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高僧傳》叢書發行 豐原靜思堂舉辦感恩會

《高僧傳》叢書發行 豐原靜思堂舉辦感恩會

E-mail 列印
優美的詩詞能雋永流傳,少不了文人墨士的吟詠讚歎;深奧難懂的佛法能深入人心,進而落實運用在生活之中,也是因為有歷代的高僧大德,他們不辭勞苦、犧牲奉獻,透過各種方法將佛法轉譯成人人都能理解的內容,才讓這些 微妙的佛法流傳,且保留到現代。

大愛電視臺秉持證嚴上人的信念,從2010年開始製作動畫電影,到2013年進一步製作電視劇,並以歌仔戲的形式,將高僧大德的動人故事,經由雅俗共賞的藝術型態傳遞到全世界,讓普羅大眾更容易深入理解,共同「看好戲,得妙法」。

但這些表演形式總是缺少完整架構,以呈現出歷代高僧的德行。於是希望轉而訴諸文字,讓全球的觀眾與讀者透過閱讀,得以了解歷代高僧是如何辛苦地傳承佛法,更將每位高僧的行誼與身體力行的精神傳遍世界。

基於以上之想法,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於2017年開始編撰《高僧傳》叢書,從2018 年 12 月正式出版發行,截至2024年初共出版集結《高僧傳》叢書二十二冊。2024年3月31日上午,《高僧傳》編輯團隊來到慈濟豐原靜思堂,舉辦《高僧傳》叢書發行感恩會。

與會的,除了慈濟人和會眾,尚有來自各界的諸山長老、法師,和地方上政界、教育界人士等。希望藉此邀約大眾一同來認識《高僧傳》叢書的內容,從中了解歷代高僧大德的偉大行誼,共沐智慧法水,廣行福德善緣。

◎ 茶香法香相伴 從〈行願〉中看到高僧堅持

會場布置得很溫馨,很舒適。司儀李惠瑩(靜淇)為大家介紹,每桌都有茶人為大家奉茶,而茶葉是來自三義慈濟茶園,用自然農法、友善耕作種出來的紅水烏龍和小葉紅茶,用這「三好茶」溫柔陪伴大家。

李惠瑩是資深慈濟志工,進入慈濟已超過四十年。她向大眾說明,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就是傳承佛陀教法,以及歷代高僧所留下來的大願大行、慈悲智慧,目前已在一百三十三個國家地區,力行歷代高僧的言教與身教。

「慈濟的精神是以《無量義經》為精髓,《法華經》為依歸,行的是人間菩薩道,這是諸佛菩薩的本懷,也正是慈濟宗門的本懷。」李惠瑩說,上人稟承 印順導師師訓,「為佛教,為眾生」,一心一志「為佛教還原教義,為眾生點亮心燈」,開展慈濟利益眾生的志業。

為了讓來賓清楚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法,呈現弘法護教,以及大師傳燈千古的大願,男眾慈濟志工以法船演繹〈行願〉,闡述鑒真和尚雖然經歷波濤洶湧、難關重重,依然「守之不動」,成功抵達日本弘揚佛法的艱困歷程。

此外,女眾慈濟志工也以動人的演繹,呈現〈圓夢〉的柔,將鑒真大和尚歷經百轉千迴,也要將佛法東傳日本的毅力與願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在震攝人心。

◎透過閱讀 與歷代高僧結緣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高僧傳》總編輯賴志銘博士提到,《高僧傳》叢書中的每一本書,都是經過縝密的資料研讀與整理,深入高僧的生命歷程及法脈,句句考證、字字斟酌。「透過文字,將高僧的思想及對後世的影響,用論文般的嚴謹,有條有理、契合史實的以傳記文學的方式呈現。」

因為每一本《高僧傳》,都是集合當代研究高僧的智慧結晶,具有時代的意義,所以能讓讀者清晰地了解,每位高僧在當時多麼困窘的客觀環境下,他們是如何堅持修行佛法,進而將自己的思緒結合佛法來傳達給大家。

但要如何尋找對佛法史和思想有所了解或有研究能力的作者,來撰寫這個史無前例的大乘《高僧傳》?賴博士說,在因緣際會下,他得到許多在臺灣的法師大德和學者教授的協助,及日、韓跟中國的高僧學者一起來共襄盛舉。「《高僧傳》的集結與出版,闡述高僧們的傳法歷程,彰顯高僧風範及佛菩薩本懷,給所有的會眾閱讀,希望以《高僧傳》與歷代高僧結緣,一起為佛教、為眾生努力、護持。」

◎以高僧大德為模範 堅持完成撰寫《高僧傳》

感恩會中,釋空行法師就「歷代高僧行誼與思想對佛教的重要性」為題分享。法師現任臺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是圓通佛學院講師,也是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及亞東醫院臨床宗教師,以及臺北女子看守所監獄佈教師。

釋空行法師自2018年開始撰寫《高僧傳》,一共寫了三本,第一本寫的是蕅益大師。蕅益大師一生多病,志求五比丘如法共住,令正法重興,但圓寂前仍未達成。釋空行法師表示,他在撰寫蕅益大師這本書時,也生了一場大病,但看到大師的願行,他仍堅持完成此本傳記。空行法師認為寫《高僧傳》很有意義,因為慈濟《高僧傳》系列叢書是以嚴謹的態度,撰述高僧的行誼,而非杜撰。

釋空行法師所寫的第二本是蓮池大師傳記。他和大眾分享蓮池大師的故事時提到,蓮池大師禳除災疫、修建橋梁,又提倡戒壇制度,鼓勵實行自誓受戒的方法,並親自著述闡發戒律精義。此外,蓮池大師也不遺餘力倡導戒殺、放生,且於山中及城內、城外闢建放生池,親自撰寫戒殺放生文,普勸世人切莫傷害眾生命。

蓮池大師一生精修廣弘淨土,八十一歲時預知時至,到城中告別諸弟子及故舊朋友。病重之際,諄諄以「老實念佛」告誡諸弟子,念佛圓寂,後被尊為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著述甚豐,主要代表作有《阿彌陀經疏鈔》、《雲棲法匯》、《竹窗隨筆》、《往生集》、《淨土疑釋》等流傳於世。

空行法師總結蓮池大師的一生,認為大師一生「勤學不輟,苦修佛法,以德感召眾生,遂成叢林」,是晚明佛教的復興者,也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高僧傳》提供修行指引 讓越多人了解佛教

妙吉祥精舍住持釋本因法師說,自己很榮幸來參加《高僧傳》發行感恩會。他說,「《高僧傳》的『高』是指『高道獨絕』,突顯這些高僧的德行、智慧與慈悲。」為什麼要緬懷、憶念祖師大德?本因法師說,因為他們的高風亮節、堅苦卓絕的精神,可以用來砥礪自己精進修行。

「修行人要修苦,才能增長善根和智慧。」本因法師說,無論是看《高僧傳》或緬懷這些祖師大德,內心都非常感動,「這些高僧大德,一點一滴滋潤長養我們的慧命,提醒我們跟隨佛陀的腳步,自覺覺他、利益眾生。」

本因法師接著提到,歷代高僧們是人間佛教的實踐者,他們以血肉之軀經歷戰亂流離、囹圄桎梧,以堅毅的精神力走過風雨,安身心於其時其地,發願為佛教、為眾生。由於這些高僧,才使得佛法燈燈相續、源遠流長,因此他很感恩慈濟出版《高僧傳》,將這些高僧大德的風範記載流傳,啟發每個人的智慧、大悲心和菩提心。

曾在美國弘法的華雨精舍住持長叡法師也表示,他很認同慈濟宗門、靜思法脈的精神。「印順法師在證嚴上人出家前給他『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至今仍是上人終生不輟,篤信力行,推動慈濟志業的精神動力。」

長叡法師認為,《慈濟月刊》中的「納履足跡」,可說是證嚴上人的「高僧傳」。「由現在的『高僧』,再看古代的《高僧傳》,古今相互輝映,就能明白證嚴法師的想法,就是跟佛陀的想法一致,都是一脈相傳的。」

「修行需要楷模,歷史上這麼多高僧本身的風範,能讓大家進一步細探歷代高僧的內心世界,對後學的人可以有一個指引,透過修行,把自己的不完美去除,變成完美。」長叡法師更希望透過《高僧傳》系列叢書的閱讀,能讓越多人了解佛教,進而加入佛教。

◎《高僧傳》是傳真實法 讓高僧大德的精神活起來

主辦單位在會中安排一段上人的影音開示。上人提到,兩千多年前,佛陀說出他的理想,希望人人行入菩薩道。但是佛陀時代,人口不多,城市也少,社會也不平靜,就如《高僧傳》中所呈現,不也是亂世,天災人禍不斷嗎?「現在看的《高僧傳》,就是從幾百年,上千年前鳩摩羅什開始,玄奘法師赴西方取經,這都是佛陀時代一直延續下來的。」

上人表示,這些高僧用心把大覺者所說的法從天竺帶到中國,是要付出很多代價,走過很多坎坷路的。尤其為了讓人人能了解佛法,還要把梵文翻譯成中文,這都是要經過多少世代的高僧接力才能完成。「師父要做的事情就是傳真實法,《高僧傳》不是造假的,是要將修行者的精神讓他重活起來。」

這場《高僧傳》叢書發表感恩會後,主辦單位贈送每位會眾書籍作為結緣品。會眾葉達禎表示,他本身就非常喜歡閱讀這類的書籍,今天最令他感動的地方就是,慈濟能在這麼祥和的氛圍下辦這場活動,他也希望慈濟日後能在靜思堂,辦理以《高僧傳》為主題的讀書會,讓更多豐原地區的人也能來參與,一起來體悟高僧的願行。

圖左 :志工以慈濟三義茶園用自然農法、友善耕作種出來的紅水烏龍和小葉紅茶,溫柔陪伴大家。[攝影者:黃滄課]
圖右 :男眾慈濟志工演繹〈行願〉,異口同聲喊出:「守之不動,我;億百千劫,我!」聲勢浩大,氣力十足,象徵鑑真大和尚東渡日本傳法,大慈悲、無畏懼的堅忍力。[攝影者:黃滄課]

圖左 :志工在門口恭迎法師蒞臨與會。[攝影者:黃滄課]
圖右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高僧傳》總編輯賴志銘博士,和大家分享出版《高僧傳》的緣起,以及出版該套叢書,對於弘揚佛法所代表的意義。[攝影者:黃滄課]

圖左 :會眾葉達禎(右)很感恩慈濟舉辦這場發表感恩會,又贈送了五本《高僧傳》叢書作為結緣品。他非常喜歡看這類的書籍,希望慈濟日後能辦讀書會,大家一同來閱讀《高僧傳》,一起體悟高僧的願行。[攝影者:黃滄課]
圖右 :許多法師們蒞臨與會,一同來認識《高僧傳》叢書的內容,從中了解歷代高僧大德的偉大行誼,共沐智慧法水,廣行福德善緣。[攝影者:黃滄課]

圖左 :法雲寺住持常明法師提到,他觀察到許多居士念佛,但行為卻沒有改進,就如本因法師說的「煩惱沒有解脫」,因此,要如慈濟人入人群修福德因緣、具善根才會有福報。[攝影者:黃滄課]
圖右 :大愛臺主播倪銘均分享,加入「大愛之友」,能接觸到很多美善訊息,像是大愛戲劇、上人開示等等,都能啟發大家的智慧,因此他邀請大家一同來募心募愛,加入大愛之友。[攝影者:黃滄課]
圖左 :會眾們聽了倪銘均的分享,紛紛拿出手機,在志工協助下加入「大愛之友」。[攝影者:黃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