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種下善種子 遇見美麗的生命

種下善種子 遇見美麗的生命

E-mail 列印
四月份欣逢清明節,四天的連續假期在家人團聚、掃墓祭祖後的週一早上,社區長者生活如常,每個月例行一次的關懷據點活動,於4月8日如期在德光里活動中心一樓舉辦,會眾和工作人員總共四十三位會聚一堂。

「證嚴 上人有說,教育不能等,孩子是社會未來的希望,弱勢家庭要脫離貧困,孩子一定要好好讀書……」八十三歲的慈濟志工謝蘇翠敏,走入慈濟已經二十年,多數時間投入在訪視的志業。由於她之前從事代書行業,多年累績而來的經驗以及培養出來的認知,得以引導她掌握社會各項資源,這次透過「訪視分享」讓更多人看到訪視志工如何走入苦難家庭幫助更多人。

◎訪視分享 助學之路

「這個個案家庭是三代同堂,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兩歲時離婚。父親開車賺錢,有一天不幸發生車禍,導致駕照被吊銷,因此只能靠打零工賺錢。孩子的阿嬤平日在市場賣小吃,因第二個兒子也發生車禍,當下生活起居需仰賴他人來照料,阿嬤被迫辭去市場工作轉做手工,每個月賺取4000元貼補家用……」謝蘇翠敏分享了一個代表性的個案。

「孩子高中畢業後考上私立大學,因為沒錢註冊,希望能透過助學貸款上學,然而父親背負卡債,阿嬤繳不起房貸,房子被迫法拍,信用破產情況下,孩子想要透過銀行申請助學貸款的希望也沒了。眼看開學日子即將到來,沒錢註冊,朋友只好將個案提報給慈濟……」志工實地了解一切狀況後,先幫孩子完成註冊費繳納,在慈濟的幫助下孩子終於可以上大學了。

謝蘇翠敏接手個案後,有著豐富經驗的她鼓勵阿嬤,並協助申請政府補助,阿嬤道出曾經多次提出申請低收入戶,但是都沒通過。由於申請手續繁瑣,志工憂心阿嬤會有瓶頸,因此開車載阿嬤,陪伴她前往戶政事務所及國稅局等單位申請相關資料。一段時間後,順利申請到政府的補助,幫助了這個家庭的經濟。

聽完謝蘇翠敏的說明後,社區會眾終於了解:訪視志工不只是陪伴,還要幫忙分擔生活壓力,特別是對於學齡中的子女也會幫助他們,讓教育學習之路不中斷。

◎主動關懷 知福惜福

「聽了個案分享,有沒有很感動?菩薩是什麼呢?」延續謝蘇翠敏的分享,志工黃福全給了大家一些思考。「菩薩即是聞聲救苦,哪邊有苦難,菩薩即要去救拔。」他說,人世間苦樂參半,課程如此編排的目的,是期待透過分享,讓大家遇到苦難境界時,得以警惕自己,「知福、惜福、再造福」。

會眾莊麗香有感而發地說:「社會需要像慈濟志工這樣,會主動關心別人的人,我覺得很好、也很認同。」莊麗香的媽媽在她小時候即過逝,幸有阿嬤照顧六個孫子。由於當時家庭環境不是很好,可以想像阿嬤是多麼的辛苦!每當阿嬤忙不過來時,鄰居都會主動伸出援手,莊麗香在家排行老三,因此人與人之間主動關懷的溫情互動,一幕幕烙印在她的心中。

長大後造就莊麗香樂於助人的個性,在高雄任教期間,只要聽聞有人需要被幫助,她都不吝伸出援手。直到先生因工作異動,必須調職到臺南時,她為了配合先生才辭去教職並申請退休。雖然如此,每當同事或朋友發生變故時,她總是不顧距離遙遠,往返臺南、高雄之間,如此勞碌奔波只為了傳遞心中的愛。

活動課程中提到「人生有苦、有樂」,鄭阿足認為自己是個有福的人。談到「樂」,一對兒女從小即不曾讓她憂心,直到兒女結婚、走入家庭,各自也都過得很幸福!談到「苦」,鄭阿足說:「我的腎臟不好,吃藥吃很多年了……」雖然樂多於苦,但是身體的病痛還是離不了無常的威脅。聽到黃福全為「0403花蓮地震」募款,她即將竹筒捐了出來,她說:「平安是福,能幫助別人,而不是被別人幫助,是很幸福的。」

◎花道課程 種善種子

「『花藝』是將花插得美美的,而『花道』是花草用生命敘述人生的道理,兩者不同喔!」花道老師蘇素玲強調花藝與花道間的差異。

「花道」是慈濟人文課程的一環,透過課程引導學員走入花道,學習與花草對話,並感受花草的無聲說法。

「我用竹片做為素材,象徵靜思精舍的大門……」靜思精舍是慈濟功德會的發祥地,慈濟人稱「心靈的故鄉」。由於關懷據點的長者比較沒有機會回去花蓮,所以蘇素玲用竹片做為素材來象徵靜思精舍的大門。以竹片做背景,再搭配一粒粒紅色的火龍果、深山櫻,讓大自然美景濃縮成一幅動人的花道創作——「遇見生命之美」。

「一粒、一粒的火龍果,有如一顆顆的種子,象徵大自然生生不息。」透過蘇素玲的解說之後,長者們終於了解,「不同造型的植物,原來隱藏著不一樣的意涵。」因此,蘇素玲期待透過課程,能祝福長者在一次次的課程活動中,能種下一粒粒善的種子。

會眾陳淑雲拿起自己的花道作品,很得意地說:「回到家裡,我一定要將作品掛起來,因為綻放的小花,有著溫馨的祝福『萬事如意』,真是不虛此行!」

王黃靜子感動地說:「慈濟人是真心誠意在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是一般人無法理解的。」有很多人因不了解慈濟而誤會慈濟,讓她很不能接受!她覺得每次來上課,黃福全都很用心地把上人要救人的心願,鉅細靡遺地講清楚、說明白,所以她每天都會投竹筒,表示「能讓我們的小錢,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

「0403花蓮地震」自發生以來餘震不斷,搜救工作持續進行著,慈濟也展開各項關懷行動。活動接近尾聲,黃福全不忘在據點現場募心募愛,而長者們也都習慣時時存善念、捐愛心,因此紛紛熱烈響應。喜見志工在關懷據點活動中,種下一粒粒善良的種子,在每一位長者的心中發芽茁壯。

圖左 :八十三歲的慈濟志工謝蘇翠敏「訪視分享」讓更多人看到訪視志工如何走入苦難家庭幫助更多人。[攝影者:陳貞桃]
圖右 :花道老師蘇素玲透過「遇見美麗的生命」課程引導學員走入花道,學習並感受花草的無聲說法。[攝影者:陳貞桃]

圖左 :社區會眾莊麗香有感而發地說:「社會需要像慈濟志這樣主動關心別人的人,我覺得很好,也很認同。」[攝影者:陳貞桃]
圖右 :〈四季紅〉帶動唱,志工用心以回收的寶特瓶製作成樂器伴奏。[攝影者:陳貞桃]

圖左 :會眾陳淑雲說:「回到家裡,我一定要將作品掛起來,因為綻放的小花,有著溫馨的祝福『萬事如意』。」[攝影者:陳貞桃]
圖右 :王黃靜子(中)代表收竹筒捐款的收據,她說每天都會投竹筒「讓我們的小錢,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攝影者:陳貞桃]

圖左 :鄭阿足(右一)說:「平安是福,能幫助別人而不是被別人幫助,是很幸福的。」[攝影者:陳貞桃]
圖右 :花道老師蘇素玲用竹片做為素材,象徵靜思精舍的大門。製作過程大家都很用心投入。[攝影者:陳貞桃]
圖左 :虔誠祈禱,祝福地震受難者。喜見志工在關懷據點活動中,種下一粒粒善良的種子,在每一位長者的心中發芽茁壯。[攝影者:陳貞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