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脊相靠 互相髓

E-mail 列印
「凡事看開,最不好的都在我們身上發生了,已經坐輪椅了,還有什麼事情過意不去呢?」作為一個傷友,鍾美梅以樂觀的態度鼓勵著其他傷友。

3月31日,慈濟臺中醫院的醫護人員、慈濟志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慈 青)、臺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中市脊協),還有人醫會退休護理師組成的二胡隊,聚集在臺中靜思堂福慧廳,為了一個共同的心願「讓傷友方便看診」。全程採取預約制,七十位傷友從早上九點至十二點,陸陸續續來到現場。

福慧廳瞬間化身為一間小型醫院,眼科、皮膚科、神精外科、牙科、身心科、泌尿科、胃腸科、心內科、疼痛科,以及中醫等眾多科室應有盡有。清淨寬敞的福慧廳充滿人流,顯得濟濟一堂,摩肩接踵,熱鬧滾滾。

◎「輪」中見親情 ,「椅」心多付出

「我喜歡與人聊天,朋友都說我不怕生。」活潑開朗的鍾美梅,1992年開刀,因室管膜瘤,造成胸腰椎以下無法自由行動,但駕起輪椅似天空的鳥兒輕盈自在。今天她是從臺中市北屯區的水湳搭捷運過來靜思堂。

她向「傷友」表達了深刻的體悟,要看淡一切,最糟糕的事情已經降臨在我們身上,還有什麼好過意不去的,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現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只是去公園看看人群、聽聽鳥兒的歌唱或向樹木述說心事⋯⋯

開朗的背後,鍾美梅也有苦,她回憶起往事:「女兒跟兒子差五歲,當孩子讀小學時,先生就離開家,很心疼我的兩個孩子。當我褥瘡時,兒子讀高中,是他在醫院陪我,回家則是女兒煮飯給我吃……」

鍾美梅在被問及帶小孩是否有什麼不方便時,毫不猶豫地表示:「沒有不方便!因為土地公廟是我的精神支柱。」她繼續說道:「我跟孩子的感情,時而像兄弟姊妹,時而像朋友,他們不一定會叫我媽媽。我很慶幸兩個小孩沒有學壞,沒有讓我擔心很多。」

這番話讓人看見了,鍾美梅對於家庭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堅定信念,她將土地公廟視為精神寄託,給予了她無限的力量和支持。與此同時,她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展現出了彼此之間的親密和信任,讓她感到十分欣慰和滿足。

平時鍾美梅包水餃做生意,有空時會去中市脊協會學畫畫,也會煮好一盤水餃帶著去安養院看看傷友,與傷友一起享用。

「經濟能力可以的範圍,我們要多付出,水餃生意不錯時,我就不能只有我一個人幸福,希望也能與朋友共享。」鍾美梅害羞的低下頭說,曾經受過人家幫忙,希望能讓愛循環。

「實在太方便了!不是感謝二個字可以形容得出。如果不是慈濟幫我們辦這義診,頸椎的傷者幾乎是不會出門看醫的,而牙科、眼科,就不會特別去做檢查。」鍾美梅的語氣中充滿了由衷的感謝與敬意。

這番話道出了慈濟義診對於傷者們的重要性,讓他們能夠方便地接受醫療服務,提升了生活品質,同時也彰顯了慈濟組織對社區健康的貢獻和影響力。

◎志工獻愛心 帶來無私奉獻與美好音樂

在中市脊協擔任志工的何欣蓉,帶著微笑從靜思堂的大門走進來,「我三十幾歲就參加過慈濟的活動,當時是有游美師姊帶我到民權聯絡處做福田,由趙黃誇師姊收善款,後來因搬家到霧峰區,現在善款的師姊是林美卿。」

何欣蓉表示來到協會讓她深深體會到:「我的初衷是有多餘的時間就貢獻社會,在這同時也可以幫助自己的身心,對事情的看法會比較正面,遇到負面會釋懷,也給自己的小孩正面的教導。」

八年前參加一場朋友公司的開幕儀式,李秀蓉聽到二胡的演奏,就許下心願學習這項才藝。她特地請老師來指導,每週一次,每次兩個小時,把家裡打造成音樂教室,這就是她學習二胡的緣起。

李秀蓉護理師退休後加入中區人醫會,成立雅音絲竹樂團。她分享:「成立樂團的目的是想透過音樂與大家結緣,團員九人都是慈濟會員。」以祝福和鼓勵為主題的音樂曲目深受歡迎,二胡音樂的剛柔多變在臺中靜思堂大廳回蕩,為傷友們帶來輕鬆愉快的心情,緩解緊張不安的情緒。

「義診的工作是治身,而義演是心靈的膚慰,雖說不同的領域,但都是能幫助人們的苦悶。」李秀蓉表示,他們的第一場演出,獻給了慈濟臺中醫院。

在脊髓受傷的傷友群中,若有進一步接受治療的需求,他們可以得到個案管理師或團隊提供的個人化治療計畫。當醫師評估後認為有這方面的需求並有助於治療,就會透過個案管理師系統來協助傷友。

在精神外科一室,醫管師謝浩哲對傷友的治療計畫提供了一些建設性的協助。他收集個案的基本資料和受傷情況,並提供給神經外科作為醫療參考。

謝浩哲在慈濟臺中醫院工作已有兩年多,他表示:「輔助個案給予整體評估,包括經濟負擔在內,希望給予更多希望與曙光。」他讚揚慈濟工作人員對病人的真心關懷,並強調慈濟人文的互動不可否認。

陳昭妤是一位就讀於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士學程的慈青,她第一次參與「傷友」的服務活動。在與傷友互動時,她觀察入微,輕鬆地交談,彷彿與親友相見一般。

◎義診提供全面照護 促成善的循環

特地從臺北前來的志工陳阿桃,分享以前的自己為傷友打氣。「我是雲林鄉下長大的女孩,喜歡賭博、玩四色牌、簽明牌⋯⋯在認識證嚴上人前後,我的生活完全改變,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阿桃在分享中,十句不離證嚴上人的智慧法語,「就像蓮花出於淤泥,淤泥給了蓮花養分,而蓮花之美也莊嚴了泥池。蓮花要感恩淤泥,因為它們相互成就了彼此。」這些金句都是用來鼓舞傷友,並鼓勵他們以病為師,意指要從疾病中學習,以逆境為轉機,不斷提升自我。在困難面前堅持、努力,尋找成長和改變的機會。

義診現場也有口足畫作義賣,義診總召集紀邦杰醫師認購十一幅畫,他分享:「脊髓損傷協會請老師來教傷友畫畫,有機會他們想要回饋給協會。」紀醫師促成善的循環,這次由人醫會認購口足畫作,讓傷友再將這筆善款回捐給協會。

慈濟志工蔡崇淳是現任霧峰區和氣組長,為了這半天的勤務,不讓傷友太緊張,她成立了一個群組開線上會議,把所有的流程跟組員們講一遍,讓大家了解整個科別的位子圖。蔡崇淳強調:「要我們很熟悉,他們才會更安心。」

蔡崇淳說:「引導不是只有引導而已,還要照顧到傷友安全。相較我們能健康走是多麼幸福,經過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更體悟,唯有『做』就對了。」

牙醫陳偉宗醫師分享了一個真情故事,「現場,有一位傷友因為輪椅無法躺平,但三位協助拉管線的師兄全程以雙手托著輪椅,讓傷友順利完成洗牙。我對這分善舉感到非常感恩。其實那是相當不輕的工作。多年來,我們的醫療團隊和後勤的師兄師姊們默默地付出,不求回報。對於他們,我只有敬佩和感恩。」

每年一次的「傷友」會,經由慈濟脊髓損傷重建中心的義診,為傷友提供更全面的醫療照護,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透過這項活動,希望讓傷友的生活更加方便,提升生理功能,並提供身心靈的關懷,協助心理重建,讓他們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圖左 :鍾美梅(前)仔細地聽取醫師說明如何使用藥物。[攝影者:柯秋源]
圖右 :中市脊協志工何欣蓉(右),推著輪椅往前走,就如同她的志工路一樣,孩子上小學時就非常熱心公益,現在孩子成家立業了,她願意再回來與慈濟續緣。[攝影者:羅文伶]

圖左 :李秀蓉(右前)用樂音付出,剛柔多變的二胡音聲,迴盪在臺中靜思堂大廳,帶給傷友輕鬆快樂的心情,緩和了緊張不安的心。[攝影者:柯秋源]
圖右 :謝浩哲(右一)期許自己在傷友、醫師、會眾的互動中,是個有慈濟醫療人文的醫管師。[攝影者:羅文伶]

圖左 :來自北部的志工陳阿桃,以自己的座佑銘「面對、接受、處理、放下」來鼓勵傷友。[攝影者:柯秋源]
圖右 :就讀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士學位學程的慈青陳昭妤((右一),雖然第一次參與「傷友」的服務活動,在服務傷友時,卻是觀察入微。[攝影者:羅文伶]

圖左 :傷友平常很少會去牙醫診所洗牙,有這樣義診的服務,讓傷友們感覺到非常的開心。[攝影者:柯秋源]
圖右 :傷友在協會學得畫畫技能,紀邦杰醫師(右)在義賣中認購口足畫家的畫作,促成善的循環,讓傷友再將這筆善款回捐給協會。[攝影者:柯秋源]
圖左 :蔡崇淳(前左一)在付出的當下,透過活動體悟,唯有「做」就對了。[攝影者:羅文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