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張張板凳串串愛 為阿公圓夢

張張板凳串串愛 為阿公圓夢

E-mail 列印
「我以為我就要被打包了,心裡沒有遺憾;現在我竟然還能拿起鎚子釘小凳子,能在有生之年多做善事,更是我的心願。」鄭歡真阿公笑著說。

八十三歲的鄭歡真阿公拿起要釘小凳的木板,認真地端詳著,檢查看哪裡有瑕疵 ;對鄭阿公而言,今生還能再釘小板凳,覺得格外珍惜,對每張小板凳的品質要求也極為嚴格,務求送到每個訂購者手中,都是完美無缺的作品。

◎製作小板凳已成日常

「我曾在床上躺了十一個月,不能起來,又不能吃,瘦了十五公斤,呼吸很辛苦,完全沒有力氣,也不知怎麼了?沒給醫師看、也沒吃藥。三個星期前,我一下能夠起來,還很能吃,還能釘東西,早上七點起床到晚上十二點才睡,人是瘦了很多,但精神很好,我自己也覺得奇怪,這樣就好了。本來我自己以為要打包(往生之意)了,卻又好起來……」

2022年12月,志工王幼珍(慈耀)接到鄭阿公傳來的訊息,趕緊上門探望。那時,鄭阿公剛病體初癒,還很虛弱,出來一會就要扶著牆壁再進房休息。

看見鄭阿公能起床、走路,王幼珍也感到欣慰。獲悉鄭阿公還要釘小板凳,她忙勸鄭阿公不急,先把身體調好再說,等體力完全恢復才來釘也不遲。

鄭阿公原以為自己會好起來是迴光返照,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健康日益恢復,他才確定不是迴光返照。儘管很想馬上再來釘小板凳,也深知要有體力和精神才能做到,於是,他也很量力地釘釘歇歇。

對鄭阿公來說,釘小板凳已成了生活中的日常,而他與慈濟的因緣也來自小板凳。原來,他開始釘椅本是無心之舉,因朋友見他常有空在家,便找來木板請他幫忙釘個小板凳。其實,他是從不會到學會,從中培養出興趣來,每天都在家裡鎚鎚打打,樂此不疲,但製作好的小板凳除了送朋友外,其他的只能堆積在家裡。

2019年,一位認識的環保志工連同幾位志工到他家,提及慈濟建國際學校需要很多經費,建議他不如將小板凳捐給慈濟義賣。鄭阿公一聽,既可做善事又能讓小板凳有主人,馬上應允。此後,他所製作的小板凳就交給慈濟去處理。

多年來,他製作小板凳所得款項全給慈濟做善事,一分錢也不拿,甚至自掏腰包買用具,可謂出力又出錢。

「其實,我要感激慈濟志工,能幫我將小凳子拿去義賣,不然,我家裡堆滿了椅凳,也不知該怎麼辦?」每當志工感恩鄭阿公的善舉時,他就客氣地說。

在鄭阿公的心目中,每一張小板凳都有它存在的價值。當看到自己為小孫女釘了一張結實又好看的小板凳,小孫女愛不釋手,當寶貝一樣,出門也不忘帶上,他就覺得小板凳不只是可以坐、可以站的家具,也可以是留給孩子、家人或朋友的一份禮物。

張張小板凳可以賣錢做善事,也能帶給人美好的回憶,這激發了鄭阿公更加用心製作,也促使他多年來一直沒停歇過。細算一下,這幾年來捐給慈濟的小板凳已超過千多張,每張小凳子,志工一律變賣馬幣三十令吉(約新臺幣兩百元),也募了幾萬令吉。

◎以為自己快要被「打包」

「我以為會一直製作小凳子給慈濟,我也以為自己能一直這樣做善事,萬萬沒想到,2022年初,無常的來到……」

鄭阿公難忘2022年的農曆年未到,有一天清晨,他起床時突然感到眩暈,以為是小事,再躺一會就好;沒想到,只要他一坐起或站起,眩暈就出現,不得不躺回床上。這情況日復一日、每下愈況,中間還伴有咳嗽、嘔吐、吃不下東西、睡不著覺。

他的妻子劉玉蓮見他咳嗽有血絲,又見他一直處在眩暈中,人也日漸消瘦,遂帶他去醫院看診。醫師檢驗到他的肺部有腫瘤,需做切片檢查,但他拒絕了。他覺得自己已經八十多歲,擔心檢驗出什麼病而需要化療、電療等,不僅自己受苦也會連累家人。

「我學佛二十多年,也參加過助念團,對死並不畏懼,我猜想是不是我的時間到了,要『打包』了?我不怕那一刻的到來,所以,我就每天躺在床上,一直在心裡默念佛號!」

對佛法有所參透的他,了然佛法教導要「看破、放下」,不然會很執著,執著就會很辛苦。面對生死,他也學會放下。因此,他一一安排身後事,請住在附近、常有來往的慈濟志工王幼珍,將他親手製作並陪伴多年的二胡,捐給學校的華樂團,見家裡還剩下很多釘凳子的木板,也請王幼珍轉送給其他人。

成天躺在床上、無法自理的鄭阿公雖有妻子照顧,卻也覺得度日如年,但他並沒有任何怨言,反而在盤點生命的價值,同時感恩在有生之年也做了不少善事,尤其,那幾年釘小板凳的歲月,他雖然忙碌卻賺到滿心歡喜。

鄭阿公深信因緣果報,更體悟到「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相信善惡終有報的他,只希望這輩子多做善事的福報,能減輕業障,為下輩子的人生鋪好路。

他的豁達和面對死亡的淡然,讓王幼珍感佩不已,見他不願到醫院治療,遂請慈濟人醫會的醫師上門看診,也請認識的中醫師上門為他把脈,用中藥調理身子。

因此,去年(2022年)12月,王幼珍接到鄭阿公的訊息說已康復,也覺欣慰。而鄭阿公體力一恢復,就請王幼珍把木板拿回來,他還要繼續釘小板凳給慈濟。

◎要延續做善事的願

2023年6月,鄭阿公的健康已恢復到七八成,重新投入製作小板凳。他和王幼珍說,希望繼續製作小板凳,延續這一生要不斷做善事的心願。王幼珍擔心他還未完全康復太勞累,他即掀起上衣,淡然表示,他曾動過心臟手術,也割過膽,全身都有動手術的痕跡,病痛對他並非大事,他不會因此而停止製作小板凳。

8月中旬,王幼珍見鄭阿公已釘了三十來張小板凳,遂把鄭阿公的心願放上群組,呼籲大家響應訂購。訊息發出去,遠在巴生的志工黃桂花看到,回想起2019年,她曾幫忙向志工、會員推售阿公的小板凳,反應不錯。

「當時,大家都覺得阿公的小板凳很美、很結實,所以,這次看到信息,又聽到阿公要繼續做善事的心願,很感動,就將信息上傳群組,開始有人下訂單。」黃桂花笑呵呵地表示,她的信息剛上傳,就引起志工莊榮月(慈蓒)的興趣。

莊榮月欲了解鄭阿公製作板凳的故事,便親自向王幼珍詢問詳情。當她從王幼珍口裡得知鄭阿公在有生之年,要一直做善事的心願後,又從王幼珍傳來的一則大愛新聞影片,看到鄭阿公製作小板凳的用心,及要護持慈濟國際學校的善念,不禁愈加感佩對方的無私付出。

「幼珍師姊告訴我,這次賣的款項會悉數捐給『弘法利生』專案(註),讓阿公也有機會幫助尼泊爾、印度的人民。我聽聞阿公是虔誠的佛教徒,他也很開心能為佛國的人們捐獻愛心。所以,便希望能賣出一百二十張小凳子,籌夠馬幣三千六百令吉(約新臺幣兩萬四千三百元),讓阿公也成為慈悲智慧菩薩。」

莊榮月將鄭阿公做好事的心願化成文字,並與影片一起上傳到社區「初一十五素食推廣」的群組,結果,短短兩天時間就圓滿了一百二十張小板凳,而訂單紛至沓來,到8月27日已有一百五十張的訂單。

因鄭阿公的身體還沒完全康復,在製作中偶爾會眩暈,於是,避免增添鄭阿公的壓力,莊榮月暫停接訂單,並請王幼珍轉告,叫鄭阿公不要有壓力,大家都可以等待。

同時,莊榮月用心地規劃三種方法讓訂購者選擇:一是只護持不拿小板凳,二是可以不必先付錢,板凳拿到才付錢,三則是先付錢,什麼時候有板凳才來領取。結果,大部分的人都選擇願意先付錢,小板凳能不能拿到則抱隨緣心態。

莊榮月很感恩大家對鄭阿公的愛護,她也感動有會眾希望這類傳統的小板凳,能為孩子們的童年裡增添溫暖,遂一口氣訂了二十多張要送給孤兒院。

◎承載著愛與善的小板凳

為了儘快將鄭阿公釘好的小板凳送到巴生,王幼珍特地用私家車載了二十五張小板凳,花了幾個小時車程,親自送到巴生綠化小站(環保站)交給黃桂花和莊榮月。

訂購五張小板凳的韋健文一接到信息,馬上到綠化小站領取。看到每張小板凳手工精美,他深深體會到鄭阿公真的很用心,才會製作出這麼好看又穩當的板凳。

「我和妻子都很喜歡這種傳統的小板凳,我本身喜歡做木工,所以,一看到小板凳的相片,便叫妻子訂購五張,因我家裡有四個孩子,每人一張,加上我也想坐著小板凳和孩子們聊聊天,就決定要五張。」

韋健文將其中一張小板凳放在地上,雙腳踏上去,感覺又穩又舒服。他迎著陽光,笑得燦爛,有種回到童年的快樂感覺。此時,對他而言,小板凳不僅是童年的回憶,更因承載著鄭阿公的大愛和付出的精神,令他更加珍惜。

當他聆聽王幼珍介紹鄭阿公在製作時,會格外留意釘得好不好;甚至做好一張小板凳後,發現有一塊木板有蟲子蛀過,便不辭辛苦地拆掉整張凳子,重新再製作。因鄭阿公希望製作的板凳,能讓坐者舒服、站者安穩。

韋健文聽了,感受到鄭阿公處處為人著想的精神,他很敬佩鄭阿公生病了,還想著做善事,還想著製作完美的小板凳,這種無私的精神和愛的付出,也激勵他要多為別人著想,能幫助多少就要來幫助。

「我不是志工,我只是拿回收的資源到慈濟環保站來,每次來到這裡,看到志工很歡喜地在分類、做環保,從不計較付出後可以得到什麼,我是真心感動這種付出無所求的精神。現在,在鄭阿公身上,我也看到這種精神。以後,慈濟有什麼活動,我一定會繼續護持。」

韋健文笑言,要告訴孩子們凳子的來歷和鄭阿公的故事,希望孩子們都會好好善用板凳,好好愛護,以不辜負鄭阿公的一片愛心。

◎購買小板凳為阿公祝福

經營雜貨店生意的林駱興,雖不是志工但很護持慈濟,因而也加入「初一十五素食推廣」的群組。當他在閱讀訊息時,看到鄭阿公的故事,感動一個老人家無私的付出,加上小板凳有古早味又很特別,他一口氣訂購二十張。

「我的朋友有不少是老人家,他們每次坐在地上要起身時,感到很困難,我想送他們小板凳,讓他們可以很容易地站起來。」 林駱興看到小板凳的相片,就覺得很適合老人家使用。

當他拿起一張張小板凳仔細端詳時,發現凳子周邊不但都磨的很平滑,凳面也光滑亮麗。王幼珍訴說鄭阿公一個人要鋸木、要將木板上的釘子一一嵌出來,弄到手指都腫脹,接著還要磨平棱棱角角,還要上色等,製作過程看似簡單,但相當費時間和精力,貴在一念的堅持。

林駱興得知一張小板凳,要耗費一整天時間才能做好,不禁更加敬佩鄭阿公的毅力。當他關心鄭阿公的健康時,聽聞有時還會眩暈和咳嗽,不禁要求王幼珍轉告鄭阿公:「我們都會為阿公祝福,希望他身體健康!至於拿不拿得到凳子,我們都不介意。所以,現在我拿五張就好,其他的等阿公製作好了才拿。若無法製作也不要緊。」

林駱興表示,他是真心要幫鄭阿公圓夢,也希望鄭阿公的故事能廣傳,啟發每個人的悲心,讓大家都向鄭阿公學習行善的精神。

當他得知小板凳的木板來源,是劉玉蓮到神廟尋找燒大香用的木架,辛苦地搬回家時,他深感動容,再聽聞鄭阿公最近正愁木板不夠用,也很難尋找時,便一口允諾要幫忙尋找適合的好木,讓阿公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製作。

志工黃坤鳳也以祝福的心請購一張小板凳,但她選擇不拿小板凳,純粹是要護持鄭阿公。她不諱言鄭阿公這麼大年紀、健康又不好,還心心念念要做善事,六十二歲的她比鄭阿公年輕,更要多植福。

從鄭阿公的經歷裡,她感受到無常和明天到底哪一個先到,誰也不知道。她自己也經歷幾次無常,尤其兩個月前,小兒子突然病逝,雖令她悲慟不已,但也似乎在提醒她要趕快把握做善事的機會,莫要白白浪費時間了。

今天,她從小板凳看到鄭阿公為善不落人後的精神,也感動他在病剛好轉的時刻就要來做善事,這分不浪費時間和生命的精神也感染了她,讓她更堅定要積極做慈濟,把握分秒來行善的決心。

鄭阿公藉由一張張小板凳,傳遞「善用時間、善用良能、善用生命」的故事,透過相傳,讓更多人受到啟發,對鄭阿公來說,這是萬萬沒想過的事;他只知道,「對的事,做就對了!」

(註)「弘法利生」是證嚴上人呼籲弟子要翻轉佛陀的故鄉。佛陀的故鄉尼泊爾藍毘尼以及成道地印度王舍城,至今仍貧窮落後,上人本著對佛陀故鄉的不捨,希望弟子能見苦知福啟發悲心,到尼泊爾、印度幫助當地貧困的居民。從2022年開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地的志工已分批進入尼泊爾和印度,給予醫療、教育和生活上的幫助。

圖左 :鄭歡真阿公(右)掀起上衣,讓志工看看他動過手術的痕跡,病痛對他來說是平常事,不能阻擋他要做善事的決心。[攝影者:楊文輝]
圖右 :鄭歡真阿公(右)為小孫女(中)製作的小板凳,變成了小孫女最珍貴、最喜愛的禮物。左為鄭阿公的妻子劉玉蓮。[攝影者:楊文輝]

圖左 :王幼珍(左)特地用私家車,載了二十五張小板凳到巴生綠化小站。幫忙推小凳子的巴生志工黃桂花(右)見到車裡塞滿小板凳,不由比起愛心來。[攝影者:楊文輝]
圖右 :喜歡木工的民眾韋健文購買五張小板凳,一看到小板凳愛不釋手,連忙站上去,有種回到童年的快樂感覺。[攝影者:楊文輝]

圖左 :林駱興(中)感恩莊榮月(左)的宣導,讓他有機會請購到這麼好的小板凳,更為鄭阿公為善不落人後的精神感動。右為特地載送小板凳到巴生的王幼珍。[攝影者:楊文輝]
圖右 :巴生志工莊榮月將鄭阿公製作小凳子做善事的事蹟化為文字,傳到群組,結果反應熱烈。短短兩天已超過一百二十張的訂單。[攝影者:楊文輝]
圖左 :黃坤鳳以護持的心請購一張小板凳,但選擇只付錢不拿小板凳,她以此方式來圓滿鄭阿公要做善事的心願。[攝影者:楊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