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莫忘初發心 深入悲智行

莫忘初發心 深入悲智行

E-mail 列印
慈濟四大志業以慈善起家,運用慈悲與智慧結合,團隊深入悲智行瞭解人生的疾苦,長期以來慈悲大愛足跡遍布全球,哪裡有苦難,那裡就有慈濟人的身影,因此慈善訪視是每位志工的本分事。2024年4月20日在嘉義聯絡 處舉辦「訪視初階課程」,培訓委員慈誠及訪視志工共一百六十位一同精進學習,了解慈濟人間路。

資深訪視志工陪伴新進研習,畫面格外溫馨感人,因為陪伴,所以慈善路上不孤單。課程包括「初心──慈濟慈善緣起」由志工林淑宜分享;還有社工團隊的實務分享,除了「個案接案須知暨服務項目說明」、「訪視你我應知的事」及「災害事件處理及案例」、「家系圖」,也包含了「社會資源」。

社工王姵琄表示:「大部分培訓都還沒有真正參與訪視,但是透過我們每個星期五來聯絡處駐點,發現培訓也有值班,也會接到個案來電提報,或者是個案親自來。」所以在課程中就是教培訓人員如何接電話、接待來提報的人,透過一些觀念的帶領,如果邀約他們參與訪視,便可以跟案家互動。

「課程包括家訪的應知事項,讓資深的訪視志工舊法新知。」王姵琄覺得,有些志工可能做久了,覺得觀念都知道,但是有一些重點還是需要特別提醒。例如去家訪需要穿制服,三人同行這是安全的考量,跟案主互動時用加法代替減法,不輕易放過每一個個案,「不要忘記上人以慈善起點,莫忘初發心。」

◎拔苦予樂 成長慧命

課程開始,透過螢幕簡報,資深志工林淑宜細說慈濟第一個幫助的人、第一個訪視個案、第一場冬令發放、第一場大型災難的訪視建檔與發放……透過了解過去的慈濟事,再與現在的慈濟事相結合,更了解慈濟人行善的事蹟,身為慈濟志工有必要傳承並深入瞭解,「上人叮嚀我們,面對苦難人,用大慈心鋪路、大悲心搭橋、大智心牽引、大慧心安穩。」

「我們走入案家,看到人間的困苦,自然就會啟發我們的慈悲心,福慧雙修從慈善工作做起。」林淑宜表示,盡心盡力找出一條平安路、一段一段接力愛,把坎坷道路鋪成平坦,讓足跡所到之處,災難遠離、人心安樂。但願菩薩足跡走過的地方,能消弭災難,帶來福祉。期待每一個人都能夠開擴自己的心胸,成為別人心中的貴人,慈濟訪視是一畝大福田,大家勤耕福田。

從善門入的志工蔡琬雯,加入慈濟就開始做訪視,到現在已經有三十五年。「慈濟是在幫忙困苦的人。」資深志工的一句話啟動她的悲心,加入會員成為委員。訪視也從一張白紙,完全都不懂、不了解慈濟是什麼,到現在寫滿訪視過程的案本,無論什麼逆境、遇到什麼挫折都沒有想要退轉,腳傷未痊癒的她還是來參加課程。

她覺得時代在變,而且法令也常常在變,剛開始都是土法煉鋼,而社工他們都有吸收新知識與法令,所以做之前也都先請教社工,這樣就不會有任何問題產生。

第一次參加訪視初階課程的駱宛儀,是嘉義慈濟診所長照中心督導,沒來培訓之前就已加人醫會,到案家去做訪視,有時還要幫案家打掃居家環境、修繕房屋,更能體會「拔苦予樂」的真諦。她表示,上人成立慈善關懷、長期照顧等的初心,一直到現在,帶著志工走到需要的、有難的角落,透過課程更了解如何與案家互動。

「訪視課程可以學習到怎麼去幫助案家,不論是否具有專業背景,志工們更重視是否幫助到需要的人,因為有這群無私奉獻的志工,預防更多家庭陷入更苦的困境。」培訓委員謝觀觀說,希望有機會可以跟著去學習,把課堂學到的落實到訪視的實際參與。

「訪視」讓志工了解在富足的社會也有暗角苦難的眾生,當親身去關懷貧病苦難時,更能見苦知福,發現自己的幸福。上人慈示,「『訪視』是入『慈悲』的第一道門。」期待人人受證後無論承擔任何功能組的專業,都要有機會投入「訪視」。

圖左 :現場實做練習:學員認真聽並填入提報個案申請表,再做分享。[攝影者:江敏華]
圖右 :資深志工林淑宜分享,上人發大心立大願,成立佛教慈濟克難功德會,救助苦難人。[攝影者:江敏華]

圖左 :志工蔡琬雯(右)加入慈濟就開始做訪視,從完全不懂、不了解慈濟是什麼,到現在寫滿了訪視過程的案本。[攝影者:江敏華]
圖右 :社工王姵琄覺得,有些志工可能做久了,覺得那些觀念他都知道,但其實有一些重點還是需要特別提醒。[攝影者:江敏華]

圖左 :社工透過案例讓學員當場練習畫家系圖,並分享案例家庭基本資料及生活情形。[攝影者:江敏華]
圖右 :第一次參加訪視初階課程的駱宛儀(右)表示,上人成立慈善關懷,帶著志工走到需要的、有難的角落,更能體會「拔苦予樂」的真諦。[攝影者:江敏華]

圖左 :學員各組討論課程印象最深刻的三個重點分享,讓學員對訪視關懷更加了解。[攝影者:江敏華]
圖右 :社工江亮勳分享,訪視提報來源與開案流程和關懷扶助項目辦法細項實施說明。提報接案5字訣:人、事、時、地、物。[攝影者:江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