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林玉金化心血為有形 真心陪伴縫紉班學員

E-mail 列印
「和上次來菩提迦耶的心情不同,我在加爾各答等內陸飛機時,心裡想著『我要回家了。』」馬來西亞慈濟志工林玉金(懿定),4月11日回馬來西亞處理一些私事後,就趕緊採購印度菩提迦耶所需要用的食材、訂機票等事宜 。

她心中所掛念的不只是志工在這裡的飲食,還有縫紉班的學員。所以4月23日中午就又回到菩提迦耶了。

◎提升技能 幫補家用

菩提迦耶慈濟會所內共開設了四個職能班,中文班、英文班、電腦班及縫紉班,其中三班的學員大部分是年輕人,只有縫紉課是針對婦女開辦的,主要讓一些未婚女性或家庭主婦,能學得一技之長,提升她們的生活技能,也能夠貼補家用。

林玉金2023年10月來到菩提迦耶,任務是負責香積。這裡的本土廚師只會做印度料理,口味偏辛辣,但來到菩提迦耶的慈濟志工是華人,所以在飲食上多不適應。有鑑於此,林玉金為讓菜色更合志工的胃口,所以她就慢慢地教廚師做華人的料理,自己也下廚做。

然而,原來負責縫紉班的志工因要回馬來西亞,臨時缺人手,於是會縫紉的她,當然不假他人之手,接了縫紉班,使原本已負責香積的她,從此兩頭忙。

從今年(2024年)二月份開始,為因應五月份的朝山和浴佛節所需要的三千個「福慧袋」,所以由一些剛學成縫紉的學員來縫製。雖然有請老師,但是老師從來沒接觸過福慧袋,也不知怎麼教起,所以教室內常有「sister」、「sister」呼喚「師姊」聲不斷,於是林玉金就親自來教。

縫紉班這一群小女生和婦女們,是她看著她們從原來的不會踩針車,這樣一點一滴慢慢地學來,直到會縫製福慧袋,也能領到薪資幫補家用。看到她們第一次靠自己技能獲得了報酬,咧開嘴角笑得開懷的樣子,林玉金也跟著笑開了。

◎用善解包容 真誠的愛陪伴

在她們交貨時也產生了一些趣聞。因為車線與布同色,所以林玉金一個一個頂著光細細檢查,縫線是否有車直,兩邊縫的空隙留得夠嗎?是否同等距離?當覺得品質不合格時,會被退件。

「這幾個你要拿回去拆掉重車,這個我可以勉強收了。」林玉金話剛說完,學生一聽,手抓了被退貨的福慧袋,就氣呼呼地轉頭回座到她的針車位置。

林玉金看到她這樣的行為,就說:「你怎麼這樣、這樣呢?」林玉金照著她的動作做了一遍。學生一眼迷茫看著林玉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坐在她旁邊的學員,一邊用印地語解釋,一邊還學著她剛剛的動作。她驚訝得用手嗚著嘴巴,原來她剛才的動作竟是這個樣子。

「我就發覺到其實這就是她們的習慣,就好像我們也有自己的習氣,但卻不自覺。」林玉金感到最困難的,就是因為這裡的女性,大都生長在這樣貧瘠又艱困的環境,缺乏自信心和愛,自尊心又強,很容易發脾氣,「所以要好好用真心來關愛及陪伴。」

「就算她錯了,也要諒解她,像上人講的,要善解、要包容,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林玉金相信只要愛足夠,真心地陪伴她們,久了之後,就會知道她不是要找她們麻煩,或故意雞蛋裡挑骨頭,而是真心實意要來幫助她們的。

◎教育 不是一蹴即成

教育不是一蹴即成的,尤其是在菩提迦耶鄉村的地方,她們較多是低種姓,長期封閉自己。林玉金要讓他們知道,慈濟並無階級之分。

有一次,她看見學員坐在地上,把車好的福慧袋穿過緞帶。她就走過去,跟學員說不要坐在地上,要坐在椅子上,她說了兩三次,但學員卻是無動於衷。

有一天,分享靜思語:「心中有愛,人見人愛」時,她就借題發揮跟那位學員說:「那天你坐在地上的時候,我叫你不要坐在地上,你知道嗎?我們的上人 看到你們坐在地上的照片,上人看到很心疼,馬上叫我們買了兩張大大的桌子
,要你們坐在桌邊做。」

林玉金一面說,一面走向前去,到那位學員的針車旁,蹲了下來跟她說話 :「你看我這樣跟你說話,是不是我很低,你很高對不對?其實大家是平等的,我們來這邊是要愛你們的,我們希望把愛帶給妳們,妳們再把愛帶給妳的家人。不要再坐在地上,我們是可以平坐平起的。」學員聽後,馬上回答:「我知道了,我肯定不要坐在地上做東西了。」

「滴水成河、粒米成蘿。」林玉金相信一點一滴的引導她們,慢慢地她們的心也終將打開來。

在縫紉班教得最久的萍姬(Pinky Devi),她看到這學員從說話不好聽,也常不保持安靜。但慢慢地她也覺得:「在這裡我看到每個人都很平靜,而我是一個很會生氣的人,因為我認為某人錯了,但後來我後悔了。這裡我聽到了很多靜思語,所以我認為不要錯怪任何人,我想提供幫助。」靜思語,不但使學生改變了,連老師也受到薰陶而轉換心性了。

◎善的環境 愛的氛圍

已經在縫紉班學成的歌蒂雅(Godiya Kumari),單親撫養一對兒女,是慈濟的照顧戶。今天來交貨,她靜靜地坐在桌旁剪著緞帶,她說:「在家裡大部分時間,我都是一個人待著,在這裡遇到了讓我感覺更好的人,這就是我來這裡的原因。」

她很喜歡縫紉班的氛圍,所以只要有時間,就會幫著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也跟大家聊聊天。

曾在一個組織也是任職縫紉老師的蕾卡(Rekha Devi),也喜歡來慈濟會所,她說:「自從在這裡教學以來,我感覺很好。」蕾卡聽林玉金說晚上為了多剪一些布,好讓隔天學員能多帶些布回去車,晚上都剪到十一、二點,她很不捨,因此也手腳俐落地幫忙剪。

星期假日她也會陪著林玉金去訂購物料、工具等等,「不會覺得自己犧牲假期,而認為這是我該做的事。」

四月下旬,印度的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三度,林玉金既要跑到頂樓忙著香積的工作,又要陪伴縫紉班學員,空檔時間還要到外面採購布批和廚房的食材,這樣的忙碌讓她前幾天竟然脫水了。

到醫院打點滴回來,除了法親真誠的關懷,縫紉班的學員,二天沒見到她,也像孩子好久沒見到媽媽般,圍繞在她的身旁噓寒問暖,讓林玉金感到這段時間的陪伴,真的是也得到愛的回饋了,而心滿意足。

圖左 :曾在一個組織也是任教縫紉老師的蕾卡(Rekha Devi),她也喜歡來慈濟會所。星期假日也會陪著林玉金去訂購物料、工具等等,她不會覺得自己是犧牲假期,而認為這是她該做的事。[攝影者:鍾文英]
圖右 :已經在縫紉班學成的歌蒂雅(Godiya Kumari),單親撫養一對兒女的她,是慈濟的照顧戶。她很喜歡縫紉班的氛圍,所以只要有時間,就會幫著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也跟大家聊聊天。[攝影者:鍾文英]

圖左 :看到她們第一次靠自己技藝獲得了報酬,咧開嘴角笑得開懷的樣子,林玉金也跟著笑開了。[攝影者:鍾文英]
圖右 :縫紉班這一群小女生和婦女們,從原來的不會踩針車,這樣一點一點慢慢地學來,直到今天會縫製福慧袋,領到薪資幫補家用。[攝影者:鍾文英]

圖左 :縫紉班教師 Pinky(右),在這裡我看到每個人都很平靜,但我是一個很會生氣的人,因為我認為某人錯了,但後來我後悔了。這裡我聽到了很多靜思語,所以我認為不要錯怪任何人,我想提供幫助。[攝影者:鍾文英]
圖右 :林玉金希望她們每一天都可以接觸靜思語的分享,如果她們都沒有接觸到志工給的關懷,那在精神上、生活上,慈濟沒有真正幫到她們,而是錢幫到她們。所以林玉金再累也要陪著她們。[攝影者:鍾文英]
圖左 :臺灣志工送的素肉骨茶和四神的湯料包來的正是時候,承擔佛陀團隊香積的林玉金開心收下好禮。[攝影者:呂佩玲]