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運命轉命運 彩雲的生命密碼

運命轉命運 彩雲的生命密碼

E-mail 列印
清晨四點半,天際還散發著朦朧的雲霧,褒忠鄉有才村彎曲的斜坡旁,農夫已在田間耕作,在鄉村大家起得早,黃彩雲也不敢多睡一會兒,蔡清森已發動車子,兩人準備出門到新湖村合作農場載回收……

當黃彩雲與人談起這 段慈濟的環保心路歷程時,睜大雙眼露出驚訝的笑容:「時間過得真快!彷彿昨日的事,十多年前如果沒有做慈濟,可能我無法活到現在。」

◎用心與戮力

2006年那時,夫妻倆因做環保,彼此修護裂傷的心,找到共同的價值。而且他們不是自己做就好,還一路接引張惠芬等社區志工到麥寮鄉附近的臺西環保站加入環保行列。

後來,環保站遷到東勢,志工都跟過去做,黃彩雲全家大小不缺席。大兒子蔡永峯說:「我的慈濟路是從母親開始。以前媽媽的身體很不好,她先做環保,拉著我們這些孩子,還有我父親一起去載回收,撿資源、做分類。爸媽做環保改變習氣。」

做了環保,黃彩雲心情變好,也常講臺灣俚語祝福人家,見面說句好話,大家聽了都很歡喜。她最常說:「功德做乎春,乎恁代代出好子孫」。口說好話、身體力行用心帶人,做環保廣結善緣。

從2008年開始,每日清晨,夫妻倆到合作農場回收,到農場,拿出自製的勾子往垃圾桶裏用力勾起一袋袋,仔細找可回收的「寶物」。不可回收的另放一旁、果皮可堆肥,邊想著上人的妙法「即使生活在髒亂環境中,也能把它變淨土。」就會愈做愈賣力。

農場大都是菜梗、果菜用的塑膠套、紙套、覆蓋西瓜的塑膠蓬,遇颱風、下雨天,被雨淋溼很重,若沒有收,易孳生蚊蟲,黃彩雲:「我們連過年都沒休,回收十幾年,是每天喔!365天,風雨無阻。」

有新進志工曾好奇問:「師姊怎麼知道哪些可回收?」黃彩雲微笑說:「什麼都要學,我也是向前輩學習的。還可收洗澡水拖地、澆花,上人說用心就是專業啊!」她也提醒:「紙類黏著膠帶,要拆出來,分類才徹底。」

稱黃彩雲為「班長」的資深志工丁阿茶讚歎說:「她對環保初學者都虛心教導,對回收價格細心詢問,像一座環保知識大寶庫。」所以她的「環保達人」之名,不逕而走。

蔡清森常笑咪咪對人說:「現在,咱家的彩雲做環保可當男人用,愈做愈健康;每天過著充實的日子,感覺真好。」因為以前,蔡清森未進入慈濟時,嚼檳榔、抽煙、賭博,樣樣有,對家庭未盡責任,夫妻感情不睦,黃彩雲為他取外號「白賊七」(臺語)。

◎貪念而迷茫

黃彩雲原本出生桃園縣頂舍鄉,出生二個多月就被領養,養父母家境貧困。她自小吃苦耐勞又懂事,長大負起照顧家人的責任,在刻苦環境下有著堅強的意志。十九歲認識做板模的蔡清森,相識三個月就結婚嫁到雲林。

結婚第二年蔡清森被徵召入伍,生計全落在黃彩雲身上。每天開車賣菜維持生活。蔡清森退伍後,板模工作不穩定無固定收入,黃彩雲想賺更多錢將來栽培孩子,一時起了貪念,又在親朋慫恿下,跟上興起的大家樂、六合彩生意,從賣菜的純樸婦女變為組頭,因此鑄下痛苦的日子。

看妻子做組頭,蔡清森也常瞞著在外簽賭,虛浪光陰。逢過年,許多債主上門討債,黃彩雲才知事態嚴重,原來難得有釘板模、裝璜的收入他拿去簽賭,不只輸光,還負債。黃彩雲很生氣說他是「白賊七」。

父母不務正業,才七歲的女兒很有善根,常勸媽媽不要再做組頭。女兒的話,黃彩雲深烙在心裡,但還是身不由己一路做下去。後來每想起這件事,黃彩雲都很懺悔。

◎甘願又發願

大約有二十多年的長時間,冒險做組頭賺來的錢都替丈夫還債,卻是一直還不完,家裡時常掀起軒然大波,夫妻互相爭執而傳出砰砰碰碰的吵架聲,不得安寧的氣氛籠罩這個家。

而且,她的健康出狀況,去住院手術,術後無端吃不下、常睡不著到天亮很痛苦,無法康復,面黃肌瘦。遇到如此逆境,黃彩雲打電話給已是慈濟委員的姊姊訴苦。姊姊一句:「上人說歡喜還打八折;不甘願還,加利息。」語重心長安慰:「你要種福田發好願,身體力行去做『善事』,必能改變因果。」

視「大家樂」如命的大姊頭,被姊姊一語敲醒,黃彩雲收起破碎的心,發願找「善事」來做,跟著北港志工蘇月嬌從環保善門走入慈濟大家庭,決心做「正業」,終於創造意想不到的人生意義。

◎善緣助信心

一開始,她獨自開小貨車從住家出發到慈濟臺西環保站做環保,前往的路程,走走停停,邊注意路旁;上上下下,彎腰撿回收,挨家挨戶問可回收的資源。這段離家不到十分鐘的路程,卻要花上四十多分鐘才到達。

「最初有人笑我頭殼壞掉,是傻子!看我這麼年輕,勸我到百貨公司上班;甚至有人問慈濟給你多少錢?」長得標緻的黃彩雲不多辯解,只說:「付出無所求,把資源回收再利用、垃圾減量不占地,環境若好是我們的福氣。」

熱心的鄰居、鄉親日漸養成好習慣,成為她的「環保知音」,都主動把資源放在自家門口或固定的地方,每次讓黃彩雲回收,黃彩雲回收的範圍也愈來愈廣,擴充至土庫、崙背,繞一圈滿載至麥寮附近的臺西環保站。

她做環保身手俐落,一下子環境變得清潔,鄉親很認同環保的重要性,鄰居問:「你家不是三合院嗎?何不用來做環保點。」「對啊,可以喔!」黃彩雲聽了更有信心,把自家庭院做為環保點,邀許多鄉親到此教他們分類,成為環保尖兵,「對的事,做就對了。」

◎淬鍊再轉化

做環保後,黃彩雲變得溫柔有熱情,身體逐漸恢復健康。蔡清森也認真找工作做,改變散漫的態度,更不捨妻子瘦弱的身體獨自一人開車回收、搬載資源。「看她做得汗流浹背,會心疼。」蔡清森把不捨的心化為行動,工作之餘一起做環保。

從此,每天透早他載黃彩雲到合作農場回收,夫妻相隨,做中得到以前所沒遇過的歡喜。為了保護環境,有了善的互動,修護不和睦的氣氛,蔡清森主動戒掉好賭的惡習,不賭就不會負債,生活無缺。 

「以前我心虛,講話結結巴巴說不出來,不敢與人打交道。」如今蔡清森坦蕩自在,感恩妻子用愛化解困境,「這個家如果沒有她勤奮打拼,真不知會變成怎樣?」

「做組頭本來就不應該,錢如何來就如何去,被倒債、收不回來的,都看開了,不要與人結惡緣。」既已是環保志工,就要遵守慈濟十戒。每見到受證的師兄外相莊嚴、做事謹慎,蔡清森很羨慕,一心想受證而戒菸、檳榔。

2007年夫妻倆及二兒子蔡政憲一起見習,隔年三人順利受證。二媳婦需上班,孩子一出生,那時正在見習的黃彩雲幫忙帶。二媳婦2023年受證、大兒子蔡永峯2012年受證,一家都是慈濟人。

「我帶孫子照做,輕安自在。要不要做?只在一念心!」每次出門,她揹上孫子到處去回收。黃彩雲笑說:「孫子被揹到流滿身汗不吵不鬧,知道阿媽做善事,很配合。」如今,孫子已長大,選讀跟阿公工作相關的建築設計科,很上進。就如黃彩雲常說的臺灣俚語:「功德做乎春,代代出好子孫」。

蔡清森回想起回花蓮尋根的心情說:「安單的晚上,我不禁暗自流淚。」說到此時,他眼眶泛紅語帶哽咽:「過去做懵懂事,真的很懺悔。這輩子最要感恩生養的父母、啟發慧命的上人讓我們有環保可做,還有彩雲的包容與善解。」

在慈濟經過淬煉,蔡清森揮去「白賊七 」的外號,變得有智慧、有創意。「2017臺灣燈會在雲林」慈濟參展的水立方、發燒的地球、菩提鐘鼓燈座,以及七月祈福會的轉經輪,都出自他與兒子的傑作。

也因有裝潢專業,時常投入照顧戶的房屋修繕,蔡清森是師傅、黃彩雲做小工,夫妻倆不遺餘力付出,逐漸地大家稱讚蔡清森為「蔡萬能」。

「一支筷子易折斷,十雙筷子握在一起堅硬難催。」黃彩雲以此比喻團結力量大,「我有發好願,會帶動更多人做環保,淨心淨大地,能將垃圾變黃金,穢土也能變淨土。」

圖左 :東勢環站是夜間環保,到了晚上蔡清森(右)與黃彩雲(左)帶著一群志工來做分類,兩人過得很充實。[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蔡永峯(右)與蔡政憲(左)做環保的慈濟路是從母親黃彩雲開始。兄弟倆與父母親一起載回收,撿資源、做分類。[攝影者:張萬]

圖左 :蔡清森(左)不忍瘦弱的妻子黃彩雲獨自一人做回收,跟她一起做,兩人改變習氣,黃彩雲的身體逐漸恢復健康。[攝影者:蔡宜達]
圖右 :黃彩雲自家是環保點,用瓶瓶罐罐的道具來教導鄰居分類,大家都成為環保尖兵。[攝影者:蔡宜達]

圖左 :熱心的鄉親日漸養成好習慣,都主動把資源放在袋子,讓黃彩雲回收。[攝影者:蔡宜達]
圖右 :褒忠鄉新湖村合作農場大都是果菜用的塑膠套、覆蓋西瓜的塑膠蓬,多又重,為愛護環境,連過年黃彩雲都無休。[攝影者:蔡宜達]

圖左 :蔡清森的媽媽(左)除在自家環保點做分類之外,也到臺西環保站整理塑膠袋、寶特瓶。[攝影者:林翠蓮]
圖右 :2017台灣燈會在雲林,雲林慈濟參展的燈座其骨架都是出自蔡清森的焊接。[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畢業於資工系的蔡永峯,對於包燈布很有概念,一起幫忙完成。[攝影者:黃淑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