題,第一是他的孩子目前就讀國小三年級,喜歡吃零食,所以飯都只吃一半。他說了很多次都無效後,還跟孩子說:「如果飯只吃一半,還想吃零食,那就不要吃。」針對這個問題,李老師說,先了解為什麼孩子能拿到零食?如此,父母已經開了一道門了。再者,1號性格的孩子不喜歡囉嗦,他需要的是討論與溝通,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有自主意識,要自己做決定,他要的是尊重與自主。

老師建議劉志恭,可以這樣跟孩子說:「我相信你三年級了,一定知道怎麼吃對自己最好。你想吃零食沒關係,但是吃的量可以和爸爸商量好再決定嗎?」給他自己做決定,而且這樣的溝通不是一次就有用。也可以讓孩子看看吃零食造成營養不良的資料,讓他自己練習安排自己,但要記得表達感受,不要表達情緒。

第二個問題是,劉志恭不高興孩子沒禮貌,親戚來訪請孩子稱呼人他卻不肯。他覺得不會讀書沒關係,但沒禮貌不行,所以孩子曾在六歲時,因不禮貌而趕他出家門。

老師聽出為人父的劉志恭內心的焦慮,回答他,要求孩子要有禮貌是對的,但是否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讓孩子有禮貌,要避免趕孩子出家門無意識的傷害。劉志恭連忙回應,曾經好好地跟孩子溝通了三次,但還是不肯稱呼來訪親戚,所以才趕他出家門。

李老師跟劉志恭分享,1號孩子的需要是尊重和自主,有禮貌是我們想要的結果,但過程不是一次就行。爸爸所謂的好好的說,在孩子的感受上,並不一定是如此。同時也要了解孩子為什麼不肯叫人,是不是有特殊的原因。

劉志恭提出第三個問題是,孩子會拿100分的成績給他看,他告訴九歲的孩子說,「以後靠自己,不要靠爸爸。」劉志恭說自己是白手起家不靠任何人,所以他也灌輸孩子這種觀念。老師聽到他這麼一說,也不由得替他擔心起來,她說,孩子需要父母成為他的依靠,給爸爸看好成績就是想要得到爸爸的認同,但爸爸卻忽略了孩子內心的聲音。

老師很讚歎劉志恭對孩子的關心與投入,當天為了孩子來聽講座和提問,表示他對孩子有滿滿的愛,所以李老師建議他要更換溝通模式,用對方法才能讓孩子得到舒服的感受,以及父親對他的愛。希望孩子以後對你是靠近還是遠離,就取決於你對孩子的溝通態度。

◎良好溝通用心學 熟練後越美滿更幸福

接近三小時的講座,在李沁瑜老師精闢的演講,和會眾們的熱烈回響中接近尾聲。志工王桂蘭,以「沁瑜老師」為字首,書寫「沁入心田勤耕耘 瑜伽身心靠努力 老練用心趨美滿 師生親子更幸福」書法作品贈送李老師。收到這份禮物的李沁瑜說,真的送到她的心坎裡,她將留給兩個孩子作為傳家寶。

王桂蘭也說,孩子就像秧苗,照顧秧苗要勤勞耕耘,因此照顧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瑜伽是修行的意思,身心的修行靠不斷的努力,良好的親子溝通需要不斷地用心學習,熟練後了才會越來越美滿、更幸福。

講座中,司儀劉玟佩熱情邀請會眾加入靜思之友,並介紹證嚴上人著作《愛.最好的祝福》,書中選錄一百則心靈小語,每則都有光影詩人李屏賓多年來精心拍攝的作品。透過工作、生活、旅行等生命不同時刻裡的吉光片羽,以及精簡、智慧的文字,啟發慈悲與智慧。

聆聽一場精采的演講,帶著學習的溝通技巧與理念,在自我與孩子與他人相處中實踐,相信生活會更歡喜、圓滿。講座後,會眾帶著請購的《愛.最好的祝福》請李沁瑜老師簽書.並領取李老師致贈愛的祝福卡,歡喜賦歸。

圖左 :講師李沁瑜,分享多種主題和會眾互動,期待家長富有愛,耐心等待孩子成長。[攝影者:黃滄課]
圖右 :2024年3月9日,艾莉婭心教育幸福學院創辦人李沁瑜老師,應邀以「親子溝通——有愛無礙」為題,在豐原靜思堂分享親子溝通的技巧,一百多位會眾前往聆聽。[攝影者:黃滄課]

圖左 :會眾媽媽攜子聆聽講座,期待由講座中,獲得更多教養孩子的法寶。[攝影者:黃滄課]
圖右 :社區兒童親子成長班家長,結伴聆聽講座,希望透過共同學習,獲得更多教養孩子的方法。[攝影者:黃滄課]

圖左 :會眾參與熱烈並寫下心中的疑難提問,希望獲得講師李沁瑜豐富的回應。[攝影者:黃滄課]
圖右 :會眾連彩雲(持麥克風)提問,孩子出門都不主動跟父母聯絡,請教老師這樣是否正常。[攝影者:黃滄課]

圖左 :會眾劉志恭連續提出三個問題,和李沁瑜老師討論非常熱烈。李老師最後提醒,希望孩子以後對你是靠近還是遠離,就取決於你對孩子的溝通態度。[攝影者:黃滄課]
圖右 :三位志工在靜思堂二樓幫忙照顧陪伴幼兒,讓家長無後顧之憂,能專心聆聽講座。[攝影者:張欽森]
圖左 :講座後,李沁瑜老師(左)為會眾帶請購的《愛.最好的祝福》簽書.並贈送會眾愛的祝福卡。[攝影者:張欽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