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曉了愛別離苦 陳李美玉如常做慈濟

曉了愛別離苦 陳李美玉如常做慈濟

E-mail 列印
「這輩子我很知足也很感恩。」一頭白髮,身形清瘦的陳李美玉輕聲說出這句話,像是自我安慰,但卻是她心裡深處最真實的感受。

在臺南歸仁區早市(歸仁公有零售市場)對口的三角窗,幾十年來一棟貼著綠色磁磚的三樓 透天厝矗立著,當地人大都知道這是「春元中藥行」,今年(2024年)八十七歲的慈濟志工陳李美玉,守著這個先生留下的中藥店,日復一日地,從青絲到白髮,歷經喪夫與失去愛女,人生的過眼繁華在一張張蒙塵的照片中,更顯悲涼。行入慈濟三十年,陳李美玉心裡很清楚,人來世間終究是孤獨,緣盡還無,唯有把握當下,「我沒有多想,就像上人說的,做就對了。」

◎此生相遇 終歸是緣分

不知從何時起,歸仁社區的慈濟人若遇地點較遠的公祭、助念,總會布達在「美玉師姊的中藥店」集合,時間一到,志工騎著摩托車、腳踏車八方而來,整齊停放在陳李美玉店鋪的騎樓下,然後共乘前往目的地。

一般日子裡,陳李美玉因為需要開店,她總是跟前來集合的法親打招呼,目送大家一陣旋風似地去公祭助念;若時間許可,她也會跟著一起去。於是,「美玉師姊的中藥店」就成了結善緣的集善地。

走進陳李美玉操持的中藥店,一張舊時的大木桌,桌前有幾張圓木凳,靠牆是一大座中藥櫃,一格一格的抽屜,上頭標示著藥材名稱;從前裝藥材的方形鐵桶則擺放在藥櫃最上方,已經不再使用,於是年復一年地加深了鏽色,幾乎快看不到原有的藥材名稱。另一邊的玻璃櫃則跳脫古舊,為店面帶來一些現代感,這是為了展示人蔘這類高級藥材所訂作的。

店面不算寬,但縱深很長,從前的房子常常前面做生意,後面就做為住家,甚至還有後院,陳李美玉的家就是這樣的格局。歸仁早市從前是歸仁最熱鬧的區域,陳李美玉的家就現在來說,就是坐落在黃金地段。

「我先生在跟我結婚前就開始經營中藥生意,生意還不錯,他需要有個太太幫他打理生活起居。」那一年陳李美玉二十四歲,經人介紹與先生陳春賢認識,那個時代,尤其在鄉下,沒有所謂自由戀愛,只要透過一些親友探聽,長輩同意,若還能「對看」順眼(相親),基本上就會進入婚姻,陳李美玉也一樣。

陳李美玉的父親李清標,老一輩的歸仁人稱他「標叔」,以做「粿仔」聞名,他在歸仁市場經營「煎粿仔」攤,生意相當好。雖然身為家中老二,但也是家中長女的陳李美玉,婚前除了曾短暫在「臺南紡織」工作過,之後就一直在家幫忙家務,直到二十四歲才出嫁,在那個時代算是晚婚了。

◎幸福人生 從此刻開始

距今(2024年)六、七十年前的臺灣社會,西醫不多,人們生病大多是找傳統中(漢)醫,特別是在鄉下,中藥鋪包辦了把脈、抓藥,陳李美玉的先生陳春賢也相當精於把脈,開中藥店正逢其時,兩人婚後初期是租房子,後來陳李美玉的父親幫他們買下早市對面的土地,之後蓋了房子(就是現在的店面)從此夫妻倆安定下來,經濟逐漸上軌道。

先生的中藥店經營得順風順水,顧客越來越多,陳李美玉就跟傳統的婦女一樣,她的責任就是打理好家務,把先生照顧好,藥店的一切都由先生經營,兩人分工合作,琴瑟和鳴。

在陳李美玉的回憶裡,先生陳春賢是一位相當好的人,除了好脾氣,同時也是個相當孝順的人,「他剛出社會工作,一個月只有四十元的薪水,但只要家裡有需要,他二話不說,就會拿出來給我公公用;回家後如果沒有看到我公公,也一定會立刻問,『我阿爸去哪裡?』」這麼有孝心的人看在陳李美玉眼裡,非常讚佩,更看到先生的良善。

陳春賢比陳李美玉長三歲,他相當疼愛陳李美玉,表達的方式之一就是要她買漂亮衣服來穿。在陳李美玉年輕時期的照片裡,能看見她常穿著花洋裝,她說那些衣服很多都是去舶來品店買的,「他總是叫我選定一家店常去,一次去就多買幾套回來,這樣以後有新款式人家就會先讓我知道。」被疼愛的滋味是那般美好,以至於多少年後回憶起來都還那麼甜蜜。

然而,婚後幾年兩人仍然沒有孩子,小家庭的兩人世界還是有些缺憾。最終,夫妻倆領養了陳李美玉娘家大哥的女兒,「爝娟出生才四個多月就抱來我們家。」黑白照片裡,陳李美玉與先生中間是陳爝娟,「去相館拍這張照片時,是她十個月大的時候。」終為人母的陳李美玉,清楚的記得女兒到來的時刻及過程,一家三口終於圓滿,正是幸福的開始。

◎天長地久 願此刻常住

「我們讓爝娟去臺南(歸仁當時是屬臺南縣,臺南市才稱臺南)永福國小讀書,她很聰明,帶她搭兩次公車她自己就認得路,知道怎麼搭車,可以自己上下學,不用我們帶。」回憶很綿長,雖然女兒是領養,陳李美玉及先生並未隱瞞此事,由於與大哥、大嫂一家住得很近,「爝娟從小一天裡兩邊來來去去好幾趟,一切都很自然。」

永福國小以音樂教學著稱,陳爝娟也就學起了鋼琴。為了讓陳爝娟回家可以練習,即使當時家中經濟算是小康,但是要購置一臺鋼琴,仍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然而疼愛女兒的陳春賢仍然勉力地為陳爝娟買了一臺鋼琴,這讓陳李美玉看在眼裡,心中滿是對先生疼愛女兒的感動。

如同尋常人家有子萬事足,幸福拼圖從此圓滿,陳李美玉對當時的日子可說沒有任何挑剔,無論是物質或生活上,都是往下一站「天長地久」行去。就在陳爝娟逐漸成長,聰穎而獨立的她從不需陳李美玉夫妻倆操心,又正好臺灣經濟起飛,海外旅遊興盛,朋友中有人是從事導遊的工作,於是夫妻兩人便開始跟團到各國去旅遊。

「算算我們也去過了二十八個國家,丹麥、澳洲、日本、東南亞……埃及也去過呢!」相簿裡數不清到此一遊的夫妻合照,「爝娟還在讀書,大多只有我和先生出去。」照片裡陳李美玉的笑容含蓄,卻能感受到她的歡喜。或許是這段時期開啟她對旅遊的熱愛,至今,若有時間,她仍會跟一票好朋友出遊,「少年時愛玩,老了也一樣。」陳李美玉微笑著自我陶侃,心緒回到過往時光。

◎無常到訪 與先生永別

如果可以,陳李美玉多希望時光永遠停留在這一段,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對她而言,這段人生卻是繁花似錦般的色彩繽紛,若說這是一場美夢,就永遠不要醒來。

她永遠記得那一天,母女二人因為陳爝娟抱養的小狗因為初到新環境,在店裡四處留下了排泄物,她忍不住責備了陳爝娟,「他(指先生陳春賢)一直不喜歡我對孩子大聲,後來人覺得不舒服,量了血壓,跟爝娟說他要去醫院,於是爝娟就開車,我陪他坐在後座……」停了一下,陳李美玉幽幽地說,「還沒到醫院,他就走了。」

這是一段痛苦的回憶,對陳李美玉是不願回想,卻永遠無法忘記的回憶,她無法相信,就在車子那小小的空間裡,先生陳春賢竟與他們母女永別了,前一刻明明還在互動的人啊!

猝不及防的無常,讓陳李美玉的夢碎了,醒來後迎接她的除了悲傷還是悲傷,從來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她從未干涉店裡的生意,也不曾學過把脈、醫理、配藥材,接踵而來的店舖生意究竟該如何接手?當時女兒陳爝娟也才二十六歲,往後只剩母女相依,想到這裡,陳李美玉的眼淚怎樣也擦不乾。

先生離世這一年是1992年(民國81年),陳李美玉方才五十四歲,兩人結婚才剛要滿三十一年。以夫為天的陳李美玉未曾想過,自己竟然這麼快就失去要永偕白首的另一半,那一張張兩人出遊的合照,竟是最後的定格。此時的她尚未參透「愛別離苦」,長日漫漫裡只是憂傷與哭泣。

◎走出悲傷 行入慈濟路

「說來也是我先生的因緣,我才會走入慈濟。」原來陳春賢精通把脈抓藥方,當時歸仁區慈濟志工徐榮達來他們藥店抓藥,有時也會請陳春賢幫他孩子把脈開藥帖,因此相識。熟稔之後,徐榮達也自然地跟他們分享他做慈濟的心得,向他們募功德款,陳李美玉就在這時候成為慈濟會員。

1992年4月先生往生後,陳李美玉沉浸在悲傷裡,難以自拔,經徐榮達鼓勵,於是她開始跟著慈濟志工走入社區,公祭、助念、訪視、做環保都有她的身影。看到媽媽因為做慈濟開始有了生活重心,陳爝娟十分贊同,於是扛下中藥店的生意,護持媽媽去當志工,就這樣陳李美玉逐漸走出喪夫的悲痛。

「早期不是只有助念、公祭,我們還會幫忙布置喪家,搭棚、插花都做,但是這等於搶了葬儀社的生意,雖然我們是出於助人的心,但是最終我們就不做這部分的事情。」想起從前做慈濟事的那些景象,依然歷歷在目,陳李美玉甚至還能描述志工們將棚子搭得多整齊,花束也紮得超有人文,「當時助念,我們還要執法器,打引磬、敲木魚帶領呢!」

有了志工的事可忙,移轉了陳李美玉的重心,她不再沉浸於傷痛,就此從中跳出,重新接觸人群。

◎發願布施 付出無所求

於是,陳李美玉的心漸漸安定下來,在行善付出中看見苦難,相對於自己的悲痛,她這才真正體會上人所說的「見苦知福」。於是自1993年(民國82年)起,她發願每天開店的第一筆收入,就捐出來匯入功德海,至今不曾中斷。

陳李美玉的先生於生前買了一塊面積近兩分的土地,先生身故後,母女倆因為聽上人講述《藥師經》,有感於證嚴上人的慈悲及願力,陳李美玉與女兒陳爝娟討論後決定將這塊土地捐給慈濟使用。

2006年捐出土地後,最後決定用來建設為環保教育站,於2007年5月啟用。之前歸仁區環保站因為沒有定點,遷移過幾次,終於落腳於此。然而陳李美玉對此相當低調,總說這已是慈濟基金會的名下的資產,事實上,至今(2024年)歸仁環保教育站的水費仍是陳李美玉在護持。

先生走後,雖然中藥店生意逐漸走下坡,榮景不再如前,但她跟了兩個會,還省吃儉用,陸續為自己(兩個)、先生陳春賢、娘家父親及女兒陳爝娟共捐出了五個榮董,「我沒想甚麼,也不是為了求功德,就只是想把錢捐出來而已。」說來就是付出無所求。

逐漸地,陳李美玉做慈濟愈做愈精進,終於在丈夫往生後五年,於1997年受證委員,委員號6498,法號「慮泓」。早期歸仁區的慈濟志工不多,大家都是一人兼多種功能,陳李美玉也承擔了香積窗口,因為一直都是家庭主婦的她,對於煮食一事向來得心應手,所以勇於承擔,組隊同心,一切慈濟事都當做是自己的事。

◎母女同心 菩薩道同行

父親往生後,守著中藥店的陳爝娟看著母親勤做慈濟的身影,默默支持著。後來,自1998年起,慈濟臺南分會每月一次的發放,中醫義診的藥材都由陳李美玉的中藥店裡供應,陳爝娟也會去靜思堂協助配藥,這樣的善舉持續到2011年。

一直到九二一大地震(1999年),看到母親陳李美玉當天就跟社區慈濟人前往災區付出,志工還奮不顧身地為募款募愛奔走,陳爝娟從旁協助做記錄,見證人間有愛,因此深受感動,她終於跟著陳李美玉的腳步也走進慈濟,於2002年受證委員,法號「慮珣」。

至此,母女倆同心同道,輪流守著中藥店、一起做慈濟。陳爝娟腳步精進,彷彿是要彌補之前錯過的時光,她承擔起歸仁區的人文真善美功能,陪伴慈青、海外賑災、花蓮營隊……都有她踏實的足跡,臺南慈濟高級中學成立後,陳爝娟還承擔第一屆的懿德媽媽。看著女兒的精進有為,陳李美玉心中也很欣喜,母女能同行善道。

◎痛失愛女 悲傷慈母淚

靜好歲月彷彿才剛展開,誰知無常又再次到來。陳爝娟於2009年5月發現罹患胰臟癌,經過住院治療,才剛恢復不久,就參加汶川地震震後關懷團前往四川;接著臺灣發生莫拉克風災(2009年8月),重創南部,她深入重災區採訪,回家又整理紀錄到深夜,在沒有充分休息之下,病情復發。距離發現病情才一年多的時間,剛跨入2011年過完元旦,陳爝娟就在1月2日凌晨與世長辭。

再次失去生命中的摯愛,陳李美玉的悲痛不言可喻,她代替女兒為其生父(即陳李美玉的大哥)捐了慈濟榮董,以表孝道。處理完女兒的後事之後,陳李美玉有機會回到花蓮精舍,無盡的辛酸讓她在上人面前忍不住潸然淚下。

上人安慰她,女兒已重新再來,要祝福她,不要再哭泣。陳李美玉在上人的寬慰中重新得到力量,「上人也建議,往後只剩我一人,是否要回花蓮常住?」但最終她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雖然那個家先生與女兒都已不在了。

偌大的一棟房子,在陳爝娟走後,更顯空蕩蕩的,只有陳爝娟養的一隻名喚「善來」的貓陪著陳李美玉,在陳李美玉為客人抓藥時靜靜地躺在大木桌一隅;在她看電視時陪伴一旁,有時夜裡也會跳上床窩著。幾年後,貓兒也老了,走了。

◎靜寂清澄 知足且感恩

陳李美玉不曾忘記母女倆共同做慈濟的美好回憶,就算只剩下她,她仍一本初衷,日日聽著上人的法,做好修行本分,沒有因此中斷。數十年如一日的開店服務上門的客人,得空時沏壺茶,細斟慢品,這個從先生還在時,兩人共同的習慣持續至今。

然而只要有勤務邀約,她從不推辭,即使如今已八十多歲,她仍到關懷據點為比她還年輕的長者服務;多次回花蓮參與園藝志工、營隊活動,承擔寮房、生活等勤務;到環保站付出、去靜思堂出坡,「只要不會造成別人麻煩,我都可以去。」雖然年歲漸長,但一切如常,波瀾不驚。

「人來這世間都是因緣。」如今的陳李美玉有了信念,也明白上人所說的,人生隨業而來。她不再像當初先生剛離世時的茫然無助,雖然曾經美滿的一家,如今只剩下她一人。

憶及過往,自己的父親雖嚴肅卻慈愛,在她婚後給了很大的資助;而與先生一場雖然不滿三十一年,卻承受了先生溫柔的疼惜,讓她餘生有著美好的回憶,成為一股支持她的力量;親人就在附近,對她也諸多照護,況且還有許多法親代替陳爝娟陪伴著她一起做慈濟。因此,陳李美玉說,「這一生,我真的很知足也很感恩。」簡單一句,道盡了她對此生淡然於心。

圖左 :黑白照片裡,陳李美玉與先生中間是陳爝娟,「去相館拍這張照片時,是她十個月大的時候。」終為人母的陳李美玉,臉上帶著喜悅的笑容。[攝影者:不詳]
圖右 :臺灣經濟起飛,海外旅遊興盛,朋友中有人是從事導遊的工作,於是陳李美玉與先生陳春賢兩人便開始跟團到各國去旅遊,曾去過二十八個國家。[攝影者:不詳]

圖左 :先生的中藥店經營得很好,顧客越來越多,陳李美玉就跟傳統的婦女一樣,就是打理好家務,兩人分工合作,琴瑟和鳴。[攝影者:不詳]
圖右 :先生陳春賢往生後,陳李美玉(中)走入慈濟,還承擔香積窗口,一直都是家庭主婦的她,對於煮食一事向來得心應手,所以勇於承擔。[攝影者:不詳]

圖左 :陳爝娟是陳李美玉的女兒,看著母親勤做慈濟的身影,默默護持,一直到九二一大地震(1999年),陳爝娟從旁協助慈濟志工做記錄,見證人間有愛,因此深受感動,也跟著走入慈濟,承擔人文真善美功能。[攝影者:不詳]
圖右 :即使年紀日益增長,陳李美玉(左)仍不放棄每一個可以付出的機會,社區歲末祝福要準備結緣品,也常看到她投入其中的身影。[攝影者:童素娟]

圖左 :陳李美玉也常回花蓮參與營隊,承擔工作人員,在默默付出中得歡喜。[攝影者:郭美秀]
圖右 :雖然先生及女兒已往生,但仍有許多法親陪伴著陳李美玉(中)一起做慈濟、一起出遊。[攝影者:不詳]
圖左 :曾經一家親密的親子三人,如今只剩陳李美玉(中),然而所有美好的回憶都在她心底,成為支持她如常走下去的一股力量。[攝影者: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